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超声波提取法和液液分配萃取法制备连钱草萃取物,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连钱草萃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连钱草的石油醚萃取物和氯仿萃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棉花立枯病菌、黄瓜枯萎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等4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氯仿萃取物对棉花立枯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619 3mg/mL。石油醚萃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EC50分别为:0.837 3、3.517 8、1.496 0、2.3517mg/mL,氯仿萃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EC50分别为:0.619 3、4.458 6、1.689 8、1.556 3mg/mL。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香附子根茎甲醇粗提物及其萃取物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10 mg/mL的浓度下,甲醇粗提物对姜白绢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到100%,其EC50值为0.93 mg/mL;在5 mg/mL的浓度下,石油醚萃取物对姜白绢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99.72%,其EC5...  相似文献   

3.
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黄皮果核甲醇提取物对芒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等7种水果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该提取物10 mg/mL浓度下对芒果炭疽病菌和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bense)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达到87.36%和84.55%。从黄皮果核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生物总碱,测定其对上述两种真菌的EC50值分别为0.78 mg/mL和0.81 mg/mL。生物总碱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新肉桂酰胺类化合物lansiumamide B, 在0.08 mg/mL浓度下,对芒果炭疽病菌和香蕉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 83.33%和60.78%。  相似文献   

4.
苦瓜活性组分物质抑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种仁中提取的凝集素备提物和苦瓜籽粗蛋白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5种植物病原细菌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棉花黄萎病菌和苹果炭疽病菌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凝集素备提物(0.67 mg/mL)对小麦赤霉病菌和棉花黄萎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69.12%和64.86%;苦瓜籽粗蛋白(6.67 mg/mL)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抑菌率达68.61%。两种提取物对大白菜软腐病菌、花生青枯病菌、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根癌农杆病菌等植物病原细菌均无抑菌活性,苦瓜籽粗蛋白(0.1 g/mL)对水稻细条病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黄皮植株甲醇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等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黄皮植株甲醇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和辣椒炭疽病菌等有一定的活性;在10 mg/mL的浓度下,黄皮果核、树皮、枝叶和花索的甲醇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8.83%、84.61%、72.23%和50.11%;黄皮果核甲醇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的EC50为4.34 mg/mL。黄皮果核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组分对香蕉炭疽病菌的活性研究表明,氯仿层的活性最高,抑制率为86.11%。黄皮果核甲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的EC50为2.37 mg/mL。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短短芽胞杆菌菌株011对植物病原真菌的防控效果,采用平皿打孔法测定菌株011粗提液对1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并以番茄早疫病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抑菌机理。结果显示,菌株011粗提液对14种病原真菌均有抑菌活性,其中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菌活性最强,抑菌率达45.9%;菌株011粗提液能导致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异常,抑制孢子萌发;对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为71.4 mg/m L,对孢子萌发的EC50和MIC分别为0.12 mg/m L和0.8 mg/m L;该粗提液能引起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和细胞内过氧化氢含量上升,菌丝细胞膜的蛋白质合成量下降,当粗提液浓度高于50 mg/m L时,菌丝细胞膜的麦角甾醇合成量下降;该粗提液还能降低番茄早疫病菌胞外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研究表明,菌株011粗提液可作为生防制剂应用于植物病原真菌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Chang)甲醇粗提物及其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当含药培养基中羌活甲醇粗提物的浓度为1.0 mg/m L时,其对苹果腐烂病病菌与葡萄白腐病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好,抑制率均大于75%。进一步采用系统溶剂法对羌活甲醇粗提物进行萃取,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活性较好,表明羌活抑菌活性成分主要为中低极性化合物。当含药培养基中乙酸乙酯萃取物浓度为1.0 mg/m L时,其对苹果腐烂病病菌与葡萄白腐病病菌的抑制率均大于90%,EC50分别为0.22 mg/m L与0.26 mg/m L。  相似文献   

