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薯浙紫薯1号早收栽培的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甘薯(Ipomoea batatas L.)浙紫薯1号作为迷你甘薯种植的可行性,并为高效栽培提供依据,开展了浙紫薯1号早收栽培的特征特性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浙紫薯1号结薯早,单株结薯数6个左右,前期薯块膨大快,小薯的粗纤维也较少,食味好,适宜作为迷你甘薯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早收栽培技术下甘薯品种浙薯75推迟收获后的薯块膨大动态,开展了浙薯75甘薯在早收栽培技术下推迟收获的分期挖薯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浙薯75在早收栽培条件下推迟收获,其后期的薯块膨大速度较快,薯块增重比例高,扦插后167 d的单株薯块重达到1090g,比扦插后90d的单株薯块重增加了142%.说明浙薯75在早收栽培技术下推迟收获能够取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早收栽培下甘薯新品种浙薯70特征特性观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薯浙薯70早收栽培的特征特性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浙薯70的单株结薯数比心香、浙紫薯1号少,结薯较迟,但一旦结薯后,薯块膨大速度快,扦插后第90天薯块在100~250 g之间或50~200 g之间的比例明显高于心香甘薯;浙薯70薯块商品性较好,食味优,是一个比较适宜于作为早收栽培的甘薯品种.  相似文献   

4.
早收栽培甘薯品种浙薯132延后收获的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早收栽培甘薯(Ipomoea batatas L.)品种浙薯132延后收获的薯块膨大增重动态,开展了浙薯132延后收获的分期掘薯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浙薯132不但结薯较早,前期薯块膨大快,而且后期薯块膨大增重比例也较高,其延后收获也能取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明确甘薯新品种浙薯75早收栽培的生长动态,在早收栽培下对不同年份的浙薯75进行特征特性观察试验。数据结果表明,浙薯75单株结薯数较多,前期薯块膨大较快,鲜薯蒸煮食用口感比较粉,4 a田间试验平均产量1 393.25 kg/667hm2,可作为迷你甘薯早收栽培的一个供选品种。  相似文献   

6.
对早收栽培甘薯浙紫薯1号进行了3.00万、3.75万、4.50万、5.25万、6.00万、6.75万、7.50万株·hm-2 7个密度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浙紫薯1号于5月22日扦插,8月19日收获,生长期89 d,扦插密度以6.75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7.
采用裂裂区设计方法,对冬种加工型马铃薯良种"泉引1号"脱毒原种进行垄植、地膜覆盖和育苗移栽芽长3项栽培措施研究.结果表明,3项栽培措施对产量、生育进度、单薯重量和地上部生长都有影响;主区单行垄植(A1)的结薯早于双行垄植(A2),产量较高;裂区地膜覆盖(B1)比裸地栽培(B2)早出苗、早结薯,薯块膨大速度快,大中薯比例明显增加,增产显著;裂裂区育苗移栽芽长1 cm(C1)比C2、C3、C4,早出苗、早封行,叶面积系数峰值最高,早结薯早膨大,大中薯比例最高,产量最大.在本试验条件下,加工型马铃薯泉引1号原种冬种丰产栽培措施的最优组合是A1B1C1.  相似文献   

8.
南紫薯65是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苏薯8号为母本,宁紫薯1号、Ayamurasuki等紫心甘薯品种为父本,进行混合授粉,从杂交实生苗中选育的高产紫心甘薯新品种.该品种紫皮紫心,结薯集中,薯块圆整,适宜于紫薯泥、饼馅原料等食品加工,也可用于烘烤食用.通过早栽、大垄等栽培措施,可提高南紫薯65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采用3因素裂区试验设计,探讨覆盖黑膜对渝紫263、浙紫薯1号2个紫薯品种的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黑膜对2个品种单株增产17.9%,平均667 m2增加效益810.3元。覆盖黑膜对渝紫263在2个收获期的增产、增效均明显,109 d收获覆盖黑膜单株增产117.2 g,667 m2增效904元,123 d收获单株增产142.3 g,667 m2增效994元;对浙紫薯1号在123 d收获单株增产56.4 g,667 m2增效达1 283元,而在109 d收获单株增产17.5 g,667 m2增效仅为60元。覆盖黑膜使浙紫薯1号薯块结构更为合理,其123 d收获的单株产量为607.2 g,比渝紫少33 g,667 m2效益增加600元。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脱毒种薯小薯化栽培结果表明,能获得较好的小薯生产效果。单株主茎数比常规栽培要多1倍左右,单株薯数比常规栽培多2~4倍。切块栽培的50 g以下小薯数量比例约为86%,用种量繁殖系数约为17,比种薯常规栽培大50%左右。小整薯栽培的小薯生产表现好于切块栽培,早收比正常收获好,早收的50 g以下小薯数量比例达99.2%,仅小薯繁殖系数达19.62,比常规栽培用种量繁殖系数大近1倍。小薯化栽培不仅能在种薯生产上应用,而且也能用于精品迷你薯的生产。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MG56是一个中早熟菜用马铃薯新品系。在浙江省多点品种比较试验中,二年平均鲜薯产量2 402.89 kg,比对照中薯3号增产11.46%;大薯比例69.18%,大中薯比例87.80%,均优于对照中薯3号。田间马铃薯晚疫病抗性明显优于中薯3号。块茎快速膨大期出现在出苗后50 d前,比中薯3号早,约50 d时块茎产量可以超过早熟品种费乌瑞它。MG56适合作马铃薯早收栽培。  相似文献   

