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花鬼针草提取液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为将白花鬼针草进一步开发成为保肝护肝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筛选小鼠急性酒精中毒最佳给酒量,设定6个给药组,灌胃给药1周后,采用最佳给酒量一次性灌胃,观察小鼠醉酒潜伏期、醉酒率及死亡情况,生化法检测血清中AST和ALT活性,检测肝组织SOD、ADH活性,以及MDA、GSH含量。[结果]白花鬼针草提取液延长小鼠的醉酒潜伏期,提高小鼠对酒精的耐受能力,降低血清ALT、AST的活性,降低肝组织MDA的水平,提高肝组织ADH、SOD的活性和GSH的含量。[结论]白花鬼针草提取液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白花鬼针草(Bidens pilosa var. radiata)作为中国常见的入侵物种之一,目前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等高度适生区,属于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杂草之一。白花鬼针草对周围生长环境要求低,环境适应能力强,只需经过一两代就产生较大的种群,完成入侵,严重威胁本地物种生存[1-2]。替代控制是人们经常利用的控制外来入侵植物侵害的途径之一[3],相比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其经济环保,对生态环境不构成威胁,同时还能创造生态效  相似文献   

3.
化感作用在生物入侵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了入侵物种白花鬼针草(Bidens pilosa L.var.radiate Sch-Bip.)水浸提液对4种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花鬼针草水浸提液对4种受试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量均有化感作用,不同浓度的提取液对植物的化感作用强度不同,高浓度(≥0.1 g/mL)提取液能降低酢浆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生长量;高浓度提取液能提高龙葵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而对皱果苋和绿豆种子影响不大。其中发芽指数更敏感,可能是衡量化感作用的最敏感指标。不同植物对白花鬼针草化感作用的敏感程度不同,酢浆草和龙葵种子对白花鬼针草化感作用较敏感,绿豆最不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白花鬼针草入侵对菠萝蜜园杂草群落演替的影响.[方法]调查了白花鬼针草不同入侵程度下的菠萝蜜园杂草群落特征,并结合杂草组成、相对优势度和群落多样性指数等对菠萝蜜园杂草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随着白花鬼针草的入侵和入侵程度的加剧,菠萝蜜园杂草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了变化,优势种数量快速减少,群落的Shannon-...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菊科入侵植物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对埋藏深度的适应机制,通过砂培法研究菊科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比较分析不同埋藏深度下(0、0.5、1.0、2.0、3.0 cm)3种入侵植物种子白花鬼针草(Bidens alba)、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和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的出苗率、出苗速率和出土时间等参数的差异,探究菊科入侵植物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对埋藏深度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3种入侵植物种子出苗率和出苗速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出土时间则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埋藏深度0~1.0 cm、0~0.5 cm和0分别为白花鬼针草、假臭草和胜红蓟种子较适出苗环境;在幼苗生长实验中,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白花鬼针草和假臭草幼苗的根长、鲜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茎长呈下降趋势,较适宜白花鬼针草和假臭草幼苗生长的埋藏深度为0~1.0 cm;胜红蓟幼苗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其幼苗的根长、茎长、鲜重均呈下降趋势,较适宜胜红蓟幼苗生长的埋藏深度为0~0.5 cm。3种入侵植物对埋藏深度的耐受能力依次为:白花鬼针草假臭草胜红蓟。结果表明,农耕深度分别为:白花鬼针草2.0 cm,假臭草1.0 cm,胜红蓟0.5 cm。  相似文献   

