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新疆喀什地区棉蚜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英  王文斌 《植物保护》1992,18(5):24-24
我区自1985年首先在甜瓜田内发现棉蚜,随后发现在棉田为害逐年加重,因其发生期长、繁殖率高,在棉花生产中造成的损失较重,已为我区棉田的主要害虫。 一.棉蚜在喀什地区的发生规律 (一)越冬据近年调查,棉蚜在我区一是以卵在石榴、木槿、花椒腋芽及皮缝内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孵化为干母,产生有翅蚜,4月中旬迁入棉田,9月底10月初部分棉蚜又迁回越冬寄主;二是以成、若蚜在温室、大棚的蔬菜及室内盆栽花卉上越冬,翌春揭  相似文献   

2.
棉蚜(Aphis gossypii)是一种生活史较复杂的杂食性农业害虫,由于以不同地域气象因素和植被的差异,限制了其生活史类型和越冬寄主种类。分析全球研究棉蚜生活史策略文献,以棉蚜能否以卵越冬为主线,分析世界不同区域棉蚜的2种生活史类型,对棉蚜异寄主全周期型这一生活史策略的原生寄主进行梳理。通过分析棉蚜在不同区域的生活史策略及其越冬寄主,有助于深入研究农作物保护策略,为棉蚜的系统化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有翅蚜产生是蚜虫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策略,多种因子诱导有翅蚜的形成。本文研究了温度、拥挤度、母代效应和天敌对棉蚜有翅蚜形成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21~30℃温度范围内内,温度与翅蚜比例呈线性关系,21℃形成有翅蚜比例最高,约为10%; 棉蚜拥挤度与有翅蚜比例成正相关; 温度与拥挤度2因子的正交试验也进一步证实了低温、高拥挤度组合更有利于有翅个体的形成。母代效应对棉蚜F1代有翅蚜的形成有显著性影响,天敌胁迫促进有翅个体的形成。生物因子及非生物因子共同作用影响有翅蚜的形成,但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从分子水平上关注两者内在互作关系。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棉蚜茧蜂[Lysiphlebia japonica(Ashmead)]喜好寄生棉蚜2、3龄若蚜,寄生率分别为78.8%和87.2%;对4龄若蚜的寄生率为10.6%;1龄若蚜的寄生率仅为5%;棉蚜茧蜂一般不选择有翅蚜作为寄主。随着供蚜量的增加,未被寄生的蚜虫百分率从21.3%上升至63%;过寄生率从55.1%下降至8.37%;废卵率从53.1%降至7.9%。棉蚜茧蜂对健康棉蚜和被寄生过的棉蚜不能完全识别,存在过寄生现象。  相似文献   

5.
《植物保护》1965,3(3):103-104
播种前后 1.除草防虫:从播种到出苗前,彻底清除棉田内外及村庄周围的杂草两次(特别注意刺儿菜、灰灰菜和小旋花),除的草要携出田外处理。出苗前后,结合锄梦花,消灭杂草。这样可消灭小地老虎卵、幼虫、红蜘蛛、蓟马和黄地老虎的越冬幼虫。 2.处理棉蚜寄主树:当花椒、石榴、木槿树上棉蚜卵孵化后,有翅蚜迁飞以前(4月中旬末),采用人工或药剂消灭这些树上的棉蚜。  相似文献   

6.
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 (Linné)]是烏魯木齐地区十字花科蔬菜上最主要的蚜虫。从9月下旬开始,在晚甘藍、晚苤藍及大白菜等蔬菜靠近地面的根、茎凹陷处,以及叶柄基部和叶片上产卵。蚜卵既可随寄主在菜窖里越冬;也可在菜株残体上露地越冬。露地越冬蚜卵,一般不能成为早春的有效蚜源,因其孵化率极低;孵化出来的少数干母,由于不能及时得到食料或因气候不适合,难以存活。越冬蚜卵于4月下旬孵化,5月中旬末产生有翅蚜,主要先在越冬寄生及冬蘿卜留种株上繁殖;到5月下旬至6月初,才陆續迁飞到春、夏十字花科蔬菜及春油菜上,大量繁殖和为害。7月下旬至8月初,晚甘藍与晚苤藍上的蚜虫便成为大白菜和冬蘿卜苗期的主要蚜源。甘藍蚜在烏魯木齐地区,无論是在菜窖里,或是在露地残株上,均不能以成蚜越冬。  相似文献   

