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生猪产业形势1.1硬着陆的"猪周期"结合国家统计局近10年的数据,早在2014年"生猪年底存栏数"和"生猪出栏数"就已经出现了下滑趋势,而非洲猪瘟只是加速了本次"猪周期"的到来。与以往的"猪周期"不同,本次"猪周期"是非洲猪瘟下的硬着陆,大量的生猪企业因为疫情的原因纷纷退出市场,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效应,更是助推了生猪产业的持续洗牌。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是养猪大国,养了世界上一半的猪,但同样也是猪肉消费大国,吃了世界上一半的猪肉。我国各地区生猪产销不平衡,形成了生猪主产区和主销区。为满足全国范围内的生猪供应,国内通过"调猪"和"调肉"两种形式,将生猪主产区的肥猪或猪肉运往生猪主销区,解决生猪资源不均衡等问题。长期以来,国内主要以"调猪"为主,"调肉"仅占其中很小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正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大市场、大环境下的"猪周期"问题,需要尽快建立起能够早期预警调控的长效机制。近年来,我国生猪生产一直被"猪周期"问题所困扰,生猪价格周期性大幅波动,"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现象反复出现,严重制约了我国生猪行业的发展。要破解"猪周期"顽疾,既要依靠各级地方政府抓好"菜篮子"建设,更需推动全国性市场调控手段的完善,稳步建立解决"猪周期"问题的长效机制。一 、当前"猪周期"的严峻形势今年,全国生猪价格持续大半年的"跌跌不休",使生猪养殖处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正遭遇"洋猪肉"挑战美国生猪只卖5元/千克"猪周期"横亘中国生猪产业链20年,但到现在,20年难解的"猪周期"受到史上最高进口量的"洋猪肉"挑战。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告诉记者,"今年猪肉供给的形式可谓是‘内猪有外忧’,‘外忧’是指猪肉进口量猛增,对国内生猪价格带来一定冲击,‘内猪’则是指猪周期变形后,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并创新高,但并没有出现像往年一样一看猪价上涨了大家便疯狂增加生猪存栏的情  相似文献   

5.
近期生猪市场价格大起大落,养殖者信心严重受挫,给生猪稳产保供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稳定四川省生猪基础产能,巩固近两年来全省恢复生猪生产的成果,顺利达成四川省委、省政府年初下达的4 000万头存栏任务和5 800万头出栏调度目标,2021年7月9日下午,四川省非洲猪瘟防控与恢复生猪生产指挥部在成都组织召开了"稳定生猪生产十条措施"(简称"猪十条")新闻发布会,这是继"猪九条""新八条"后四川省再度就生猪稳产保供发布支持性政策措施。发布会上,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师李春华介绍了全省生猪生产恢复情况,并对"猪十条"作了详细解读。以下是"猪十条"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6.
《北方牧业》2012,(1):4+7
正猪粮安天下,但长期以来,中国的生猪养殖和宏观经济都深陷"猪周期","一头猪拱伤宏观经济"可谓一语中的。探寻生猪供需的深层次因素,把握猪肉价格的涨跌趋势,无论对于生猪养殖业还是整体宏观经济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受成本增加、环保约束、疫病频发"三重门"影响,未来生猪供给将受到约束,而  相似文献   

7.
正在我国农村地区有着"杀过年猪、吃杀猪汤、制猪腊肉"的传统,屠宰的猪都是自家散养或周边生猪散养户的猪。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很多生猪散养户养殖失败,导致我国生猪存栏量、出栏量显著下降。我国生猪散养户规模庞大,要想快速提高生猪存栏量,生猪散养户和中小规模户有着大型规模养殖场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猪周期的运行归根结底是生猪产能的周期性运行。要避免猪价的剧烈波动,就要稳定生猪产能。目前生猪产能已从一度出现的严重滑坡较快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针对当前供需变化,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遵循经济规律,更多用市场化方式缓解"猪周期"波动,确保生猪供应和价格稳定。  相似文献   

9.
《北方牧业》2021,(22):11-12
经历3个月下跌后,生猪价格终于在10月"回暖". 今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多家上市猪企接连报亏,一些中小养殖户的情况则更不乐观.此次猪周期被业内称为"超级猪周期",即此次周期有着超过以往的价格波动. 不少生猪养殖企业减缓扩繁步伐,下调今年的出栏目标.业内人士表示,尽管生猪价格短期迎来上行,但并不会根本性改变产能过剩的状况,开启下一轮猪周期尚需时日. 坐完猪价"过山车",生猪养殖企业仍心悸不已.经历3个月下跌后,生猪价格终于在10月"回暖".相关统计数据显示,11月初生猪价格已接近7月初水平.价格回暖的背后,却是生猪养殖企业三季度全面亏损.  相似文献   