8.
为开发新型植物源农药,探究油茶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方法,以油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为供试病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9种植物的70种提取物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筛选出活性较好的提取物,并通过浓度梯度试验测定其抑菌毒力。结果表明,在提取物浓度为1 mg/mL时,臭灵丹石油醚萃取物和益母草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油茶炭疽菌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分别为54.48%和50.75%,经毒力测定其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7013和0.6246 mg/mL。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臭灵丹、益母草开发植物源抑菌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雷帕霉素对番茄灰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比较了嘧菌酯、丙烷脒及雷帕霉素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雷帕霉素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雷帕霉素对供试4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均表现出了极强的抑制活性,其中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2.23×10-4μg/mL,对番茄灰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1.32×10-3、4.05×10-3及3.82×10-3μg/mL;雷帕霉素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的抑制活性显著高于嘧菌酯(EC50值为3.24μg/mL)和丙烷脒(EC50值为3.81μg/mL)。电镜观察发现,经雷帕霉素处理后,番茄灰霉病菌菌丝表现出提前衰老等症状。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讨雷帕霉素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黄皮甲醇提取物的抑真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黄皮植株甲醇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等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黄皮植株甲醇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和辣椒炭疽病菌等有一定的活性;在10mg/mL的浓度下,黄皮果核、树皮、枝叶和花索的甲醇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8.83%、84.61%、72.23%和50.11%;黄皮果核甲醇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的EC50为4.34mg/mL。黄皮果核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组分对香蕉炭疽病菌的活性研究表明,氯仿层的活性最高,抑制率为86.11%。黄皮果核甲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的EC50为2.37mg/mL。  相似文献   

11.
为开发新型安全高效的植物源苹果树腐烂病防治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中草药地肤子乙醇提取物及各层析流分L1~L9对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的抑制作用,同时通过室内常规分析方法观测流分L7对该菌菌丝形态结构、细胞膜通透性及物质吸收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肤子乙醇粗提物浓度为2 mg/mL时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具有较强的离体抑制活性,处理后96 h的抑菌率达到92.16%。分别用石油醚、氯仿、正丁醇萃取醇提物,石油醚萃取物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其EC_(50)为0.07 mg/mL;在石油醚萃取物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的9种流分中,流分L7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制作用显著,离体抑菌率高达96.73%;且在流分L7处理下,病菌菌丝体出现肿胀、膨大或畸形等现象,细胞膜通透性增大,可溶性蛋白、还原糖以及丙酮酸的含量随流分L7浓度的升高而持续降低,当浓度为100μg/mL时,菌丝体可溶性蛋白、还原糖及丙酮酸的含量分别降低70.78%、71.74%和78.68%。表明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地肤子乙醇提取物能明显抑制苹果树腐烂病菌的生长,并对菌丝体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具有进一步开发为新型植物源苹果树腐烂病防治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以红景天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等12种病原真菌为供试靶标,测试了胡桃醌(5-羟基-1,4-萘醌)及其衍生物5,8-二羟基-1,4-萘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两者对丝核菌属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镰刀属,对3种丝核菌属病原真菌的EC50分别为10.63~15.88mg/L、9.79~14.69mg/L;两者对玉米小斑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高,在12.5mg/L时,抑制率均达到60%以上;在50mg/L时,对镰刀属4种病原真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达到60%。  相似文献   

13.
斑蝥素及去甲斑蝥素对七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斑蝥素和去甲斑蝥素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等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斑蝥素25~200mg/L对7种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EC50分别为0.1 mg/L和8.2 ms/L.去甲斑蝥素50~200 ms/L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白菜黑斑病菌、黄瓜菌核病菌的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EC50分别为13.6mg/L和80.2mg/L.两种药剂EC卯处理5天后,在扫描电镜中发现两种供试菌菌丝加粗、皱缩,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畸形、细胞内空腔增多,出现电子致密物、囊泡等亚细胞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4.
肉桂精油对4种重要果蔬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明确肉桂精油的农用抑菌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活体组织法系统测试了其对番茄灰霉病菌、苹果青霉病菌、番茄茎枯病菌和黄瓜镰刀菌4种重要果蔬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肉桂精油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离体活性测试中,肉桂精油对4种供试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272.17、324.78、316.24、326.95 mg/L;对4种供试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196.01、273.52、390.44、311.23 mg/L。果实针刺法试验结果表明,在10 g/L处理剂量下,肉桂精油对番茄灰霉病的治疗作用和保护作用分别为64.16%和34.90%(3 d),保护作用与对照药剂1 g/L腐霉利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3种中药提取物及其组合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筛选出优秀的可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中药提取物组合?用不同溶剂对川芎?干姜?穿心莲3种中药的活性成分进行提取; 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探讨3种中药提取物及其组合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采用Gowing法对提取物组合协同增效作用进行判断; 采用GC-MS?HPLC?UV对3种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和含量测定, 分析抑菌机理?结果表明, 在1∶1(m∶m)配比下, 川芎+干姜提取物在100 mg/L时对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cumerinum表现为增效作用, 且抑菌率均大于80%; 川芎+穿心莲提取物在100 mg/L时对水稻稻瘟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表现为增效作用且抑菌率均大于88%; 干姜+穿心莲提取物在500 mg/L时对水稻稻瘟病菌?油菜菌核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花生褐斑病菌Cercospora arachidicola表现为增效作用且抑菌率均大于88%; 通过GC-MS鉴定出川芎提取物挥发性成分主要为内酯类, 总含量达90%以上, 干姜提取物主要化学成分为倍半萜类, 总含量达70%以上, 利用HPLC测得穿心莲主要抑菌成分穿心莲内酯含量为2.67%,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川芎主要抑菌成分酚酸类含量为9.15%, 穿心莲主要抑菌成分黄酮含量为4.85%?抑菌机理分析得出, 川芎酚酸类成分和穿心莲部分黄酮类成分具有亲水性, 可打开细胞壁通道, 使川芎内酯类?干姜倍半萜类和穿心莲内酯黄酮类等亲脂性成分顺利通过细胞壁, 利用亲脂性破坏细胞膜, 阻碍细胞生长, 从而达到协同抑菌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豚草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豚草石油醚、乙酸乙酯、正己烷、乙醇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有差异,其中乙酸乙酯的抑制效果最好,在浸液浓度为4 mg/mL时,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为100%,对辣椒白绢病菌的抑制作用最低也达76.07%。而石油醚的抑制效果最差,均在30%左右。  相似文献   

