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6种药剂对楸树根结线虫病进行室内药效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各种药剂均有一定防治效果,以15%铁灭克和40%甲基异柳磷效果显著。每株用0.8g,根结减退率分别达到92.9%和9l.8%。  相似文献   

2.
应用6种药剂对楸树根结线虫Meloidogyne arenaria(Neal)Chitwood.M.hapla Chitwood病进行室内药效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各种药剂均有一定防治效果。15%铁灭克和40%甲基异柳磷效果显著,每株0.8g,根结减退率分别达到92.9%和91.8%。  相似文献   

3.
应用6种药剂对楸树根结线虫Meloidogynearenaria(Neal)Chitwood、M.haplaChitwood病进行室内药效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各种药剂均有一定防治效果。15%铁灭克和40%甲基异柳磷效果显著,每株0.8g,根结减退率分别达到92.9%和91.8%。  相似文献   

4.
马占相思苗根结线虫病是新发现的一种马占相思根部病害。该病害的典型症状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叶片黄化,在表土层下的根颈处及主根上,有膨大的病瘤,病瘤内有根结线虫。该病的发病率一般为15%,严重的可达43%。三个月苗龄的发病苗木,平均高生长比健康苗木降低21.9%。病害发展到晚期,导致苗木死亡。该病病原是根结线虫属的一种。防治方法主要是检疫、轮作、杜绝侵染源、物理处理并结合化学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5.
经采用对比法和随机区组设计、通过比较不同药剂种类,不同施药方法和不同剂量的防治效果。筛选出较好的防治药剂为3%呋喃丹颗粒剂、2.5%讽刺人体粉剂和3%溴氰菊酯粉剂。定植时,每塘用6-8克,筛选出的防治药剂经试验示范林应用。幼林保存率达92-98%,林内虫害虫死亡率〈5%。  相似文献   

6.
国外松枯梢病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外松枯梢病作施硼和药剂防治试验,晶体硼砂30克/株的效果最好,平均防治效果80.4%,其次是2;2:100波尔多液为76.5%,40%多菌灵400倍液为59.3%,70%甲基托布津400倍液为59%,营林措施防治效果为65.8%-66.2%。  相似文献   

7.
对国外松枯梢病Diplodiapinea(Desm)Kickx.作施硼和药剂防治试验,晶体硼砂30克/株的效果最好,平均防治效果80.4%。其次是22100波尔多液为76.5%,40%多菌灵400倍液为59.3%,70%甲基托布津400倍液为59%。营林措施防治效果为65.8%—66.2%。  相似文献   

8.
灭幼脲类杀虫剂防治栗实象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卡死克、灭幼脲Ⅲ号和抑太保等灭幼脲类杀虫剂对板栗栗实象Curculio arakawai Mats.et Kono进行了小区药效和林间防治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药剂均可明显抑制栗实象成虫产卵量及子代卵的孵化,其中卡死克和灭幼脲Ⅲ号效果最佳,综合抑制率分别为93.5%和89.8%,抑太保稍低,其综合抑制率为77.6%。林间防治示范试验,可使虫害率由平均54%左右下降到8%以下,基下降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9.
树干注射化学药剂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两种内吸性杀虫剂树干注射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的表明:树干注射化学药剂对防治蛀梢期小蠹成虫有较好的效果。两种药剂平均杀虫效率均70%以上,50%甲胺磷的效果略高于40%氧化乐果。药剂对云南松树梢和针叶均无不良影响。以8月采取每孔注射1.5mL的40%氧化乐果乳油或50%甲胺磷乳油的防治效果最佳,杀虫率达到87%以上。  相似文献   

10.
通过3年的研究,在摸清了银杏超小卷叶蛾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的基础止,采用树干刷涂白剂、人工防治、化学药剂和生物制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防治银杏超小卷叶蛾3500hm^2,防治后使被害株率由85.3-100%下降到8.09%-22%,平均增产20.2%,每公顷增加产值7.5万元。  相似文献   

11.
10%吡虫啉WP防治梨木虱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代梨木虱若虫期,用10%吡虫啉WP进行田间防治试验。药剂浓度分别为10000、8000、5000和3000倍液。药后1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9.4%、92.4%、94.0%和93.6%,药后14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77.5%、86.8%、92.2%和96.3%,均明显高于目前常用农药的防效,且对植物安全,对害虫天敌及有益生物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3年的研究,在摸清了银杏超小卷叶蛾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树干刷涂白剂、人工防治、化学药剂和生物制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防治银杏超小卷叶蛾3500hm2,防治后使被害株率由85.3%~100%下降到8.09%~22%,平均增产20.2%,每公顷增加产值7.5万元  相似文献   

