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幂法则等方法,测定了籼-粳杂交稻稻曲病在田间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稻曲病田间空间分布主要为非随机性的聚集型分布。m~*-x回归分析表明,稻曲病空间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Taylor幂法则分析显示,稻曲病病株聚集度依赖于密度。不同取样方法准确度比较结果指出,稻曲病田间抽样调查宜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稻曲病田间理论抽样公式和序贯抽样表。  相似文献   

2.
对孪斑唇瓢虫成虫、幼虫和蛹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表明,各项聚集度指标均符合聚集分布的检定标准。聚集的原因是由其自身的行为习性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引起的。应用Taylor幂法则、Iwao回归分析法测定出孪斑唇瓢虫成虫、幼虫和蛹的空间分布型是基本成分为个体群的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同时采用Iwao方法求出了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茶网蝽Stephanitis chinensis Drake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抽样技术,应用6种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及Iwao的回归模型分析了茶网蝽成虫、若虫的空间分布型,利用聚集均数分析其聚集原因,使用空间格局参数确定了其理论抽样数和若虫序贯抽样模型。结果表明,成虫、若虫空间分布型均呈密度依赖性负二项聚集分布,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成虫聚集是由环境因素所引起,若虫密度低于2.624 9头/叶时聚集是由环境因素引起,若虫密度高于2.624 9头/叶时由环境因素与昆虫自身聚集习性共同引起。对若虫进行序贯抽样,当防治阈值为4头/叶、分布临界值为1.96时,防治上、下限方程分别为:■和■,百叶若虫量达到471头以上时需要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4.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为该病害的准确抽样调查和有效防治提供依据,选取13块稻田逐丛调查资料,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幂法则,研究了广东西南部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稻田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丛空间分布格局随着病丛密度的提高逐步从聚集型向均匀型演变发展。m*-m回归分析表明病丛空间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个体群的空间分布型为均匀分布。Taylor幂法则分析表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丛个体的空间分布随着病丛密度的提高而趋向均匀分布。根据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丛以均匀为主的空间分布特性,田间抽样调查以采用五点或对角线法等较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n=(1.96)2/D2(1.287 1/+0.079 9)。  相似文献   

5.
分葱田甜菜夜蛾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聚集指标、Iwao回归法、Taylor幂法则对分葱田甜菜夜蛾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卵在分葱田呈均匀分布或聚集分布,幼虫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且个体间相互吸引。并探讨了甜菜夜蛾在田间的聚集原因。通过不同抽样方式比较,Z字形抽样方式最佳。在空间分布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6.
探讨稻飞虱迁入初期成虫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为该害虫的准确抽样调查和有效防治提供依据.选取11块稻田逐丛调查资料,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lyor幂法则,研究了广东西南部稻飞虱迁入初期成虫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稻飞虱迁入初期成虫在田间分布呈聚集分布为主,其聚集强度随虫口密度增加而增强.m*-m回归分析表明,稻飞虱成虫个体间相互排斥,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Taylor幂法则分析表明,稻飞虱成虫个体的空间格局随着种群密度的提高越趋聚集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n=(1.96/D)2(0.965 1/x-+0.619 7)和Tn=0.965 1/(D02-0.619 7/n).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幼虫在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a果实上的为害、空间分布和理论抽样技术,对云南省腾冲市9块不同腾冲红花油茶林的桃蛀螟幼虫发生量进行标准地调查,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回归分析法和Taylor幂法则,分析桃蛀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应用Iwao理论抽样和序贯抽样技术,建立最适腾冲红花油茶桃蛀螟幼虫田间调查的抽样模型和抽样数。结果表明,桃蛀螟对腾冲红花油茶果实的为害率为3.07%~99.27%,适生栽培区植株平均受害率达34.74%,林间平均虫口密度0.07~2.49头/果。桃蛀螟幼虫在腾冲红花油茶林内总体呈均匀分布,虫口密度越高分布越均匀,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且个体间相互吸引;而虫口密度相对较低时呈聚集分布,聚集原因主要是某些环境因素。进一步分析提出了不同种群密度下桃蛀螟幼虫的理论抽样模型和基于防治指标的序贯抽样技术,可为科学开展林间桃蛀螟虫口调查和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菜粉蝶绒茧蜂种群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予州  任顺祥 《昆虫天敌》1989,11(3):130-135
本文应用频次分布x~2检验法,Iwao法,Taylor幂法则以及其它聚集指标等方法,分析研究了菜粉蝶绒茧蜂种群(茧块)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菜粉蝶绒茧蜂茧块在甘蓝上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以个体群形式存在,个体群之间是随机的,茧块的聚集是由寄主等环境因素引起的。此外,利用分布型参数确定了理论抽样数及序贯抽样。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聚集度指标检验法,以及Iwao的回归模型分析法、Taylor幂法则,对玉米三点斑叶蝉成虫、若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成虫、若虫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分布,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聚集程度随着密度增大而增高。成虫的聚集是由环境条件所引起;若虫单株密度低于5.08头时聚集是由环境条件引起,单株密度高于5.08头聚集是由昆虫行为和环境共同作用引起的。建立了玉米三点斑叶蝉成虫、若虫田间调查理论抽样数模型。调查期间,玉米三点斑叶蝉成、若虫在玉米植株下部数量多于中部,中部数量又多于上部。  相似文献   