6.
【目的】阔叶丰花草是华南地区果园生草的适宜植物,明确阔叶丰花草与果园几种常见杂草的生理生态特性。【方法】比较阔叶丰花草与常见杂草藿香蓟、白花鬼针草和牛筋草之间种子形态及发芽特征、根系特征、光合特征以及对草甘膦敏感性的差异。【结果】阔叶丰花草种子千粒质量为藿香蓟、白花鬼针草和牛筋草的1.8~25.8倍,同时阔叶丰花草的种子发芽率也较高,幼苗生长速度也较快。阔叶丰花草植株的根冠比比其他3种草低70.1%~79.3%,但在其根系中,直径为0~0.5 mm的细根所占比重(87.8%)较其他3种草高16.3%~21.6%。在4种草中,阔叶丰花草的光合强度最小,其净光合速率(P_n)分别比藿香蓟、白花鬼针草和牛筋草低22.9%、34.3%和64.3%;而其蒸腾速率(T_r)和气孔导度(g_s)均介于牛筋草和其他两种草之间。阔叶丰花草对草甘膦的敏感性低于藿香蓟和白花鬼针草,其ED_(50)分别为藿香蓟和白花鬼针草的3.75、1.79倍。【结论】阔叶丰花草具有幼苗快速生长、浅根系、低光合强度和耐草甘膦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入侵植物白花鬼针草的繁育机制及对其进行有效防控,采用定点调查、图像采集、视频、鉴定等方法,对白花鬼针草的访花昆虫种类、访花频率、日活动规律等行为特点进行观测。结果表明:白花鬼针草的访花昆虫共有5目9科14种,其中东方蜜蜂(Apis cerana)、中国芦蜂(Ceratina chinensis)、绿芦蜂(Pithitis smaragdula)、菜粉蝶(Pieris rapae)、黄钩蛱蝶(Polygonia caureum)、东亚豆粉蝶(Golias poliographus)为主要访花昆虫;它们的日活动规律差异不大,在高温时段数量均下降;东方蜜蜂具有访花频率高,花朵停留时间短,花间移动距离短,携粉量高等特点,为白花鬼针草的最佳传粉者;中国芦蜂与绿芦蜂访花频率及访花行为特征相近,但中国芦蜂停留时间较短,两者花间移动距离在0.3~8.5 m;鳞翅目的蝶类访花频率最低,花朵停留时间长,黄钩蛱蝶和东亚豆粉蝶花间最大移动距离均超过8.5 m,菜粉蝶次之,在0.5~8.2 m。最大移动距离超过2.0 m的访花昆虫占总数的61.67%。  相似文献   

8.
中国热带特有野生苦苣苔科观赏植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热带特有的野生苦苣苔科植物14属34种的观赏种类、观花类型,观赏资源的分布特点、引种栽培条件及观赏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热带地区特有野生苦苣苔科观赏植物分为多年生草本类、灌木类、附生灌木类3大类别;观花类型分为白花类、紫花类、红花类、黄花类和蓝花类;热带特有苦苣苔科观赏植物多数种处于濒危状态,分布区域狭窄,而成为单种植物群体.海南是我国热带地区特有苦苣苔科植物分布较宽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以砂培法进行种子萌发试验,通过发芽势(GE)、发芽率(GP)和发芽指数(GI) 3个指标评价白花鬼针草种子在不同湿度、pH、盐度和渗透势条件下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白花鬼针草种子在相对湿度为30%~100%均能够萌发,发芽率在51.66%~95.21%,湿度为70%时发芽指标最高。种子萌发对pH的适应范围较广,在pH 4~10均能够萌发,发芽率在78.36%~94.35%,pH为7时,发芽指标最高。种子萌发还具有较高的耐盐胁迫性,盐度为0~320 mmol/L均能够萌发,发芽率在5.78%~95.07%;当盐度为0~20 mmol/L时,发芽指标无显著变化;当盐度20 mmol/L以上时,随盐度升高,发芽指标显著降低。种子萌发对渗透势的耐受范围较小,当渗透势为-0.06 Mpa,发芽指标最高,发芽率为95.07%;当渗透势降低至-0.32 Mpa时,发芽率快速下降为58.96%;当渗透势降低至-1.1 Mpa时,完全抑制了其种子萌发。由此可见,白花鬼针草种子萌发能够适应较宽的湿度、pH和盐度范围,而对渗透势的耐受范围相对较窄。  相似文献   

10.
三叶鬼针草生长、繁殖规律与防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叶鬼针草为外来入侵杂草,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影响,又因其生长速度极快,可以作为动物饲料开发利用.通过进行三叶鬼针草生长测定、种子繁殖和侵占特性、除草剂的防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刈割高度的提高,三叶鬼针草鲜生物产量、干物质含量和粗纤维含量随之提高,但粗蛋白含量随之降低,从饲料利用来考虑适宜的三叶鬼针草刈割高度为61 ~80 cm,一年适宜刈割3~4次,其总鲜生物产量为7.28 kg/m2,干物质产量为1.32 kg/m2,粗蛋白质产量可达205.9 g/m2,有较大的饲料开发价值.三叶鬼针草种子成熟季节分布规律为春、夏季约占14%,秋季约占50%,冬季约占36%.种子发芽的主要季节是春、夏季(约占66%).防治路边或高大乔木林里的三叶鬼针草,使用百草枯100倍液喷施防治效果较好;防治农作物中的三叶鬼针草,建议使用乙草胺100~200倍液并添加增效剂,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