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确定信阳烟区适宜的烤烟移栽期,为提高信阳烤烟产量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在信阳市平桥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不同移栽期试验。[结果]在移栽后45、75 d时,株高以处理T4最高,但其其他指标较低,成熟期以处理T2、T3农艺性状综合最优;烟叶烤后外观质量以处理T3最优,处理T2次之;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以处理T4表现最低,但其全氮、烟碱含量偏高;感官评吸质量以处理T3得分最高,处理T4得分最低。[结论]信阳烟区最适合的移栽期是4月20日~4月30日。  相似文献   

2.
探究威宁黑石地区移栽期对云烟87大田期碳代谢产物含量、碳代谢酶活性及其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为明确威宁黑石地区最适宜的移栽时期,提高烟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移栽期设4个水平:T1(4月10日)、T2(4月20日)、T3(4月30日)、T4(5月10日),2022年于毕节市威宁地区开展田间试验,在大田不同生育时期测定云烟87碳代谢产物及关键酶基因对移栽期的响应。结果表明,云烟87旺长期、现蕾期烟叶中还原糖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随生育进程推进,各移栽期处理的还原糖含量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T2处理烟叶还原糖含量在多数生育期处于较高水平;各移栽期处理的总糖含量的变化规律在各生育期都不尽相同,T2处理烟叶总糖含量在多数生育期处于较高水平;淀粉含量则随移栽期推迟,在生育前期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生育后期呈先降后升再下降的趋势。碳代谢酶活性方面,移栽后30~70 d,α-淀粉酶(α-Amylase)活性最低的处理均为T3或T4处理,T2处理活性均为最高或第二高;在同一生育时期内,蔗糖合成酶(SS)、蔗糖转化酶(INV)、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最高的多数...  相似文献   

3.
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研究了不同移栽期处理(T1,3月31日移栽;T2,4月28日移栽;T3,5月31日移栽)对烤烟成熟期中部烟叶主要含氮物质含量的影响,并探讨了影响差异含氮物质的气候因子。结果表明:T2处理烟叶的烟碱和总氮含量较为适宜,但其蛋白质、叶绿素和多数氨基酸含量均较低;T2处理的烤烟在生根期至成熟期间的温度为21~25℃,在旺长期的降水较多,且在成熟期的总日照时数较多,这些气候条件对烟株的生长较为有利;T1和T3处理的烤烟在需水量最多的旺长期降雨量较少,而在成熟期降雨量较多,这对烟叶的产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T1烟叶的烟碱、叶绿素、脯氨酸、蛋白质含量较高,T3烟叶的烟碱、蛋白质和天冬酰胺含量较高。从烟叶含氮物质含量来看,4月28日移栽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亚氯酸钠对烤烟酶促棕色化反应及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亚氯酸钠(SC)对烤烟烘烤过程中酶促棕色化反应及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以K326为试验材料,通过烘烤试验分析了SC对烤烟烘烤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烤后烟叶多酚含量、常规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SC处理和对照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表现出基本相同的规律,但SC处理烟叶PPO活性均低于同期对照烟叶。SC处理中部叶莨菪亭和绿原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但多酚总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SC处理上部叶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芸香苷、多酚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SC处理显著提高了烤后烟叶的氯含量和还原糖含量,使化学成分更趋协调。SC处理烤后烟叶感官质量较对照有所改善,经济性状较对照显著提高。SC抑制了烟叶烘烤过程中的酶促棕色化反应,提高了烤后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5.
