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毛百合繁殖生物学研究(Ⅳ):种子萌发的动态形态解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毛百合形态成熟的种子,其胚为未分化出明显子叶,胚芽胚根的不完全胚,随种子的萌发而分化成成熟胚。正常在播种后第2-3天,就可分化出明显的圆丘状的胚芽,由胚芽分化出第一营养叶原基。在条件适宜时第一营养叶原基发育成真叶。条件不适宜时,第一营养叶原基不发育,呈休眠状诚。子叶吸器的先端不伸长,仅包被在胚乳内,吸收胚乳营养供种子萌发用,使子叶呈留土类型。胚根不继续分化,而是其上产生不定根。  相似文献   

2.
紫斑牡丹种子休眠和萌发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用500mg/L GA_3处理紫斑牡丹种子48h后沙藏,可加快生根的速度和提高生根率,但200mg/L或100mg/L GA_3处理已生根种子不能打破其上胚轴休眠。种皮和胚乳的水提液对胚根和子叶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但不是抑制紫斑牡丹种子萌发的决定因素。胚培养试验表明:抑制上胚轴萌发的物质不在子叶,而可能在上胚轴或胚芽中。  相似文献   

3.
高山红景天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道了高山红景天(Rhodiola Sachlinensis A.Bor)种子、子叶、胚轴、籽苗及试管苗叶片的脱分化和植株再生。用MS基本培养基附加1 mg/L 6-BA、0.5mg/L 2,4-D,种子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诱导频率为76%;附加2.0mg/L 6-BA、0.2mg/L NAA,子叶、胚轴、籽苗、试管苗叶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分别为66%、100%、50%、100%。愈伤组织的分化实验表明,以种子为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分化能力最强,以胚轴为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不能分化。从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的组合对愈伤组织生长和分化的效果看,MS基本培养基附加1.5mg/L 6-BA、0.2mg/L NAA最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而附加3 mg/L 6-BA、0.3mg/L NAA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经观察基本培养基MS、1/2MS、1/2MS+0.5 IAA、1/2MS+1 IAA对苗子的生根效果发现,MS基本培养基的生根效果最好。利用种子诱导愈伤组织,然后分化成植株的方法,可作为快速繁殖高山红景天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罗汉果子叶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菌萌发罗汉果子叶为外植体,进行罗汉果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研究。探讨了不同MS、琼脂含量、不同激素浓度配比、种子萌发时间和活性炭在罗汉果种子萌发、子叶诱导不定芽及试管苗生根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4 MS、0.5%-0.6%的琼脂含量比较适合罗汉果种子萌发,萌发率达89.2%;降低无机盐和蔗糖浓度有利于罗汉果试管苗的生根;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0.5mg/L+1.5%蔗糖;罗汉果子叶直接诱导不定芽最适合培养基为1/2MS+6-BA1.0mg/L+IBA0.1mg/L,分化率达94.8%,平均每块子叶出芽10个;培养基中添加低浓度(0.2%)活性炭有利于生根,但不利于子叶不定芽的诱导;子叶不定芽的分化率还受种子萌发时间的影响,萌发时间以2—4d为宜;试管苗经过炼苗2~4d能极大提高移栽成活率,达91.7%。  相似文献   

5.
