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苹果剪枝栽培香菇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苹果木屑栽培香菇是可行的,其最佳配方为苹果枝木屑78%、麸皮20%,采取春季栽培模式,料袋以(17~22)cm×55 cm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
利用葡萄修剪后的废弃枝条作为香菇培养料,设置不同的配方来栽培香菇L 808。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葡萄枝屑代替一部分木屑来栽培香菇L 808是可行的,其中,以配方葡萄枝屑40%、杂木屑44%、麦麸15%、碳酸钙1%为最佳,其菌丝萌发速度快,菌丝长势强壮,且香菇L 808产量和生物转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果蔬复合保健醋饮料的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制作果蔬复合保健醋饮料的工艺,为保健醋饮料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食用酿造醋、黑木耳、香菇、苹果为主要原料,选择复合果蔬保健醋饮料加工工艺并对原材料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然后利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筛选最佳配方,并对其进行感官质量检验,确定了某些合理的工艺参数。[结果]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以Vc与柠檬酸混合液作护色剂;木耳与水的物料比为16∶0,在60~80℃浸泡60 m in;香菇与水的物料比为11∶0,高温微波5 m in。最佳配方为:米醋10%,苹果汁12%,木耳汁2%,香菇提取液3%,蜂蜜0.5%,甜味剂5%,酸味剂0.1%,甜蜜素0.05%。饮料色泽、风味、口感等指标符合标准。[结论]该产品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具有开发前途。  相似文献   

4.
通过5种不同碳、氮营养源对香菇的培养研究,筛选出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麸皮。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进行菌种液体培养基最佳配方的筛选,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麸皮100%、麦芽糖3%、MgSO_40.15%、KH_2PO_4 0.1%。该研究为香菇液体菌种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秸秆袋料栽培香菇培养料配方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秸秆为主料,设置不同的培养基配方栽培香菇X6,考察各培养基对香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态、产量、营养成分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培养料配方。结果表明,以玉米秸秆粉62%、木屑26%、麦麸10%、蔗糖1%、石膏1%的培养基配方培养的香菇菌丝生长最正常、转色程度好以及子实体产量与生物学效率均接近以木屑为主料的常规配方,说明该配方可代替常规木屑配方用于香菇生产。  相似文献   

6.
为了扩大香菇培养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进行了利用紫穗槐替代部分硬杂木屑栽培香菇的效果试验。以香菇808为试材,选用全硬杂木屑为主的常规培养料为对照,用紫穗槐屑替代部分硬杂木屑设置了不同的培养料配方处理,研究了不同紫穗槐比例对香菇发菌速度和鲜菇产量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宜香菇栽培的培养料配方。结果表明:利用紫穗槐作为木屑代料栽培香菇时,培养料的最佳配方为紫穗槐58%、硬杂木屑30%、麸皮10%、石膏1%、生石灰1%。利用该配方栽培香菇,菌丝生长速度适中,产量与全硬杂木屑配方培养料栽培持平,达到885.4 g/袋。  相似文献   

7.
<正>1枝条处理果树及桑树每年修剪出的大量枝条,用来栽培香菇,成本低、效益高,转化率80%左右。枝条晒干后粉碎成米粒大小的木屑,然后按配方即可进行袋料立体高效栽培香菇。2配方组成配方一:木屑78%、麸皮或米糠20%、糖1%、石膏  相似文献   

8.
以香菇下脚料为试材,利用正交设计确定最佳配方并加入增香荆进行调配,得出香菇下脚料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柠檬酸1%,蔗糖7%和乙基麦芽酚0.04‰,采用10 min-15 min-10 min/121℃杀茵公式进行杀茵.按此工艺进行加工,可得外观及风味俱佳的香菇饮料.  相似文献   

9.
为了以干香菇、贡椒盐坯为原料生产香菇贡椒酱,通过单因素基础上的正交试验研究了其生产技术参数,即香菇煮制条件、贡椒盐坯脱盐条件、产品配方。结果表明,香菇最佳煮制条件为:按干香菇与水质量比1∶4、煮制水的盐含量1%、煮制时间20 min;贡椒盐坯最佳脱盐条件为:贡椒盐坯与水质量比1∶1.3、水温30℃、脱盐时间50 min;香菇贡椒酱最佳生产配方为:香菇浆和贡椒浆分别油炸,按香菇浆与贡椒浆质量比60∶40,再按香菇贡椒酱的总量添加5%甜味剂(白砂糖)、0.5%鲜味剂(味精)、0.4%增稠剂(CMC-NA)。  相似文献   

10.
选取6种常用的香菇液体菌种培养基,通过对菌丝生物量、菌棒培养状况和出菇状况的比较,筛选适合香菇菌棒的最佳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配方3(玉米粉2%、马铃薯淀粉2%、酵母膏0.2%、麸皮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适于香菇菌棒的直接接种,其上接种的香菇菌棒整个生长周期仅为205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