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北省绿豆品种特点及育种目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河北省“八.五”期间育成了两个早熟、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绿豆新品种冀绿豆1号和冀绿豆2号。冀绿豆2号,生育期只有65~70天,适应性好,产量1777.5~2020.5kg/hm^2,比对照增产22.71%,居当前应用品种品系之首,累计推广面积4.7~5.3万hm^2,促进河北省绿豆生产发展。“九.五”期间及以后绿豆育种工作中,应在当前品种品系基础上与国内外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大量配制组合,创造新的  相似文献   

2.
豫花14号是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所选育,199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产、早熟、优质白沙型抗病花生新品种。在河南省区试及生产试验中,荚果和籽仁产量分别达到2960.6-3322.5kg/hm^2和2241.8-2423.9kg/hm^2,籽仁比对照增产10%以上,高产示范中荚果产量达到6750kg/hm^2。其生育期110d左右,适合于夏直播。高抗青枯病,且品质优异,蛋白质含量28.94%,亚油酸含量高达42.58%,荚果美观,籽仁色泽鲜艳、光亮。  相似文献   

3.
绿豆吉绿934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包淑英  林志  任英  高海 《杂粮作物》2003,23(6):364-365
绿豆新品种吉绿9346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开发研究中心以GZ90-7为母本,中绿1号为父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绿豆品种。200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直立、亚有限结荚习性,抗叶斑病的中晚熟绿豆品种。一般产量1400~1800kg/hm^2,适合吉林省和内蒙古等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巴西45号于1993年从巴西引进,经广西甘蔗研究所2年室内外检疫,未发现检疫性病害。广西甘蔗研究所于1995-2000年大田新植5次、宿根3次试验结果表明:巴西45号平均蔗茎产量(93660kg/hm^2)较对照品种桂糖11号(79650kg/hm^2)增产14010kg/hm^2,增幅19.59%;10月至次年1月平均蔗糖分(14.18%)较桂糖11号(13.66%)高0.52%(绝对值)。3年区域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巴西45号平均蔗茎产量(89955kg/hm^2)较桂糖11号(76410kg/hm^2)高13545kg/hm^2,增幅17.70%,平均蔗糖分(14.08%)较桂糖11号(13.93%)高0.15%(绝对值)。2001年12月该品种经广西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通过,命名为桂引4号。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花生种植面积常年在400余万亩。为解决生产上存在的品种混杂退化,产量低而不稳,病害严重,商品价值低的问题,1977年我们配制了油麻1—1×金白1号杂交组合,经连年选育,育出了高产、优质、抗病花生新品种冀油4号。1986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0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河北省第五届技术交易会金奖,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6.
在绿色标准化生产条件下,研究了播种期、密度和施肥量三因素对绿豆新品种冀绿7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期对冀绿7号夏播绿豆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密度,最后是施肥量:冀中南地区夏播绿豆产量和品质影响因素的最优组合是6月20日播种、密度112万株/667m^2、施肥量10kg/667m^2。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蔓生型绿豆辽绿6号为试材,美国磷酸二铵:①高肥(225kg/hm2)、②中肥(150kg/hm2)、③不施肥3个处理。小区面积15m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该试验分析了磷酸二铵对蔓生型绿豆辽绿6号产量的影响及氮磷钾在茎秆、叶片中积累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高肥处理有利于绿豆氯磷钾三元素的积累;中肥处理有利于绿豆株荚数、株粒数、株粒重的增加及产量的提高;辽绿6号在中肥处理(磷酸二铵150kg/hm2)的情况下,产量最高,比对照增加产量472.5kg/hm2,说明中肥处理有利于辽绿6号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高产抗孢囊线虫大豆齐茶豆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茶豆2号”为夏播中早熟大豆新品种,该品种高抗孢囊线虫1、3、5号生理小种,抗病毒病,较抗霜霉病、细菌性斑点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内4年试验,平均hm^2产量3360.9kg,比“鲁豆11”增产11.51%。山东省区域试验平均hm^2产量3303.0kg,比“鲁豆11”增产8%,生产试验平均hm^2产量2832.0kg,比“鲁豆11”增产7.8%。“齐茶豆2号”籽粒蛋白质含量43.98%。脂肪含量21.26%,为抗孢囊线虫脂肪、蛋白、产量三高品种。  相似文献   