以茄芯品种云雪3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2022年4月中旬、4月下旬及5月上旬3个不同移栽期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移栽期对云雪39号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抗病性、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云雪39号于4月下旬移栽的田间农艺性状最优,田间自然发病率最低,鲜烟叶产值和晾制后产量最高,分别为127581.20元/hm2和2046.70 kg/hm2,晾制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与国内外优质茄芯烟叶含量接近,且冷杉醇的含量最高,达到0.12 mg/g。因此,昭通市金沙江流域雪茄烟茄芯品种云雪39号的最佳移栽期为4月下旬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龙岩烤烟适宜移栽期,优化气候资源配置,在前期筛选的龙岩特征香气成分及其前体物基础上,结合龙岩近30年的1~2月的气候变化,通过移栽期试验,分析了烟叶的多酚、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叶黄素含量的差异,同时对比分析了烤烟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经济性状和生育期的变化。结果表明:1月13日移栽(T1)显著促进了龙岩烤烟的特征香气成分前体物叶黄素的积累,较1月23日(CK)、2月2日移栽(T2)分别增加了67.78%和48.96%,产值显著增加,中部叶的感官评吸质量得分最高;而2月2日移栽(T2)的产值降低,中部叶可溶性糖含量降低,钾含量提高。由此可知,在龙岩烟区1月13日移栽较为适宜,气候资源配置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为烤烟新品系09011在广元烟区生产上的适时移栽提供依据,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进行田间试验,设置4月20日、4月25日和4月30日3个移栽期,研究不同移栽期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月25日移栽的烟叶生长发育较好、产值与上等烟比例较高、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综合表现最佳;3个移栽期上部叶的糖碱比在优质烟叶适宜范围内,而中部叶的糖碱比则高于其适宜范围,所有处理的上部叶和中部叶氮碱比均偏低,而钾氯比则符合优质烟叶标准的要求。09011在广元烟区的适宜移栽时间为4月25日,在烤烟生产中需要进一步改进栽培措施,促进烟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8.
苏强  刘阳  过为民  李许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083-13085,13091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烤烟产区初烤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及组成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来自18个烟叶产区的65个初烤烟叶样品的6种多酚类物质含量,并对样品进行烟叶感官质量评价。[结果]我国烤烟烟叶样品的多酚总量均在20mg,/g以上,最高达43.80mg/g,其中总绿原酸占多酚总量的比例在54%~80%,芸香苷次之,而茛菪亭含量不到3%;不同地区的烤烟样品多酚类物质含量和组成存在0.05水平显著差异,云南和贵州烟叶多酚含量在0.05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云南烟叶多酚中的芸香苷含量及比例均最高;感官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多酚含量高的烟叶,烟叶香气质量较好。[结论]初步明确了国内烤烟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和组成状况及其对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认识云南曲靖红大品种烤烟的香气特征,以C3F等级烟叶为材料,采用HPLC方法测定了636个烟叶样品的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含量,并对不同品种、产地、海拔高度、地形和土壤类型的多酚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红大烤烟多酚含量平均为37.65 mg/g,其中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含量分别为23.97 mg/g、13.58 mg/g和0.09 mg/g。2红大品种绿原酸和多酚总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3不同自然环境下的烟叶多酚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其中不同产地红大多酚总量以会泽最高、陆良最低;在低海拔种植的红大绿原酸、芸香苷、莨菪亭和多酚总量极显著高于中、高海拔;河槽红大的绿原酸和多酚总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形;紫色土红大的绿原酸和多酚总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土壤类型。4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曲靖红大烤烟多酚含量主要影响感官评吸质量指标中的灰色、劲头和成团性。  相似文献   

10.
以高垄覆膜作为处理,当地常规低垄不覆膜作为对照,探明高垄覆膜技术在郴州市烟区的适宜性,找出其适宜的移栽期和移栽深度。设移栽期和移栽深度两个因素,各3个梯度,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比各试验小区烟叶成熟期的农艺性状、经济效益、化学成分、协调性、感官评吸质量。结果表明,高垄覆膜在正常气候和干旱气候条件下均能保证烟株正常生长发育;高垄覆膜的烟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协调性、感官评吸质量均优于对照。高垄覆膜技术适宜在郴州市烟区应用,采用D2S3处理(3月16日移栽,移栽深度20 cm)能使烟叶产质量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1.
