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围封对荒漠草原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宁夏荒漠草原4种典型植物群落0~10、10~20、20~30 cm厚土层微生物数量及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4种土壤酶活性特性进行研究,揭示了围封对荒漠草原不同植物群落三大微生物菌群及土壤酶活性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围栏内外,4种植物群落土壤中均以放线菌占优势,其次是细菌,真菌最少。土壤微生物总数在土壤表层显著高于深层,而不同群落类型的同一土层各土壤微生物数量差异显著(P0.05),蒙古冰草群落围栏内外土壤微生物数量最多、白草群落次之、苦豆子群落最少,且4种不同植物群落围栏内土壤微生物总数均高于围栏外。同一群落类型不同土层4种酶活性在围栏内外表现不同。围封影响了不同群落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围封对针茅群落影响最大,对苦豆子群落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
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样地,对羊草群落、贝加尔针茅群落在刈割干扰下的群落特征、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刈割干扰下,以羊草为建群种的群落所受的影响比贝加尔针茅群落小,植物群落α多样性四个指数都显示比贝加尔针茅群落高,物种多样性更丰富,生长情况相对更好。各刈割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垂直分布为0~10 cm10~20 cm;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活性0~10 cm土层的均高于10~20 cm。相关分析表明,植物群落α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3.
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羊草+杂类草群落与贝加尔针茅+羊草群落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退化程度下的植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退化程度下草地地上现存量、群落盖度、群落高度等数量特征等均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大而加大;不同退化程度下草地群落密度差异不显著,与轻度退化草地相比,中度退化草地群落密度降低;羊草+杂类草群落退化程度比贝加尔针茅+羊草群落大。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分布特征,选取湿地过渡带典型植被包括芦苇、碱蓬、白刺3种不同的植物群落,在小河口和退水处设两条平行样带,采用平板计数法对湿地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群落下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和分布明显不同,而且优势类群明显。好气性细菌在小河口芦苇土壤中最多,芽孢型细菌在对照的周边农田土壤中最多,放线菌和真菌在白刺土壤中最多。常年积水的芦苇群落土壤中细菌占主导,季节性淹水的白刺群落土壤中放线菌和真菌数量明显增加,微生物组成结构随环境因子的变化而改变。土壤芽孢型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与土壤全氮含量显著相关,说明土壤氮素是调节湿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代谢及物质转化的关键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5.
长期围栏封育对巴音布鲁克山地草原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中科院巴音布鲁克生态站长期围栏封育的草原作为研究对象,对新疆巴音布鲁克三种草地类型--亚高山草原、亚高山草原化草甸、亚高山草甸化草原进行野外实地监测,研究了长期围栏封育对草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亚高山草原、亚高山草甸化草原、亚高山草原化草甸围栏内外的细菌群落组成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50;以上,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三种草地类型的0~10 cm土层的微生物数量占0~60 cm土层微生物总数的40;~90;,具明显表聚性,在0~60 cm土层中微生物数量随剖面深度加深而递减;在围栏对土壤微生物总数的影响上,亚高山草原、亚高山草甸化草原、围栏内微生物数量明显高于围栏外,且围栏内外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白三叶草在不同生长期其根际与根外土壤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数量与变化.结果表明:各生长期的根际与根外微生物的数量都是细菌>放线菌>真菌,而且细菌是微生物的主体;根际效应明显,根际效应的影响程度也是细菌>放线菌>真菌.不同生长期的白三叶草对根际细菌、真菌及微生物总数的影响相似,分布数量与根际效应均随植株生长的盛衰而增减,但对根际放线菌则随植株生长的盛衰而减增.  相似文献   

7.
选择青海湖湖东地区围栏内封育和围栏外自由放牧的青海固沙草草地为研究对象,用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群落调查,分析了围栏内外青海固沙草草地的群落特征和地上生物量特点。结果表明:多年围栏封育使围栏内外群落类型发生了变化,围栏内为青海固沙草+裸花碱茅群落,围栏外为青海固沙草+赖草群落,且每个小样方中的物种数围栏内大于围栏外。围栏内外青海固沙草群落的相似性系数达0.7。围栏外自由放牧区域的青海固沙草种群优势地位有所加强,其重要值也大于围栏内的青海固沙草。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Shannon-winner指数围栏外大于围栏内,而均匀度指数则是围栏内大于围栏外。围栏封育后群落地上生物量发生变化,地上总生物量和禾草类生物量均为围栏内大于围栏外,而杂类草和豆类毒杂草则是围栏内小于围栏外。  相似文献   

