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为了掌握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其受体在不同品种母牛垂体中的变化规律,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分别对广西沼泽型水牛、摩拉杂交水牛、荷斯坦奶牛、广西本地黄牛垂体中GnRH的分布表达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母牛垂体中均发现有呈棕黄色或黄褐色的GnRH阳性物质存在,经Image-Pro Plus 6.0软件统计发现,摩拉杂交母水牛的GnRH免疫阳性细胞较其他3个品种的大(P〈0.05),而平均光密度值介于荷斯坦母奶牛和广西本地母黄牛之间(P〉0.05)。在神经垂体中仅发现GnRH免疫阳性纤维,而未发现GnRH免疫阳性细胞;在腺垂体远侧部的细胞均呈GnRH免疫反应阳性,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腺垂体远侧部嫌色细胞和嗜色细胞胞质内。说明GnRH对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可能是直接通过神经调节,而神经垂体可能只是GnRH调节过程的通路。  相似文献   

2.
采用免疫组化及RT-PCR技术检测广西摩拉杂交水牛乳腺组织中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其受体.结果表明,15份正常乳腺组织中有13份呈GnRH免疫阳性反应,免疫阳性产物主要集中在腺泡细胞的胞质和胞膜,胞核无特异性染色;同时扩增的目的条带大小为1 008bp,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基因片段大小一致.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其受体在不同品种公牛睾丸中的变化规律,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分别对广西沼泽型水牛、摩拉杂交水牛、荷斯坦奶牛、广西本地黄牛睾丸中GnRH的分布表达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公牛睾丸生精细胞和间质细胞中均有GnRH免疫阳性物质存在,经Image-Pro Plus 6.0软件统计发现,荷斯坦奶牛睾丸的GnRH阳性细胞个数最多、胞体最大,而广西本地黄牛睾丸的GnRH阳性细胞数量最少、胞体最小,说明GnRH在不同品种公牛睾丸的分布差异可能与生产性能有关,也提示GnRH在生殖调控中除能刺激垂体分泌FSH、LH外,可能直接与生殖器官发生作用,通过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等多种方式调节蛋白类、多肽类激素的分泌及类固醇激素的产生,进而调节这些靶细胞和靶器官的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4.
根据80年代以来的研究资料,论述了类阿片肽与动物的丘脑下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性腺激系和卵巢类固醇生殖激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对动物生殖内分泌活动的重要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提出了类阿片肽与丘脑下部—垂体—性腺轴相互作用的新见解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兆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231-13233,13246
[目的]克隆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GnRH)相关受体基因,对其进行表达研究。[方法]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中华蜜蜂的GnRH相关受体基因的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产物的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序列分析显示,GnRH相关受体的cDNA序列全长1 177 bp,开放阅读框长1 050 bp,编码349个氨基酸残基。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具有7个跨膜区;预测的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40.6 kD和9.54。聚类分析显示该蛋白质与其他已知昆虫的GnRHRⅡ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原位杂交显示GnRH相关受体基因在中华蜜蜂的脑、精巢、脂肪体以及肠道等组织均有表达。[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GnRH相关受体为昆虫提供了生殖和新陈代谢之间的分子纽带,其在协调昆虫的生殖活动和环境状况的关系中执行了一定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克隆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GnRH)相关受体基因,对其进行表达研究。[方法]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中华蜜蜂的GnRH相关受体基因的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产物的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序列分析显示,GnRH相关受体的cDNA序列全长1177bp,开放阅读框长1050bp,编码349个氨基酸残基。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具有7个跨膜区;预测的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40.6kD和9.54。聚类分析显示该蛋白质与其他已知昆虫的GnRHRⅡ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原位杂交显示GnRH相关受体基因在中华蜜蜂的脑、精巢、脂肪体以及肠道等组织均有表达。[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GnRH相关受体为昆虫提供了生殖和新陈代谢之间的分子纽带,其在协调昆虫的生殖活动和环境状况的关系中执行了一定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在中国荷斯坦奶牛卵巢中分布特点,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中国荷斯坦奶牛卵巢中GnRH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奶牛卵巢中存在大量GnRH阳性细胞,且主要位于颗粒层细胞和黄体细胞的胞质内.  相似文献   

