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藻类用于海淡水鱼类的饲料添加剂 ,可提高鱼类生长和饲料效率 ,抗病且提高肉质。为此配制了 4种试验饲料 ,分别添加小球藻 0、1、2、4 %。试验用牙鱼平幼鱼平均个体重 (1.13± 0 .0 2 )g ,投饵试验 12周。测出投喂添加小球藻 2 %饲料的牙鱼平之增重、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投喂添加小球藻 1%和不含小球藻的鱼。投喂添加小球藻 1%和 4 %饲料的鱼增重、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无显著差异 ,投喂添加小球藻 2 %和 4 %饲料的鱼血清中的胆固醇含量和整体脂肪含量均低于投喂不含小球藻饲料的鱼。试验结果证实 ,牙鱼平商品饲料中添加 2 %的小…  相似文献   

2.
以黄颡鱼为养殖对象,以小球藻为添加剂,配制不同水平小球藻的饲料,小球藻添加水平分别为0.00%、0.20%、0.40%、0.60%、0.80%、1.60%、3.20%,试验周期为8周,每4周取1次样,分别测定黄颡鱼生长及免疫的相关指标,旨在探讨饲料中小球藻水平的变化对黄颡鱼生长及免疫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小球藻粉不仅可显著提高黄颡鱼的生长性能,同时对黄颡鱼的免疫力还有促进作用。在黄颡鱼生长性能方面,小球藻添加水平为3.20%时,黄颡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蛋白质效率最高,且饵料系数最低;在免疫力方面,饲料中添加适量小球藻可有效提高机体组织补体C3、C4、NO含量及NOS活性;小球藻添加量低于1.60%时,对黄颡鱼肝脏的影响较小。综合黄颡鱼各项测定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小球藻粉的最适添加水平为1.60%,在该添加水平下,黄颡鱼生长性能得到提升并且免疫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饲料工业》2017,(6):23-29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小球藻醇提物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生长、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和消化酶活的影响,选取初始体均重为(35.06±0.06)g的花鲈48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分别投喂添加0、0.1%、0.3%、0.5%、1.0%和1.5%小球藻醇提物的试验饲料。试验为期42 d。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小球藻醇提物对花鲈成活率(SR)、肝体比(HSI)、脏体比(VSI)及肥满度(CF)无显著影响,特定生长率(SGR)及蛋白质效率(PER)有提高趋势,饲料系数(FC)呈现降低趋势(P>0.05)。饲料中添加小球藻醇提物对花鲈体粗蛋白质(CP)和粗脂肪(CF)有提高趋势(P>0.05)。饲料中添加小球藻醇提物对花鲈血清中血糖(GLU)、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蛋白(TP)、球蛋白(GLO)及尿素氮(UN)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量为0.3%时谷草转氨酶(AST)酶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小球藻醇提物显著降低花鲈肠道蛋白酶酶活(除0.3%组外)和淀粉酶酶活(P<0.05),肝脏蛋白酶酶活有提高的趋势(P>0.05)。饲料中添加小球藻醇提物,对于提高花鲈的生产性能、改善体组成有一定的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特定生长率及饲料系数为评估指标,花鲈饲料中小球藻醇提物的适宜添加范围为0.3%~1.0%。  相似文献   

4.
随着鱼类养殖向集约化、高密度化发展,益生菌作为鱼类饲料添加剂十分必要。目前鱼类养殖常用的益生菌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丁酸梭菌。添加益生菌可促进鱼类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益生菌可减轻高蛋白饲料对鱼类肝脏及肠道的影响,减少饲料损耗,提高饲料利用率。文章综述了鱼类养殖中益生菌的种类、作用、应用效果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促进益生菌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磷脂是动物神经系统、骨髓、心、肝和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添加磷脂能促进鱼类的脑、神经组织、内脏、骨髓的发育健全,还可以节约蛋氨酸的消耗,提高饲料质量。鱼类在孵化后的快速生长中,需要丰富的磷脂来构成细胞的成分,当磷脂的生物合成不能充分满足仔鱼的需求时,便需要在饲料中添加磷脂。磷脂可以提供鱼类自身无法合成的亚麻酸和亚油酸,还能促进甲壳动物对胆固醇的利用,提高甲壳动物的生长、脱壳和成活率。本文综合国内70年代至今的文献,总结了大豆磷脂饲料对鱼和甲壳类动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在鱼类饲料生产中,油脂的添加问题,特别受到重视。添加油脂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节约蛋白质,提高饵料能量,降低饲料成本,促进鱼体生长。一克脂肪的总能量(燃烧能)相当于9.40千卡,比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高二倍以上。鱼类一般肉食性倾向较强,需要高蛋白饲料,脂肪作为  相似文献   