7.
烟台葡萄绿盲蝽的季节性发生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11-2012年系统研究了烟台地区绿盲蝽在葡萄上的越冬场所及其季节性发生规律.结果表明,绿盲蝽以卵越冬,越冬卵主要产在葡萄芽鳞内,极少量产于葡萄枯枝、落叶内;绿盲蝽一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严重,1、2代为主要危害代;越冬卵于4月下旬达孵化高峰,第2代绿盲蝽成虫于6月中下旬达到羽化高峰,并开始向外转移扩散;第3、4代危害较轻;第5代成虫于9月下旬开始陆续迁回葡萄上产卵越冬.  相似文献   

8.
山东广翅蜡蝉在青岛地区的发生规律及产卵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山东广翅蜡蝉Ricania shantungensis Chou et Lu在青岛地区的发生情况,于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采用踏查法调查该虫在山东省青岛市的寄主范围,并采用套网袋和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其年生活史及成虫产卵习性。结果表明,山东广翅蜡蝉在青岛地区的寄主有27种,其中木本植物25种,草本植物2种。山东广翅蜡蝉在青岛地区1年发生2代,以卵越冬,翌年春天5月初孵化,越冬代成虫发生期为7月1日至8月10日;第1代成虫发生期为9月23日至12月4日。第1、2代卵的高峰期分别出现于7月25日和10月30日。成虫产卵对黄栌Cotinus coggygria Scop.具有明显的嗜好性,且喜将越冬卵产在东向和南向枝条上,不仅可产卵于新生嫩枝,也可以产卵于叶片主脉。本研究结果可以为青岛乃至山东地区山东广翅蜡蝉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是重要的棉花Gossypium hirsutum和葫芦科蔬菜害虫,严重影响寄主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棉蚜在冬季寄主上产卵越冬,早春孵化后进行寄主转移扩散。阿拉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猪殃殃Galium spurium、飞蓬Erigeron canadensis等是早春时期的优势杂草,可能是棉蚜向棉花转移过程中的中间寄主。本试验选用Hap1型棉蚜,记录其取食棉花以及阿拉伯婆婆纳、猪殃殃、飞蓬、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飞廉Carduus nutans等5种早春优势杂草时的生长发育、产仔量等数据,并通过计算、对比各组的生命表参数,从而得出Hap1型棉蚜在此5种春季杂草上的适合度。试验表明,Hap1型棉蚜在不同寄主上的若虫发育历期及各龄若虫的发育时间存在明显差异。相较于取食棉花叶片的Hap1型棉蚜,取食杂草的棉蚜总生殖前期缩短0.2~0.9 d,每雌生殖力最多减少50%。Hap1型棉蚜取食5种杂草及棉花的生命表参数显示,Hap1型棉蚜最适寄主为棉花,寿命比取食杂草高0.4~0.9倍。Hap1型棉蚜...  相似文献   

10.
七星瓢虫是以休止状态越冬的。如果温度在13℃以上、有光照和食料充足,就可进行产卵繁殖。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在小麦阳畦复盖塑料薄膜繁殖瓢虫获得成功。试验的瓢虫于1976年1月29日产卵,幼虫于2月26日化蛹;以后几年的产卵时间为1977年2月1日,1978年1月1日和1979年1月24日。1978年,我们复盖了2平方米的小麦阳畦,放入3头越冬代成虫,1月1日开始产卵,2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2月中下旬为幼虫盛期,并且开始化蛹,3月9日出现一代成虫。第一代繁殖了幼虫1250头;4月17日产第二代卵,5月初为第二代幼虫盛期,5月4日出现二代成虫;5月28日产第三代卵。到麦收前共繁殖了三代,比麦田多繁殖了一代。从而说明七星瓢虫在冬天也能产卵繁殖。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辣椒上首次发现象耳豆根结线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线虫比较形态学、同工酶技术和IGS-PCR技术,对采自湖南省永州地区辣椒上的根结线虫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原线虫为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这是首次在湖南地区发现象耳豆根结线虫。  相似文献   