8.
黄顶菊入侵域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黄顶菊入侵对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空间分布情况的影响,利用同质园试验,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s)生物标记法研究了黄顶菊入侵对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5,5~10,10~15cm土层中N处理和FN处理土壤微生物出现重叠,而与F处理差异较大。20~25,25~30cm土层中N处理和F处理出现重叠,且二者和FN处理差异显著。不同处理中代表细菌的PLFA16∶0Nalcohol在10~15,15~20cm土层内有较大量分布;16∶1ω5c(丛植菌真菌)在20~25,25~30cm土层内有较大量分布;在20~25,25~30cm土层中没有出现17∶0 10-methyl(放线菌);除20~25cm土层外18:3ω6,9,12c(真菌)在其他土层内均有较大量分布;cy19∶0ω8c(格兰氏阴性菌)在所有土层内分布都有明显差异。不同土层不同类型微生物PLFAs的种类和含量在黄顶菊不同入侵程度之间有差异。F样地的PLFAs含量均低于N样地及FN样地,随着黄顶菊入侵程度的加深,真菌/细菌值降低,而G+/G-的值升高。说明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与地上植物群落结构密切相关,基本表现为地上植物多样性越高,土壤微生物的量越多。  相似文献   

9.
盐碱化草地不同植物群落土壤氮素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盐碱化草地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探讨盐碱化草地不同植被群落土壤氮素的特征,对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化草地5种植物群落覆盖下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个植物群落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0~20 cm土层的土壤全氮含量人工苜蓿群落>委陵菜+苔草群落>羊草+野大麦群落>稗草+菖蒲草群落>谷莠子+虎尾草群落;0~30 cm土层土壤速效氮含量人工苜蓿群落>委陵菜+苔草群落>稗草+菖蒲草群落>羊草+野大麦群落>谷莠子+虎尾草群落,其中苜蓿群落速效氮含量最高,为336.452 mg?kg‐1;5个植物群落土壤C/N均小于15∶1,苜蓿群落的土壤C/N最小,只有8.75.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稀释平板法和B iolog检测技术,分析了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时间动态,并测定了土壤养分的月份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在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细菌数量占绝对优势,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5—10月,表层与上层(0~10 cm)细菌数量为先增后减,下层(10~20 cm)为持续减少;表层真菌数量呈增加趋势,其余土层真菌的数量变化无明显规律;表层放线菌数量呈递减趋势,其余土层放线菌的数量变化无明显规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速效钾的质量分数与细菌数量呈负相关,速效钾和有效磷的质量分数与放线菌数量存在显著正相关性。B iolog Eco微平板的碳源平均颜色变化率随月份变化而不同,8月份最高。5—10月,表层与上层(0~10 cm)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以及下层(10~20 cm)土壤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下层(10~20 cm)的均匀度指数呈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唐超  刘润进  刘永举  王宝山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581-17583,17622
[目的]为了研究微生物含量随保护地连作年限、土层深度及番茄生长期变化的规律.[方法]对番茄保护地连作5、10、20年以及连作10年中0~20、20~40、40~60 cm3个层次的土壤微生物含量进行研究.采用稀释平板法测定土样微生物含量.[结果]所有土样中,细菌含量最多,其次是放线茵,真菌最少.保护地连作20年土壤细菌含量显著下降;连作10年土壤放线菌含量显著下降;连作10、20年土壤真菌含量差异不显著,且有上升趋势.0 ~20 cm土层微生物含量最高,随着土层加深呈下降趋势.20~40 cm土层细菌和放线菌含量下降明显;3个土层真茵含量间差异不大.在同一连作年限或同一土层中,不同番茄生长期显著影响微生物含量,苗期、开花坐果期番茄根围土壤中微生物含量在0.05水平显著高于结果期.[结论]连作年限、土层深度及番茄生长期显著影响根围土壤微生物含量,并且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人工林的选择、防护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从吉安市与鹰潭市的疏草荒地、人工林、天然林地的不同深度采集土样,采用稀释平板涂抹法,测定土壤微生物数量。[结果]天然林地0~10cm土层的细菌数低于10~20cm,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微生物数量、种类减少,且与土壤养分变化显著相关。同一深度下,天然林的微生物菌落和数量比人工林的多。人工林和天然林的微生物数量都与疏草荒地存在显著差异;吉安人工林与天然林的细菌数量不存在显著差异,鹰潭的存在显著差异;人工林与天然林的真菌数量不存在差异;天然林与人工林的放线菌有显著差异。[结论]天然林的土壤微生物数量、种类最多,然后是人工林、疏草荒地。天然林土壤肥力高于人工林,更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施肥对山地红枣林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方法,研究施肥对山地红枣林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不同土层(0~20cm、20~40cm和40~60cm)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P<0.05),单一施肥与氮磷钾配施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0.05)。红枣林在施肥处理下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较CK样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0~20cm土层微生物数量变化明显,其中N221.0P2O5272.7K2O 303.0和N303.7K2O 180.5两组处理的效果最明显。施肥处理下的土壤磷酸酶、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比CK有显著增加(P<0.05),N221.0P2O5272.7K2O 303.0和N303.7K2O 180.5处理的土壤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最高,P2O5272.7处理的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土壤纵向分析表明,0~60cm土层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和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均随深度增加而降低。N221.0P2O5272.7K2O303.0配施处理能明显提高枣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4.
不同桉树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种不同品种桉树土壤为对象,测定了主要微生物类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初步分析了微生物类群的数量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桉树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大,且与土壤肥力密切相关;菌类数量比较表明,不同品种桉树土壤肥力大小应为:巨桉>尾叶桉>巨尾桉>尾巨桉>巨赤桉。  相似文献   

