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60Coγ射线照射大豆植株的诱变效果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利用 60 Coγ射线 3 0、50 Gy照射大豆苗期植株 ,对 M1代 (照射当代 )大豆的生长发育、籽实产量有抑制作用 ;出现 2个以上的生长点等形态变异。 M2 代幼苗出现 1 -3片真叶 ,子叶连体或皱折。同一剂量条件下 ,小剂量率高于大剂量率的诱变效果。照射大豆植株能提早熟期 ,提高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在 M8代筛选出熟期早 2周左右的高蛋白质的突变体 ,96-3 1 91 ,蛋白质含量达 4 9.84 %。  相似文献   

2.
王纪安  刘娜 《大豆科学》1999,18(2):168-172
用五种剂量^60Coγ射线辐射4个大豆稳定品系的风干种子,研究海南繁殖岛加代在大豆辐射育种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海南岛种植M1比北方各上可获得更高的存活率放出现较多的不孕、半不孕植株。北方种植M1的半致死剂量为16KR左右,海南岛种植M1时可加大剂量至20KR。经南方加代后的M2在成熟期、百粒重及蛋白质含量方面比北方M1产生的M2变异幅度更大,出现早熟、大粒、高蛋白质含量植株机率高。  相似文献   

3.
大豆高蛋白含量变异拓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阐述了0.4%甲烷磺酸乙酯(EMS),0.003,0.005M叠氮化钠(NaN3)种,γ射线慢照射活体植株等技术,是拓宽蛋白质含量变异,获得高蛋白大豆优良种质的有效途径。创造出一些如90-3525,91-3131,91-3135等蛋白质含量46-48%,抗病性,产量等农业性状兼优的新品系和类型。  相似文献   

4.
陈新  朱成松 《大豆科学》1997,16(4):328-333
利用5个亲本配制的3个杂交组合,研究共杂种后代F2-F4代蛋白质含量遗传变异的特点及早世代分组选择的效果。结果表明:(1)大豆蛋白质含量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但也存在一定的显性效应。(2)相关分析显示,中亲怀后代的相关值比父本或母本与后代的相关值高,世代间的相关显著,相关值以邻近世代间较高;(3)蛋白质含量的变异趋势是:组合间>家系间>家系内株间;(4)在大豆杂交组合的早世代对单株蛋白质含量进行选  相似文献   

5.
大豆蛋白质含量遗传变异特点及早世代选择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5个亲本配制了3个杂交组合,研究其杂种后代F2-F4代蛋白质含量遗传变异的特点及早世代分组选择的效果。结果表明:(1)大豆蛋白质含量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但也存在一定的显性效应。(2)相关分析显示,中亲与后代的相关值比父本或母本与后代的相关值高,世代间的相关显著,相关值以邻近世代间较高;(3)蛋白质含量总的变异趋势是:组合间>家系间>家系内单株间;(4)在大豆杂交组合的早世代对单株蛋白质含量进行选择是有效的,而在F2的选择较在以后世代中选择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应用0.8%EMS处理冀豆1号及冀豆6号大豆湿种子,从M2代起,累代选择籽粒蛋白质或脂肪含量的变异株,选出高蛋白突变系3个,高脂肪突变系2个。  相似文献   

7.
大豆高蛋白质含量变异拓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0.4%甲烷磺酸乙酯(EMS),0.003、0.005M叠氮化钠(NaN3)浸种,γ射线慢照射活体植株等技术,是拓宽蛋白质含量变异,获得高蛋白大豆优良种质的有效途径。创造出一些如90—3525、91—3131、91—3135等蛋白质含量46—48%,抗病性,产量等农业性状兼优的新品系和类型。  相似文献   

8.
盐胁迫对大豆发育子叶愈伤组织的生化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马淑英  袁鹰 《大豆科学》1997,16(3):227-232
在含不同浓度NaCl的MS培养基上,继代5次培养大豆发育子叶的愈伤组织,分析了不同盐浓度培养的大豆愈僵组织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经测定表明,盐胁迫下,大豆愈伤组织的蛋白质,总氨基酸含量都比对照高,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低。NaCl浓度在0-0.1%范围内,随NaCl浓度的增加,蛋白质与总氨基酸的含量逐渐增加,当NaCl浓度增至0.15%时,蛋白质和总氨基酸含量又降低。  相似文献   

9.
美国扁茎大豆的扁茎性状是由一个隐性主茎因控制的,与普通大豆杂交的F2代中非扁茎株与扁茎株的比例为5∶1。F3代系统中,扁茎株的后代全部为扁茎。而F2代正常株或株高超亲株中,纯合显性(FF)的后代无扁茎株,杂合显性株的后代大多数不符合3∶1的理论值,表现出扁茎株比例大大减少。说明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除一个主茎基外,还有少数修饰基因起作用。中国扁茎大豆的植株可按扁化程度的大小分为六类。其中扁化程度较小和茎部分扁化的四、五类植株占52%,扁化程度呈中间类型的三类株占20%,扁化性最强的一、二类株占15%,正常株约占15%。其中三-四类植株的丰产性最好。扁茎性状在肥沃地更易表现出来。中国扁茎大豆与普通大豆的杂交F1代呈正常型。不同组合的F2、F3代中有40-90%的系统可出现扁茎株,扁茎株的出现机率为总株数的3-12%;不同组合间最多扁茎株系统中的扁茎株数F3代大大多于F2代,分别为13-70%,6.6-23.0%,F3代扁茎性状的纯合和程度比F2代大得多,选择比中国扁茎大豆更为纯合的扁茎品系是有可能的。中国扁茎大豆的扁化性状可能由一个主基因及多个微效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0.
南方春大豆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研究对两个南方春大豆品种分别于分枝期,始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取植株与籽粒进行化验分析的结果表明:(1)结荚到鼓粒期为干物质积累最快的时期,干物质积累占总积累量的40.13%,始花至结荚期是干物质积累较快的时期,干物质积累占总积累量31.88%。(2)分枝至结荚期氮,磷均以叶中含量最高,氮为3.700%-4.1095,磷为0.28%-0.285%;钾一般以茎的含量较高,为1.690%-1。  相似文献   