12.
2014年-2018年, 对海南省蔬菜根结线虫病害进行了田间随机采样调查和病原种类分子鉴定?结果显示, 蔬菜根结线虫病在海南18市县均有发生, 且大部分旱田连作地块病株率达到80%以上?进一步对采集的295份根结线虫样本种类进行了分子鉴定, 共鉴定出象耳豆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和爪哇根结线虫3种病原种?其中, 象耳豆根结线虫单一检出率达到62.37%, 南方根结线虫单一检出率为23.39%, 爪哇根结线虫的检出率仅为5.76%, 象耳豆根结线虫和南方根结线虫复合侵染检出率为8.47%?除五指山市样本以外, 海南其余17市县样本均检测到象耳豆根结线虫侵染为害?本研究显示象耳豆根结线虫为海南省蔬菜上的优势病原根结线虫种类, 该结果对指导品种布局?制定根结线虫病害的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首次发现象耳豆根结线虫危害洛南白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形态学鉴定、特异性引物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方法,对采自陕西省洛南县白菜的根结线虫进行了种类鉴定,并结合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了感染洛南县白菜的根结线虫为象耳豆根结线虫。切片观察发现,其会阴花纹整体呈圆形至卵圆形,线纹较密且平滑,背弓较高,为方形或近圆形,无明显侧线。利用象耳豆根结线虫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大小约236 bp的目的条带,说明所鉴定线虫为象耳豆根结线虫。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所鉴定根结线虫与已知的不同地区象耳豆根结线虫聚为同一进化分支,进一步确定陕西省洛南县采集的根结线虫为象耳豆根结线虫。本文首次发现并报道了陕西省有象耳豆根结线虫为害,为该线虫的扩散及防治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运用比较形态学、同工酶和 mtDNA-PCR 对采自海南岛9个市县的南药根结线虫进行种类鉴定,结果发现有南方根结线虫、象耳豆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和西班牙根结线虫等5种根结线虫危害海南岛南药。5种根结线虫均能在海巴戟上寄生与危害,而南方根结线虫寄主非常广泛,可危害大多数调查的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8-2009年,对辽宁省蔬菜主产区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危害程度进行调查,以辽宁省的辽中、辽西、辽南、辽东4个地区的黄瓜大棚为对象,对棚内土壤中根结线虫的发生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病为南方根结线虫危害。该病在辽宁省保护地蔬菜上发生已相当普遍,其中以连作7年以上的黄瓜、番茄、苦瓜易感寄主为主的老菜棚的发病率达到100%,病情指数达到80以上。4个地区大棚土壤中根结线虫数量普遍随土层的加深呈明显减少的趋势;并且根结线虫数量普遍随着大棚前边缘向内的距离加大呈明显增加的趋势。结合辽宁省根结线虫发病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象耳豆根结线虫的PCR鉴定和检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象耳豆根结线虫是一种在中国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的农作物病原物。为提供有助于控制象耳豆根结线虫传播扩散的方法,研制了该线虫的快速PCR鉴定和检测法。该方法PCR引物的扩增目标为rDNA-IGS2区域,其设计依据象耳豆根结线虫与南方、爪哇、花生和北方根结线虫在该区域核酸序列的差异。通过对6种近似根结线虫的不同地理群体及自然土壤线虫群体的测试,验证了设计的PCR引物针对象耳豆根结线虫的特异性和可靠性。本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的特点,可用于象耳豆根结线虫单条线虫的直接鉴定以及混合土壤线虫群体中象耳豆根结线虫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烟草根结线虫的寄主范围,采用田间调查、室内接种及回接烟草,测定了侵染烟草的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的寄主植物。结果表明,该线虫可侵染30个科的113种植物。其中粮食作物10种、油料及经济作物9种、蔬菜类33种、果树类3种、花卉树木类8种及杂草50种。证实的寄主植物多数呈中度偏重发病程度,但小麦、玉米、谷子、水稻等禾本科作物发病较轻,可在轮作防病措施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8.
运用比较形态学、同工酶和mtDNA-PCR对采自海南岛4个市县的葫芦科蔬菜根结线虫进行鉴定,结果发现5个种群均存在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该种线虫是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和丝瓜[Luf〖KG-0.5mm〗f〖KG-0.1mm〗a cylindrica (Linn.) Roem]上的新记录种,文昌和陵水属其首次被报道的分布地区。有2个样本表现为象耳豆根结线虫和南方根结线虫(M. incognita)的混合种群。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区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种类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北京市9个区、县大型蔬菜生产基地的温室中采集蔬菜根结线虫样本21份,采用会阴花纹形态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温室中蔬菜根结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相似文献   

20.
牛蒡上发生的根结线虫种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09年,对我国牛蒡主产区的牛蒡及其根际土壤中的植物寄生线虫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根结线虫危害最为严重。根据根结线虫的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我国牛蒡主产区根结线虫种类为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