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绿萝不同大小枝条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带三片到四片叶的枝条扦插存活率高,出叶快,茎蔓生长快;绿萝土插、水插比较试验表明:土插比水插效果好。家庭和办公室繁殖绿萝以用带三片到四片叶的枝条土插繁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正龟背竹Monstera deliciosa是天南星科Araceae一种多年生攀缘性常绿灌木,原产墨西哥,各热带地区多引种栽培供观赏[1]。在我国广东、福建和云南等南方地区,龟背竹可栽培于露地;而在冬季较为寒冷干燥的北方地区,龟背竹仅能栽培于室内,是著名的盆栽观叶植物。2019年4月,内蒙古赤峰市发现一株室内盆栽龟背竹部分叶片出现严重锈病病斑,经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鉴定,该病原菌为略小柄锈菌Puccinia paullula Syd.  相似文献   

3.
西北地区冬季室内三种常绿植物的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Li-6400XT便携式气体交换系统的红蓝光源和液化CO_2钢瓶注入系统,模拟冬季室内较密闭环境下存在较高CO_2浓度且为弱光环境,设置CO_2浓度为600μmol·mol~(-1),并以400μmol·mol~(-1)作为对照组(CK),对绿萝(Scindapsus aureus)、鹅掌柴(Scheffera octophlla(Lour).Harins)和燕子掌(Crassula agenten Thunb.)进行光响应(Pn-PAR)曲线的测定。结果显示:在CO_2浓度600μmol·mol~(-1)下,三种植物的光饱和点(LSP)均比(CK)更早出现,绿萝和鹅掌柴总体的净光合速率(Pn)比(CK)高,燕子掌比(CK)低;绿萝的最大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和表观量子效率(YAQ)均最高,分别为5.62±0.145μmol·m~(-2)·s~(-1)、373.51±24.15μmol·m~(-2)·s~(-1)和0.041±0.003μmol·μmol~(-1),但暗呼吸速率(Rd)较低(-0.51±0.14μmol·m~(-2)·s~(-1));鹅掌柴和绿萝的水分利用率(WUE)和蒸腾速率(Tr),极显著高于燕子掌(P<0.01);绿萝的叶绿素SPAD值最高(70.03±4.18),极显著高于其余两种(P<0.01)。研究表明,绿萝对光照具有最强的利用能力,且能在高CO_2浓度且干旱的环境里健康生长,并能对室内环境起到较强的增湿效应,是西北地区冬季较为理想的室内植物。  相似文献   

4.
加强植物病毒检测防止有害生物入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植物病毒检测重要性及迫切性植物病毒检疫是种苗检疫的重点。至今报道的 90 0多种植物病毒中 ,至少三分之一可以由 1种或多种植物繁殖材料传带而作远距离传播 ;反之 ,多数植物种苗可以传带一种或多种病毒。由于植物病毒可以随着引进植物种苗进行远距离的传播。一旦传入新的地区 ,很难根除。并且可以随植物繁殖扩大传给后代而长期存活、持续地对植物产生危害 ,其重要性已经被形容为生物的“定时炸弹”。至今对于植物病毒还没有有效的检疫处理措施。目前的植物种苗引进 90 %以上是属于商业性的。如果在口岸检疫过程中发现危险性的植物病毒 …  相似文献   

5.
亚洲玉米螟的寄主植物种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明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的寄主植物种类,对13科38种植物进行了田间笼罩接虫试验和室内生物测定,并通过组建实验种群生命表分析了不同寄主植物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寄主植物有8科20种,酸模叶蓼是最适宜寄主植物,其次为玉米、谷子、薏苡等;在酸模叶蓼、玉米等11种植物上还发现了第2代幼虫。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饲养条件下,亚洲玉米螟能在9科25种寄主植物上完成生活史,其中以向日葵为寄主植物的亚洲玉米螟种群增长最快,其次为玉米。研究表明,亚洲玉米螟的寄主植物共有9科27种,较适宜寄主植物有酸模叶蓼、玉米、谷子、苍耳和葎草,其中在玉米上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最佳。  相似文献   

