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禽蛋、禽肉的质量有了新的要求,往往从蛋黄的色泽判断蛋品的营养价值和新鲜度,从禽类皮肤、脂肪的色泽判断肉品的质量和风味。禽类肉、蛋的色泽是类胡萝卜素等物质在蛋黄或皮层间沉积形成的,鸡体本身不能合成,只能从饲料中获得,所以,蛋黄和禽类皮脂颜色的深浅与饲料内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有着  相似文献   

2.
笼养鸡和散养鸡蛋产品理化成分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取全价饲料笼养鸡和农村散养鸡所产蛋各 30个 ,分别测定了全鲜蛋和风干后全蛋中的水分、干物质、蛋白质、脂肪、灰分和蛋白、蛋黄、蛋壳占全鲜蛋重及蛋白 (清 )、蛋黄、蛋壳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 (蛋黄 )、灰分、钙 (蛋壳 )、磷 (蛋壳 )。结果表明 :全鲜蛋中蛋白质的含量、蛋黄中蛋白质在风干后全蛋中的含量、蛋壳中钙在全鲜蛋和风干后全蛋中的含量 ,两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散养鸡鸡蛋全鲜蛋中的干物质、脂肪、蛋黄占全鲜蛋重、蛋黄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 ,蛋壳中的水分、蛋白质在全鲜蛋中和在风干后全蛋中 (除蛋黄中蛋白质 )的含量高于笼养鸡鸡蛋 (P <0 .0 1)。其它各理化成分含量笼养鸡鸡蛋均高于散养鸡鸡蛋 (P <0 .0 1)。  相似文献   

3.
着色剂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色剂是一类增加畜禽和水产养殖动物产品色泽的添加剂。它能在动物体内转化和代谢 ,但不能在体内合成 ,必须从饲料中摄取。对禽产品起着色作用的是类胡萝卜素及其衍生物 ,其中起着色作用的主要有叶黄素、隐黄素、黄体素、桔黄素等。这些化合物被肠道吸收后仍保留原来的结构和颜色 ,并在家禽皮肤、脂肪和蛋黄内沉积 ,使皮肤加深为黄色、蛋黄色、桔黄色或橙黄色 ,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提高了禽产品的市场价格 ,因此近几年来着色剂备受养鸡户的关注。1 着色剂的着色机理家禽从饲料中摄取的类胡萝卜素在体内溶于脂肪 ,当形成胆汁——类胡萝卜…  相似文献   

4.
沙棘果实用于蛋黄着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沙棘果粉直接做为饲料添加剂用于蛋黄的着色。试验结果表明:沙棘果实中天然黄色素不仅可用于蛋黄着色,而且可以做为营养型添加剂用于饲料。  相似文献   

5.
我国禽类合成着色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应用,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在我国可作产蛋鸡天然着色饲料添加剂的资源十分丰富,来源广泛,其中有一些除着色、增加蛋黄色素、提高蛋的商品价值外,还有增补营养、提高饲料品位的作用。 蛋黄颜色来源于母鸡采食饲料中的氧化类胡萝卜素(具有含氧功能基的类胡萝卜素的衍生物),而  相似文献   

6.
家禽着色原理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色素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肉鸡皮肤和脚胫以及蛋鸡蛋黄的色泽,提高家禽产品的商品价值。但在实际饲养中,由于对家禽着色原理及其影响因素不了解,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或增加了饲料成本。为了合理使用色素,降低饲养成本,本文就有关家禽着色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讨论。1家禽着色原理肉鸡着色是通过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在鸡的皮肤,脂肪,脚胫等不同组织中的沉积而达到的,鸡不能合成这些色素,因此必须从饲料中摄入。当胆汁——类胡萝卜素微团形成后,类胡萝卜素在十二脂肠、空肠、回肠中被吸收,通过脂蛋白在血液中传输,少数类胡萝卜素在肝脏中…  相似文献   

