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验旨在建立甜叶菊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采用HPLC法测定21批甜叶菊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结果显示,在甜叶菊提取物的HPLC特征图谱中共标记和确定6个特征峰,经对照品比对确定特征峰1~6分别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以异绿原酸B为参照峰(S峰),特征峰1~6的相对保留时间的规定值分别为0.388、0.520、0.534、1.000、1.042、1.091。研究表明,建立的甜叶菊提取物HPLC特征图谱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可为甜叶菊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建立HPLC特征谱图控制兽用原料药博普总碱的质量。HPLC 特征谱图包含4个特征峰,用对照品定性鉴别4个特征峰分别为原阿片碱、别隐品碱、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考察检测波长、流动相条件、柱温、流速、色谱柱品牌对各特征峰相对保留时间的影响,确定优化后的高效液相条件,并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分析15批博普总碱原料药的液相图谱,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5,并对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进行了规定,为原料药博普总碱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质量评价饲料添加剂淫羊藿提取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构建不同品种及地区淫羊藿提取物的特征图谱,并测定其中5个质量控制成分的含量。以1 mL/min的流速,乙腈-水的流动相,35℃的柱温,270 nm的检测波长,20μL的进样量为条件,用Waters C18(4.6 mm×250 mm,5μm)的柱子上机。建立18批淫羊藿提取物的特征图谱,用外标法测定其中5个成分含量。建立的淫羊藿提取物特征图谱定有7个共有特征峰,基于高分辨数据分析和标准品比对,指认5个峰。采用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PCA),分析了不同淫羊藿提取物的关联性。测定10批市场销售的淫羊藿提取物产品中五种黄酮醇苷的含量。建立的淫羊藿提取物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符合方法学要求,为市售淫羊藿提取物的质量控制管理和资源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制定黄芩黄酮HPLC特征图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16批黄芩黄酮样品测定分析,制定了黄芩黄酮特征图谱。结果显示,试验确定了样品8个共有特征峰,通过标准品比对以及借助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进一步分析,确认了4个特征成分,分别为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并初步确定了另外4个特征成分。以黄芩苷的色谱峰为参照峰(S峰),8个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3%。研究表明,该特征图谱制定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为黄芩黄酮作为兽用中药开发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建立饲用植物姜黄粗提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采用Sunfire C18(4.6 mm×250 mm,5μm,Waters)色谱柱,以乙腈和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0μL。成功建立30批姜黄粗提物的HPLC特征图谱,确定8个特征峰,指认3个色谱峰,分别为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建立藏药刺柏的HPLC指纹图谱,运用2种统计方法分析不同产区的刺柏药材质量差异。采用HPLC-DAD技术,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A,0.1%磷酸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建立刺柏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对指标性成分进行测定含量。对6批不同藏药刺柏进行相似度评价,并运用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对HPLC指纹图谱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刺柏药材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16个,对14号峰进行指认为穗花杉双黄酮;6批刺柏药材的相似度均0.90;CA将不同产地刺柏药材分为3类,反映了6个不同产区刺柏药材的质量特征;PCA结果显示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96.13%,6个化学成分代表刺柏药材质量。说明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含量测定、CA、PCA方法可有效控制刺柏的质量,为药材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70%乙醇提取白头翁汤剂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进一步验证提取工艺的稳定性,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为后续成分分析及表征奠定试验基础,试验采用8倍处方量70%乙醇,回流1.5 h,提取2次;采用HPLC法,检测波长为205 nm,以小檗碱(15号峰)为参照峰,测定10批白头翁汤的色谱图。共标定了16个共有峰,10批白头翁汤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8,通过对照品指认了5个共有峰。结果表明:建立的白头翁汤剂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行。说明该方法可用于70%乙醇提取白头翁汤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研究旨在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饲用植物蒲公英水提物的特征图谱,并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蒲公英水提物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unfire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 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5℃,检测波长329 nm,将22批蒲公英水提物色图谱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年版)中,选取分离度、峰型较好的8个峰为特征峰,得到蒲公英水提物特征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建立的蒲公英水提物HPLC特征图谱共确定了8个特征峰,指认了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咖啡酸和菊苣酸4个色谱峰,相似度结果为0.869~0.999,说明22批蒲公英水提物质量相对稳定;当欧氏距离为4时,聚类分析将22批不同产地的蒲公英分成3类,S6一类,S4一类,其余批次为一类;主成分分析中单咖啡酰酒石酸和菊苣酸具有最大的贡献度。