9.
高产高油抗病油葵杂交种晋葵5号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晋葵5号是以雄性不育系76202-3A为母本,恢复系902-11R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该杂交种抗旱、耐盐碱、耐瘠薄、耐菌核病能力强,含油率达51.44%,品种鉴定平均产量3823.5kg/hm^2,比对照品种汾葵杂3号增产13.9%,生产示范平均产量2056.5kg/hm^2,比对照品种晋葵2号增产17.0%,适宜高寒山区春播及麦茬复播。  相似文献   

10.
杂交油菜湘杂油1号的高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999至2000年对湖南省范围内湘杂油1号高产示范典型田块的油菜样量、产量结构和栽培措施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湘杂油1号产量达3000-3958.9kg/hm^2的产量结构为角果5250-6750万个/hm^2,每角20粒以上,千粒重4g以上,植株高度185-198cm,一次分枝数和二次分枝数各10个左右。  相似文献   

11.
江苏棉花形成"小、壮、高"栽培新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从亮 《江西棉花》2003,25(4):13-15
“九五”以来,江苏棉花生产随着科技进步有了较大的发展。虽然年度间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棉花种植面积变化较大,但单产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全省“九五”棉花平均单产为1090.5kg/hm^2,比“八五”平均888.0kg/hm^2提高了22.8%,单产稳定在1050kg/hm^2的水平上。“十五”前两年棉花单产又分别取得1200kg/hm^2和1165.5kg/hm^2好成缋,其中植棉大市盐城133.3kg/hm^2棉花单产在这两年分别达到了1431kg/hm^2和1447kg/hm^2。从趋势可以预测,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小、壮、高”栽培体系的发展完善,江苏棉花单产将稳步踏上1200kg/hm^2的台阶。  相似文献   

12.
绿豆新品种“洮绿3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开发中心选育而成的绿豆新品种洮绿3号具有早熟、大粒、芽用特性好、适应性广等突出优点,2007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主要表现在:生育期100d左右,株型紧凑半直立,株高85cm左右,抗倒、冠层结英,种籽圆柱形,白脐,粒色鲜艳有光泽,粒形整齐,大小均匀,籽粒饱满,百粒重7.2g左右,粗蛋白质含量25.48%;在2004~2005年两年区域试验中,10个点次平均产量1330.18kg/hm^2,增产13.33%;在2005~2006年两年10个点次生产试验的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232.32kg/hm^2,比对照增产12.16%。  相似文献   

13.
青稞新品系87-9-5是甘南农科所1987年用83A-19-1为母本,肚里黄为父本组配合杂交、南繁北育、系统选育而成。1992年参加品种(系)比较试验,平均产量5500.5kg/hm^2,较对照品种肚里黄和长芒青稞平均增产48.4%;1993-1995年参加甘南州青稞联合区试,平均产量3727.5kg/hm^2,较对照甘青一号增产13.9%,居第2位。差异极显著;1996-1999年多点生产示范中平均产量4294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25.38%。该品系生育期110-115d,株高84-116cm,穗长 6.9-9.4cm,穗粒数44-52粒,千粒重42.1-48.8g。籽粒粗蛋白含量11.2%,赖氨酸0.49%,淀偻6.26%。表现早熟,抗倒伏,穗大、粒多,穗脖坚韧,落黄好,较抗大麦条纹病。  相似文献   