7.
(一)目前有些养鸡户出售的鸡蛋蛋黄颜色较浅,不受消费者欢迎.查其原因,主要有五点: 1.蛋鸡日粮中钙的含量能影响色素沉着,因此饲料中不可过多地添加钙. 2.蛋鸡过量食入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会降低血液中的色素,影响蛋黄颜色.  相似文献   

8.
在饲料中加入类胡萝卜素着色剂,使蛋黄和肉鸡皮肤颜色满足市场要求是现代养禽业广泛采用的方法.但由于影响类胡萝卜素着色效果的因素很多,实际生产中常常出现着色不良的问题.本文将分析一些影响因素并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肉鸡皮肤快速着色方法.  相似文献   

9.
饲用着色剂主要用于家禽蛋黄、皮肤、羽毛增色 ,水产动物肌肉着色 ,增加奶油、宠物鸟类羽毛、皮肤和喙的色泽 ,引诱水产动物进食等。在饲料中应用着色剂已有近 40年的历史 ,其有效性、安全性和对环境的友好性早已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可。我国从饲料工业起步之初就开始应用饲用着色  相似文献   

10.
已有许多研究比较了含叶黄素的饲料对蛋黄的着色作用,Nelson和Baptist曾报道,在产蛋鸡日粮中添加红色的叶黄素所产生的蛋黄颜色,与添加量大得多的黄色的叶黄素所产生的蛋黄颜色相仿。  相似文献   

11.
蛋黄的颜色是由存在于蛋鸡饲料中、最终可转移到蛋黄中的着色类胡萝卜素决定的。家禽饲料中类胡萝卜素最主要的来源是玉米、玉米面筋、紫花苜蓿和草粉,这些原料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及其利用率是家禽营养学家和饲料生产者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完全依赖这些原料提供饲料中所需色素时。鉴于消费者对蛋黄颜色的偏好,在蛋鸡饲料中额外添加黄色和红色类胡萝卜素成为饲料工业中广泛采用的方法。而怎样配制最经济有效的配方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蛋黄色素沉积可分成2个明显的阶段。第一阶段是黄色浸润阶段,创造一个黄色基础。在这个阶段,蛋黄颜色达…  相似文献   

12.
笼养鸡和散养鸡蛋产品理化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工厂化笼养蛋鸡和农村散养鸡所产蛋中各取全鲜蛋30枚,分别测定了全鲜蛋中水分、干物质、蛋白质、脂肪、灰分,蛋白、蛋黄、蛋壳占全鲜蛋的质量分数;蛋白(清)、蛋黄、蛋壳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蛋黄)、灰分、钙(蛋壳)、磷(蛋壳)在全鲜蛋中的含量和风干后全蛋中的含量.结果表明全鲜蛋及风干后全蛋中的含量、蛋壳中钙在全鲜蛋和风干后全蛋中的含量,2组差异不显著(P>0.05).散养鸡全鲜蛋中的干物质、脂肪,蛋黄占全鲜蛋质量分数、蛋黄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蛋壳中的水分、蛋白质在全鲜蛋中和在风干后全蛋中(除蛋黄中蛋白质)的含量高于笼养鸡鸡蛋(P<0.01).其他各理化成分含量笼养鸡鸡蛋均高于散养鸡鸡蛋(P<0.01).  相似文献   