7.
矿物质和维生素对草鱼种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物质、维生素是鱼类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活性物质,在鱼体及饲料中含量虽少,但对鱼类的生长和健康关系极大。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在鱼类饲料中合理地添加将会使养鱼效果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因而矿物质、维生素预混料成为鱼饲料中的一种必需成分。 草鱼是我国传统的主养经济鱼类。本试验旨在探讨矿物质和维生素间组合使用效果以及合理配比,筛选对草鱼种生长较适宜的矿物质和维生素预混料,为生产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胆汁酸(BAs)是胆汁的主要成分之一,已被作为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应用于水产养殖。文章回顾了饲料中添加BAs对鱼类生长、饲料利用、体形和体成分、脂质代谢、肠道菌群结构、肝肠健康等方面的影响,比较了不同BAs对鱼类作用效果的差异并分析了其潜在机制,总结了不同鱼类饲料中BAs的适宜添加量,以期为BAs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鱼粉配合饲料中虽含各种无机盐成分,但大量试验证明:鱼粉中的无机盐含量远远不能满足鱼类的需要,配合饲料中仍需添加2~4%的无机盐预混合物和微量元素,方可使鱼最大限度地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生长对比试验表明,用不添加无机盐的鱼粉饲料喂鱼,5周后鱼的生长逐渐变慢,饲料效率逐渐降低,最后肌肉失去弹性,血液中的红细胞积压,白红蛋白和血清葡萄糖含量下降。为此,日本规定标准配合饲料添加40%McCollum185号混合盐加微量元素。100  相似文献   

10.
鱼粉配合饲料中虽含各种无机盐成分,但大量试验证明:鱼粉中的无机盐含量远远不能满足鱼类的需要,配合饲料中仍需添加2~4%的无机盐预混合物和微量元素,方可使鱼最大限度地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生长对比试验表明,用不添加无机盐的鱼粉饲料喂鱼,5周后鱼的生长逐渐变慢,饲料效率逐渐降低,最后肌肉失去弹性,血液中的红细胞积压,白红蛋白和血清葡萄糖含量下  相似文献   

11.
可提高养鱼效益的饲料添加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鱼饲料中,添加不同的饲料添加剂,份量虽少,但作用独特,可提高养鱼效益。可添加的鱼饲料添加剂主要有:维生素C鱼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可促进鱼类增重和提高饲料转换率,还可防止鱼类发生维生素C缺乏症,降低镉和铜对鱼类的毒害作用,并能保持鱼类的最佳繁育。不同...  相似文献   

12.
微量营养素是鱼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物质,它们在鱼类每kg饲料中只占数mg,最重要的物质是维生素,矿物质,在饲料中它们的含量虽然很低,但影响其生物活性的诸多因素,微量营养素在饲料中的分解和过量添加都会影响鱼类的生产性能,如果问题严重,将会导致病变,因此,必须科学地选择那些有利于鱼类消化吸收和经制粒不易分解的微量营养素,同时,添加量应充分满足鱼类快速生长的要求,另一方面,新类型的水产养殖形式,例如培育鱼苗放流自然也给饲料配方提出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4 脂肪和必需脂肪酸 鱼类饲料脂肪是能量重要来源,鱼类对饲料脂肪的利用能力极高,利用率高达90% 以上(Hastings,1978)。因此,鱼类饲料应提供适量脂肪,以减少蛋白质用于供能,从而减少鱼类饲料蛋白质的用量,这对于快速生长阶段的鱼苗和幼鱼的效果更为明显。据试验,美洲红点鲑在饲料蛋白质为 18.3% 时,添加 7% 的玉米油,其增重可达到饲料蛋白质为27% 的未加玉米油的对照组水平(Phillips等)。斑点叉尾(鱼回)饲料中添加 8% 玉米油,每克玉米油可节省0.37克饲料蛋白质(Dupree)。  相似文献   

