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胎次、产犊间隔对荷斯坦泌乳牛产奶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王宏 《畜禽业》2006,(1):49
对荷斯坦奶牛产奶量与胎次、产犊间隔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胎次、产犊间隔对产奶量均有显著影响(P〈0.01),奶牛产奶基本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至5、6胎次达高峰。产犊间隔以360-399奶牛泌乳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根据宁夏平吉堡奶牛场三个奶牛场1999—2004年的85头荷斯坦奶牛产奶量资料,分析了牛场、年度、胎次、产犊季节4个环境因素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并分别计算出各场、各年度、各胎次和各产犊季节的主效应。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采用最小二乘分析法,分析了在同时考虑4个因素时,各因素不同水平的效应值。  相似文献   

3.
姚林宇 《畜禽业》2002,(11):35-3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牛奶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为奶牛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我省许多地区的奶牛产奶量与国外或者上海等地比较,差距很大.其影响因素有很多,如品种、体型、年龄、胎次、季节、产犊间隔、泌乳阶段等.但经调查,奶牛干乳期的饲养管理不够重视是引起产奶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荷斯坦奶牛早期产奶性能与305天产奶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 SPS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对乌鲁木齐农垦乳业集团五一奶牛场1989~1996年荷斯坦产奶牛群(894头次)产犊胎次、产犊年份、90d产奶量、最高日单产与305d产奶量的相关分析。建立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0,(6)
奶牛的泌乳期一般可持续280~320 d,奶牛的泌乳期长短受产仔的胎次、年龄、品种、产犊季节和饲养管理条件的影响。良好的泌乳期饲养管理可以使奶牛的泌乳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从泌乳期饲养管理方法入手,分析奶牛泌乳盛期、泌乳中期以及泌乳后期的饲养方法,还阐明日常综合饲养管理策略,为提升规模养殖场的整体饲养管理水平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宗才 《畜禽业》2004,(9):19-19
一黑白花奶牛,4岁,产一母犊,10d后开始发病。1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大减,被毛粗乱无光泽。产奶量锐减,由产犊后的日产20kg减少到3kg,最后停止泌乳。给予健胃药和瘤胃兴奋药无效。病牛症状逐渐加重:腹肌紧缩,腰背弓起,牙关紧闭,食草和灌药都非常困难,腰肌和四肢肌肉僵硬,  相似文献   

7.
<正>奶牛酮病是奶牛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以血液、尿、乳中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产奶量下降,间断性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根据有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可将奶牛酮病分为临床酮病和亚临床酮病。本病多以产前、  相似文献   

8.
<正>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见疾病之一,该病使产犊间期延长,产奶量减少,淘汰率增加,治疗费用增加和抗生素治疗期间牛奶废弃,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Bartlett估计在每个感染牛的泌乳期花费为106美元[1]。另外,子宫内膜炎往往会导致不孕,我国奶牛子宫内膜炎型不孕症占成年难孕牛的17%以上。由此可见,奶牛子宫内膜炎所  相似文献   

9.
韦敏业 《畜禽业》2009,(6):87-88
<正>子宫内膜炎为子宫内膜的急性炎症,是奶牛生殖疾病的常见病,发病率高达20%~40%,占不孕症的70%左右。奶牛患子宫内膜炎使受精卵不能着床或胚胎早期死亡,延长了产犊间隔,严重地影响了奶牛的繁殖力和生产性  相似文献   

10.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振洋  王风英 《畜禽业》2000,(10):40-41
本文从品种、体型、年龄、胎次、饲养管理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时指导农户奶牛生产具有重要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1.
奶牛产乳热也叫生产瘫痪,是奶牛群体中最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虽然有年龄和品种的原因,但主要是日粮营养不平衡造成。常在分娩前后突然发病。主要发生于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且多出现于3-6胎的高产胎次,并且受干奶期饲喂水平的影响较大。患过产乳热的奶牛以后产犊时容易再发此病。作者在临床上采用补充血钙浓度疗法,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实验研究了全混合日粮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实验试选用12头奶牛,根据产奶量、泌乳天数和胎次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试验和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4%标准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了1.24kg,差异显著(P<0.05),乳脂率、乳脂量、乳糖量的乳固形物量也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11.60%、17.50%、13.21%和9.86%(P<0.05)。  相似文献   

