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为了掌握我省小麦品质状况,促进小麦品质改良工作,我们于1986—1988年对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品种品质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一、研究材料山西省小麦分春麦、冬麦两大类,三大生态区(北部春麦区,中部晚熟冬麦区,南部弱冬性中熟冬麦区),接种植面积决定取样份数,在同一生态区内以大面积种植的主干品种、搭配品种为主分别取样(基中有部分苗头品种),兼顾行政区划区和水地、旱地不同产量水平等不同类型,保证一定的代表性。通过1986—1989年三年连续征集,共获得50多个品种,900多份样品,进行了8个方面29个项目的品质测定。二、结果与分析 (一)山西省小麦品质状况山西省海拔较高,土层深厚,气候冷凉干燥,温差较大,光照充足,适宜优质小麦生  相似文献   

2.
3种杀菌剂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5,(11):1476-1478
研究了三唑酮、百菌清和多菌灵3种杀菌剂对2个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菌剂可提高小麦千粒质量,但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3种杀菌剂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使2个小麦品种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均有所改善。使用多菌灵使小麦产量和品质均提高较多。  相似文献   

3.
2013年12月11日,美国农业部公布了最新农产品月度供需报告。小麦:进口量上调提振本月美国2013/2014年度小麦供应量上调1000万蒲式耳。加拿大小麦产量创纪录及出口增加将提振美国小麦供应量加大。美国硬红春麦和软红冬麦进口量各上调500万蒲式耳。所有小麦出口量未做调整,但分品种小麦出口量略做调整。其中软红冬麦出口量上调500万蒲式耳,硬红春麦出口量下调500万蒲式耳。美国小麦年终库存量上调1000万蒲式耳,达到5.75亿蒲式耳,高于平均预测  相似文献   

4.
小麦条锈病是世界小麦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尤其在高纬度或高海拔的冷凉地区为害严重,病害流行时,受害小麦可减产30%以上,甚至绝收.阿坝州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地貌,立体气候分布明显.形成了典型的小麦立体垂直种植模式.小麦条锈病可在本地冬麦、晚熟冬麦、春麦和自生麦苗上周年循环为害。  相似文献   

5.
小麦是167团主要的种植作物,每年种植面积2000~2333公顷,冬麦约占2/3,春麦约占1/3。2003年小麦平均667米~2产量突破450千克,2005年平均667米~2产量为453千克。一、品种选择167团农业用水不足,且干热风发生早而频繁,选择具有高产优质、灌浆期较短的中早熟品种,冬麦可选择新冬17号、新冬18号、新冬22号、石冬8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黑龙江省小麦生产提供施肥依据,研究了黑龙江省小麦东部主产区施用钾肥对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钾肥可增加小麦的株高、穗长、茎粗,延长面团的稳定时间,提高面粉的粉质质量指数,提高小麦的品质,产量较对照增加6.64%.兼顾产量与品质两个方面,在黑龙江省东部白浆土小麦主产区春小麦的适宜钾肥施用量为66.7~88.9 kg/hm2.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绿色防控技术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当地农户常规管理为对照(CK),设置病害绿色防控区(T1),虫害绿色防控区(T2),病虫害绿色防控区(T3),综合防治区(T4)4个绿色防控措施,研究小麦干物质积累、干物质转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和小麦品质的变化特征。【结果】绿色防控技术显著提高小麦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转运率和产量,其中以综合防治区的小麦干物质积累量最高,花后贡献率最大。绿色防控技术显著影响小麦籽粒和面筋品质,能够提高小麦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其中综合防治区的小麦蛋白质含量、容重、出粉率和湿面筋含量最高。【结论】绿色防控技术对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有较好的效果,其中综合防治的效果最好,可在小麦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郓城县是山东省的小麦主要生产区域,小麦在该地区的产量和品质对维护山东省粮食安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农民在传统小麦生产过程中,只注重化肥尤其是氮肥的施入,不注重有机肥的施入,对田间土壤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最终影响到小麦的生产能力。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有机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施入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小麦品质,对保证小麦获得高产和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黑龙江省80-90年代审定的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0年代的小麦品种比80年代小麦品种在产量、容重、千粒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及沉降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湿面筋和沉降值提高的最快。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的品质比中熟品种的品质好,但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的产量比早熟品种的产量高。  相似文献   

