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5年生兴安落叶松当年枝条上的休眠芽经离体培养,其丛生芽发生频率最高为31.3%,使外植体利用率比用顶芽的大幅度提高。研究发现SH培养基对丛生芽的诱导频率高于MS培养基。在SH培养基上外植体产生的玻璃化苗少,其丛生芽分化率提高。如果利用较高浓度的激素处理,丛生芽发生的时间还可以缩短。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选择刚果12号桉(E.12ABL)采穗圃中优良、健壮单株(3年生)萌芽条为外殖体,进行微型繁殖。结果表明:3年树龄萌条茎段必须在低浓度的 BA(0.2~0.5ppm)与 NAA(0.01~0.1ppm)的配合下才能诱发初代腋茅启动。在调整 N、P、K 的改良 MS 培养基上,继代4~5代才能形成真正的丛生芽,繁殖系数约为5~6。无激素培养能有效地促进无根茅苗发育健壮。在1/2改良 MS+NAA0.1ppm 的发根培养基中,根系的发育、苗势及移栽成活率明显优于添加 IBA 的培养基。本文就繁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前言 把落叶松的致命缺点——扭曲,从遗传上进行以改良为目的的“落叶松材质育种事业”所进行的轻度扭曲个体的选择,自1980年至1684年5年间在北海道林木育种场,东北林木育种场和关东林木育种场实施这项工作,选拨出239个材质优良的个体。  相似文献   

4.
以长白落叶松成熟合子胚为研究对象,从外植体消毒方式及愈伤组织与不定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激素组合和配比的选取等方面着手,进行长白落叶松愈伤组织及不定芽诱导的研究。结果表明:先用4%NaClO消毒去皮种子15 min后,再用0.5%NaClO消毒胚2 min为长白落叶松成熟合子胚的最佳消毒方法;BM为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当BM+2.0 mg·L-1 TDZ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89%;BM+1.5 mg·L-1 TDZ时,不定芽诱导率最高,为80.0%。  相似文献   

5.
以黄樟秋稍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建立并优化了黄樟组培繁育体系,研究基本培养基、不同激素及配比对黄樟茎段不定芽诱导、组培苗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樟带腋芽茎段最佳启动培养基配方为改良MS+4.0 mg/L 6-BA+0.5 mg/L NAA,在此培养基中不定芽培养7 d开始萌动,诱导率可达76.67%;不定芽继代培养基的最适宜配方为改良MS+2.0 mg/L 6-BA+0.5 mg/L NAA,在此培养基中不定芽生长健壮,增殖系数为3.78;幼苗生根培养基的最适宜配方为改良1/2 MS+0.5 mg/L IBA+0.5 mg/L IAA,在此培养基中幼苗培养13 d开始发根,生根率达85.56%。上述组织培养技术条件,可有效提高黄樟茎段的不定芽诱导率和生根率,为黄樟优良品系的工业化育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落叶松杂交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好,但因其种的不同表现在生长特点,材质和抗病力上有着一定差异。日本落叶松(Larix leptolepis)的特点是抗早期落叶病,初期生长迅速,材质稍软,往往树干基部有弯曲现象。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的特点是生长稳定,树干通直圆满,材质坚硬,易罹早期落叶病。因此,为培育出适应性强,速生性稳定,干形圆满,材质优良,具有抗病性强的落叶松新品种,我们于1972年开始进行日本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种间杂交及日本落叶松种内类型间的杂交试验。分别选择生长快、干形直、圆满、抗早期落叶病的日本落叶松15号树(以下简写日_((15))为母本,长白落叶松16号、17号树和日本落叶松4号、6号树为父本。杂交组合: 日_((15))×长_((16));日_((15))×日_((4)) 日_((15))×长_((17));日_((15))×日_((6)) 在草河口地区落叶松为4月20日前后,积温(从  相似文献   

7.
采用柔毛大叶桂樱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研究,在附加不同浓度激素的培养基上对其进行启动培养、增殖及生根培养,以选择最佳培养基进行快速繁殖。结果表明,最适启动培养与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BA 1.0 mg/L+NAA 0.1 mg/L,增殖倍数为1.02,最适诱导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1.0 mg/L,生根率为33%。  相似文献   

8.
用虎纹凤梨母株两侧的蘖芽经消毒处理后接种到MS+6-BA 1.0 mg/L+IAA 0.3 mg/L的培养基中,诱导出愈伤组织。而后用改良MS培养基+6-BA 0.3 mg/L+NAA 0.01 mg/L从愈伤中诱导出小芽并继代培养,扩繁。增殖率3.0~4.0倍。续代3~5代后从芽团上选取H>2.5 cm的粗壮单株仍用改良MS培养基+6-BA 0.3 mg/L+NAA 0.01 mg/L扩繁,增殖倍数2~3倍。而芽团上H<2.5 cm的丛芽分成具2~3个芽的小芽团用改良MS培养基+6-BA 0.05 mg/L+IAA 0.01 mg/L+C 100 mg/L使其长高长粗壮,增殖倍数1.5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切取达到生根标准的单株接到1/4 MS+IAA 0.3 mg/L+NAA 0.05 mg/L+C 500 mg/L培养基中,30~40 d生根率达95%以上。炼苗20 d左右移栽,成活率达85%~90%以上。  相似文献   

