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通过抑菌效力研究确定了双葛止泻口服液中抑菌剂的合理添加量。根据《中国兽药典》2015年版一部附录“1121抑菌效力检查法”要求,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为试验菌株,建立双葛止泻口服液抑菌效力检查方法,对不同苯甲酸钠含量的双葛止泻口服液进行抑菌效力测定,筛选出供试品中抑菌剂合理添加量。结果表明,0.3%的苯甲酸钠对微生物生长繁殖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为最低有效剂量。因此,0.3%的苯甲酸钠可作为双葛止泻口服液的抑菌剂用量。  相似文献   

2.
观察复方中药制剂止泻散(口服液)预防和治疗仔猪腹泻的临床效果及其作为药物饲料添加剂预防断奶仔猪腹泻和促生长作用。结果表明,止泻口服液对吮乳仔猪腹泻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9.39%~93.33%、92.42%~96.67%,预防保护率为100%,与杨树花口服液、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相比较,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示在饲料中添加止泻散可有效预防断奶仔猪腹泻,增加仔猪食欲和促进仔猪生长。  相似文献   

3.
正猪流行性腹泻是养猪常见疾病,各个品种、各个年龄猪群均可能被感染,尤其是哺乳仔猪感染率最高。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频繁爆发于各规模化的猪场,且呈现出一种新的特征,导致猪场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有效防治猪流行性腹泻疾病尤为重要。1临床症状通过对大量患猪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其腹泻不止,呈水样状,先排除稀软的粪便,然后便是水样形状,呈喷射状[1]。患猪体重骤然降低,仔猪呕吐不止。仔猪排泄物颜色主要是黄绿  相似文献   

4.
20 0 2年 3月初 ,本市市郊个别猪场发生以剧烈腹泻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 ,传播十分迅速 ,有的猪场四、五日内全群发生腹泻。主要特征是呕吐、腹泻 ,粪便多为灰色或灰绿色稀粪 ,粪便带腥臭味 ,含有未消化的饲料。大猪多耐过 ,症状较轻 ,仔猪死亡较多。有一养殖户来我站求诊。 2 0多头 1月龄仔猪腹泻剧烈 ,四、五日内有十几头死亡 ,诊断为猪传染性胃肠炎 ,采用筛选以下药物治疗 ,效果显著。1 临床症状粪泻如水 ,多为灰色。仔猪脱水现象明显 ,且精神不振。体温升高至 4 0℃以上。育肥猪、母猪及仔猪均腹泻 ,且以育肥猪最为明显 ,排粪时如喷射状 …  相似文献   

5.
蒋宇宁  张红 《新疆畜牧业》2005,(4):i0002-i0002
2005年3月初,库尔勒市市郊个别猪场发生以剧烈腹泻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病情传播十分迅速,有的猪场4、5日之内全群发生腹泻。主要特征有:呕吐、腹泻,粪便多为灰色或灰绿色稀粪,粪便带腥臭味,含有未消化的饲料;大猪多耐过,症状较轻;幼龄猪及仔猪死亡较多。有一养殖户来库尔勒市动物防疫监督站门诊求治。20多头1月龄仔猪腹泻剧烈,4、5日内有十几头死亡,诊断为猪传染性胃肠炎,采用筛选以下药物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2002年3月初,本市市郊个别猪场发生以剧烈腹泻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传播十分迅速,有的猪场四五日之内全群发生腹泻。主要特征是,有呕吐、腹泻,粪便多为灰色或灰绿色稀粪,粪便带腥臭味,含有未消化的饲料。大猪多耐过,症状较轻,仔猪死亡较多。有一养殖户来我站求诊。20多头1月龄仔猪腹泻剧烈,四五日内有十几头死亡,诊断为猪传染性胃肠炎,采用筛选以下药物治疗,效果显著。1临床症状粪泻如水,多为灰色。仔猪脱水现象明显,且精神不振。体温升高至40℃以上。育肥猪、母猪及仔猪均腹泻,且以育肥猪最为明显,排粪时如喷射状,精神萎靡,食欲不振。2病理…  相似文献   