以‘鄂选1号’、‘鄂选2号’及‘川桐32号’3个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简称PEG)模拟干旱胁迫(0%PEG、10%PEG、15%PEG、20%PEG和25%PEG)的方法,通过对种子萌发期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和胚根的长度、幼苗生长量、幼苗根系活力、幼苗根系呼吸速率等指标进行测定,探讨干旱胁迫对山桐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了解不同品种山桐子抗旱性特征。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的提高,各品种山桐子的种子萌发参数均明显下降,同时籽苗胚根、胚芽生长和籽苗鲜重均受到明显影响。在连续的PEG干旱胁迫下,山桐子幼苗根系活力和呼吸速率反映极为敏感,各浓度PEG处理中均下降明显。当PEG浓度提高到25%时,种子萌发籽苗胚轴无法生长,盆栽幼苗干旱处理到第7天时,部分枯萎焉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木薯杂交种子诱导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体系,为木薯育种及种质创新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不同成熟度的木薯华南5号(SC5)杂交种子组织为外植体材料,包括未成熟种子子叶(a1)和胚芽(b1)、成熟种子子叶(a2)和胚芽(b2)及诱导萌发种子子叶(a3)、胚芽(b3)和胚轴(c3),利用不同外源激素诱导其体细胞胚胎发生、子叶器官形成、不定芽(茎叶器官)发生和生根,并比较不同外源激素的诱导效果.[结果]利用基本培养基(M1)预培养外植体材料可有效控制其污染率(<5.00%),保持其生物活性(>90.00%),预培养材料的褐化率比对照(未预培养, CK)降低30.00%~40.00%,且预培养的子叶(a)、胚芽(b)和胚轴(c)膨大率分别比CK提高6.67%~13.33%、6.67%~50.00%和20.00%.利用4.00 mg/L 2,4-D和12.00 mg/L Picloram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结果发现胚芽出胚率较高,胚轴次之,子叶较低;成熟度高的种子材料出胚率高于成熟度低的种子材料;4.00 mg/L 2,4-D诱导的体细胞胚胎发生效果优于12.00 mg/L Picloram.0.10 mg/L BAP和1.00 mg/L NAA均可诱导体细胞胚胎分化、增殖,但0.05 mg/L BAP+0.50 mg/L NAA诱导下a、b和c体细胞胚胎增殖率均比单独添加0.10 mg/L BAP或1.00 mg/L NAA显著提高(P<0.05,下同).a2、a3、b1、b2、b3和c3的不定芽发生率分别为30.00%、40.00%、40.00%、53.33%、70.00%和13.33%,即对于同一组织,成熟度高的种子材料体细胞诱导不定芽发生效果优于成熟度低的种子材料,且不同成熟度的种子均以b最优.a2、a3、b1、b2、b3和c3的生根率分别为23.33%、23.33%、16.67%、30.00%、56.67%和0,其中b3的生根率显著高于其他材料,a2、a3、b1和b2的生根率无显著差异,也表现为成熟度高的种子材料比成熟度低的种子材料更易诱导生根,发育更好.7种不同成熟度的杂交种子材料组织中,a2、a3、b1、b2和b3经体细胞诱导获得再生植株,成功率为71.43%.[结论]通过预培养可有效防止木薯杂交种子组织褐化,提高其膨大诱导效果.在木薯生产中,应在培养基中添加4.00 mg/L 2,4-D进行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混合添加0.05 mg/L BAP和0.50 mg/L NAA进行体细胞胚胎增殖培养,且应选择成熟度高的种子材料(如萌发种子胚芽等)作为外植体材料.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种子休眠原因,对其种皮透性、抑制物质强度(以豌豆Pisum sativum种子为材料)和种子不同部位外植体生长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皮透性对种子吸水率和呼吸速率有一定影响;用生根前的紫斑牡丹种子胚乳、胚、种皮浸提液处理的豌豆均有部分生根率,且生根率依次增大,但上胚轴萌发率均为0;用生根及发芽后的紫斑牡丹种子种皮、胚乳处理豌豆的生根率显著高于生根前的,且均有部分上胚轴萌发,但前两者生根率及上胚轴萌发率无显著差异;完整种子、种皮置于一旁的去皮种子、去皮种子、胚(裸胚或去子叶胚)的紫斑牡丹生根率依次提高,发芽率均为0;紫斑牡丹胚及去子叶胚均需要经过低温处理后上胚轴才可以萌发。由此说明:①造成紫斑牡丹种子下胚轴休眠的因素是种皮的透性、种皮及胚乳中的抑制物质。②紫斑牡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原因在胚内部,而与种子在生根后及发芽过程中种皮及胚乳中抑制物质强度的变化无关,去除种皮、胚乳及子叶无法解除其休眠,上胚轴休眠需要经过低温过程方可解除。  相似文献   

8.
牡丹品种凤丹白子叶离体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不同的消毒方式及消毒时间对牡丹成熟胚萌发诱导的影响,以及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培养时间和蔗糖浓度对牡丹子叶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分化及分化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牡丹种子的最佳消毒方法是在0.1% HgCl2中消毒10 min;牡丹子叶在MS+2 mg/L 2,4-D+0.5 mg,/L6-BA+ 3%蔗糖配方的培养基中出愈率最高,为93%;牡丹子叶来源的愈伤组织在MS+1.0mg/L2,4-D+0.5 mg/L 6 - BA +3%蔗糖配方的培养基中培养60 d时的分化情况最好,分化率达到78%;在附加了0.2 mg/L6 - BA+1.0 mg/L IBA和2.5%蔗糖的1/2MS培养基中,再生苗的生根率可达56%,平均根数4.25条,平均根长4.31 cm.  相似文献   

9.