11.
夏大豆秋播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夏大豆品系驻9414进行田间秋播试验,对其植株性状,生育期及产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秋播夏大豆生育期(95d)缩短,株高降低,主茎节数减少,百粒重和蛋白质含量(48.7%)增加,籽粒产量2868kg/hm^2,或毛豆荚6000-7000kg/hm^2。证明夏大豆秋播的可行性,在生产、科研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蔗糖脂肪酸酯对大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叶绿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蔗糖脂肪酸酯(SFE)对开花期和结英期大豆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叶绿素含量和大豆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大豆开花期和结英期两个时期都喷施0.1%的SFE后,可以使SOD酶的相对活力提高41%、叶绿素b的含量提高58%左右,并在处理后4~5天叶绿素含量提高;SFE能增加叶片中的含氮量2倍左右,增加植株的单株结英数70%和种子的百粒重32%,并能提高种子中的蛋白质含量4.8%。  相似文献   

13.
孟祥勋  赵述文 《大豆科学》1997,16(2):174-177
对一个杂交组合后代10个稳定缺失胰蛋白酶抑制剂(SBTi-A2)品系及其亲本籽粒化学成分组成进行的分析比较表明,大豆籽粒中缺失SBTi-A2对其蛋白质含量及天门冬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含量有一定影响,表现为缺失SBTi-A2品系显著低于高亲和双亲平均值;而对其他氨基酸和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基本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EM对玉米生理特性的产量的作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春玉米开花期喷施液体EM,夏玉米苗期追施固体EM,改善了玉米植株的生理特性,提出了玉米子粒产量。EM处理使春玉米叶绿素含量平均增加了26.2%,夏玉米叶绿素含量平均增加了33.3%,使春玉米的比叶重平均增加了4.9%,使夏玉米的叶片气孔阻力平均下降了57.5%,蒸腾速率提高169.2%,明显增强了玉米植株的代谢机能,结果施用EM使春玉米增产幅度达2.7%-20.1%,夏玉米达30%。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甲基磺酸乙酯对cv.Kanto107种子进行处理,已育成两个面包蜡质小麦品系K107WX1和K107WX2。约2000粒栽培品种种子浸在溶有0.5%EMS的7%酒精溶液中4h后播在温室里。从1872株M1代植株中收获10634粒M2代种子。用碘-碘化钾溶液4000粒M2代种子的胚乳末端横截面进行染色,其中两粒种子呈棕红色。因为这两粒种子的剩余部分繁衍出的M3代及M4代种子仍表现出蜡质胚乳的独特  相似文献   

16.
高蛋白大豆轮回选择群体的合成(简报)孟祥勋(吉林省农科院大豆所)在大豆育种中,提高大豆子粒蛋白质含量已成为主要目标之一。据报道,利用多亲本互交进行轮回选择是提高蛋白质含量的一种有效途径,Miller和Fehr(1979)以12个高蛋白质和12个高产品...  相似文献   

17.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中美当代大豆品种和中国20年代大豆品种不同器官、不同生育时期的钙含量.结果表明:大豆植株不同部位钙的百分含量依次为:叶片>茎>叶柄>籽粒>荚皮;美国当代大豆品种茎秆和籽粒中钙的百分含量高于中国当代品种;从结荚期到完熟期,中美大豆植株中钙的百分含量随着生育时期的变化而逐渐降低;施用磷酸二铵以后,大豆在结荚期到鼓粒期增加了植株对钙的吸收,但进入始熟期以后,大豆植株钙的百分含量受磷酸二铵肥力影响不大;成熟时豆秸(包括茎、荚皮)、籽粒及大豆植株钙的绝对含量表明,相同器官内,中美当代大豆品种钙绝对含量高于中国20年代品种,其中美国当代品种的籽粒和植株钙绝对含量高于中国当代品种,中美当代品种豆秸中钙绝对含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太空辐射处理对谷子品种表型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海云 《杂粮作物》1998,18(4):13-15
经1994年和1997年两次卫星搭载处理谷子干种子,结果表明,SP1代出现植株变高,谷穗变长,生育期缩短5-7d,谷粒由红色变白色等多种类型。SP2代除粒色强烈分离外其余上述性状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9.
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区试品种化学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1985-1990年黄淮海夏大豆区试品种籽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不同试点的变化,鉴定出高蛋白质含量品种9个,高脂肪含量品种1个,兼用型双高品种14个高蛋白大粒品种1个,高蛋白产量品种10个。研究了蛋白质,脂肪,蛋白质+脂肪与蛋白质产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生殖生长期源库改变对大豆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王光华  刘晓冰 《大豆科学》1999,18(3):236-241
利用蛋白质,脂肪含量不同的两个大豆品种,在R1和R5期,通过去叶或去英,研究源库改变对大豆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R1期和R5期去叶1/3对产量和品质影响不大;然而,R1期全去叶,减少了单株英数,产量降低,但对品质影响不明显;R5期全去叶,降低了每英粒数和百粒重,有利于蛋白质积累,而不利于脂肪积累,产量降低,R5期去英1/3增加了单英粒数和百粒重,产量略有提高,脂肪积累增多,蛋白质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