10.
甘肃狭啮卵在花椒园中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6种分布型指数法分析判定了甘肃狭啮Stenopsocus gansuensis卵在花椒园中的空间分布型,利用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方程分析聚集原因,结果表明,田间甘肃狭啮卵呈聚集分布,kc值为2.7934,符合负二项分布;其种群聚集原因是由本身行为习性所致。在此基础上,应用Iwao的理论抽样数模型建立了甘肃狭啮卵的田间理论抽样数公式:N=(t/D)2(1.7673)/m+0.19887;根据Kuno新的序贯抽样法通式建立了该种群序贯抽样公式:Tn=1.7673/(D20-0.19887/n)。  相似文献   

11.
应用6种分布型指数法分析判定了槐豆木虱[Cyamophila willieti(Wu)]若虫在国槐(Sophora japonicaLinnaeus)上的空间分布型,利用Taylor(1961)幂法则和Iwao(1971)回归方程分析聚集原因,结果表明,槐豆木虱若虫在国槐上呈聚集分布,公共kc值为5.159 0,且符合负二项分布;其种群聚集原因是由昆虫本身行为习性所致。在此基础上,采用Iwao的方法确定了槐豆木虱若虫的田间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表。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防控食芽象甲Scythropus yasumatsui K8no et Morimoto在陕西榆林地区枣园的危害,在田间调查的基础上,使用Iwao回归分析法、Taylor幂法则和5种常用指标参数,探明了成虫在不同枣园样地中的分布格局、理论抽样数及成虫的序贯抽样方法。食芽象甲成虫在枣树上的空间格局为聚集型,个体间相互吸引,其聚集性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对成虫进行序贯抽样,当每株成虫达到30头,置信水平为1.96时,序贯抽样进行抽样的防治下限与上限方程分别为:d_0=30n-34.33n~(1/2)和d1=30n+34.33 n~(1/2),当调查10株枣树上的虫数超过409头时,需要进行防治。食芽象甲成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方法的确定,对于揭示该虫的种群空间结构动态,提高田间测报准确率及防治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山西省南部小麦田地下害虫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采用连片调查法对小麦田地下害虫种群进行系统调查,通过5个聚集度指标、m*-m回归模型和Taylor幂法则对其不同种群空间分布型进行分析,利用聚集均数分析其聚集原因,确定其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结果 表明,小麦田地下害虫混合种群、蛴螬和蝼蛄的聚集度指标扩散系数C>...  相似文献   