国槐植株再生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秀云  张仙云  马杰  桑慧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18-11419
[目的]筛选国槐组织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建立国槐植株再生体系。[方法]将灭过菌的国槐种子分别接种到4种无菌苗诱导培养基上,待苗长出2~4片真叶时,将叶、下胚轴、子叶分别接种于4种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然后将子叶产生的愈伤组织分别接种在2种芽分化培养基中,再将继代培养获得的有效苗转入生根培养基,对国槐种子进行无菌苗萌发和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培养基的激素配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大;6-BA能促进愈伤组织的产生;最适宜的胚状体诱导培养基为MS+2.0mg/L6-BA+0.2mg/LNAA+0.5mg/LKT;芽诱导培养基MS+6-1.0mg/LBA+0.1mg/LNAA;生根培养基为1/2MS+0.3mg/LNAA,活性炭不利于国槐的生根培养。[结论]种子的萌发率与国槐的种子质量有关,与培养基的种类关系不大。子叶最适合诱导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花黄牡丹种子萌发相关特性,找到较好的生根技术.【方法】以大花黄牡丹种子为试验材料,检测种子安全含水量、种皮透水透气性及种子中萌发抑制物存在部位,并用不同的激素处理种子以促进生根.【结果】大花黄牡丹种子的安全含水量为12.98%;种皮具有一定的透水透气性障碍;种皮粗提液对白菜籽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强;胚乳粗提液对白菜籽的萌发几乎无影响;种子生根前的胚粗提液对白菜籽萌发影响较大,种子生根及萌发后胚粗提液对白菜籽萌发的影响较小;500mg/L赤霉素浸种24h,可以有效促进大花黄牡丹种子生根.【结论】抑制大花黄牡丹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是种皮和胚中存在大量抑制物质;赤霉素能解除其部分休眠,促进种子生根.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异源胚乳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利用胚乳置换法,将小麦种子胚乳切割并进行同品种和不同品种间胚乳置换,比较考察小麦幼苗农艺性状与生长速率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种子相比,胚乳切割并置换同品种或不同品种外源种子活性胚乳后,胚的萌发基本正常,幼苗生长较为迟缓;置换失活异源胚乳的种子虽能萌发,但幼苗生长滞后,长势明显较弱。在3叶期之后,置换异源活性胚乳的麦苗生长加快,生长速率同于或快于正常对照幼苗,且成熟期植株个体性状和产量与正常对照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小麦种子胚乳可以切割并进行不同品种间胚乳置换,置换后胚与胚乳间的物质流动和幼苗生长速率减缓,但并未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12.
孙江  刘新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492-8495
[目的]研究水飞蓟种子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以来自3个栽培地点的水飞蓟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种子大小和干粒重的测定,并制作种子半薄切片,研究不同温度下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种子(实际为瘦果)由外皮(果皮和种皮)和胚2部分组成。外皮分5层,外侧4层为果皮,内侧1层为种皮。种胚发育完善,没有胚乳,子叶主要储藏物质为脂肪;25℃为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少部分种子具有休眠现象。[结论]该研究积累了水飞蓟种子(果实)的基础生物学资料,为水飞蓟的栽培生产、分类、生药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燕山红栗种子休眠与种胚形态、种皮及内含物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燕山红栗为试验材料,从种胚形态、种皮障碍、内含物变化等多方面,探讨板栗种子休眠的原因.结果表明:种胚发育不成熟是板栗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随着沙藏时间的延长,板栗种胚长度逐渐增长,子叶与胚轴和胚根长度的比值也逐渐增大;种皮对板栗种子萌发有一定机械束缚作用,去皮程度越高,板栗种子的发芽率也越高;沙藏过程中,种皮中P-香豆酸的含量明显减少,因此认为P-香豆酸可能是抑制板栗种子萌发的另一个原因,而种仁中GA3/ABA比值的变化与板栗种子萌发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用不同浓度P-香豆酸对板栗种子进行处理,证明P-香豆酸对板栗种子存在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西瓜四个杂交组合种子及其萌芽期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发育,POD同工酶的种类和活性皆明显增加;子叶期幼苗不同器官POD同工酶的分布存在着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聚乙二醇(PEG)不同分子量及体积分数对七叶一枝花种子萌发的效果,采用不同体积分数(10%、25%、35%)和分子量(4 000、6 000、8 000、10 000)的聚乙二醇浸泡七叶一枝花种子,以蒸馏水浸泡作对照(CK),放入20℃培养箱(弱光条件)24h后,清洗种子后进行培养,并研究去掉种子部分种皮、胚乳对子叶及切去种子茎对侧芽的影响。