10.
一、干热风危害的气象指标 干热风是小麦生长发育中后期的一种常发性气象灾害,一般可使小麦减产5%~10%,严重时可达20%,而且影响小麦品质及出粉率;由于干热风危害的气象指标冬麦、春麦不同,地区之间也不一致;以下是北方冬麦区小麦干热风日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11.
无公害优质强筋小麦生产技术是一套使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效益好的栽培技术,该技术可提高氮肥利用率15%以上,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小麦籽粒品质,保证小麦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12.
雁北春麦区改种冬小麦是小麦种植史上由春麦变冬麦的一场革命。1997年朔州市农业局承担农业部提出”冬麦北移”战略的引种、试种项目,1998~2000年连续3年试验、示范获得成功,产量品质均不错。1998年平均单产403.5公斤;1999年大灾之年,100亩冬麦套种田平均单产255公斤,比春麦平均单产125公斤亩增l30公斤,增产104%;2000年种植1030亩,平均单产404公斤,千  相似文献   

13.
龙94-4083小麦需肥特性及施肥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龙94-4083强筋小麦需肥特性及施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龙94-4083小麦养分吸收量前期少,中、后期迅速增加,并有两个吸收高峰。一是从三叶期到孕穗期,二是从灌浆期到成熟期。在三叶期小麦植株养分吸收量最少,成熟期最多,而且对氮和钾的吸收量远远大于磷。氮、磷、钾平衡施肥既增加了小麦产量,又改善了小麦品质。  相似文献   

14.
优质强筋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是一套使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效益好的栽培技术,该技术可使氮肥利用率提高15%以上,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子粒品质、保证小麦产品安全。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选择适当的生产基地选择土质为中壤或偏黏的肥沃平原乡镇为基地,区域化连片种植。另外生  相似文献   

15.
弱冬性彩色冬麦在博尔塔拉州作春麦试种,顺利地通过春化阶段,完成抽穗、结实。提高了繁殖系数,加快繁育速度,为博州地区提供了可利用的彩色小麦新品种。彩色小麦富含微量元素硒,有着广阔的食品加工前景和市场。  相似文献   

16.
浅议如何评价小麦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小麦生产只注重产量,而忽视品质,随着近年来小麦产量的逐年提高,小麦品质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重视。同时,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已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但目前在粮食生产及流通领域有一种看法,认为白皮小麦是优质小麦,而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角质含量高的才是优质小麦。那么,到底什么类型的小麦才是优质小麦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从小麦品质说起。  相似文献   

17.
钾肥对小麦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采用一点多年联合方差分析和随机区组单个自由度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钾肥处理对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17种氨基酸及其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13kg·hm-2的产量水平和土壤有效钾含量达011g·kg-1的情况下,施钾肥比不施钾肥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和改善小麦营养品质。无论从产量、成本、经济效益,还是从营养品质的角度考虑,都以每hm2施K2O60kg为好。  相似文献   

18.
张密 《新农业》2023,(10):13-14
安康市地处汉江流域,有关小麦生产中氮素运筹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的试验报道不多,因此,开展安康市自然生态条件下的氮肥运筹对优质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十分迫切。2020~2021年,以绵麦48为供试材料,分别在其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和挑旗期进行了追施氮肥试验,并检测籽粒产量、品质性状和籽粒干物质积累等小麦重要性状参数。结果表明,在保证品质性状的前提下,适时延迟春季追氮时期能够显著提高优质冬小麦产量,尤其是拔节期追氮的增产效果更佳明显。本文为优质小麦保优促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于强筋小麦品种在生产上是否能够保持专用的特性,除了自身遗传特性外,栽培技术上如加深耕层、精细整地、测土配方施肥、前氮后移、限量灌溉浇好拔节一灌浆水、及时防治病虫草害、适时收获等可使强筋小麦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面团稳定时间及产量有显著提高。研究栽培技术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使其在大田推广应用,有利于提高种植强筋小麦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陵县县域尺度内土壤地力水平,进行相应地力水平下小麦产量、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测定,对土壤养分和小麦产量及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定量统计分析,构建土壤养分与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系模型,分析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土壤因子,从单因子效应和不同因子两两互作效应分析不同因素的贡献率,为良种区域生产和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