叶面喷施镁肥对百色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6,(1):96-100
为了探索提高烟叶镁含量的农艺措施,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镁肥对百色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镁肥可改善烤烟的农艺性状,并能提高烟叶的经济效益,以T2(烤烟移栽后15,25 d喷施1%硫酸镁)、T3(烤烟移栽后15,25,35 d喷施0.5%硫酸镁)、T4处理(烤烟移栽后15,25,35 d喷施1%硫酸镁)的增效作用明显。总体上,叶面喷施镁肥处理烟叶镁含量增加,烟叶化学成分含量较为适宜、比例比较协调,烟叶评吸质量提高,以T4处理对提高各部位烟叶感官评吸质量的效果较为明显。因此,生产上百色烟区以在烤烟移栽后15,25,35 d喷施0.5%~1%浓度的硫酸镁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适宜临沧双江烟区烤烟主栽品种的最佳移栽期、追肥时间与留叶数,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云烟87品种的移栽期、追肥时间和留叶数对烟叶化学品质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期是影响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综合品质和感官质量综合品质的主要因子,对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综合品质和中部烟叶感官质量综合品质具有显著影响,且获得最优品质的为A1水平,即5月1日移栽。留叶数和追肥时间分别对中部烟叶和下部烟叶的化学成分综合品质影响最大,且B2、B3水平和C2、C3水平即追肥时间为移栽后7、14 d及留叶数为18~21片时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综合品质最优。临沧双江烟区云烟87品种宜选择在5月1日移栽,移栽后7、14 d进行追肥,留叶数为18~21片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国内云南、福建、贵州、河南等传统优质烟叶产区代表性烟叶样品多酚类物质含量,发现云南烟叶多酚总量高于其他烟区烟叶,其中上部烟叶和中部烟叶新绿原酸、莨菪亭和芸香苷含量高于其他烟区烟叶,下部烟叶芸香苷和山奈酚-3-芸香糖苷含量高于其他烟区烟叶。生态因子与多酚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云南烟区海拔较高、移栽期平均气温较高、成熟前期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较低、成熟后期降雨量较大可能是导致云南烟叶多酚含量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湖北恩施“清江源”利川特色优质烟区烤烟的适宜移栽时期,为完善其栽培技术奠定基础.[方法]以云烟87为材料,2009~2011年连续3年对其不同移栽期处理的烤烟生长发育、经济性状、化学成分、烟叶评吸质量等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烟苗大田移栽35、50d后,相对以处理T3(5月21日)的烟株株高、叶数、叶长等性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011年移栽35、50 d后,相对以处理T3(6月4日)、T2(5月25日)的株高、叶数及叶长等性状表现较好.2009年各移栽处理中的烟叶产量、产值、上等烟和中上等烟比例、均价均以CK处理(5月13日)最高;2010和2011年各移栽处理的烟叶产量、产值、上等烟和中上等烟比例、烟叶均价表现分别为T4(CK,5月14日)>T3>T2>T1和T2(5月25日)>T4(CK,5月15日)>T3>T1.云烟87在5月13~25日移栽烤后烟叶(C3F)总体化学成分含量和感官评吸质量相对较好.[结论]“清江源”利川特色优质烟区烤烟云烟87移栽期以5月中下旬(5月13~25日)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适宜加热卷烟烟叶原料的调制烘烤方法。【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选取延长稳温时间变黄烘烤工艺和缓慢升温变黄烘烤工艺处理,按加热卷烟感官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并检测优化烘烤工艺后烟叶的糖类化合物、氮类化合物以及香气前体物。【结果】(1)变黄期延长稳温时间和缓慢升温处理均可适当提高美拉德反应物含量,具体表现为含羰基化合物(还原糖、果糖、葡萄糖和芸香苷)和含氨化合物(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增加;(2)变黄期缓慢升温处理后的加热卷烟烟叶香气香味得分和总分优于变黄期延长稳温时间处理,缓慢升温处理提升加热卷烟烟叶的质量效果最佳;(3)美拉德反应物还原糖、游离氨基酸和芸香苷正向作用于加热卷烟烟叶感官评吸质量。