17.
以芒果炭疽病菌抗药性菌株、敏感菌株为研究材料,用生长速率法筛选出了一批高效抑菌植物,大部分植物的丙酮提取物对芒果炭疽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肉桂、丁香、藿香的提取物活性最强,在干物质质量浓度为0.025 g/mL下抑制率达100%;芒果炭疽病菌抗药性菌株对肉桂等植物提取物无明显抗性;肉桂油对芒果炭疽病菌敏感菌株(ZJS)和抗药性菌株(JZR)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98.9和71.2 mg/L,而肉桂醛对ZJS和ZJR的EC50值分别为20.7和20.2 mg/L。  相似文献   

18.
皂荚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豆科植物皂荚是一种传统药用植物,为我国特有种。本文在室内测定了皂荚叶和棘刺乙醇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胡萝卜软腐欧文氏杆菌、番茄疮痂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番茄叶霉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瓜果腐霉的抑制作用。叶提取物未检测出抗菌活性。棘刺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和番茄疮痂病菌都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5 mg/mL和10 mg/mL。棘刺乙醇提取物在浓度为1 mg/mL时,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都表现出抑制活性,其中对瓜果腐霉生长的抑制率为28.4%。将棘刺乙醇提取物分为石油醚等5个极性不同的萃取部分,其中乙酸乙酯部分对枯草芽孢杆菌、番茄疮痂病菌、欧文氏杆菌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活性强于其它的极性段,对枯草芽孢杆菌和番茄疮痂病菌的MIC分别为1.25 mg/mL和5 mg/mL。乙酸乙酯部分对瓜果腐霉和棉花枯萎病菌的生长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1mg/mL时抑制率分别为45.8%和23.9%。研究结果表明,皂英抗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棘刺中的乙酸乙酯极性段和正丁醇极性段中。  相似文献   

19.
茜草等25种中药材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赡光  杜丰玉 《植物保护》2015,41(4):111-116
以苹果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柑橘炭疽病菌与白菜黑斑病菌为供试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25种中药材甲醇粗提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5.0mg/mL时,大部分中药材的甲醇粗提物对至少一种植物病原真菌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知母、青蒿、细辛与白鲜皮对3种供试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75%,而茜草与姜黄对4种供试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均在80%以上,具有广泛的抑菌谱。进一步采用系统溶剂法得到的茜草不同溶剂萃取物中,水饱和正丁醇相抑菌活性明显优于石油醚及乙酸乙酯相,表明茜草抑菌活性成分主要为中等及大极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运用生物活性追踪和色谱分离方法,从藤黄灰链霉菌ECO 00001菌丝体丙酮粗提物中分离得到两个活性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寡霉素C和A.采用孢子萌发抑制法和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寡霉素C和A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离体抗菌活性.当寡霉素C和A的浓度分别为15 μg/mL和5 μg/mL时,对百合灰霉病菌、百合炭疽病菌、烟草赤星病菌、稻瘟病菌及水稻恶苗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均为100%;当浓度分别为100 μg/mL和50 μg/mL时,对上述5种病原真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在10mm以上,化合物Ⅱ对5个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强于化合物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