结果表明:PEG对七叶一枝花种子的快速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以25%PEG 4000促进七叶一枝花当年采集新种子的萌发效果最好,培养30d、40d、50d和60d时萌发率分别为12.61%、44.85%、64.38%和78.86%,比CK高2.88百分点、29.69百分点、17.97百分点和5.33百分点;70d时萌发率达85.71%,最长胚根长达1cm;80d时萌发率达90%以上,最长胚根达3cm。为达到较好的药用效果,建议在培养期间去掉种子部分种皮和切去生长的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籽粒胚乳消减和油分积累规律。[方法]以高油玉米115为对照,研究2种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籽粒的胚、胚乳、种皮及相应油分的积累规律。[结果]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在籽粒发育过程中胚乳干重在发育的第27 d达最大,第37 d消减基本结束;胚的重量一直增加,种子成熟时和胚乳的重量相当;整粒干重第32 d达最大。3个玉米品种授粉后的种皮干重一直增加,第32 d基本稳定,整粒油分37 d前一直增加,之后趋于稳定。微胚乳超高油玉米胚乳的油分在17~27 d增加较慢,27~37 d增加迅速,37 d到成熟期下降,比高油115的高很多;胚的油分在17~27 d增加,27 d到成熟期略下降。高油玉米115胚和胚乳的重量一直增加,胚乳的油分一直很低,胚的油分在17~27 d增加。[结论]该研究为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的籽粒胚乳消减机理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同处理方法对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杂交后代种子的发芽率,以不同成熟度的3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影响桃种子发芽的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生育期的延长,桃种子的干鲜重比值均不断增加。日本86成熟早、果实生育期短,种子处理后未能发芽;而中熟品种巴9及晚熟品种凤凰水蜜,随着果实成熟度提高,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率不断增加,最高发芽率和正常苗率均可达100%。说明不同品种、果实生育期、干鲜重比值、含水量、低温处理时间一定程度上均影响桃种子的萌发和小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干旱对冬小麦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萌发过程中,干旱胁迫使种胚和胚乳吸水量下降,胚于物质积累和胚乳干物质消耗减少,并使胚乳a-淀粉酶和蛋白水解酶活性降低,造成胚乳贮藏物质降解缓慢,不能满足胚根胚芽生长时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从而导致小麦萌发起始时间推迟,达到一定萌发率所用时间延长,萌发率下降,胚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19.
运用系统溶剂法和生物测定法,以栎属7种植物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其种皮、胚(胚及周围部分子叶)和子叶(远离胚端2/3子叶)1.0 g/mL和0.5 g/mL浓度甲醇等浸提液以及各有机相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栓皮栎、锐齿栎、蒙古栎、沼生栎和麻栎甲醇浸提液均能显著降低白菜种子发芽率、根长和苗高,且对发芽率的抑制作用逐渐降低;夏栎和房山栎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根长和苗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种子不同部位甲醇浸提液的抑制作用表现为胚>子叶>种皮,且甲醇高浓度浸提液的抑制作用大于低浓度的抑制作用;甲醇相对白菜种子发芽率、苗高或根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乙酸乙酯相,其它溶剂相萃取液的抑制作用不明显.栎属种子甲醇浸提液及各有机相对白菜种子苗高和根长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发芽率的影响,说明栎属种子中所含抑制物质主要是限制自身根和芽的生长,可能是造成延迟萌发和出苗不整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多根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干旱是限制草原植物种子萌发的主要条件之一。以克氏针茅典型草原的多根葱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纸上发芽法,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培育种子,研究了不同梯度干旱胁迫对多根葱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胚根、胚芽等指标的影响。[结果]PEG对多根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显著影响,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发芽速度、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与胚芽的长度、胚根的干重逐渐降低,而胚芽干重变化不明显。多根葱能在0-5%PEG干旱条件下较好的萌发和生长,PEG浓度大于10%,多根葱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结论]该研究可为干旱胁迫下多根葱种子的萌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