9.
菊花的组织培养及移栽技术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菊花的茎尖、茎段和侧芽作为外植体,在不同激素水不的培养基上诱导产生愈伤组织、从生芽和根,完成植株再生。研究发现,3种外植体以茎尖最好,其愈伤组织的产生和芽的分化速度较快;高质量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可以诱导芽的分化,但会抑制芽的进一步生长。具体的培养程序为:外植体首先在低质量浓度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上长出愈伤组织,然后再转入细胞分裂素含量高的培养基上诱导产生不定芽,再在维持培养基上使芽长高,最后移入生根培养基上长成完整植株。文内对室外移栽的方法和管理技术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是日本北部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在战后国土绿化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些落叶松人工林的间伐材在较小龄级收获时,木材一经干燥便产生木纹扭曲,材面开裂,从而严重降低了落叶松木材的利用价值。据三上等人(1975和1980年)的试验证明,木材扭曲度与纤维倾斜度为紧密相关(r=0.75)。于是,人们提出了纤维倾斜度小的系统育种。对于这种育种的可能性,三上等人(1975年)从遗传角度探讨了如何进行扭曲度小的个体选择。其结果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11.
仲磊  李玉巧 《江苏林业科技》1999,26(4):29-30,46
通过对观叶植物绿巨人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状态下培养基中激素的调控、筛选,选出了5种分别适用于愈伤组织团块、丛生芽苗闭、单株苗生长,在不同生产时期使用的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观叶植物绿巨人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状态下培养基中激素的调控、筛选,选出了5种分别适用于愈伤组织团块、丛生芽苗团、单株苗生长,在不同生产时期使用的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13.
建兰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兰花茎尖诱导,原球茎增殖和根、芽分化的培养基筛选及对不同发根时间、不同基质移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上附加BA3-4mg/L和NAA1-2mg/L诱导茎尖,效果较好,诱导率为69%;原球茎增殖在改良MS培养基上附加BA2-3mg/L和NAA1-2mg/L增殖倍数可达40倍;筛选出可同时进行原球茎增殖及根、芽分化培养的培养基,用该培养基培养外殖体,每瓶可繁殖完整试管苗20株,原球茎60余个;试管苗移栽以发根时间70天以上为宜,移栽基质以苔藓、红壤土、腐殖土混合物(1:1:1)为佳。  相似文献   

14.
以微型月季"红宝石"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基MS+6-BA1mg/L+NAA0.1mg/L上进行初代培养,其腋芽萌动率可达58%;在MS+BA1~1.5mg/L+NAA0.1mg/L培养基上,其芽的增殖效果最佳,增殖率可达100%,且增殖苗比较粗壮,叶色浓绿;增殖苗在1/2MS+IBA0.5mg/L培养基上培养,根系生长良好,27d左右即可达到移栽标准,发根率达81%。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刺五加的茎尖为试验材料,将叶片接种于含有不同种类和浓度激素的培养基上,对其进行不定芽的诱导、芽的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经直观分析、极差和方差的分析得出结论:刺五加不定芽诱导培养基添加激素种类及其浓度的最佳水平组合为:6-BA1.5 mg/L+NAA0.15 mg/L+IBA0.1mg/L,其平均诱导率可达87.5...  相似文献   

16.
以虎眼万年青的叶片为外植体,对不同激素浓度的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诱导情况以及再生芽的无糖培养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于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BA1.0mg/L+NAA0.1mg/L,适宜的继代培养基为MS+BA0.5mg/L+NAA0.1mg/L;用无糖培养体系进行生根培养时,基质中NAA浓度为0.1mg/L时,再生芽的生根率达94%,种苗质量优于常规组培.  相似文献   

17.
黄晓玲 《绿色科技》2019,(11):99-100,102
从丛生芽和愈伤诱导、体细胞胚状体发生和器官发生等方面介绍了现代月季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阐述了影响现代月季组织培养的主要因素,对其外植体的选择及灭菌、启动培养和继代增殖以及生根培养中的培养基及激素的选择等相关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以沙松成熟胚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的诱导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中沙松成熟胚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组合为改良DCR+2.0 mg·L-16-BA,诱导率可达到63.16%;继代培养中最佳培养基为无添加激素的1/2SH培养基,培养30 d不定芽平均伸长0.7 cm;添加0.1 mg·L-1的活性炭对沙松不定芽的伸长生长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10年生、15年生兴安落叶松不同单株及不同部位的当年生枝条上的休眠芽进行离体培养,诱导不定根形成的方法。筛选出生根率高的优良单株(生根率为10.0%)和生根培养基(SH+NAA0.5+IBA 0.5)。并证明了兴安落叶松树龄在10年及15年时植株间和每个单株的不同部位(上、中、下)间不定根形成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影响非洲菊离体培养器官分化的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非洲菊的 4个不同切花品种 ,主要通过对花托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 ,从基因型、激素组合、基本培养基、蔗糖质量浓度等方面研究了非洲菊器官形成的规律。结果表明 :幼小的花托是非洲菊最适宜培养的外植体。虽然品种之间存在着差异 ,但在 2个月内均能从愈伤组织上直接产生不定芽。芽的产生以IAA 0 1mg/L及BA 10mg/L为最佳激素配比 ,而基本培养基诱导芽分化的效果是B5>1/ 2MS >MS ,1%蔗糖较之高质量分数蔗糖更有利于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