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三结合”技术,是指带犬民警在侦查破案中,综合运用警犬技术和足迹检验技术,将警犬追踪与步法追踪相结合,警犬追踪反映特征与形象足迹反映特征相结合,警犬气味鉴别与足迹检验鉴定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警犬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介绍足迹特征在警犬追踪中起点突破、作业判断、断踪处理、终点鉴别方法中的具体运用,分析了足迹特征在警犬追踪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了“人犬合一”的警犬追踪要与足迹特征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正警犬技术合成战是指在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将警犬技术和其他侦查措施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合成运用,充分发挥警犬技术,确保破案成效最大化。如何打好警犬技术的合成战?具体要做好六个"警犬技术+"。一、警犬追踪+足迹+图像侦查一方面可以通过警犬追踪或足迹,追到有监控录像的区域,获取嫌疑人、车的图像,为图像  相似文献   

4.
正在刑侦工作中,警犬技术常被用于各类案件的现场勘查。使用警犬追踪是警犬技术现场使用的手段之一。警犬追踪主要依靠的是警犬灵敏的嗅觉,目的是通过警犬寻找和跟踪罪犯气味,从而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足迹、作案轨迹、作案工具等案件线索,为案件侦破指明方向、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或物证,甚至可以发现犯罪嫌疑人或追缉犯罪嫌疑人。使用警犬进行追踪的主要优点是:简单、快捷、高效。本文重点谈谈在以下五种地理环境下,警犬在追踪过程中出现断踪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一、在城市大街小巷、胡同和居民区断踪的处置城区中心现场足迹一般不多且使用条件不好。在警犬追踪前,先进行嗅源复制,把足迹特征记录下来,进行拍照、提取,警犬嗅认嗅源后开始追踪,痕迹、步法等技术人员在迹线两侧跟随。当发现迹线中断时,令犬休息,痕迹、步法等技术人员在迹线周围进行广泛寻踪,特别要在能留下脚印的地方和部位去发现,一旦发现足迹,要与现场追踪起点  相似文献   

6.
正一、血迹形态学及警犬的综合应用"人犬结合"是警犬使用中一种高效地利用警犬的工作思路,在我国警犬使用进程中,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警犬、足迹、步法追踪"三结合"等工作方式,综合利用各种技术使之与警犬技术相辅相成,取得明显使用成效。近年来我国研发的警犬搜索微量血迹技术屡立战功,在现场使用中警犬发现各种血迹的能力毋庸置疑。血迹形态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现场遗留的血迹。1885年波兰克拉科夫大学的科学家爱德华·彼得罗  相似文献   

7.
一、警犬鉴别的基本条件 警犬气味鉴别和其他刑事技术检验一样,都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和其他物质条件.警犬鉴别主要以现场遗留足迹气味和遗留物为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8.
2010年1月8日早晨8时许,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分局发放派出所接村民刘某报案称,1月7日晚,其家中被盗,丢失手提包一个,内有贵重物品和现金。接报后,凉州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派技术人员立即携警犬前往案发现场展开勘验工作。技术人员在案发现场提取了可疑足迹,并以现场遗留足迹指挥引导警犬进行追踪。当警犬追踪至村民孙某家门前时,作出示警反应。  相似文献   

9.
鉴别式追踪是以断踪处的足迹或提取的备用嗅源为依据,以追踪迹线上的中间或终点物品、院门、院落、房门作为鉴别对象,在不断付予犬嗅源的同时,令犬逐一进行嗅认,直至犬做出认定反应的一种追踪方法。一、鉴别式追踪培养与使用的起因经查阅近几年来一些地区使用警犬追踪的台账记录,我们得出了关于警犬追踪使用起数与起作用率的两组数据。  相似文献   