6.
用黄豆芽作产卵植物繁殖东亚小花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亚小花蝽产卵于植物组织内,为了寻找大量繁殖小花蝽时适用的优良产卵植物,在实验室采用3种植物供其选择产卵,结果小花蝽在黄豆芽、连翘嫩梢和菜豆荚上产的卵,分别占59.1~67.4%,23~32.9%和7.7~9.5%。在500毫升容器中饲养小花蝽,其产卵量随黄豆芽的增加而递增,当每头雌虫给予约一根黄豆芽供作产卵时,一生产卵51.9粒。产有小花蝽卵的黄豆芽在0~4℃冰箱中冷藏3~8天,孵化率均在90%以上。用黄豆芽作产卵植物繁殖小花蝽,成虫获得率可达50.1~84.4%。由于黄豆芽可在室内终年供应,手续简单,作为小花蝽产卵植物着卵多,孵化率高,耐冷藏,适用于室内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种植物的花粉筛选,证明有14种花粉可使真桑钝绥螨完成发育,有10种可令该螨继代繁殖。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以花粉参数和繁殖效果等共10项指标作为参评因素,确认黄瓜、茉莉花和马缨丹的花粉适于室内饲养作饲料用。  相似文献   

8.
新鲜的切花,只要不属于检疫法禁止的、来自严重病害发生区的那些属,或不是那些花茎任何部分可被用来繁殖的种类,都可以被澳大利亚进口。菊花、玫瑰、百合和香石竹都是禁止进口的例子,因为它们可以通过插条或取自茎上的芽来繁殖。不过,可以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处理这些植物材料,使其失活而不能栽培,这样便可以进口。  相似文献   

9.
四纹豆象为豆类危险性害虫之一。它能在田间及仓庫内为害豇豆、綠豆、茶豆和豌豆等多种豆科的种子,使种子失去种用和食用价值。据在福州室内飼养结果:四纹豆象一年发生世代数与食料种类有关,在仓儲綠豆、豇豆和菜豆种子上,一年可繁殖9—10代;在大豆和蚕豆种子上一年至少可繁殖6—7代。研究所用材料系采自邮寄进口豆种,并在綠豆上飼养。四紋豆象在福州可以生活繁殖,一年可发生10代。消灭措施采用氯化苦熏蒸,效果甚好。  相似文献   

10.
温带荒漠珍稀濒危植物的引种栽培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我国荒漠大部分属温带荒漠,以干旱、风沙、盐碱、粗瘠和植被稀疏为主要特征。植物种类约有1000余种[1],其中不乏特有种和稀有植物种。与其它地区植物种类一样,随着自然生境的逆转和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不少种濒临灭绝状态。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减少人为破坏,就地保护植物种质资源的流失,需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加以实现,而迁地保护濒危植物并开展必要的研究、种质保存和繁殖工作,协助自然界保存濒危稀有植物,并为栽培的濒危植物再转入自然生境提供科学依据、繁殖技术和苗木,则是植物园在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干旱区"湿岛"植物繁殖体的环境适应性和繁殖对策,提高对"湿岛"生态系统植被的认识,选取伊犁河谷地区35种常见观赏植物,研究其繁殖体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35种植物中,繁殖体单粒重可分为4个级别,从0.05 mg(牛至)到45.96 mg(忍冬)不等,其中0.10~0.99 mg的有12种(34.29%);繁殖体三维平均方差,从0.002(龙芽草)到0.14(伊犁郁金香)不等,74.29%的繁殖体呈卵圆形或圆球形,三维平均方差小于0.09;具有典型附属物的共9种(25.71%),分别属于玄参科、蔷薇科、唇形科、伞形科、毛茛科等;具有黏液繁殖体的有2种。不同科植物繁殖体重量不同,其中,蔷薇科显著高于唇形科,而不同生活型植物繁殖体重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植物引种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历经10a植物引种栽培试验表明,许多植物能通过引种驯化,在沙漠腹地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甚至能够自然更新或人工辅助更新。沙漠腹地引种植物应具有耐高温、耐干旱、耐盐碱、耐风蚀、耐沙埋和较强繁殖能力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和土壤条件选择具有不同生理生态特性的植物类型。宜以灌木、半灌木和多年生草本为主,少量引种乔木。流沙地防风固沙植物选择灌木和半灌木,不宜采用乔木。根据植物演替和更新的特点,植物的配置既要选择先锋种又要有替代种,形成多种植物的混交林,保证防风固沙林的持续和稳定性。同时,防风固沙植物应具有生长迅速、根幅大、寿命长,能够自然更新或人工辅助更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组建几种不同来源的赤眼蜂在米蛾卵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 ,短管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在米蛾卵上的繁殖能力最强 ,内禀增长率为 0 .3664和 0 .3435,具有室内大量生产的潜力 ;碧岭赤眼蜂和特氏赤眼蜂的繁殖能力较强 ,其内禀增长率为 0 .3440和 0 .2 95,是在室内保种和繁殖的合适寄主 ;卷蛾分索赤眼蜂繁殖能力较差 ,内禀增长率为 0 .2 60 9,米蛾卵不是其室内大量繁殖的最佳中间寄主。  相似文献   