7.
2018年10月8日,河北省某产房仔猪和母猪均出现严重腹泻症状,为了查明仔猪与母猪严重腹泻的原因,试验采用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原学检测进行诊断。结果表明:该猪场猪群为猪轮状病毒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经过治疗,两周后回访腹泻疫情得到明显控制,新生仔猪没有再出现腹泻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卵黄抗体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初日龄没有吃初乳的50头仔猪,攻毒试验后分为Ⅰ、Ⅱ组,均进行常规哺育,Ⅱ组加喂卵黄抗体液,5d后比较两组仔猪死亡率与粪便指数。结果:Ⅱ组仔猪死亡率为16.0%,低于Ⅰ组100.0%(P0.05);和Ⅰ组相比,Ⅱ组仔猪粪便指数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卵黄抗体治疗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1流行特点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但以哺乳仔猪和保育猪多发,其他年龄的患猪症状较轻,均易恢复。腹泻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冬季。2临床症状患猪主要以排水样便、呕吐、脱水为特征。仔猪出生当天、3~5天、或十几天均会出现呕吐继而剧烈腹泻,排黄色、灰白、灰黄色粪便,常见呕吐  相似文献   

10.
张贻传 《猪业科学》2016,(11):138-140
正断奶猪腹泻是猪场常见问题,腹泻引起猪群饲料利用率和日增重降低,同时腹泻导致猪群体重下降,易继发其他疾病而使损失增加。笔者从断奶猪常见腹泻病粪便特征及其他临床症状来鉴别诊断,分析原因从根源上控制断奶猪腹泻。给养猪朋友提供分析断奶猪腹泻病因思路,并对不同腹泻症状给出参考治疗措施,望对广大养猪朋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1 流行特征常呈地方流行性 ,不同品种和年龄猪都易感染 ,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特别是猪群密集发病率高。当一群中出现一头患猪很快蔓延全群 ,1 0日龄内仔猪死亡率可达 60 %~ 1 0 0 %。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2 临床症状仔猪病初体温可达 40℃左右 ,呕吐 ,继而剧烈腹泻 ,粪便常混杂有未消化的凝乳块 ,恶臭。病猪迅速脱水、消瘦 ,饮水量增加。一般 2~ 3d后死亡。大猪厌食、呕吐、腹泻 ,粪便呈黄色或黑灰色水样 ,迅速掉膘 ,但死亡率不高 ,一般经治疗 3~ 5 d痊愈。3 剖检变化胃内充满凝乳块 ,胃底黏膜及小肠黏膜充血 ,个别出血 ,小肠…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2011年我国猪群仔猪腹泻的病因,采用巢式RT-PCR方法对河南和辽宁省2个规模猪场采集43份出现腹泻的粪便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轮状病毒(PRoV)的检测,结果表明:43份腹泻样品均为PEDV,没有检测出TGEV和PRoV。对扩增的PEDV进行测序和分析显示,这些PEDV流行毒株均属于基因G2.3亚型,彼此之间的同源性高达99.2%~100%,与2011年韩国和2008年泰国流行的PEDV毒株同属于一个进化分支。将其中3份病料在Vero细胞传代后接种2日龄仔猪,结果发现接种后13~57h内仔猪全部死亡,接种仔猪呈现典型的腹泻症状和病理变化特征,提示了这些PEDV流行毒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连梅止痢口服液对夏季仔猪湿热泻痢的防治效果,将60只仔猪随机分为6组,包括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连梅止痢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仔猪饲养在人工模拟的高温、高湿环境中灌服大肠杆菌制造病理模型,待仔猪腹泻症候积分≥35%,对仔猪腹泻致病菌进行生化鉴定,灌服连梅止痢口服液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连梅止痢口服液对仔猪湿热泻痢的治愈率均高于50%以上,有效率达到100%;连梅止痢口服液体外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同时能促进小肠绒毛的恢复。提示连梅止痢口服液能有效防治夏季仔猪湿热泻痢,中剂量作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探讨仔泻康口服液治疗仔猪腹泻的药效学和分子机制,为药物的进一步开发提供试验依据。通过小肠推进试验、止泻试验、耳廓肿胀抑制试验、镇痛试验及体外抑菌试验验证仔泻康口服液的药理作用,同时利用网络药理学对仔泻康口服液活性成分进行筛选和靶点预测,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确定仔泻康口服液治疗腹泻的特异性靶点,通过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探讨其治疗腹泻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随着剂量的增多,仔泻康口服液抗炎及镇痛效果呈上升趋势,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仔泻康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小鼠小肠碳素墨汁推进距离及推进率,低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仔泻康口服液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效果更明显。本试验利用网络药理学预测了仔泻康口服液的止泻机制,其参与Wnt信号通路,调控细菌侵袭上皮细胞,同时也影响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信号等通路;MAPK信号通路通过促进或抑制基因的转录来调控其他炎症介质的生成,同时炎症介质可通过激活MAPK通路和增加细胞表面多种黏附分子的表达促进细胞间黏附和炎症的进展等;NRG/ErbB信号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多个方面,在中枢神经系统,主要通过MEK/ERK通路激活小胶质细胞,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促进神经性疼痛;同时通过调节突触可塑性及中枢去抑制等方式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在外周神经系统,NRG/ErbB信号通过调节非髓鞘形成细胞和髓鞘形成施万细胞功能,参与外周神经痛ErbB信号,对镇痛起重要作用等。综上所述,仔泻康口服液可能从肠蠕动、抗炎、镇痛及抑菌4个方面来抑制腹泻。  相似文献   