14.
大螟蔗田枯心苗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大螟蔗田枯心苗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采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回归分析法和Taylor幂法则分析了甘蔗枯心苗的空间分布型,根据Iwao的理论抽样数模型确定了蔗田枯心苗的最适理论抽样数。甘蔗枯心苗的空间分布呈聚集分布,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个体群在蔗田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随密度的升高而增加,聚集原因可能是由于甘蔗自身特性和大螟为害等环境因子作用或其中一个原因引起的。5种抽样方法均可用于蔗田抽样调查。用Iwao的理论抽样数模型计算出蔗田枯心苗的理论抽样数模型为:D=0.1时,n=230.470 0/m+0.980 0,D=0.2时,n=57.617 5/m+0.245 0,D=0.3时,n=25.607 8/m+0.108(m为枯心苗平均密度)。本文为开展大螟测报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香葱田甜菜夜蛾幼虫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聚散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法等研究了甜菜夜蛾幼虫在香葱田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甜菜夜蛾低龄幼虫、高龄幼虫及其混合种群在所有密度下都是聚集分布,并具聚集度的密度依赖性;低龄幼虫(1~2龄)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而高龄幼虫(3~5龄)个体间相互排斥,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适理论抽样数和最佳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16.
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聚集度指标、Iwao的M*-M回归法、Taylor幂法则对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的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病叶的空间分布是随机趋向聚集的分布类型;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聚集强度的大小与病叶密度的大小有关.造成这种分布的原因主要与病害自身特性或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抽样方法中.以双对角线抽样方法为最佳,其次是平行线和棋盘式抽样.同时利用空问分布的有关参数,在允许误差的范围内给出了不同病叶密度下的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17.
椰子木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是近年入侵中国的有害生物,严重为害多种棕榈科植物。为了确定椰子木蛾幼虫在椰子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2015年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海南省儋州市对椰子树上的椰子木蛾幼虫进行调查,运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回归方程和Taylor幂法则对椰子木蛾幼虫在椰子树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分析,对聚集均数(λ)进行检验,分析幼虫聚集的原因。结果表明:椰子木蛾的幼虫主要在椰子树的中下部叶片为害,有87.17%的幼虫分布在第3层、第4层和第5层叶片上,其中第4层叶片上幼虫数最多,平均每片大叶上有幼虫(22±7.42)头,占总数的42.62%;椰子木蛾的幼虫在椰子树上呈聚集分布,理论分布型符合负二项分布;其种群聚集是由某些环境作用引起的。根据Iwao的回归关系,确定椰子木蛾幼虫的最适理论抽样公式及序贯抽样公式,建立不同密度下的理论和序贯抽样数表。椰子木蛾幼虫主要分布椰子树中下部叶片上并呈聚集分布,本研究为该虫害的准确抽样调查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蔗扁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蔗扁蛾幼虫在大棚田间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聚集原因是自身习性和环境综合影响的结果.通过Taylor幂法则回归确立了在一定精度水平下的理论抽样数.当t=1,mo=1/1000时,序贯抽样的上、下限为T(n)=n/1000±0.0926 n.  相似文献   

19.
稻田福寿螺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扩散系数C、聚集指标I、聚块性指标L(M*/(x))、负二项分布指标K、以及Cassise指标CA等指标进行了福寿螺分布型的测定,运用Iwao回归模型和Taylor幂法则对福寿螺的空间分布型进行分析,表明福寿螺在稻田内的空间分布型以聚集分布为主,福寿螺密度低时会出现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的情况.对福寿螺在田间分布进行了...  相似文献   

20.
花卉蔗扁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蔗扁蛾幼虫在大棚田间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符合负二项分布。聚集原因是自身习性和环境综合影响的结果。通过 Taylor幂法则回归确立了在一定精度水平下的理论抽样数。当 t=1,m O=1/ 10 0 0时 ,序贯抽样的上、下限为 :T( n) =n10 0 0± 0 .0 92 6 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