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唐山市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农田林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唐山市农田林网建设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河北省农田林网建设发展历程和现状,深度挖掘制约农田林网建设的主要因素为:农田林网胁地问题、投入不足和统筹协调推动力不足等,提出加快农田林网建设需因地制宜解决胁地问题、创新机制调动群众积极性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田林网是青海省湟中县林业资源主要组成部分,该县是青海省的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十分重视农田林网的营造和发展。但由于现有农田林网结构不合理,存在问题较多,影响了农田林网防护效益的发挥和林木经济价值的提高,为此,对全县土地种类、面积、树种组成、林龄结构等诸多方面对农田林网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  相似文献   

4.
江南水乡,人多田少产量高,农田林网的效益如何?这是我们在开展农田林网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思想障碍,也是关系到平原农田林网建设能否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了测定农田林网的防护效益、探讨林粮关系,1978~1980年,我们在余杭县博陆公社红阳大队进行了农田林网效益的测定和水稻产量的验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从林业二次创业到建设万里绿色长廊工程,各级领导对林业工作都非常重视,然而,还存在死角死面,尤其是大面积的农田林网建设,还需要各级领导和广大干群再认识。一、再认识农田林网建设的作用营造农田林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广大农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单一农业正向多元化农业发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治沙造林,荒滩荒地造林再掀高潮。营造农田林网具有多种作用,是农业发展的需要,亦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农田林网能改变风向,树干、树叶与之摩擦,能降低风速,林网林带还改变气流结构,使空气的热量交换减弱,从而对其防护内的农作物温度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改善田间小气候。在林网防护范围内,春季土温一般能提高1~2℃,而在林网保护下的空气湿度也相对提高5~8%,夏季林网防治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促进农业高产稳产。农田林网范围内,小气候促进了田间作物生长,收获后的根、茎、叶残留在土壤里,增加了土壤腐殖质,提高了土壤肥力,扩大了土壤水分含量。农田林网还有保田增产作用,在林网庇护下的农作物一般可增产20%左右。此外,农田林网还有吸收大气中的有毒气体、放出氧气、吸收灰尘、杀死有害细菌、降低噪音、改变生态环境等作用。二...  相似文献   

6.
浅议振兴平原地区农田林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林网是平原绿化的主体,也是农业生产的屏障。本文分析了农田林网的效益,指出了农田林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振兴平原区农田林网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田林网是平原林业的主体。随着平原绿化的发展和完善,农田林网建设已由防止自然灾害为主向建立稳定的多功能、高效益的农林复合经济系统发展,以获得最佳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农田林网的发展是振兴平原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合理选择农田林网责任制形式是加速平原林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为此我们经过长期的调查与研究,并通过对现有农田林网采取的不同责任制形式进行综合的利弊分析,从中探讨平原林业持续稳定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深县农田林网防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农田林网化所形成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我们于1979年对河北省深县后屯大队的农田林网进行了较系统的观测研究。从鉴定现有农田林网防护效能入手,对农田林网调节小气候、改变地方气候作用、农田生态系统中诸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建立新的农业经济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平原农田林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农田林网建设实践的调查分析,总结出农田林网的4种主要建设模式和三大效益,并对农田林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合理配置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设好农田林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江苏苏北农田林网当前的建设状况,对其目前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关改进策略,可为江苏苏北及其他相似地区的农田林网建设与更新改造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对农田林网的研究多集中在防护效益和粮食产量方面,对农田林网中林木的物质生产、积累与分配以及光能利用等则研究较少。揭示农田林网生态系统中林木的物质生产、积累、分配、循环的规律有助于挖掘土地生产潜力,提高光能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农田林网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杨树是华北平原农田林网的主要树种,所以我们对杨树生物量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 目前我国对农田林网的研究多集中在防护效益和粮食产量方面,而对农田林网的物质生产、积累、分配以及光能利用等研究较少,而这正是农田林网这种特殊农田生态系统的关键所在。掌握了农田林网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积累、分配、循环的规律可以充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农田林网采伐还林难的现状,对湖北省公安县农田林网建设情况进行了综合调研,调查涉及16个乡镇以及40多个行政村。调查结果显示:农田林网建设面临空前严峻的挑战,如不采取有力措施,5年内农田林网将萎缩80%以上,花几十年时间、几代人精力精心构建的农田林网格局将不复存在,届时农业丰产稳产将得不到保障,后续生态灾难更是难以预料。  相似文献   

14.
农田林网化建设是绿洲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工作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的生态屏障。十年来我区的农田林网化建设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发展不平衡,南疆好于北疆,农区好于半农半牧区。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1995年全疆实现林网化。北疆地区农田林网化的任务还很艰巨,特别是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农田林网化建设尤为艰巨,现就加速林网化进程谈点我们的看法: 一、进一步提高北疆地区,特别是牧区  相似文献   

15.
嘉兴市农田林网树种数量化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嘉兴市农田林网立地条件和自然灾害特点,确定了抗风性、抗寒性、耐湿性、抗病虫性等8个农田林网树种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对30种乔木树种,根据评价指标分树种进行调查、数量化评价,得出农田林网树种数量化评价指数。  相似文献   

16.
博爱农田林网起步于70年代初期,经过5年的植树造林,综合治理,平原区12个乡(镇)、199个行政村的32万亩耕地全部形成了田、林、水、路相配套的农田林网防护体系。20多年来,虽然经历了农村经营体制的变革和第一代林网采伐更新,博爱农田林网不仅没有出现滑坡,而且在坚持中得到新的发展。第二代林网已经形成,其结构更趋合理。全县林网控制率达96%。 在农田林网的经营管理方面,博爱县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7.
农田林网建设存在的问题 林网总体规模减小,发展不均衡。通过对河北省南部平原县市农田林网现状的调查发现,目前,农田林网控制率大约在65%左右,较上世纪70年代下降20%,而且发展水平也很不均衡。好的县市在85%以上,差的地方不足40%,极个别的地方几乎没有形成林网,形成了上万亩、甚至近10万亩的空旷地。我国北方平原绿化达标的标准是要求农田林网控制率是85%,平原绿化示范县的农田林网标准是90%,而且要想发挥良好的生态防护效能,林网控制率也不能低于90%。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平原区农田林网的综合效益,阐述了农田林网的建设原则,介绍了农田林网建设中树种选择、林带走向、网格面积、造林密度、抚育管理以及如何减轻林带胁地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农田林网建设是林业建设的一项蓖要内容,也是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的重要措施,农田林网在保持和提高土地生产力、调节气候,改善水资源状况,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威胁,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减少农业污染、改善水质,保护食品安全,护农增产、改善作物品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华县农田林网建设以创建林业牛态县为契机,以完善新建农田林网为总抓手,坚持防护、生态、经济三大效益并举,取得较高成效。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 毛白杨是河南省平原农田林网的主要造林树种,具有生长快、干形园满、通直、高大、冠幅小、材质优良、繁殖容易等特点。为加速我省平原农田林网建设,提高造林质量,使“适地适树”原则建立在更加可靠和科学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博爱县农田林网经营方案调查设计,根据农田林网的特点,利用数量化理论Ⅰ的混合模型,编制了农田林网毛白杨数量化立地质量评价表,并对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