14.
茶长本圆蚧 Abgrallaspis cyanophylli(Signoret)、红圆蚧 Aonidiella aurantiiMaskell 和褐圆蚧 Chrysomphalus sp.是危害多种农林植物,尤其是柑桔和茶等的重要害虫类群之一;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它们又可作为室内繁殖多种寄生蜂的中间寄主。因此,研究它们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既可为其防治提供依据,又可为有效利用它们作为中间寄主繁殖寄生蜂提供参考资料。为此,我们在实验室条件下设置了不同的恒温条件,观察上述三种盾蚧的存活、发育和繁殖等。现将部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松突圆蚧Hemiberlesin pitysopila的寄生蜂繁殖和利用是防治该虫的重要手段之一。本地林间的优势种为长缨盾蚧丽蚜小蜂Encarsia citrina,爱友丽蚜小蜂E.amicula和范氏黄蚜小蜂Aphytisvandenboschi。日本引进的蜂种为匀鞭蚜小蜂Encarsia sp.和范氏黄蚜小蜂等两种。几种供繁蜂用的中间寄主以茶钹盾蚧Abgrallaspiscyanvphylli、红圆蚧Aonidiella (aursmlii、褐圆蚧Chrysomphalua aonidum、夹竹桃蚧Aspidiotus nerii、桑白盾蚧Pseudau lacaspispentagona等几种较为理想,其中以茶钹盾蚧为好。几种繁蜂用寄主可以用南瓜、马铃薯和柠檬等易于找到的和耐保存的植物果实在室内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16.
引进带有检疫病虫的植物是一种经常性的危险。通过采取一些适当的植物检疫措施,就可以减少这种危险,例如:在生长季节进行检验,出口前进行检验和进口检验,并辅之以必要的实验室检验。一般说来这些措施就可以给予在通常国际贸易中的植物货品一种合理的健康保证。但是,对有些植物货品,如种质和其他作繁殖用的材料,由于技术上的和实际上的  相似文献   

17.
31种中草药提取物对柑橘全爪螨的杀螨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测定了31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柑橘全爪螨的杀螨活性。结果表明:小茴香等4种植物的活性较高,24 h校正死亡率大于90%;藁本等7种植物的活性中等,校正死亡率为60%~90%;其余植物提取物的校正死亡率在60%以下。进一步测定了4种植物提取物对柑橘全爪螨的雌成螨和卵的触杀毒力,表明:小茴香对柑橘全爪螨的毒力最高,LC50值分别为0.065 8 g/L和144.180 5 g/L,可以作为下一步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8.
深圳口岸进境植物繁殖材料检疫管理概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据 1996年至 1998年统计 :深圳口岸进口植物繁殖材料共 6 2 0 7批、约 10 0种 ,其中进口种子 792批、12 40 .7t,进口苗木 5 415批、370 0多万株 ,这些繁殖材料主要分为 4大类 ,分别为 :唐菖蒲、百合、郁金香等鳞球茎繁殖材料 ;芥兰、花椰菜、白菜等蔬菜种子 ;黑麦草、紫羊茅、  相似文献   

19.
用20种植物花粉饲养4植绥螨,其效果大致可以划分;不能完成发育,可以完成发育和可以继代繁衍3种类型,以花粉参数和繁殖效果共10项指标作为参评因素,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确认:黄瓜,美人蕉,美人蕉,马缨丹的花粉分别最适于真桑钝绥螨,锯齿盲走螨,江原钝绥螨和尼氏真绥螨室内饲养用,植绥螨对20种花粉食性的适应顺序为,江原钝绥螨-真桑钝绥螨-尼氏真绥螨-锯齿盲走螨。  相似文献   

20.
间泽钝绥螨(Amblyseius aizawai)是近年出现在贵州中部地区柑桔园内的一种捕食性天敌,1987年观察的结果表明,该螨在不施任何化学农药的柑桔园内能将桔生爪螨(Pano-nychus citri)种群密度控制在1头/叶以下,是一种很有利用价值的捕食螨。本文利用生命表分析研究不同植物花粉对间泽钝绥螨的生殖力及存活力的影响,以筛选出有利于该螨生长发育、提高生殖力的花粉饲料,为室内大量繁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