8.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_GnRH)是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_HPG)轴的关键信息分子,在脊椎动物的性腺发育、性成熟和繁殖功能的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用免疫组织化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在多种无脊椎动物中也检测到了其存在,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以及生殖系统。可见,GnRH在无脊椎动物中具有普遍存在性。目前已至少发现28种类型的GnRH,15种来自脊椎动物,13种来自无脊椎动物。目前,无脊椎动物中除被囊动物外,仅有真蛸、海兔和商乌贼已经获得了GnRH的mRNA序列,其肽链分子结构与脊椎动物的类似。GnRH在无脊椎动物中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将为无脊椎动物的生殖调控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在青年摩杂一代水牛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免疫组化定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uperPicTure^TM二步法检测5头青年摩杂一代水牛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中GnRH的分布情况,研究GnRH在下丘脑、垂体及卵巢的分布上的联系,进而了解GnRH在下丘脑、垂体及卵巢三者之间分泌释放的途径。[结果]GnRH存在于青年摩杂一代水牛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各个环节。青年摩杂一代水牛下丘脑中各主要核团都有GnRH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尤其以视上核、视前核、室旁核分布较多。对于垂体,GnRH免疫阳性产物只存在于青年摩杂一代水牛的腺垂体中。青年摩杂一代水牛卵巢中生殖上皮细胞、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发现有GnRH免疫阳性产物。[结论]为进一步研究GnRH在生殖中的生理和作用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并对青年摩杂一代水牛的繁殖育种起到参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主动免疫对绵羊腺垂体GnRH受体(GnRHR)、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和促黄体激素受体(LHR)表达及分布的影响,将42只5~6月龄母绵羊分为6组(n=7),即EG-Ⅰ组、EG-Ⅱ组、EG-Ⅲ组、EG-Ⅳ组、EG-Ⅴ组和对照组(CG)。EG-Ⅰ、EG-Ⅱ和EG-Ⅲ组绵羊分别皮下注射200μg、300μg和400μg阿拉瑞林抗原,分2次皮下注射(0 d和14 d),EG-Ⅳ和EG-Ⅴ组绵羊分别皮下注射200μg和300μg阿拉瑞林抗原,分4次皮下注射(0 d、7 d、14 d和21 d),对照组(CG)绵羊皮下注射2.0 ml溶剂,分2次(0 d和14 d)。于70 d无菌切取腺垂体、子宫及卵巢,提取垂体总RNA,PCR扩增,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结果表明,GnRHR、FSHR和LHR mRNA PCR扩增曲线的起始循环数分别为20、28和24。5个试验组Gn-RHR、FSHR和LHR mRNA值均低于对照,EG-Ⅰ、EG-Ⅱ和EG-Ⅲ组的mRNA值逐渐下降;EG-Ⅳ和EG-Ⅴ组的mRNA值分别低于EG-Ⅰ和EG-Ⅱ组。GnRHR阳性染色主要分布在卵泡细胞以及卵母细胞胞质和胞核及胞膜。各组的染色强度不同,以EG-Ⅲ阳性染色最为明显。阴性对照全部为阴性。显微图像的绿色值和亮度无显著差异,各组灰度值差异显著(P<0.05),以EG-Ⅱ均为最小,EG-Ⅴ最高。EG-Ⅰ的饱和度最小(P<0.05),EG-Ⅲ最高。上述结果说明阿拉瑞林抗原免疫抑制垂体GnRHR、FSHR和LHR mRNA表达,GnRHR阳性染色主要在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的胞核和胞质。阿拉瑞林免疫可抑制卵巢GnRHR的分布与表达,增加注射剂量和次数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促性腺激释放激素(GnRH)在广西沼泽型水牛与摩拉杂交水牛卵巢中定位表达的异同点,为深入阐明GnRH调节卵巢功能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对广西沼泽型水牛和摩拉杂交水牛卵巢中GnRH及其受体的分布表达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种不同品种水牛卵巢中均存在大量的GnRH阳性细胞,且主要位于颗粒层细胞和黄体粒细胞的胞质内;通过比较显示,两种不同品种水牛卵巢GnRH阳性细胞个数差异极显著(P〈0.01),但GnRH阳性细胞大小及其平均光密度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品种水牛卵巢的GnRH分布差异可能与繁殖性能有关,但主要分布于巢卵颗粒层细胞和黄体粒细胞的胞质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摸清广西水牛及奶牛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净化广西牛结核病防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2008~2011年采用皮内变态反应和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联合对广西奶牛及水牛开展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疫5478头奶牛和1580头奶水牛。【结果】2008~2011年从广西南宁、柳州、北海、钦州、桂林等市累积检测出皮内变态反应阳性奶牛63头、水牛17头,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5%和1.08%,总体上广西奶牛及水牛结核病阳性率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通过采用自制水γ-干扰素EusA检测试剂盒和Bovigam牛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检测试剂盒对牛结核病进行检测,发现γ-干扰素ELISA检测的牛结核病阳性率低于皮内变态反应,且准确度高。