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87~1992年发表的论文进行引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年共发表论文343篇,有326篇附有引文;平均引文量10.49篇,综述性文献平均引文量331篇,无引率为4.96%;引文类型主要是期刊,占引文总量的71.61%;中文、英文文献分别占引文量的49.47%和47.72%;引用中文期刊245种,引用外文期刊432种,50%以上引文出自26种中文期刊和36种外文期刊;中文文献半衰期5.3年,外文为10.5年。  相似文献   

2.
对1986~1992年《西北农业大学学报》刊登论文的引文(引文量、引文类型、引文语种、引文年代分布等)用文献计量学原理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7年学报刊登论文484篇,共引文3895篇,平均引文数为8.03篇;中文占引文总数的49%,外文占51%;期刊占69.5%,图书与特种文献占30.5%;自引率占21.7%.同时,还对全国7所重点高等农业大学学报的引文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3.
对1986~1992年《西北农业大学学报》刊登论文的引文(引文量、引文类型、引文语种、引文年代分布等)用文献计量学原理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7年学报刊登论文484篇,共引文3895篇,平均引文数为8.03篇;中文占引文总数的49%,外文占51%;期刊占69.5%,图书与特种文献占30.5%;自引率占21.7%,同时,还对全国7所重点高等农业大学学报的引文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稻科学》论文及文献源评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中国水稻科学》1995~1999年期间所刊的论文及引文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水稻科学》每期载文量12.75篇,论文的合著率达到96.5%;平均引文量12.35条,引文语种主要为中文和英文,分别占52.5%和45.3%;引文类型主要为期刊,占79.1%,其次为图书,占19.1%,特种文献仅占1.8%;期刊半衰期为7.4年,期刊自引率为4.9%;中文核心期刊13种,其中中文高效核心期刊8种。  相似文献   

5.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论文及其引文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0~1991年发表的论文及其引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2年共发表论文765篇,有719篇论文附有引文;平均引文量9.35篇;无引率为6.01%;引文语种英文占51.9%。中文占44.6%;引文类型主要是期刊,占68.5%,图书占21.3%;共引中文期刊344种,其中50%的引文出自12种期刊,外文共引用628种期刊,50%出自52种;引用的中文文献的85%以上、外文文献的60%以上是近10年发表的;中文文献半衰期为4.7年,外文为7.8年;著者自引率为10.1%;学报被引率在29所农业院校中名列第一.  相似文献   

6.
统计分析了《浙江林学院学报》1989~1993年所发表的396篇论文的引文数量、引文文献类型、引文语种分布、引文年代分布及引用的重点期刊,并与同类刊物作比较。结果表明平均引文数量为6.30篇;期刊引文占61.25%,图书占37.11%;近10a出版的汉文文献占被引数的82.91%,近15a出版的外文文献占56.37%。  相似文献   

7.
七种农业院校学报引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七所部属全国重点农业院校的学报1990年刊登论文(在含简报、实验报告)的引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论文共计577篇,其引文计4290篇。统计项目包括引文量、引文语种、引文类型、引文年代分布、自引率、引文的期刊分布以及各学报引用中、外文重要期刊等。结果表明,七种学报平均每篇论文引文量为8.23篇,中文占48.5%,外文占51.5%;引文类型,期刊占73.6%,图书和特种文献占26.4%;中文最佳引用年限为3年,外文为7年;中文半衰期4.97年,外文10.6年;作者自引率11.1%,期刊自引率4.0%;引用次数最多的中文期刊,有六个院校分别为本校学报。  相似文献   