10.
正警犬追踪技术在利用警犬侦破案件的过程中尤为重要。它是利用犬自身敏锐的嗅觉特征,查找出刑事犯罪现场中犯罪嫌疑人遗留下来的犯罪线索(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证据、犯罪嫌疑人的气味、与案件相关的物品等)。在刑事案件发生的初期,如果能够利用好警犬的特性,我们就有可能根据犯罪嫌疑人所遗留的气味找到犯罪嫌疑人或者犯罪遗留物品。警犬追踪包括追踪起点突破、追踪上线、发现目标。其中起点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警犬在我国刑侦案件以及治安秩序维护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其中,警犬追踪科目的发展又是警犬使用领域的翘楚,尤其是城市追踪犬技术的推广,在警犬技术从业群体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无论是新兴的城市追踪犬技术,还是传统的山林地追踪犬技术,都与良好的迹线布设是分不开的。相信很多训导员在追踪训练中都被警犬嗅认不仔细、追踪速度过快、追踪耐力差等问题所困扰。疑点布设法对于解决追踪训练中的这些难题,有着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案件基本情况 2021年1月27日,宁夏西吉县公安局接到群众朱某某报警称:自己放在某碳厂抽屉内的3400元被盗.西吉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指令警犬中队警犬训导员腊宏伟、徐志军、李志平携警犬"小七"前往案发现场助力侦破. 二、警犬使用经过 处警现场,碳厂围墙地面上仅留有足迹一枚,无其他任何线索指向,且周边无视频监控.警犬训导员对现场细致勘验后,结合现场实际制定追踪方案.警犬训导员以被盗房间犯罪嫌疑人作案时踩踏地面为嗅源向警犬"小七"指嗅,"小七"接受指令后,对现场地面反复嗅认,在辨认气味后离开房间,径直走向碳厂围墙地面足迹处,警犬训导员紧随其后固定证据."小七"对围墙地面足迹嗅认后示警,确定了围墙地面留有的足迹气味与房内嗅认的气味一致,为犯罪嫌疑人所有.因案发现场处乡镇集市旁,当时正赶集市,街道人员密集,气味混杂,给追踪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小七"在训导员指引下,穿越密集人群,前行3千米后进入一移民搬迁点,后在一院落的门口示警,警犬训导员打开该院门后,"小七"迅速奔向一房间内,对该房间地上一双拖鞋反复嗅认后示警.经技术人员对该拖鞋勘验,确定该鞋底斑纹与碳厂围墙下地面留有的足迹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3.
大量的警犬追踪案例表明,警犬现场追踪的效果,不仅取决于警犬工作能力的高低,而且与带犬民警与痕迹技术员的有序配合密切相关,这种配合既是两个专业的相互补充与印证,也是警犬在追踪过程中能突破"障碍"取得成功的保证.随着警犬技术工作的不断发展,带犬民警单打一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犯罪现场利用警犬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使用警犬追踪,发挥警犬追踪技术优势,可以为案件提供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直接抓获犯罪嫌疑人,为打击和震慑犯罪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我们的追踪训练与实际使用有脱节现象,直接的影响是追踪犬训练结业后,在短时间内不能适应现场,警犬追踪效益在回到单位后短期内得不到充分发挥.怎样缩小训练与使用之间的差距,使警犬毕业后就能适应现场追踪的需要,是广大警犬技术工作者长期努力的方向,我们根据工作实践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水泥路已在农村很普通,目前我国北方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现场勘查中水泥路面难以发现犯罪嫌疑人足迹,进而无法确定嗅源为警犬追踪条件,已成为警犬技术工作者面临的又一新课题。水泥路面具有坚硬、光滑不可塑性的特点,人踩踏后难以留下直观的立体痕迹,  相似文献   

16.
《养犬》2010,(3)
<正>警犬追踪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人体气味识别技术,即使在当代,警犬追踪在侦查破案中仍起着其它技术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国内外警犬界已重视并加强了警犬的使用,警犬追踪也在各类大小刑事案件中屡建奇功。但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场勘查中单一依靠痕迹勘查进行侦查破案的难度越来越大,犯罪嫌疑人在现场可以不留下清晰的指纹、足迹或其它物证,但不可能不留下自身的气味。民警应当充分认识警犬技术的特性,在现场勘查当中紧密地与其他勘查手段相结合,发挥警犬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06年4月17日凌晨,枣庄市陶庄煤矿综合生产矿区发生一起团伙抢劫案,枣庄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训导大队利用警犬快速出击,攻坚克难,人犬结合,采用步伐追踪和警犬追踪相结合的方式,以现场遗留的特殊润滑油气味为嗅源进行追踪,直接追踪到了500米外的嫌疑人家门口,及时破获了案件,  相似文献   

19.
正在警犬鉴别、追踪、搜索等气味作业工作中,警犬技术人员能否在现场提取到高质量有效嗅源气味,是关系到警犬能否顺利识别、上线、搜获物证甚至直接快速捕获犯罪分子的关键。目前,警犬技术工作人员在现场勘查提取嗅源气味时,最常采用的方法仍然是直接吸附法,也就是将纱布直接覆在现场物证(手印、遗留物体、足迹)表面,依靠静态的气味分子的自然扩散来提取物证嗅源气味。尽管这一直接吸附提取嗅源气味的方法,在警犬  相似文献   

20.
2009年2月3日10时许,浙江省江山市柯山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吴某报警称,其父刚于2月2日下葬在某公墓,3日上午就发现坟墓被挖、骨灰盒被盗,一家人悲痛万分。接警后,江山市公安局警犬技术中队带犬民警立即携警犬赶赴现场,经勘查,在离现场20多米的桔树林中发现几个明显的新鲜足迹,经痕迹技术人员比对,排除受害人家属及现场警方人员所留,嫌疑人所留的可能性极大。于是,带犬民警以足迹为嗅源,指挥引导警犬“黑豹”进行追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