通过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与特征图谱相结合,可为蒲公英水提物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乌腺金丝桃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试验采用HPLC法,将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选用shim-pack VP-ODS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柱温40℃;流动相为甲醇和6 mmol/L磷酸氢二钠(磷酸调至p H值为6.5),梯度洗脱;分段用260 nm、324 nm、408 nm、588 nm检测;流速为0.6 m L/min的系统条件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此种检测方法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均符合要求;通过随机对10批药材样品的监测分析,建立了乌腺金丝桃中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24个共有指纹峰。说明所用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为乌腺金丝桃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为更好地控制植物粗提物的质量品质,构建饲用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粗提物的特征图谱。采用HPLC法,以乙腈和0.1%磷酸水为流动相,建立厚朴粗提物分析方法,检测34批不同来源厚朴粗提物,从而建立厚朴粗提物特征图谱。观察饲用植物厚朴粗提物的特征图谱,共确定8个共有峰,确定色谱峰7、色谱峰8分别为和厚朴酚及厚朴酚。试验建立的不同来源的厚朴粗提物特征图谱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能够对厚朴进行品质评价。  相似文献   

11.
研究旨在建立金根注射液特征图谱,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试验以绿原酸为参照物,采用Waters X Bridge C18色谱柱(粒径为3.5μm,4.6 mm×250 mm),以乙腈-0.1%磷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结果显示,供试品色谱中呈现7个特征峰,并与对应的参照物色谱峰保留时间一致。研究表明,该方法精密度高、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以更有效地控制金根注射液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2.
白僵蚕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建立白僵蚕甲醇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可较完整地反应白僵蚕内在化学信息,全面评价白僵蚕的质量。采用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获取的指纹图谱数据进行相似度分析,建立了白僵蚕的指纹图谱。以主要的7个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作为白僵蚕指纹图谱的相关技术参数,对10份白僵蚕样品测定得出的7个主要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重现性好,相对峰面积有明显差别。白僵蚕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可用于评价白僵蚕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旨在通过建立蓝刺头总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评价蓝刺头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色谱柱为Apollo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31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40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SPSS 22.0统计学软件和SIMCA-P12.0软件对10批蓝刺头所含总黄酮的色谱数据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蓝刺头总黄酮的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共标定了10个共有峰,其中8号峰为芹菜苷峰;10批药材相似度较好,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均将10批药材分为3类;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得到引起蓝刺头药材批次间总黄酮成分差异的4个色谱峰。综上,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结果准确、稳定,可为蓝刺头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当归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药材及其提取物中2种主成分的含量。方法:以Phenomenex Gemini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当归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药材及其水蒸汽提取物进行含量测定;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16批样品进行相似度评价分析;通过SPSS 21.0统计软件采用聚类分析(CA)和主成分分析(PCA)对HPLC指纹图谱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建立了当归药材指纹图谱,16批不同产地当归药材的相似度均≥0.937;确定共有峰12个,并且药材中主成分阿魏酸含量为0.89~1.71 mg/g,藁本内酯含量为11.77~31.20 mg/g。CA将不同批次当归药材分为5类,反映了甘肃16个不同产区当归药材的质量特征;通过PCA筛选出累计贡献率达到91.093%的4个主成分,得到决定当归药材质量的4个化学成分。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含量测定、CA、PCA方法可以客观、全面、有效地用于当归药材的质量评价,为当归配方颗粒的制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建立10批不同产地婆婆纳的特征图谱,对婆婆纳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量研究。采用HPLC建立不同产地婆婆纳的特征图谱,选用Agilent SB色谱柱(4.6 mm×250.0 mm, 5μm),以乙腈∶四氢呋喃(20∶7)-0.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5 nm,进样量10μL。通过相似度评价、灰色关联度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式分析(OPLS-DA)对10批婆婆纳的特征图谱进行分析,并通过测定标志性成分含量综合分析婆婆纳药材质量。结果表明,10批婆婆纳HPLC特征图谱具有16个共有峰,共指认出胡黄连苷Ⅱ、木犀草素2个共有峰,其中胡黄连苷Ⅱ的含量范围为0.35%~2.60%。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可科学、有效地对不同产地婆婆纳药材质量进行探究,为婆婆纳药材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6.