8.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0~2004年引文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2004年《南京农业大学学报》中刊载的592篇论文的引文数量、频率、类型、语种、自引率、年代、半衰期和普赖斯指数等指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学报》引文量呈上升趋势,平均引文量为10.10条,引文以6~10篇最多;主要的引文类型为期刊和图书,分别为78.52%和18.48%;引文语种主要是中文和英文,分别占52.43%和47.43%;期刊自引率为8.92%,引文年代集中在10年左右,普赖斯指数平均为34.3。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计量学原理,对《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003年五年发文所附引文进行统计分析,定量描述了该刊引文的数量、类型、语种、年代、引用期刊、自引率等分布状况。研究表明1999~2003年篇均引文量12.01,与1989—1992年《山东农业大学》篇均引文量10.49相比,增加了1.52;期刊被引率达74.81%,图书占引文量的21.21%;五年期间外文引文共3343篇,占全部引文量的47.2%,主要是英文文献;被引期刊年限最早的中文1975年,外文1947年,最近的中外刊均为当年,时间跨度57a;中文期刊半衰期为5.83a,外文期刊半衰期为10.39年:学报五年来期刊自引164次,自引率1.27%。  相似文献   

10.
对《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85~1994年发表的论文及其引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0年共发表论文694篇,有621篇有引文;共引文3849篇次,平均引文数5.5;引文语种英文占28.7%,中文占69.5%;引文类型期刊占61.9%,图书占38.1%。  相似文献   

11.
对《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6年中发表的543篇论文、引文和作者(包括发文引文情况、发文地区与发文系统、引文类型与引文语种、论文作者合著情况、多产单位与核心作者、被引期刊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客观地反映了目前该学科研究队伍的基本状况,得出我国农业系统科学和农业系统工程理论文献引文的一般规律。从文献计量学角度,证明《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是我国农业科技期刊中水平较高,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2.
高等农业院校学报论文的引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1991-1993年《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和《西北农业大学学报》刊载的575 篇论文的4421条引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学科研人员 在教学科研中能注意利用现有文献;需求情报主要来自中文和英文科技期刊论 文;中外文农业文献的半衰期分别为6年和12年.  相似文献   

13.
笔者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0—1995年信阳农专学报的180篇论文及527篇引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发文所属学科为本校核心专业学科倾向;论文合著化程度达61.1%,校外来稿比例为12.2%,属上级立项课题的论文发文率为25.0%,译文所占比例仅有1.7%;论文平均字数为5.04千字,论文平均引文量力2.93篇,无引率为29.4%,引用外文文献的比率为9.1%,自引率为5.9%;引文中,期刊类占51.8%,图书类占45.1%,特种文献占3.1%;有88.4%的引文是近15年内发表的。分析结果为我校教学、科研、学报及图书情报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山西农业科学》2007—2011年载文与引文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山西农业科学》的学术水平和载文质量。以《山西农业科学》2007年—2011年刊发的论文为统计样本,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其载文、引文及作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刊5年间共出版60期,刊载论文1 961篇,其中,基金论文889篇,基金论文占比平均为45.33%;发文的引文总量为16 309篇,篇均引文为8.32篇;引文语种外文占总引文量的21.29%,略高于该刊2003年—2005年的21.20%;普赖斯指数2007年—2011年呈逐年增加趋势;该刊所载论文第一作者属山西省省外的有413篇,占20.89%,且从2007年—2011年其所占的比例呈逐年递增趋势。该刊的各项指标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还需要从自身质量抓起,并加强多渠道的宣传,为期刊的科学发展而努力。  相似文献   

15.
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2004年间发表的324篇论文及所引用的4043篇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与定量研究.结果表明,6年间<学报>的载文类型以研究报告为主,文献综述和研究简报为辅;年引文量和引文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平均引文量为12.48篇,引文率为100%,作者自引比例为5.54%;引文类型主要是期刊和专著,分别为77.67%和17.88%;引文语种主要是汉语和英语,分别占63.49%和36.09%;普赖斯指数介于30%~40%之间,引用频次较高的核心刊物涉及20种.  相似文献   

16.
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按照期刊评价体系中的学术水平指标对2003~2007年5年间《四川农业大学学报》载文的地区分布、学科分布、合著情况、论文基金资助情况、出版时滞、影响因子、立即指数、引文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的出版时滞大大降低,公共基础学科研究增长快速,基金论文的比例逐年增高,论文地区越来越广,合著率呈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提高《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学术质量的一些建议,以推动本刊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