14.
糖类是3大营养物质中最廉价的能量源,在鱼类配合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糖可部分替代用于能源消耗的蛋白质。但鱼类被认为是先天性糖尿病体质,对糖类的利用率较低,当饲料中可消化糖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就会抑制鱼体生长,影响鱼体生理功能。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可消化糖与水产动物相互关系的报道,综述了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可消化糖水平对鱼类生长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红白锦鲤为研究对象,在锦鲤配合饲料配方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微藻,包括杜氏盐藻(4、8、12 g/kg)、小球藻(6、12、18 g/kg)、雨生红球藻(4、8、12 g/kg)、螺旋藻(12、24、36 g/kg),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制成9种试验饲料和1个锦鲤配合饲料对照组分别饲喂锦鲤,每组试验3个重复,通过8周的养殖试验,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配比微藻对锦鲤的生长、体色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复合微藻可促进锦鲤生长,改善锦鲤体色,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石莼饲料对鲈鱼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取体质量约为6 g的杂食性海洋经济鱼类-鲈鱼作为试验对象,采取摄食率法及集鱼法作为试验方法,研究饲料中不同比例的石莼添加量对鲈鱼生长及诱食活性的影响,比较和评价添加不同石莼剂量的饲料对鲈鱼的诱食效果及生长影响.结果表明:10%和15%石莼添加量的饲料对鲈鱼均有显著诱食作用;0、5%和20%石莼添加量的饲料对鲈鱼诱食作用不显著;25%石莼添加量的饲料对鲈鱼有抑制摄食作用.饲用10%和15%石莼添加量的饲料鲈鱼增重率明显提高且降低饵料系数,其中以10%石莼添加量的饲料效果最为显著(P<0.01),增重率提高了109.7%,饵料系数降低了36.19%.  相似文献   

17.
近20年来对鱼类维生素C营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缺乏维生素C可引起嗜眠、厌食、生长迟缓、内出血、骨骼变形、伤口愈合缓慢、抗传染力降低和死亡率高等。维生素C对保持鱼类的最佳繁育也极为重要。因此在鱼类饲料中必须添加足量的维生素C,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  相似文献   

18.
赖氨酸是多数鱼类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鱼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生长期的鱼类生长速度快,对赖氨酸的需求量大,因此赖氨酸又称为"生长性氨基酸"。赖氨酸对维持水生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的机能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饲料中赖氨酸缺乏或过量,鱼类都表现为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低。鱼类赖氨酸需要量受评价指标、添加形式、水温、投喂频率、饲料蛋白质含量、鱼的种类和生长阶段等因素的影响。基于国内外近年来对鱼类赖氨酸需求量的最新研究,文中对赖氨酸的营养功能、代谢途径、营养需求量的研究进展、需求量的影响因素及确定需要量的研究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鱼类饲料赖氨酸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国外研究发现,将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作为添加剂添加到畜禽饲料中,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和能量转化率,促进畜禽生长和提高肉、乳、蛋的产量。在猪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添加量为育肥猪每日每头4~5g、仔猪每日每头0.2~2g),能使育肥猪增重加快,仔猪成活率提高。特别是在饲料中赖氨酸不足时,碳酸氢钠既能弥补赖氨酸的不足,又可能使猪加快生长,饲料利用率提高8%~10%。在牛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碳酸氢钠,能促进牛的生长,同时明显提高产奶量。添加碳酸氢钠时,应适当减少食盐的用量。在鸡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添加量为每千克饲料添加1~5g),能提高鸡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牛蒡寡糖促进大菱鲆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牛蒡根中提取的牛蒡寡糖作为鱼类饲料添加剂,探讨其对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生长的影响。经过不同剂量(0、1.0%、2.0%、5.0%)的4组饲养试验,分别从每组随机抽取鱼体,测定其生长指标和鱼体生化成分。结果表明,在饲养的各个阶段中试验组鱼的平均体重、体长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养殖100d时,各试验组鱼的增重率、增长率和饲料转化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试验鱼全鱼体成分的分析表明:添加牛蒡寡糖的试验组大菱鲆鱼体水分、粗蛋白含量均比对照组有所提高,而粗脂肪、灰分含量比对照组降低较大幅度。说明饲料中添加牛蒡寡糖可显著促进鱼的生长,提高鱼对饲料的利用率,还能够有效地改善鱼体的营养成分和增强肌肉品质,其适宜添加量为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