湖北油菜蜂蜜的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显来  刘吟  黄文 《中国蜂业》2010,61(4):10-13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了湖北省不同产地油菜蜂蜜中的微量特征成分,得到5个稳定的共有峰.与湖北产洋槐蜜和荆条蜜图谱相比较,进一步确定了所得5个共有峰是湖北油菜蜜特有的指纹图谱峰,并通过LC/MS分析得到各峰对应物质的分子量.同时,通过比较掺假蜜与纯蜜的色谱图还发现,借助蜂蜜中微量特征成分分析来控制蜂蜜质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甘草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利用HPLC方法,梯度洗脱。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_(18)柱(4.6 mm×250 mm,5μm),流速0.8 m L/min,柱温30℃,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pH值3)磷酸溶液,流动相A梯度洗脱(10%~90%乙腈),分析时间为65 min。结果:HPLC指纹图谱分析显示,21个不同批次和产地的甘草样品在276 nm处共获得包括甘草苷(5号峰)在内的10个共有峰,相似度分析结果均在0.99以上。方法学考察表明,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均良好。结论:甘草的指纹图谱特征性及专属性强,可用于全面控制甘草的质量,确保每批产品的均一性。  相似文献   

18.
建立常山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为建立常山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03%H3PO4(20∶80);p H值:5.0~6.5;流速:1.0m L/min;检测波长:265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采用以上条件进行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稳定性试验和加样回收率试验,并测定了3批样品中常山乙素的含量。结果:通过对常山药材HPLC指纹图谱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常山乙素标准品在0.5~5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的RSD值均小于2.0%,符合《中国兽药典》的相关规定。结论:中药常山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所得图谱清晰,特征直观,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可作为评价常山药材质量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对不同来源五倍子两种形态肚倍和角倍进行HPLC特征指纹图谱研究,并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深入研究五倍子药材不同形态中有效成分差异,为五倍子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对肚倍和角倍样品进行测定,并记录色谱图,按《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 版)》对色谱图进行匹配生成肚倍和角倍的特征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采用化学计量学软件origin 2018对肚倍和角倍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CA)研究。结果:分别建立了肚倍和角倍的 HPLC 特征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识了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1,2,3,6-四-O-没食子酰葡萄糖、1,2,3,4,6-五-O-没食子酰葡萄糖4个特征峰。角倍与肚倍相似度低,可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将其分为 2 大类从两者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相比,肚倍比角倍多了5个峰,保留时间为20.3 min、26.0min、27.6min、54.6min、75.9min,同时少了49.1 min相对位置的保留峰。结论:通过分析不同产地的五倍子角倍和肚倍中特征性化学成分,表明肚倍的有效成分多于角倍。利用相似度研究、聚类分析技术及主成分分析,可有效区分二者,为五倍子药材质量综合评价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完善提升板青败毒口服液的质量标准,反相HPLC法建立板青败毒口服液特征图谱标识其中各种组分群体特征。采用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粒径为3.5μm,4.6 mm×250 mm),以乙腈为流动相A相,以0.4%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0 nm。流速为1.2 mL/min,柱温为35℃。供试品色谱中呈现8个特征峰,并与对应的参照物色谱峰保留时间一致。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结果重复性好,节省了试剂、时间,操作简便、环保,可以更有效的对板青败毒口服液内在质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