13.
邵伟利  樊华 《畜禽业》2012,(10):22-23
<正>DHI是英文Dairy Herd Improvement的缩写,译为奶牛群改良,在我国又称为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是世界上最为科学、最为有效的奶牛生产管理工具。其主要工艺为每头泌乳牛每月采集奶样一次,在测定其产奶量、乳成份和体细胞数等数据的基础上,收集牛群饲养管理数据,如产犊日期、干奶日期、淘汰日期、年龄、胎次等,再将所有这些数据加工处理,形成DHI报告,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6,(2)
为掌握性控冻精奶牛后裔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等情况,文章对性控冻精和常规冻精所生产的母犊进行生长发育跟踪观察,测量其体尺和体重;对其产犊情况和生产性能进行分组试验。结果表明:性控冻精组其生长发育、生产性能与常规冻精组无明显差异,可以在奶牛生产上大量推广和使用性控冻精,提高奶牛养殖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新型尿素制剂是1种液化的尿素被糊化的淀粉包被的产品。本试验选择2~4胎次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18头,供试牛平均体重600kg,按照配对试验要求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其中1组为对照组,2、3组为试验组,分别替代不同数量的豆饼。结果表明:新型尿素制剂代替部分豆饼饲喂奶牛不会对产奶量有负面的影响,而且会使产奶量有所增加,使乳蛋白有所提高。新型尿素制剂代替部分豆饼降低了饲料成本,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奶牛生产瘫痪和奶牛酮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生产瘫痪和奶牛酮病是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的多发病。两种疾病,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临诊时两种病容易混淆。1两种病的相同点(1)都属于产科病;(2)都发生于高产奶牛,特别是3~6胎次的高产奶牛,低产奶牛极少发生;(3)都属于营养代谢病,因营养失衡引起;(4)都有瘫痪症状,卧地后不能自行起立;(5)都与遗传易感性有关。2两种病的不同点2.1发病原因不同生产瘫痪系因血钙降低所致,并兼有血磷血镁降低的原因;奶牛酮病系分娩前后血糖浓度突然急剧降低所致,也可能与大脑皮层缺氧有关的。2.2发病时段不同生产瘫痪在产犊后1~2d发病,最短的在产后数小时…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7,(8)
<正>宫内膜炎是一种常见的母畜生殖器官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子宫内膜炎影响受精卵植入和早期胚胎发育,延长了产犊间隔,严重影响奶牛的生育能力和生产性能,降低了乳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奶牛业的发展。1病因1.1人为因素奶牛人工授精、阴道检查、分娩、引产、助产、胎衣不下的剥离、子宫脱出等造成的消毒不严、处理不当、产道损伤后,因感染可引起子宫内膜炎。1.2生物学因素在产后早期(产后10d)子宫分离病原体感染主要是金黄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5,(12)
主要介绍了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措施,主要包括选用良种、科学饲养与科学管理等措施。其中选用良种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首要条件,科学饲养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重要因素,科学管理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马扬 《畜禽业》2019,(3):13-14
围产期奶牛由于产犊和泌乳,机体激素和生化代谢发生剧烈变化,奶牛机体免疫功能和生理状况也随之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多种疾病发生。结合奶牛围产期疾病的生理特点和病理基础,实行适宜的围产期奶牛疾病防治措施和保健措施,可预防疾病发生,保障奶牛健康,促进奶牛生产性能发挥,以提高养殖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0.
奶牛不孕症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疾病,由于不按期繁殖,延长产犊间隔,有的奶牛因长期不孕而失去了饲养价值予以淘汰,严重地影响了奶牛业的经济效益。引起奶牛不孕的原因很多,但发生最多的是由卵巢机能障碍引起的,造成奶牛不孕的常见卵巢疾病有以下几种。1卵巢囊肿诊断要点:卵巢囊肿可分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若奶牛发情周期变短,而发情期延长或出现持续而强烈的发情现象,成为慕雄狂,大声哞叫,直检卵巢上有1~2个小结节,略带弹性,卵巢表面不规则,可确诊为卵泡囊肿,若母牛未发情,直检卵巢体积增大,可摸到带有波动的囊肿,黄体显著增大,内有空腔并蓄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