12.
宁紫薯3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徐薯18×浙紫薯1号杂交后代中选育的优质鲜食型紫甘薯新品种,2012—2014年经国家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宁紫薯3号鲜薯平均产量27 295.5 kg/hm2,比对照品种宁紫薯1号平均增产6.86%,干物率为31.5%,每100 g鲜薯薯块中花青素含量为17.0 mg。宁紫薯3号具有鲜薯产量高、商品性好、熟食品质优、耐贮藏等特点,2015年3月通过全国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的鉴定。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四川丘陵地区适宜机械化甘薯新品种,分别从四川大面积种植的食用型、淀粉型、紫薯型3个类型中选取材料,进行人工收获与机械收获,分析了藤蔓长度、薯形和大小、薯皮厚度和硬度等对机械化收获的影响.结果表明,广薯87的植株藤蔓长度最短,适宜机械化藤蔓粉碎;在人工收获时,破损率最小的品种南紫薯018,其扁率也较偏小,破损率最大的甘薯品种宁紫薯1号,其扁率也较大(第2位),说明扁率大小跟破损率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在机械收获时,大多数品种基本上都没有破损的薯块,说明机械收获能够明显改善薯块破损的情况;而扁率最大的南紫薯008其机械收获时的破损率比人工收获时明显大得多,说明薯形越长,越不适合机械化收获;另外薯皮厚度和硬度与破损率之间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紫甘薯花青素含量积累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甘薯"绫紫"和"徐紫薯3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期取样,测定了不同收获期和贮藏期薯块的花青素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采收取样期推迟,薯块产量呈逐渐上升趋势;而块根膨大初期,紫甘薯薯块单位质量的花青素含量相对较高;在薯块膨大中后期,随紫甘薯薯块的膨大,薯块单位质量的花青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收获期薯块的花青素含量变化渐趋稳定;贮藏期,薯块的花青素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5.
湘薯99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2015年从浙紫薯1号薯块的自然芽变材料中获得,经过水培、脱毒扩繁和品系鉴定选育而成。湖南省连续2 a多点区试平均产量分别为35 488.05和36 074.40 kg/hm~2,较对照湘薯15分别增产15.3 %和18.6 %,在5个试验点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薯皮浅黄色,薯肉主要颜色为浅橘红色,次要颜色为黄色,偶有紫晕;结薯较集中,单株结薯5~9个,湖南地区夏薯栽培的商品薯率可达60%;薯块熟后无粗纤维,香甜粉糯,食味评分佳;抗薯瘟病,中抗根腐病和蔓割病,适宜在湖南省甘薯主产区夏、秋两季栽培,栽培时应注意精选种薯、培育壮苗,深耕土地、高垄双行,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16.
对甘薯甬紫薯1号的分枝、茎叶生长、薯块形成膨大等生长发育特性进行研究。在栽培技术措施上,分枝期应促分枝,早封垄。茎叶生长期要促茎叶生长,同时要促增不定根分化形成块根。块根膨大期要提高养分的合成和运转能力,促进块根膨大,增加重量。在施肥上前中期以氮磷为主,中后期以磷钾为主,有利于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7.
对6个迷你型甘薯分6~7期收获,研究收获期对其丰产性和商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品种的主茎长度随着收获期的推迟而增长,但增长速度不同;单株鲜薯产量也随收获期的推迟而增加,河南16在81d收获比71 d产量增长最快,达251.4%,浙薯132与浙薯75分别达87.3%至46.3%;浙紫薯60602与渝紫2632个紫薯品种在91 d以后产量增长较大,增幅为64.9%~90.4%;浙薯75在各个收获期单株产量最高,商品薯产量也居最高。  相似文献   

18.
<正>1.选用良种,培育壮苗。根据红薯品种的特性和栽培用途选用高产品种。春薯区宜选用耐肥、缓苗快、结薯早、薯块多而整齐、薯块膨大持续时间长的中熟品种。以食用为主的地区可选用苏薯8号、安平1号、徐薯34、徐薯23等;以加工淀粉为主的地区选用梅营1号、SL-19、豫薯12、豫薯13等;以兼用为目的选  相似文献   

19.
甘薯心香早收栽培的特征特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甘薯心香早收栽培的物候期、形态特征、生长动态及其他主要经济性状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心香品种于5月下旬扦插,其还苗期、分枝期和封垄期与其他品种没有明显差异;植株呈半直立,薯蔓较短,基部分枝可达10个以上;结薯浅而集中、整齐,薯形呈长纺锤形,单株平均结薯6个以上;心香结薯时期早,前期薯块膨大快,薯肉黄色,纤维少,口感粉甜;早收栽培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浙薯956是浙江省首个自主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2019年通过品种登记,2021年起列入浙江省主导品种。在2015—2016年浙江省多点鉴定试验中平均每667 m2鲜薯产量2 388.5 kg,比对照中薯3号增产10.82%。在2018—2021年春季马铃薯新品种多点示范中,平均每667 m2鲜薯产量2 882.4 kg,比对照中薯3号增产23.02%,示范方测产验收每667 m2最高产量达3 683.3 kg。田间马铃薯晚疫病地上部和块茎抗性明显优于中薯3号,中抗马铃薯X病毒和Y病毒。浙薯956属于中早熟品种,在浙江省可作春、秋两季栽培,作春季早收栽培时可在出苗55 d以后提早收获上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