13.
杉木无性系采穗母株药剂处理促萌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快速扩繁增殖杉木优良无性系,应用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KMnO4等化学药剂处理杉木采穗母株根颈试验,探讨促萌机理。结果表明,0.2%KMnO4液,10×10-62.4-D和5×10-6三十烷醇三个处理有促萌效果,萌条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46.2%,25.8%和14.0%。  相似文献   

14.
食芽象甲是我国北方枣林重要害虫。在研究了食芽象甲的生物学特性和为害嫩芽的特点的基础上,于1991 ̄1993年在永和县枣区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和人工震落收集虫体的综合措施,有效地控制虫害,促进了枣树生长和结果。与对照区相比,防治区的虫口减退率达90.8% ̄96.3%;枣树正常发芽率提高93.0%;生长前期枣吊数增加16.6% ̄28.2%,枣吊长度平均增加34.3% ̄44.1%,前期座果率提高99.0%;  相似文献   

15.
1992~1994年在濮阳进行的田间试验和73hm2左右的示范结果说明,生物药剂中生菌素(又称农抗751)防治苹果烂果病和班点落叶病可以取代常规化学杀菌剂如退菌特、多菌灵等,烂果率一般可控制在0.45%~5%;病叶率可控制在22%左右,病情指数在8%以下,优于化学杀菌剂。  相似文献   

16.
榆斑蛾系单食性害虫。幼虫暴食榆树叶片,在兰州曾一度成灾。作者对其虫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药剂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该虫在兰州地区一年只发生一代。各虫态的发生期:成虫5月下旬、6月上旬至7月下旬;卵6月上、中旬至7月下旬,8月上旬;幼虫6月中、下旬至10月上、中旬;蛹8月上、中旬至次年7月上旬。幼虫共分8龄,为害盛期为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以茧蛹越冬。经数种药剂进行杀卵、杀幼虫、杀成虫的试验、示范,以1:1000倍的2.5%澳氰菊酯乳剂或40%水胺硫磷乳剂进行防治,均可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技术与市场》2001,(10):14-14
99115400.2 骨速愈口服液,能促进骨折愈合、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与痛苦,使中医伤科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按重量百分比取熟地3%~7%、川芎3%~7%、白芍3%~7%、当旧3.8%~7.8%、桃仁2.3%~7%、红花1.5%~5.8%、蓖麻根3.8%~7.8%、人字草3%~10%、大罗伞3.8%~7.8%、绣花针3%~7.8%、药王根3%~11%、丝树皮3%~7.8%、单糖浆2%~7.8%,加水45%~55%以常规工艺煎煮20分钟~30分钟或蒸馏,滤过取得药汁,…  相似文献   

18.
1.药剂预防:为预防和减少虫害发生,有条件的单位在7~8月份可以结合病害防治,每10~15天对高羊茅草坪进行喷药预防,做法是在杀菌剂中加入内吸性或持效期较长的杀虫剂,对草坪进行全面喷洒,以起到防病又防虫的目的。2.杀灭幼虫:虫害发生时,可用2.5%敌...  相似文献   

19.
马占相思苗根结线虫病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占相思苗根结线虫病是新发现的一种马占相思根部病害。该病害的典型症状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叶片黄化,在表土层下的根颈处及主根上,有膨大的病瘤,病瘤内有根结线虫。该病的发病率一般为15%,严重的可达43%,三个月苗龄的发病苗木,平均高生长比健康苗木降低21。9%。病害发展到晚期,导致苗木死亡。该病病原是根结线虫属的一种。防治方法主要是检疫,轮作,杜绝侵染源,物理处理并结合化学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在海南地区白木香南方根结线虫危害严重的情况,选用7种药剂进行室内毒力试验,初步筛选出1.8%的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41.7%的氟吡菌酰胺悬乳剂和20%的噻唑膦水乳剂这2种防治效果相对较好的药剂;再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根据药效结果综合评价,田间试验筛选出41.7%氟吡菌酰胺悬乳剂整体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