【结论】变黄期延长稳温时间和缓慢升温可提高美拉德反应物含量,有利于提升加热卷烟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甘肃烤烟的适宜移栽时期,以当地烤烟主栽品种秦烟96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随机区组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移栽期对烤烟生育期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移栽相比较,正宁县和徽县植烟区提前烤烟移栽期处理明显缩短了烤烟大田生育期;2个植烟县提前20 d移栽期处理都显著提高了上等烟比例;与正常移栽相比,正宁县植烟区提前10、20 d移栽处理显著降低了中部烟叶烟碱含量,而徽县植烟区差异不显著;2个植烟区提前移栽期处理烤烟中部烟叶感官质量差异不显著,但都好于正常移栽处理。以上研究结果推论,秦烟96在正宁县植烟区最佳烤烟移栽期为4月23日,在徽县植烟区最佳烤烟移栽期为4月25日,适宜移栽期具有更加合理的气候资源配置,进而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索不同播期与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方法]设置不同播期与移栽方式,分析了烟株的农艺性状及经济指标,并通过赋值法探究烤后烟叶化学品质协调性及烟叶外观质量。[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烟株的大田生育期缩短,中山试验区11月25日及永平11月30日播期的膜下移栽组合处理成熟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经济性状及外观质量最优。烟叶化学品质受播期及移栽方式的影响,随着移栽期的推迟,总糖和还原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淀粉含量、总氮含量和烟碱含量逐渐下降,而钾含量和氯含量则增加;膜下移栽处理提高了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了烟叶淀粉含量。[结论]中山试验区11月25日播期及永平11月30日播期的膜下移栽处理下烤烟化学成分协调性及外观质量指数综合评分较高,烟叶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移栽期和采收期对烤烟上六片叶经济性状和质量特色的影响,以主栽烤烟品种中烟100为材料,设计不同移栽期与采收期的栽培试验,对烤烟上六片叶经济性状、感官品质等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表明,移栽期和采收期极显著影响上六片烟叶的经济性状,且二者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移栽期对产量、产值的影响大于采收期,而采收期对上六片烟叶上等烟比例、单叶质量以及均价影响较大,4月25日—5月5日移栽,产量、产值较高,采收期延迟6、12 d均价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上等烟比例比正常采收分别显著提高10.66%、15.39%。移栽期与上六片烟叶的浓香型特色密切相关,移栽期不晚于5月5日有利于烤烟上六片叶浓香型特征的彰显,4月15日—5月5日移栽时,随移栽期延迟,上六片烟叶的钾氯比增加,燃烧性较好,中性致香气成分含量均在4月25日—5月5日较高;采收期对上六片烟叶质量的影响较大,采收期延迟,上六片烟叶的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糖碱比下降,且在延迟12 d采收时趋于适宜值,上六片烟叶的感官品质整体均呈升高趋势,以延迟12 d采收质量最佳,中性致香成分总量整体表现为显著增加。综合分析,移栽期为4月25日—5月5日、延迟采收6~12 d时,上六片烟叶的经济性状表现较好,浓香型特征明显,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重庆山地烟区烤烟适宜移栽期,以烤烟品种云烟97为材料,研究不同移栽期对烟叶采收成熟度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期对烟叶成熟度、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等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以5月15日移栽的鲜烟叶成熟度最好,烤后烟叶产量、均价、产值及上等烟叶比例最高;随着移栽期推迟,烤后烟叶烟碱、总氮及氯含量呈下降趋势,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呈上升趋势。重庆山地烟区以5月15日前后移栽的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更为协调、感官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20.
赣南烟区不同移栽期对烤烟K326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赣南烟区不同移栽期对烤烟品种K326烟叶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月25日为最佳移栽期,该移栽处理的烟株生长发育较好,单叶重、产量、产值均较高,内在化学成分较过早或过晚移栽更协调,感官评吸质量最优。因此,建议赣南烟区每年在2月25日前后进行膜下小苗移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