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从气象因素分析1987年稻飞虱大发生的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7年我国南方稻区稻飞虱发生量大、迁入早、峰次多、范围广、增殖系数高、暴发危害期长,这些均属历史上罕见。本文从气象因素分析导致如此大发生的原因是:1.暖冬少雨,有利于飞虱越冬;2.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位置春季偏北夏季偏南、持续西伸,有利于稻飞虱迁入;3.凉夏暖秋、夏秋多雨,有利于一季稻飞虱增殖;4.5月份温暖多雨,有利于早稻飞虱数量激增。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由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湖北是农业大省,作物种类多,复种指数高,农药用量大.农药的使用为保障农产品数量安全发挥了不可替...  相似文献   

3.
烟嘧磺隆是由杜邦、 石原公司开发的磺酰脲类除草剂,产品兼具高效、 低毒以及高选择性等优点,已经成为玉米田主流选择性除草剂.据agbioinvestor的统计,2020年全球烟嘧磺隆使用量为3562吨,2013~2020年,使用量复合增长率(CAGA)为23.12%,整体市场呈现产销两旺.随着烟嘧磺隆市场的发展,为了应对...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2020年荆州市小麦条锈病的大发生进行了原因分析,从菌源基数、气候条件、防治因素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具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20年荆州市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阐述了稻纵卷叶螟发生期早、为害时间长、发生程度重等特点,详细分析大发生原因,提出本地区稻纵卷叶螟的科学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短期气温骤降对褐飞虱若虫个体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温度影响褐飞虱种群增殖速率.已明确高、低温对褐飞虱种群具有调控和抑制作用[1].20世纪80~90年代多位专家提出了褐飞虱生长适宜温度在22~32℃范围内[2~5].2005年沉寂了近10年的褐飞虱在全国大范围暴发.2006年秋季大量褐飞虱迁入江、浙、皖一带为害为历史罕见.但当年各地普遍反映, 9月褐飞虱低龄若虫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发育停滞,这究竟是何种原因造成,尚不清楚.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于2007年进行了室内饲养观察,并就2006年低温寒流对褐飞虱发生为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以期揭示8月底至9月初气温骤降与褐飞虱存活和发育速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4代褐飞虱暴发成灾的特点:一是发生数量大,增殖倍数高,田间密度罕见;二是防治难度大,一般药剂防效差,难以控制其扩张蔓延;三是冒穿时间早,倒伏面积大,危害损失重。暴发成灾的主要原因是:4代迁入虫源多,迁入期早;田间短翅型成虫数量大、增殖率高;气候条件适宜,是造成2005—2006年后期大发生的主导因素。有效控制对策是推广应用“治二压三控四”策略,强化预测预报,选择对路药剂,适期用药防治,提高防治质量,技术服务到位。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文山州农药长期使用量大,风险高。本文介绍了农药在云南省文山州的使用概况,结合到2020年农药零增长目标,总结农药管理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分析存在困难和问题,提出农药零增长的技术手段和措施,为文山州农药零增长行动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由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湖北是农业大省,作物种类多,复种指数高,农药用量大。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柑橘大实蝇成虫发生动态、明确防治适期,于2012-2020年在湖南泸溪开展了柑橘大实蝇羽化进度和成虫诱捕监测.结果 表明,泸溪柑橘大实蝇羽化始盛期和成虫诱捕始盛期分别在5月中旬和5月下旬,二者平均期距为(12.4±1.1)d.3月1日至4月30日逐日平均气温积温值与成虫诱捕始盛期、田间羽化始盛期间均存在显著线性回...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由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湖北是农业大省,作物种类多,复种指数高,农药用量大。农药的使用为保障农产品数量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耕作栽培方式改变和农作物复种指数不断提高,包括草地贪夜蛾、梨火疫病等重大外来病虫害入侵,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呈多发、频发态势,重大农作物病虫害时有暴发.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关于推进绿色发展的要求.2020年3月17日国务院颁布的...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2020年黄陂区常见蔬菜害虫斜纹夜蛾的发生情况,分析了虫害特点与危害现状,提出了病虫害绿色防控与叶用薯繁殖由春季扦插改为秋季的技术措施,指出了由于防治不到位造成的局部虫害大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4.
砜嘧磺隆是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的磺酰脲类除草剂,产品兼具高选择性、高效、低毒等优点,是一种重要的玉米田选择性除草剂.2020年全球磺酰脲类除草剂市场规模将达22.73亿美元,使用量可达1.1万吨(折纯).近七年此类产品全球市场规模逐步下滑,而应用量出现小幅增加的态势,并且产品利润普遍变窄,产品竞争加剧.2019年全球砜嘧磺...  相似文献   

15.
中粳稻区白背飞虱灾变特点及其测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1978年以来通州市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系统监测资料,白背飞虱在苏北中粳稻区具有成虫迁入量大,增殖倍数高,迁入成虫繁殖的子代即为主害代,与褐飞虱在发生时期和空间分布上此起彼伏等暴发成灾特点。白背飞虱暴发期二代若虫高峰期虫量,与一代7月10日、15日前虫量极显著正相关。据此建立预测式,提出发生程度预测指标,预测准确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一元线性回归、IDW、皮尔逊相关分析等方法对1960-2020年华北地区玉米生长季内的气候指数、玉米单产变化趋势,以及二者间的相关性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促进粮食安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1)1960-2020年,各气候指数中生长度日、最高(低)气温呈上升趋势,日照时数和累积降水呈下降趋势,华北地区气候趋于暖干化。2)近61年来生长度日、最高(低)气温大范围上升,日照时数呈全域下降的特点,累积降水仅在局部地区(晋北、冀西北、豫东南)呈上升趋势。3)1960-2020年,华北地区玉米实际单产呈先持续上升、后下降到再缓慢上升的波动变化特征,气象单产波动下降,变幅大。4)玉米气象单产受气候因素影响波动较大,其增减主要与高温和降水的变化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20年各地农田、农户鼠情监测调查结果,结合气候趋势和作物种植分布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研判2021年全国农区鼠害发生趋势预报.预计全国农区鼠害发生面积约2 586.7万hm2,较2020年减少约80万hm2,其中重发面积约333.3万hm2、减少约86.7万hm2.预计2021年农区鼠害总体呈中等发生,东北、华南...  相似文献   

18.
2019—2020年度小麦条锈病在咸阳市流行,发生面积占小麦种植面积的82.7%,表现出秋苗发病早、范围广,冬季部分病菌持续繁殖扩展,春季4月扩展迅速,后期为害严重等特点。分析认为,2020年小麦条锈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菌源基数高、暖冬及春季适宜的降水天气、主栽品种整体抗病性差。  相似文献   

19.
应用多源遥感数据与遥感水文站技术,结合野外大范围水文和植被调查,分析了2015年和2020年疏勒河因生态输水而导致河道流量变化的河岸带植被响应,定量评价了疏勒河流量变化对中下游植被恢复和生长的影响.结果 表明:1)主成分分析(PCA)显示,在植物指数、径流要素、地形和人为干扰度等10个指标中,流量是疏勒河河岸带植被生态...  相似文献   

20.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E.Smith)是新入侵我国的一种重大致灾性害虫,对我国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于2019年和2020年在田间调查研究了草地贪夜蛾在玉米单作以及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的田间扩散规律.结果 表明:草地贪夜蛾幼虫在2019年的36 m2和2020年的64 m2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