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浓郁的民族风情,州内的旅游景观在新疆乃至全国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在旅游景区中,涉及民族历史、文化、民俗的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较少。基于此,以库尔勒市居民对巴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现状认识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库尔勒市居民对巴州文化旅游资源的了解程度、兴趣程度、旅游资源的喜好程度及开发价值等,并以此提出相关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养生旅游业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我国养生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该研究根据养生旅游业的发展特征、养生旅游资源开发的制约和影响因素,构建养生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模型,通过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确定养生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安徽泾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其养生旅游资源开发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我国养生旅游资源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新疆巴州博斯腾湖是新疆现存最大的湖泊,其巨大的水体景观与周围荒漠、戈壁景观形成巨大反差,是干旱地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得天独厚.但受限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经济条件,这里的旅游业还不发达.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速,这里的生态环境必将受到冲击和影响.如何保障生态环境不遭受破坏,又在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寻求可持续发展,笔者就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利弊稍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吉林省大力开展生态省建设,决定以发展长白山旅游业为吉林省旅游业龙头的时代背景下,分析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进行的评价,就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探寻了其形成原因。随后,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为出发点,以实现旅游业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提出确保旅游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5.
新疆巴州博斯腾湖是新疆现存最大的湖泊,其巨大的水体景观与周围荒漠、戈壁景现形成巨大反差,是干旱地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得天独厚.但受限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经济条件,这里的旅游业还不发达.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速,这里的生态环境必将受到冲击和影响.如何保障生态环境不遭受破坏,又在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寻求可持续发展,笔者就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利弊稍作探讨.  相似文献   

6.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依托,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旅游开发是建立在旅游资源的基础之上的,柏杨河乡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对目前旅游业的再思考。本文主要分析了柏杨河乡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今后开发的思路。为挖掘柏杨河乡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柏杨河乡旅游品牌,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立安 《甘肃农业》2005,(10):82-83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旅游业产生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本文以民族地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为例,阐述了该地区在西部大开发的大环境下应大力发展“无烟工业”——旅游业。然而在开发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评价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以及如何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提出了几点设想,希望旅游业的发展能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和生态平衡等方面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文化旅游活动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因而逐渐成为旅游业重点对待的项目。本文以骆马湖为例,通过厘清骆马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其潜在文化旅游资源,并与无锡太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进行比较,找出骆马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办法,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切合宿迁实际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对策及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天津市人文景观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特点及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当前天津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旅游资源系列开发的对策,并重点阐述在开发有形旅游资源的同时,应充分挖掘无形旅游资源的潜力,展望了天津市旅游资源开发的趋向-型观光休闲农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洪泽庭  蔡影妮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9):131-133,138
旅游业是一个高度复合型的产业系统,然而旅游开发中的外部不经济将使旅游资源处于低效率状态,资源配置难以实现帕累托最优。旅游开发的外部不经济性具体表现为旅游开发经营中的外部不经济和旅游者旅游活动中的外部不经济,其根源主要是旅游资源产权模糊和虚置、旅游资源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特性及经营者对资源成本与损耗的忽略。以汕头市发展可持续旅游业为出发点,从弱化或内化旅游开发中的外部性入手,尝试在国家干预、制度创新、产权改革等方面找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发展型旅游非优区是指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相关设施建设尚处于萌芽状态,旅游业对社会、经济推动作用较小,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的区域。伴随着旅游需求多样化、成熟旅游地容量受限,以及旅游资源开发技术的不断更新,给旅游业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或者是尚未启动的非优区开发带来了机遇。以辽宁省朝阳市大平房镇为例,分析导致旅游"非优"现状形成的影响因素,探讨发展型旅游非优区开发的理念,并提出了具体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以蒙山为例说明了在开发旅游资源和发展旅游业时 ,除注重旅游的娱乐休息、游乐观赏功能外 ,还应注意通过旅游满足旅游者体育健身、知识乐趣、考察研究、度假疗养等需求的多功能性 ,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潜力 ,吸引广大的旅游者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大庆旅游业进行快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主要以此作为基础对大庆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分析,借鉴国外的旅游资源开发对我国大庆旅游业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以此来实现我国大庆旅游资源开发合理配置,从而能够推动我国大庆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我国经济利益,使我国成为真正的旅游大国,在国际舞台中能够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根据云南省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战略部署,为加快滇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选择梁河县作为研究案例,对其特色旅游资源现状及优势、旅游区位特点和存在问题、旅游业发展环境及开发条件等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促进旅游业发展并以旅游业为龙头辐射带动第三产业繁荣、促进边疆民族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谌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77-657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为大别山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但目前大别山区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和本身所具有的资源潜力并没有得到协调发展。如何开发利用大别山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开拓创新,以旅游为带动,发展地方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介绍大别山区旅游资源状况,提出了开发大别山区旅游资源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近几年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也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由于河南省多数地区缺乏开发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经验,致使多数旅游项目文化层次较低,资源浪费严重。因此,本文以河南省茶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为目标,阐述了河南省茶文化旅游概念,分析了河南省茶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现状。并对河南省茶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路径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六安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在于:一是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二是旅游资源价值高,极具开发潜力;三是地理区位优越,旅游市场大。其弱点为:一是旅游业发展起步晚,形象不突出,市场知名度低;二是旅游景区(点)缺乏规划开发,且景点分布分散;三是旅游专业人才缺乏。就国内、国际大环境而言,六安市旅游业发展的机会和威胁并存。为此,提出六安市旅游开发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行业也由于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广东省广州市园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直接关乎与整个广州市园林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近些年,虽然广州市园林旅游资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于国内其他的先进性园林旅游还是具有一定的差距。从大的环境来看,这不仅仅关乎于广州市作为国际性花园城市的头衔,更对广州市旅游业有着重大的影响。基于此,主要针对广州市园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展开一系列的研究与探讨,以实现广州市旅游业的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房山区作为北京市的近郊区,旅游资源丰富,是京郊著名的旅游胜地,十渡景区可谓是房山区较为重要的旅游标志.研究以十渡景区为例,以景区目前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及游客访谈的形式,借鉴当下热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对策,旨在促进十渡风景区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并为房山区其他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山区县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区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我国有60%以上的贫困县分布于山区.开发山区县旅游资源,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山区县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对其旅游资源的特色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金寨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加大社会参与力度,加强区域间的合作,进行多元化旅游项目开发,在开发中注重资源保护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