10.
"猪粮安天下"。猪肉安全与粮食安全一样,始终是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根本问题。但长期以来中国的生猪养殖和宏观经济都深陷"猪周期","一头猪拱伤宏观经济"可谓一语中的。作为世界养猪大国,养猪业在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探寻生猪供需的深层次因素,分析生猪的市场规律,研究其价格走势,无论对于生猪养殖业还是整体宏观经济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生猪行情走势基本以窄调整为主,供需双方依旧处于供需博弈的僵局。市场价格变动,虽然不完全依靠供应与需求决定,但供需两端都能给猪价带来极大的影响。由于去年生猪的亏损导致散户退出,生猪和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下降,市场供不应求,利好猪价走势,所以前期"二师兄"的猪价也是一路高涨。而后,随着政府储备肉的投放,缓解了生猪猪源紧缺问题,生猪价格涨幅有所缓慢。前期猪价的高涨提高了养猪户补栏的积极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省生猪养殖主体主要为分散的中小规模养殖场(户),生猪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较低,"产供销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非常少,尚未实现养殖与屠宰加工一体化经营。收购过程作为当前生猪产业链中一个必要的环节,为屠宰加工企业与养殖户搭建了交易平台,在整个生猪产业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基本情况1.1生猪收购队伍生猪收购队伍由"猪贩子"和"生猪经纪人"组成。"猪贩子"即生猪经销商,从事生猪的买卖活动,个别经销商还自有规模化养殖场。他们从  相似文献   

13.
信息荟萃     
正农业农村部多措并举巩固生猪生产恢复成果近期,农业农村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稳定生猪产能等工作,多措并举巩固生猪生产恢复成果,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猪肉安全供应保障能力。本轮"猪周期"产能下降幅度大,而且叠加非洲猪瘟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恢复任务重。随着生猪产能恢复和猪价回落,要及时把工作重点转到巩固成果和缓解"猪周期"波动上来,探索建立稳定生产发展的长效机制。要着力稳定生猪养殖大省、大县、大场的生猪产能,  相似文献   

14.
经过连续暴跌后,如今生猪价格在平均每千克14元左右的低位盘桓,生猪养殖企业深陷亏损"泥潭".从2006年至今,我国生猪市场已出现4轮猪周期,"猪贵伤民、猪贱伤农"的怪圈反复上演.生猪行业具有很强特殊性,如何精准抓住"要害",让猪肉价格回归长期理性,成为业内人士和消费者最大的期盼.  相似文献   

15.
1疫情的基本情况2006年9月下旬,扶沟县畜牧局接到猪"高热病"疫情报告后,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了3个调查组,深入到全县16个乡镇的208个生猪饲养户进行了猪"高热病"专题调查。其中发病生猪2024头,死亡生猪850头,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北方牧业》2021,(17):16-17
我国是生猪生产和猪肉消费大国,稳定生猪产能和猪肉价格意义重大.此次六部门联合发布《意见》十分必要,对从整体上提高生猪产业现代化水平、长远布局规模养殖,缓解"猪周期"波动,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猪粮安天下,猪肉价格在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以来,随着生猪产能恢复,猪价陷入低谷,生猪产业再次陷入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猪周期"这一经济现象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上市猪企不得不直面"5元一斤"的生猪价格.去年,唐人神董事长曾预言"生猪产能将达20亿头,2022年猪价或跌至4~5元/斤".如今仅过了一年时间,"5元猪价"的预言成真.而值得关注的是,今年9月,九大上市猪企卖猪力度加大,亏损情况却日益加剧.这种情况下,生猪价格见底了吗?中秋、国庆双节过后,生猪价格继续下行.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是中国养猪业的"金猪"年,这种持续高温的涨势不但让国内猪市一路飙高,同时也影响到了国外市场的猪价,美国和欧洲的猪价均出现了一定的涨幅。6月份开始,生猪市场的供求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一方面是生猪供应的缺口已经不再继续扩大,另一方面是需求也就是生猪消费受到来自猪价高涨以及天气炎热的双重施压,消费在收窄。二者博弈下,猪价呈现高位震荡回落的行情。后期生猪供应缺口仍  相似文献   

19.
正由北京农学院等主办的"首届猪冷冻精液实用技术应用推广研讨会"暨"助力稳产保供恢复生猪生产新技术交流会"近日在北京举行,大力推广猪冷冻精液实用技术,为生猪生产提供科技支撑。北京农学院教授倪和民表示,做好安全防疫是当前稳定生猪产能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措施。稳定和恢复生猪生产,要加快补上种猪和  相似文献   

20.
正在经历了前期的大幅上涨之后,6月中旬始,猪价"返身"开始"下楼梯"。仅两周的时间,生猪屠宰价格降幅达到了2.6%左右,这一轮下跌也结束了去年3月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上涨的势头。对此,专家指出,受猪肉消费淡季到来及供给端生猪集中出栏的影响,近期猪价出现了明显的下跌,接下来一段时间,猪价可能会保持窄幅波动,很难再次出现大幅上涨。生猪供应短缺导致今年猪价大幅上涨,进入6月后,供应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大猪存栏比例上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