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以H9亚型禽流感和番鸭呼肠病毒单独感染或混合感染雏番鸭后1、3、5、7、10d对胸腺、法氏囊、脾脏细胞凋亡和P53的动态变化进行检测。结果显示,H9亚型AIV,MDRV单独感染和混合感染均可导致雏番鸭胸腺、法氏囊和脾脏出现淋巴细胞凋亡增多;病毒感染早期各免疫器官组织细胞凋亡明显,感染后期细胞凋亡量逐渐减少;混合感染组脾脏、胸腺细胞凋亡更为显著。P53表达的变化与细胞凋亡呈现相同变化规律,表明P53表达与病毒诱导的细胞凋亡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鹅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人工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本研究将50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雏鸡于7日龄,分别经鼻、眼、口同时感染105TCID50的鹅源H5N1亚型AIV,分别于感染后3d、4d、5d、7d和14d迫杀,采取胸腺、法氏囊和脾脏,应用TUNEL染色法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其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雏鸡的胸腺和脾脏凋亡细胞数量在感染后3d~7d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法氏囊凋亡细胞数量在感染后3d~4d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组织器官超微结构检测可见凋亡细胞核染色质固缩并凝结成块,聚集在核膜周围,呈新月状或环状;细胞质浓缩。表明鹅源H5N1AIV能够诱导感染雏鸡免疫器官发生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TUNEL染色法和透射电镜观察表明,鸭静脉接种或眼-鼻-口腔-泄殖腔混合接种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A/duck/Guangdong/220/2004(H5N1)后,心、肝、脾、肺、肾、胰、肠、脑、胸腺和法氏囊均可发生细胞凋亡.其中,凋亡主要发生在胰腺泡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肝细胞和肠黏膜上皮细胞;也有少量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心肌细胞、呼吸毛细管上皮细胞,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淋巴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4.
以 H9亚型禽流感病毒 (AIV) Ck/YZ株人工感染罗曼蛋鸡 ,在其免疫器官中仅引起法氏囊部分淋巴滤泡髓质区内的淋巴细胞轻度减少 ,而胸腺、脾脏、哈氏腺、盲肠扁桃体均未出现病变。与对照组相比 ,感染组鸡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在白细胞中的分类计数未出现明显变化。实验性感染 AIV Ck/YZ株后 ,再进行新城疫 系苗免疫 ,可引起罗曼蛋鸡血清中抗 NDV的 HI抗体滴度轻度下降 ,但免疫后 18d用 NDV强毒攻击时 ,仍能完全保护。  相似文献   

5.
H9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鸡免疫器官影响的研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很多学者已证实禽流感病毒可引起免疫抑制,进而导致鸡群的免疫失败以及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高。本试验选用H9亚型禽流感病毒人工感染鸡,发现在其免疫器官中仅引起法氏囊部分淋巴滤泡髓质区内淋巴轻度减少,而胸腺、脾脏、盲肠扁桃体均未出现病变,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鸡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也未出现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鸡肌肉接种鹅源禽流感病毒A/goose/Guangdong/2/1996(H5N1)后,引起约70%发病率和60%死亡率,并表现出一些显微和超微病理学变化,主要为全身性充血、淤血、出血和血栓形成,多种器官的细胞变性、坏死、炎症,以及胰腺、肾脏、肝脏、心脏、肺脏、脑、肠、胸腺、脾脏、法氏囊等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5,(12):1948-1953
比较鸭源H5N5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Changchun/01/2010)和鸭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Liaoning/N/2011)对BALB/c鼠的致病性。以106EID50/50μL剂量鼻腔感染6周龄BALB/c鼠,攻毒后3,5,7,10,14 d取小鼠的肺、脑和肝脏,处理后接种10日龄SPF鸡胚做病毒回收试验,取死亡鸡胚的尿囊液进行RT-PCR检测;分别取接种病毒后5 d小鼠的脑、肝脏、肺脏、脾脏、肾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小鼠接种H5N5和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后,均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肝脏中分别于接种后3,5 d分离到病毒,肺脏中于接种后5 d分离到病毒,脾脏、肾脏和粪便中均未分离到病毒。病理组织学检测发现,病毒对小鼠的脏器组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以肺脏、脑和肝脏较为明显,且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小鼠脑和肝脏的病理损伤比H5N5亚型更严重。这表明2株鸭源禽流感病毒对小鼠均有一定的致病性,且H5N1亚型强于H5N5亚型。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S1基因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我们将两株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Guangdong/40/2000(H5NI)(简称DKGD/40/00)和A/Duck/Guangxi/35/2001(H5NI)(简称DKGX/35/01)的NSI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lRES2-EGFP,转染Hela细胞后,应用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表达效率,应用TUNEL和流式细胞仪观察NSI基因产生的细胞凋亡作用。结果两株病毒NSI蛋白表达均能诱导Hela细胞凋亡,凋亡率无明显差异。表明单一的NS1并不能完全阐明凋亡的产生与病毒毒力强弱和病毒扩散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鸭坦布苏病毒对雏鸭免疫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兽医学报》2017,(2):211-217
为研究鸭坦布苏病毒(DTMUV)对雏鸭免疫系统的影响,本试验对5日龄雏鸭静脉接种DTMUV,并于接种后不同时间取雏鸭脾脏、胸腺、法氏囊进行组织病理学、抗原和凋亡检测。结果显示,DTMUV感染雏鸭的脾脏、胸腺、法氏囊均严重受损。接种DTMUV后4d,脾脏淋巴细胞减少,胸腺可见严重细胞崩解和大面积坏死区域,法氏囊滤泡轻度萎缩;接种后6d免疫器官病变最为严重,其中胸腺静脉严重栓塞,淋巴细胞变性坏死,空泡化也更加严重;接种后8d免疫器官病变均有所减轻,至16d,免疫器官结构基本恢复正常。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感染雏鸭的脾脏、胸腺、法氏囊中均检测到DTMUV抗原;细胞凋亡试验显示DTMUV能够显著引起脾淋巴细胞凋亡。综上所述,DTMUV可严重损伤雏鸭免疫器官,且这种损伤常发生于感染早期,并于感染后8d出现好转。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 H9N2 AIV感染蛋鸡致输卵管功能异常的机理,对蛋鸡感染 H9N2亚型 AIV后输卵管不同部位病毒载量与病理变化进行检测与观察。以 H9N2亚型 AIV 人工感染非免疫蛋鸡,在感染后3、5、7 d 分别采取鸡输卵管组织,real-time PCR 检测感染鸡输卵管组织中 AIV 病毒载量,同时 HE 染色后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real-time PCR 从鸡输卵管膨大部、峡部、子宫部和阴道部均检出了禽流感病毒,其中以膨大部和子宫部病毒载量最高,分别达5.27×104拷贝/μL±3.55×103拷贝/μL 和5.52×10 4拷贝/μL±3.14×103拷贝/μL。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蛋鸡感染 H9N2亚型 AIV 后输卵管膨大部、峡部和子宫部病变明显。观察到上皮细胞脱落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腺体,腺体间隙变大甚至溶解,腺体组织充血出血。本研究证实蛋鸡感染 H9N2亚型 AIV 后输卵管组织中 AIV 病毒载量与其病理变化存在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