15.
调节茶园土壤pH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酸化和碱化作用对茶园土壤主要养分、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进而探讨pH值变化与三者之间关系。[方法]用石灰调节茶园土壤pH进行不同天数培养后研究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结果]酸性土壤经石灰调节提高pH 1~2,引起土壤中速效磷、可交换性酸降低,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增加近10倍,真菌随pH增加而减少;土壤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活性随pH调节而增高。[结论]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茶园土壤pH呈降低趋势;土壤中速效磷、交换性酸、真菌数量及转化酶活性与pH之间呈负相关;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及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的酶活性与pH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广西大明山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为合理开发利用广西大明山土壤提供参考.[方法]按土壤发生分类法采集9种典型土壤类型的剖面样品,测定其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并与土壤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土壤三大菌的数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土壤微生物总数量总体以粗骨土最多,为88.53×105 CFU/g,以草旬土最低,为8.87×105 CFU/g;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加深而呈下降趋势;土壤三大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全N、全P、碱解氮、速效钾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土壤全K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土壤脲酶与蔗糖酶活性表聚现象明显,其活性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加深而呈降低趋势;土壤脲酶、蔗糖酶与有机质、全N、全P、碱解氮和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值、全K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除了与全K呈显著负相关外,与其他土壤性质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可作为评价大明山土壤性质指标.  相似文献   

17.
蒙顶山茶园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常规方法研究了蒙顶山茶园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和酶活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大类群微生物中以细菌最多,约占微生物总量的90%,真菌次之,放线菌最少;细菌数量与土壤全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放线菌和真菌数量与土壤各项理化性质相关性均不显著.土壤脲酶活性为0.165~0.248 mgNH3-N·100g-1±(38℃,3h),土壤蛋白酶活性为6.332~10.665 μgNH2-N·g-1±(30℃,24 h);土壤脲酶活性与速效钾含量具有极显著负相关性,土壤蛋白酶活性与全磷、速效磷具有显著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火灾对森林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火烧杉木林、马尾松林和未火烧马尾松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数量.结果表明,火烧对土壤微生物数量产生重大影响.土层深度为0-20 cm,火烧马尾松林土壤微环境受到明显干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细菌数量逐渐减少,真菌数量逐渐增加;深度大于20 cm,火烧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变化与上述相反,火烧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总数低于未烧林,火烧杉木林微生物数量变化幅度较小;在20-40 cm深处,细菌数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略有增加,真菌数量则略有减少.2种火烧林型土壤细菌和真菌总数呈极显著差异(P0.01).受林火干扰,在0-5 cm深处的表层土中,火烧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大于火烧杉木林,火烧马尾松林土壤真菌的r=-0.6841,细菌的r=-0.5288;火烧杉木林土壤真菌的r=-0.7216,细菌的r=-0.3789.相关分析表明,在显著性水平取0.05时,2种火烧林型的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层深度间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