13.
叶黄素源对鸡蛋黄着色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蛋蛋黄色泽的主要成分是叶黄素。由于鸡体内本身没有合成能力,故叶黄素的来源依赖于饲料。在生产中,饲料黄玉米中存在的叶黄素构成了蛋黄基础色,另行添加含有叶黄素的辣椒粉和斑蝥黄等原料,用较低成本得到色泽较深的蛋黄。本文试比较不同叶黄素源对鸡蛋黄着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前居民食用鸡(鸭)蛋都喜欢选择蛋黄颜色红的蛋,一些饭店、宾馆和食品加工厂对蛋的要求也是如此.但目前蛋鸡场、蛋鸭场用常规配合饲料饲养的鸡、鸭所产蛋的蛋黄颜色呈黄而浅淡,故在市场上不太受欢迎.要使鸡、鸭产出红蛋黄的蛋,一般都要在饲料中添加着色剂,着色素有人工着色素和天然着色素.随着人们科学知识不断普及和对健康身休的向往,用人工着色的食品已不被人们接受,人们要求摄取的是具有天然色素的食物.天然色素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属于生理性的色素,这类色素包括胡罗卜素及称之为“类胡罗卜素”者.  相似文献   

15.
着色即色素在动物皮肤、脂肪组织或蛋黄内的沉积。本文系统阐述了色素的来源、特性、配合使用;着色的基础、过程和脂肪与抗氧化剂对着色的促进作用;影响着色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蛋黄颜色是衡量禽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广大消费者都希望蛋黄呈金黄色。从市场的需要和养禽业经济效益上讲,改善蛋黄色泽的鲜艳度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1蛋黄色素的成分及来源蛋黄的色泽深浅主要取决于日粮中叶黄素等成分的多少。优质黄玉米、玉米麸皮粉、万寿菊粉、辣椒粉及青绿饲料等都是富含天然色素的饲料,有助于增加蛋黄色泽,可用之弥补天然类胡萝卜素的不足。这些色素成分饲喂家禽后,都能通过消化吸收,使有效的色泽物沉积到蛋黄或皮脂间,从而呈现出鲜艳的色泽。2影响蛋黄色素沉积的因素2.1品种:不同品种家禽蛋黄中类胡萝卜素的沉积情…  相似文献   

17.
一、蛋黄颜色淡的原因及增色措施 目前,很多养鸡户出售的鸡蛋,蛋黄颜色较淡,不受消费者欢迎,影响了经济效益。那么,蛋鸡为什么会产浅黄蛋呢?增色措施有哪些呢? 1.蛋黄颜色淡的原因。鸡蛋黄颜色淡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饲料中片面增加钙的含量。因为日粮中钙的含量能影响色素沉着,导致颜色较淡。②过量摄入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会降低血清中的色  相似文献   

18.
一、对鹑蛋品质的影响 鹑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饲料中无机盐含量的多少,对鹑蛋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如果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B、D、E,种蛋的孵化率就会降低,幼鹑畸形增多,育雏期成活率也会下降。饲料中缺Ca、P时,就产薄壳蛋和软壳蛋。 二、对鹑肉、蛋颜色的影响 鹌鹑肉、蛋的颜色受饲料中色素的影响很大。如饲料中黄玉米多时,蛋黄颜色加深,反之,变浅;以虾壳、蟹壳粉饲喂鹌鹑时,可使蛋黄呈现黄红色;饲喂人工合成色素可改变蛋黄的颜色。但对肉色的影响不如蛋黄颜色大。 三.对鹑蛋大小的影响 喂…  相似文献   

19.
使用全价饲料圈养的蛋鸭一方面由于摄入天然着色成分不足,另一方面产蛋率较高,使得沉着于蛋黄的色素成分单一且含量不足,蛋黄颜色偏淡,导致市面售价偏低,且完全不能满足出口外销及生产月饼的质量要求。为解决此问题,在有关专家的帮助下,我们共同分析了可能影响蛋黄着色的有关因  相似文献   

20.
侯海涛 《广东饲料》2005,14(1):15-16
使用全价饲料圈养的蛋鸭一方面由于摄入天然着色成分不足,另一方面产蛋率较高使得沉着于蛋黄的色素成分单一且含量不足,蛋黄颜色偏淡,导致市面售价偏低,且完全不能满足出口外销及生产月饼的质量要求。为解决此问题,在有关专家的帮助下我们共同分析了可能影响蛋黄着色的有关因素,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