14.
皖豆20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明确了皖豆20的适宜播期为麦收后至6月15日,最迟不能晚于7月10日。皖豆20分枝潜力大,自我调节能力强,适宜密度为15-30万株/hm^2,最佳为22.5-30万株/hm^2,产量 26.3万株/hm62。适宜播量为75-105kg/hm^2,最佳播量75kg/hm^2。百克士中含P2O52mg以上时,可不施P肥,富K的黄泛淤土无需施用K肥,上茬小麦每公倾产量在6000kg以上的田块,N以不增产。水分是影响该品种产量的重要因素,要特别注意防旱排涝。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苏优3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优3号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杂交新品种,不育系为宁A3(MI CMS),恢复系为3075R。苏优3号综合性状好,抗(耐)病性强,成熟期早,品质优良,在1996-1998年度江苏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553.30kg/hm^2,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16.81%,在1999-2001年度国家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686.80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1.6%,苏优3号芥酸含量0.42%,硫甙含量25.87umol/g,种子含油率43.46%。  相似文献   

16.
北方春大豆超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经对辽21051、辽豆10号等16个大豆品种(系)的生理形态指标测定和高肥水产量鉴定,制定出了大豆超高产的栽培技术和生理形态指标,筛选出辽21051等2个产量潜力超过4875kg/hm^2的大豆新品系。采用辽21051大豆新品系以上述超高产技术为指导,在0.31hm^2面积上获是了产量4908kg/hm^2的北方春大豆单产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17.
94dm3系大理州农科所1994年采用系选育种方法选育的六棱大麦新品种。1998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6855.0kg/hm^2,较对照品种品八增产34.7%;1999-2001年参加大理州大麦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026.0kg/hm^2,较对照高产六棱大麦良种V43减11.3%。全生育期较对照早熟达9d。该品种生育期151d,株高85cm左右,穗长3.7cm,穗粒数45-50粒,千粒重40g左右。试验示范表现早熟,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抗倒伏,粒多,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适应性强,抗旱耐寒性较好,生长稳健,成熟落黄好,易脱粒,1999-2001年生产示范190.5hm^2,一般产量6000kg/hm^2,最高产量达9750kg/hm^2。  相似文献   

18.
河农 32 6是河北农业大学小麦育种室“八五”期间选育的特早熟、高产、多抗、优质冬小麦新品种。于 1 997年 2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编号为“冀审麦 970 0 4”号 ,并准于在适宜地区大面积繁殖推广。至 1 998年秋季省内外累计推广面积 67.1 3万 hm2以上。于 1 999年 4月获河北农业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 ,6月获河北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 1月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 选育概况1 988年以矮丰 3号 /偃大 72 - 62 9//农大 1 39/阿夫乐尔 ///矮 8系的杂交后代 84( 2 52 )为母本 ,矮丰 3号 /偃大 72 - 62 9//农大 1 39/阿夫乐尔 ///…  相似文献   

19.
兰兴庆 《杂粮作物》2002,22(2):83-84
龙薯1号是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甘薯新品种,具有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在两年的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中,产量分别为42814.5kg/hm^2和40962.0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7.43%和20.70%。龙薯1号应适时早插,保证生育期120-130d。密度52500-60000株/hm^2,分生育阶段进行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20.
旱地地膜小麦高产栽培优化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三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选取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播期、播量和施肥量为调控因子,以产量为目标函数,研究了陕西省千阳、淳化、洛川三个不同干旱地区地膜小麦优质高产综合栽培优化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各地的最佳农艺方案分别是:千阳县产量在5250kg/hm^2以上的播期为9月29~10月1日,基本苗为272.8万~330.32万/hm^2,施氮103.1~167.0kg/hm^2,P2O5 82.5~133.6kg/hm^2;淳化县产量在4500kg/hm^2以上的播期为9月31~10月5日,基本苗237.5万~320.5万/hm^2,施氮221.9~285.8kg/hm^2,P205177.5~228.6kg/hm^2;洛川县产量在3750kg/hm^2以上的播期为9月25~9月27日,基本苗286.3万~337.7万/hm^2,施氮111.5~170.5kg/hm^2,P20589.2~136.4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