【结论】对牛群进行结核病检测时,先以变态反应检疫牛群,再结合γ-干扰素ELISA检测进行综合判断,更有利于牛结核病的检测与净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克隆广西水牛ghrelin的cDNA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以广西沼泽型水牛的真胃底组织总RNA为模板,用特异性引物扩增ghrelin的cDNA。扩增产物经凝胶回收纯化后与pMD 18-T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DH5d,转化产物经PCR和双酶切鉴定后筛选出阳性克隆,阳性克隆经5×1ml LB液体培养基培养鉴定后测序。[结果]成功获得了广西水牛ghrelin的cDNA,该片段长339bp,编码113个氨基酸。BLAST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与黄牛前原ghrelin基因仅有6个碱基的差异,同源性为98.2%;而两者ghrelin均由27个氨基酸组成,序列同源性为1013%。[结论]为进一步研究ghrelin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了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张婕  李增奎 《安徽农业科学》2014,(9):2548-2549,2553
[目的]对猪伪狂犬病毒野毒进行检测.[方法]根据已发表的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扩增片段长度为276 bp,优化PCR反应条件,建立检测PRV野毒的PCR方法.[结果]利用建立的PCR方法检测疑似PRV野毒感染的临床送检组织病料34份,阳性样品18份,阳性率达52.94%(18/34),选取6份阳性病料PCR产物送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序列鉴定,测序结果表明均为PRV gE基因特异性序列.[结论]该方法敏感、特异、可靠,可用于PRV野毒感染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瘦素及其受体ob-Rb在水牛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规律及其对水牛胚胎附植的影响。[方法]母水牛经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超排后与公牛交配,分别在交配后第0、5、7、9和15天各屠宰10头水牛,分别取胚胎附植部位的子宫组织,提取瘦素及其受体总RNA。利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时期瘦素mRNA及其受体表达情况。[结果]瘦素在胚胎附植过程中在水牛子宫内膜都有表达,各时期的表达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Ob-Rb在胚胎附植过程中亦有表达,但是交配后第7、9和15天的表达水平与0和5天差异显著(P<0.05),并且在妊娠期0~7天内表达水平上升,7天达到峰值,然后下降。[结论]瘦素及其受体Ob-Rb可能不仅参与胚胎的附植,而且也可能参与附植后胚胎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甘蔗黄叶病在广西蔗区的发生情况,明确甘蔗黄叶病毒(SCYLV)基因型类型和地理分布,为甘蔗抗病育种和健康种苗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西蔗区采集不同品种(品系)显症或不显症甘蔗样品,采用特异引物(P1/P2)进行RT-PCR检测.甘蔗黄叶病病毒基因型鉴定采用3对特异引物BRA-PER-F/BRA-PER-R、REU-F/B-REVd和CUB-F/CUB-R进行RT-PCR鉴定.[结果]SCYLV RT-PCR检测结果,124个样品中有57个样品可扩增出大小约630 bp的目的条带,扩增产物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SCYLV CP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5%~99%.甘蔗黄叶病调查结果,124个样品中57个样品检测出SCYLV,感染率为46.0%.广西北部蔗区黄叶病感染最严重,SCYLV检出率为76.0%;桂西、桂中、桂南蔗区分别有50.0%、40.0%和36.8%的品种检出SCYLV;桂东蔗区SCYLV阳性检测率最低,为16.6%.在所调查的甘蔗品种中以柳城03-182、桂糖21、粤糖55和粤糖93-159感染SCYLV比较严重,主栽品种ROC22在柳城、宜州、钦州和金光农场均检测出阳性.病毒基因型调查结果,广西甘蔗黄叶病病毒基因型存在巴西-秘鲁(BRA-PER)、留尼汪岛(REU)和古巴(CUB)基因型等3种.主要以CUB型为主,占63.2%,除东部和西部蔗区外其他蔗区均有分布;其次是BRA-PER基因型,占56.1%,每个生态蔗区均有分布;REU基因型占5.3%,分布于柳州、凭祥、南宁蔗区.[结论]甘蔗黄叶病SCYLV已在广西各主要蔗区发生且蔓延,其病毒基因型存在3种且有不同程度分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西林水牛群体的遗传变异和遗传结构,为其辅助标记育种、遗传资源保护及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广西西林县的8个乡(镇)采集184份西林水牛血样,采用优化后的RAPD技术检测其多态性DNA,统计多态性条带数,并应用Popgene32软件对西林水牛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i氏基因多样性指数及Shannon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从18条RAPD引物中筛选出8条扩增产物稳定、条带清晰可辨的引物,扩增出的DNA片段分子量为100-1000 bp;从184个样本中共扩增出4968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条引物可扩增出621个多态性条带,多态性频率达60.0%-100.0%,平均为89.7%。西林水牛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6745,平均Nei氏基因多样度指数为0.3583,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5510。【结论】西林水牛群体的遗传变异、遗传分化及遗传多样性均较高,但选育程度较低,育种潜力较大,有待进一步保种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