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实现水稻的超高产栽培对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审视国内外水稻的超高产栽培的现状,总结和分析了关于水稻超高产栽培形成的规律、栽培的途径以及技术的把握,对水稻的超高产栽培进一步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高四川省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在广泛总结郫县水稻高产典型经验和部分借鉴四川农业大学科技成果的基础上,文章总结了成都平原水稻超高产栽培的关键农艺技术,主要包括培育壮秧、科学抛栽、平衡施肥、高效灌溉以及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水稻的超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是稳定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介绍了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概念的提出和发展,总结了其特征和规律,详述了该技术的各项关键措施,同时提出了水稻超高产栽培应是建立在改进移栽秧龄、种植密度、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措施,充分发挥水稻植株个体生长潜能,以足穗、大穗获得超高产的特色理论体系上,根据不同生态地区、不同水稻品种特性进行的精量栽培。  相似文献   

4.
水稻旱育秧具有较多总根数、白根数和绿叶片数,从而使得其分蘖的发生、干物质积累表现出优势,为充分挖掘水稻生产潜力,实现超高产群体打下基础。超高产群体产量构成为穗粒兼顾型:即穗数17万/667m^2以上,穗实粒数150粒以上。结实率90%以上。旱育稀植超高产栽培的技术路线为前促、中稳、后攻。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哈尔滨地区进行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实践经验,对水稻超高产栽培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水稻旱育秧具有较多总根数、白根数和绿叶片数,从而使得其分蘖的发生、干物质积累表现出优势,为充分挖掘水稻生产潜力,实现超高产群体打下基础。超高产群体产量构成为穗粒兼顾型:即穗数17万/667m2以上,穗实粒数150粒以上,结实率90%以上。旱育稀植超高产栽培的技术路线为前促、中稳、后攻。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哈尔滨地区进行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实践经验,对水稻超高产栽培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实现水稻超高产对保证中国粮食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水稻超高产研究的由来、超高产概念及超高产研究的必要性,讨论了水稻超高产的几个栽培学问题,介绍了水稻超高产栽培的途径与技术,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水稻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成都平原水稻超高产栽培配套高效施肥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促进成都平原地区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促进水稻高产特别是持续超高产,本文在广泛借鉴近两年的生产经验和四川农业大学科研成果基础上,总结提出了成都平原水稻超高产栽培配套高效施肥策略。  相似文献   

8.
水稻超高产基本特征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3,自引:11,他引:2  
阐述了水稻超高产的基本特征及其调控技术思路与程序,总结了其栽培技术,包括精确育苗、精苗精栽、精确施肥、精确灌溉等内容,以期为水稻超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水稻作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与安全都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为保障水稻的产量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需注重对水稻超高产栽培的研究。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发展水稻超高产栽培的背景,阐述水稻超高产的概念,针对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措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实现水稻超高产的目标,保障我国人民的粮食需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我国粮食事业的发展为背景,对江淮地区的水稻超高产栽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主要内容包括: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概念、理论和实施三个部分。其中,水稻超高产栽培的实施是根据江淮地区特点所述,希望通过本文为相关研究者和种植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水稻机械移栽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66团生产水稻已有多年历史。近几年,随着我区水稻栽培方式的更新,新型配套农机具的引进,水稻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水稻机械插秧技术的推广应用,大面积涌现出667米2水稻产量800千克以上的超高产田,我团水稻栽培的发展已由高产阶段逐渐向超高产阶段迈入。2006年起,66团生产部门开始水稻超高产栽培的试验示范,结合这几年的试验示范及大面积实践积累的数据资料,本文对66团水稻机械移栽超高产栽培技术初步总结如下:一、超高产目标实现总体思路水稻超高产栽培667米2目标产量800~1 00千克,其栽培技术的建立与实施应遵循以下思路:各项技术措施都要为构建抽穗成熟期的高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水稻主要的生产国之一,也是最大的消费国,水稻在我国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保障水稻超高产,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围绕水稻超高产栽培的途径与技术展开研究,结合水稻超高产理论与技术研究现状及现阶段水稻超高产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水稻超高产栽培的途径与技术,以期为后进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超级稻Ⅱ优航2号超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设计基蘖肥与穗肥的不同施氮比例,对超级稻Ⅱ优航2号的超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超高产栽培水稻总颖花数的增加主要在于每穗粒数的增多,超高产栽培水稻产量的显著提高主要是库容量的显著扩大。(2)超高产栽培水稻群体无效分蘖和无效叶面积少,群体源库协调。(3)超高产栽培水稻根系活力、光合能力在孕穗期、齐穗期均高于普通高产栽培水稻,超高产栽培有利于水稻生育中后期有机物的积累。因此超级稻超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途径是:(1)在一定穗数基础上,通过主攻大穗扩大库容;(2)培养健壮个体,减少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和粒叶比,协调源库关系;(3)提高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4.
粮食问题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实现对水稻超高产的栽培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关于超高产水稻的培育近年来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以此同时,有关超高产水稻的栽培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进行水稻超高产栽培的背景分析,进一步探讨水稻超高产的途径与技术,为水稻超高产的培育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浅析水稻超高产栽培与农业机械化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改造农业,采用良种加良法,因地制宜拓展农业机械化的作业和服务领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该文总结了近年来江津区水稻超高产示范推广经验:实行水稻的超高产栽培和农业机械化技术配套,实行"一换四改"技术,即播种、秧床管理以及大田整治、移栽、田间肥水管理、病虫草鼠综合防治技术、收割6个方面有机统一起来,从而实现水稻稳产增产和农民增产增收,使水稻超高产栽培与农业机械化配套技术在本地区得以推广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安庆市水稻,特别是中稻单产和效益偏低,主要原因是种植科技含量不高。该文总结了桐城市新渡镇农民汪一之示范种植1128品种“三定”超高产和高效益栽培经验,提出了提高安庆市水稻生产取得超高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采取育种与栽培相结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以节水型优质超级稻新品种为基础,以农业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为主攻方向,实现水稻高产为目标。  相似文献   

18.
超高产水稻主要是指产量远高于普通高产水稻的全新水稻品种,这种类型的水稻栽培可以有效促进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水稻超高产栽培的途径与技术进行了分析,栽培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注重水稻生长全过程的田间管理,从整体上提高水稻的产量,实现超高产水稻的栽培。  相似文献   

19.
探讨超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特点,提出超级稻优质高产、省工、节本的强化栽培技,为发展超高产水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水稻超高产的指标高。上个世纪60年代起我国开始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的研究。水稻超高产栽培有途径。有栽培途径的技术指标。超高产栽培途径相配套的关键是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