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岩溶山区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山、水、田、林、路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治理水土流失与防治石漠化的有效途径.对贵州省毕节地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技术措施和布局所取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指出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喀斯特高原峡谷和盆地两个典型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作为研究区,从石漠化演变轨迹和石漠化年变化率两个方面分析石漠化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3年花江示范区以减弱型为主,并且分布较为集中、成片。红枫湖示范区石漠化以不变型为主,尤其是无石漠化面积不变型占示范区喀斯特面积的42.04%。此外两个示范区都呈现低等级石漠化面积增加,高等级石漠化面积减少的趋势,表明在人为干预下石漠化治理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花江示范区石漠化治理成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3.
何侍昌 《湖南农机》2009,(2):100-103
涪陵区小石溪小流域地处城郊,傍依乌江、319国道贯穿腹地。15年来,通过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模式的实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水土保持等生态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与生态经济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只有进一步强化流域生态经济建设的目标任务,明确流域生态经济建设的重点,实施流域生态经济建设措施,才能稳步推进流域治理进程,实现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涪陵区小石溪小流域地处城郊,傍依乌江、319国道贯穿腹地.15年来,通过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模式的实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水土保持等生态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与生态经济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只有进一步强化流域生态经济建设的目标任务,明确流域生态经济建设的重点,实施流域生态经济建设措施,才能稳步推进流域治理进程,实现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生态清洁小流域属于水土保持工作中的重要生态建设项目,对保持生态平衡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生态环保技术的升级,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合理开发和利用区域水资源,有效缓解了水土流失压力,提升了土地生产效率。本文分别从坡面治理、生态修复和污水治理三个角度对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农村河道治理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分析农村河道的特点及现状,指出农村河道治理应从水环境治理和河道生态治理两方面着手,并提出具体的综合治理措施,以实现农村“人水和谐、河流畅通”的新风貌.  相似文献   

7.
针对灌区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出现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提出了灌区治理与改造的措施。结论认为:通过水利措施、农业措施、生态措施的综合治理,以及加强舆论监督、健全管理机制等重要手段,改善了灌区的不土环境,促进了灌区资源、环境、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实施大沽河治理,是青岛市"全域统筹、三城联动、生态间隔、轴带展开、组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工程开工以来,即墨市围绕如何组织建设好这一重大工程,创新工作理念和措施,突出生态和亲水特色,历经三年综合治理,基本实现了"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治理目标.而今,一条河流的成功治理,带来的是全流域景观和产业的嬗变.  相似文献   

9.
滇池环境需水量及牛栏江引水效果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污染源治理、生态修复和外流域调水是当前滇池水污染治理的三大重要举措。滇池流域综合治理从入湖污染物治理、生态修复和重建、外流域调水3方面,构建了以环湖截污、外流域调水、入湖河道治理、农业农村非点源治理、流域生态修复及生态清淤等六大重点工程体系为核心内容的滇池水环境综合治理对策,以实现流域综合治理目标及任务。以总体方案研究成果为基础,综合分析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改善效果,模拟分析规划水平2020年滇池水质满足规划水质保护目标的环境需水量,并结合牛栏江调水工程规划,预测牛栏江补水的水质达标效果及其环境补水水质要求,为滇池外流域调水工程规模与引水水质的合理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农业生态系统是我国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如何发展事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从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系统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现状来看,保障农产品供给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必须兼顾的两个目标。在保障农产品供给与生态改善的双重压力下,农业如何发展不仅关系农业自身,更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进展。为此,必须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我国未来农业发展,一方面要大幅降低农业资源特别是水、土地等基础资源的消耗强度,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业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特别是加强对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等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