15.
正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各品种和年龄的猪均易感,特别是仔猪。1临床症状患猪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腹泻,排水样粪便。哺乳仔猪发病后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差、消瘦,进食后即发生呕吐,其腹泻、脱水,粪便呈黄色、淡绿色或灰白色,恶臭,个别哺乳仔猪因严重腹泻、脱水而死亡。  相似文献   

16.
1发病情况2013年1月12日,公主岭市某猪场发生猪群腹泻的症状。据养殖户主诉,该猪场共养母猪70头,自12日开始,先是仔猪腹泻(不分日龄),粪便呈黄绿色水样便,未断奶仔猪粪便中有未消化完全的凝乳块。2d后,产床上的怀孕母猪有呕吐的症状发生,继而腹泻,初生的仔猪也伴随腹泻,约40%的仔猪在腹泻4d左右开始脱水并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仔猪为靶动物,考察复方中药口服液对仔猪腹泻的治疗作用。方法:未吮初乳的新生仔猪用PEDV(小肠及内容物)灌胃攻毒,制造仔猪病理模型,出现典型腹泻症状后灌服复方中药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各试验处理仔猪精神、呕吐、腹泻、死亡情况以及病理解剖特征。结果:仔猪用病料攻毒后18 h出现腹泻;复方中药口服液治疗48 h后,腹泻得到较好的控制。结论:复方中药口服液对仔猪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小肠以及肝、胆的保护作用,作用机理明确,临床疗效确切,可望为高死亡率吮乳仔猪腹泻的防控提供新的途经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贵州地区2013年~2015年仔猪病毒性腹泻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本研究对2013年~2015年贵州省5个不同的地州(市)采集的27个规模养猪场7 153头猪进行发病时间、发病日龄、发病率、死亡率等发病状况调查,并采用RT-PCR方法对采集的203份仔猪腹泻粪便样品进行病原核酸检测。结果显示,猪群多在冬春季节发生腹泻,发病日龄为2日龄~7日龄,猪群腹泻发病率为61.07%,病死率为71.50%;病原核酸检测结果显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阳性率为63.54%,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的阳性率为0.98%,猪轮状病毒(Po RV)的阳性率为7.88%;PEDV与TGEV混合感染率为0.99%,与Po RV混合感染率为10.84%。该调查结果表明贵州地区仔猪病毒性腹泻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引起仔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为PEDV,并且出现PEDV/TGEV和PEDV/Po RV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9.
1 发病情况 某规模养猪场 ,饲养 3月龄仔猪 5 0 0多头 ,育肥猪 2 0 0多头。 2 0 0 2年 8月下旬 ,在仔猪群中出现以耳廓发紫 ,伴随有腹泻、四肢、尾部等多处皮肤出血斑点为特征的病猪 ,病程 2~ 3天 ,用青霉素、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 1周左右的时间里 ,在出现紫斑的 32头猪中 ,死亡 1 5头 ,病死率接近 5 0 %。2 临床检查和剖检病理变化 对出现症状的猪随机抽查 5头 ,体温均在 4 1 .5℃以上 ,未出现紫斑的同群猪体温在 4 0 .5℃~ 4 1℃之间。病初在耳尖、尾根部皮肤发紫 ,继则在耳廓、四肢、腹下部有多量出血斑点 ,尿液发黄 ,粪便干燥。…  相似文献   

20.
<正>1引起哺乳仔猪腹泻的主要疾病1.1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传染性胃肠炎又称幼猪胃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以呕吐、严重腹泻、脱水,致两周龄内仔猪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性。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只感染猪,各年龄段的猪均易感,10日龄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其他年龄段发病症状较轻,大多经常规治疗好转或自愈,传染源主要是病猪以及病原携带猪。病毒从粪便、乳汁、鼻液中排出,污染猪栏、用具、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