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花椰菜新品种圣雪2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圣雪2号是以自交不亲和系94-24为母本,以自交系2001-2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春秋兼用型花椰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中强,花球圆或高圆形,洁白,极紧实,品质优良,商品球率96.4 %。春季栽培从定植至采收75 d(天)左右,平均单球质量1.06 kg,每667 m2产量2 700 kg左右;秋季栽培从定植至采收90 d(天)左右,平均单球质量1.18 kg,每667 m2产量2 900 kg左右。适合北方大部分地区春秋两季种植。  相似文献   

2.
苗球兼用型大白菜新品种早熟8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早熟8号是由自交不亲和系10383和116-3配制而成的苗、球兼用型早熟大白菜一代杂种。作结球白菜栽培,生长期55~60 d(天),株高32 cm,开展度55 cm;外叶绿色,叶柄白色,叶面无毛;叶球矮桩叠抱,白色,球高26 cm,横径18 cm,球形指数1.4;单株净质量1.0~1.5 kg,每667 m2净菜产量3 000~4 000 kg,净菜率70 %左右。作小白菜栽培,叶片圆形,绿色,色泽光亮,叶面无毛,叶柄宽扁,白色;生长迅速,30 d(天)左右就可以采收上市。对霜霉病、病毒病及软腐病的抗性强于对照早熟5号,适应性广,品质较好,适宜浙江省及类似气候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热辣2号母本05YB17是国外引进种质CCJ01-5在连续病圃的条件下,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优良自交系,父本05YB59是国外引进的CCJ98-4和海南本地黄灯笼椒经杂交、回交、多代系谱选育而成的优良自交系。该品种播种至开花约80 d(天),播种至始收约142 d(天)。生长势强,株高55~60 cm,最大株高130 cm,开展度90 cm,每节3~10朵花。果实方灯笼形,果面条沟多,果柄长,未熟果绿色或绿白色,老熟果黄色至深黄色,果长5.6 cm左右,果肩宽3.9 cm左右,单果质量14.6 g。每果位坐果1~3个,个别果位可坐果4~6个,一般单株坐果130个左右。抗黄瓜花叶病毒(CMV),辣椒素类物质总含量11.30 mg·g-1(FW),鲜果辣度174 212 SHU,每667 m2产量3 000 kg左右。  相似文献   

4.
赛辣1号是以内蒙古地方品种牛角王经多代自交定向选育而成的自交系B200326为母本,以甘肃地方品种长羊角椒经多代自交定向选育而成的自交系No.2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辣椒一代杂种。生长势及坐果能力强,平均单株结果35个,中抗辣椒疫病。果实长羊角形,果长35.5 cm,果肩宽2.9 cm,单果质量 76.8 g左右,嫩果深绿色,成熟果深红色,有光泽,果面多皱,味辣,VC含量86 mg·kg-1,商品性好。每667 m2春露地栽培产量2 500 kg左右,早春大棚栽培产量4 800 kg左右,冬茬日光温室栽培产量5 300 kg左右,适宜西北地区冬茬日光温室、早春大棚、春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5.
保丰5号是通过有性杂交〔(中豌6号×90-PE-10)×中豌5号〕、系谱法选择,运用一年三代加代选择法选育出的半无叶型早熟豌豆新品种。早熟,春播生育期94 d(天);株型收敛,株高50 cm左右,托叶正常,深绿色,小叶变成卷须,属半无叶型,荚白色,单株荚数4.4个左右,双荚率40 %以上;单荚粒数5.8个左右,圆粒,千粒质量217 g左右;籽粒粗蛋白含量21.17 %,粗脂肪含量1.77 %,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高;抗倒伏性强,抗旱,成熟时不裂荚,对猝倒病、根腐病、白粉病的抗性优于中豌6号;一般产量250 kg·(667 m2-1左右,高产可达380 kg·(667 m2-1,适于冀东地区种植。产品适于青荚鲜食,嫩卷须菜用,青豌豆加工罐头,干籽粒生产芽菜、罐头、糕点、粉条及休闲食品,干籽粒和秸秆还可作优质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6.
番茄新品种东农712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农712是以01HN43为母本,以01HN37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晚熟番茄一代杂种,生育期117 d(天)左右,高抗番茄花叶病毒(ToMV)、叶霉病、枯萎病和黄萎病。果实高圆形,单果质量240~300 g,果实粉红色,果面光滑圆整,成熟果硬度0.49 kg·cm-2,耐贮运;丰产性好,每667 m2产量6 500~8 500 kg,适合全国各地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7.
津优38号是以优良自交系B180-2作母本,以XL6-3作父本配制而成的黄瓜一代杂种,耐低温弱光,植株长势旺,叶片中等大小;瓜条棒状,顺直,长32~35 cm,单瓜质量180 g左右,瓜皮绿色,有光泽,刺瘤中等,密生白刺,无棱,果肉淡绿色,口感脆甜,畸形瓜率低;主蔓第1雌花着生在第5~7节,雌花节率40 %左右;高抗褐斑病、炭疽病,抗枯萎病,中抗霜霉病和白粉病,日光温室越冬茬栽培前期产量2 500 kg·(667 m2-1左右,总产量10 000 kg·(667 m2-1以上,适宜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越冬日光温室和冬春日光温室栽培。  相似文献   

8.
碧绿1号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CMS9507为母本,以自交系935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青花菜一代杂种。中晚熟,从定植到收获80 d(天)左右;花球紧实,半圆球形,无荚叶,花蕾细小,绿色,主茎不易空心,单球质量400 g左右;高抗TuMV,抗黑腐病,每667 m2产量1 000 kg左右。  相似文献   

9.
对7个韭菜品种休眠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平韭5号、平韭6号、791为冬季不休眠品种,在冬季露地候(5 d)均气温2.5 ℃时,心叶虽不枯萎,但生长停止。平科2号、平韭3号、平科薹韭、春早红根为休眠品种,冬季露地候均气温0.7~10.5 ℃时,地上部叶片枯萎,休眠期分别为62、77、51、86 d。在冬季小弓棚内候均气温6.0~15.5 ℃时,4个休眠品种休眠期缩短,分别为31、25、23、32 d。不休眠品种在冬季小弓棚内,至2月28日可收割两茬,休眠品种仅收割一茬,前者较后者增产77.61 %~164.22 %。休眠品种冬季保护地栽培,必须在休眠期即将结束时覆盖生产才能发挥其生产能力。早春露地生产休眠品种优于不休眠品种。  相似文献   

10.
贺研2号是全能豆角与丰产2号的杂交后代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豇豆新品种。春季栽培全生育期90~100 d(天),播种至始花45~50 d(天),播种至始收55~60 d(天);夏季栽培全生育期70~80 d(天),播种至始花40~45 d(天),播种至始收45~50 d(天)。豆荚淡绿色,荚长54~59 cm,横径0.84~0.86 cm,单荚质量24.5 g左右,荚条粗细匀称,无鼠尾,不易老化,鲜食口感佳。春季栽培每667 m2产量2 300~2 600 kg,适宜春季及越夏延秋栽培。  相似文献   

11.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3种不同温度下卵叶韭更新芽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 卵叶韭更新芽休眠完全解除必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冷温处理, 且冷温积累量与休眠解除程度和植株长势呈正相关趋势; (3 ±1) ℃处理不少于92 d可完全解除休眠, 而5~12℃、(20 ±1) ℃处理均不能完全解除休眠。(2) 贮藏31 d后, (3 ±1) ℃和5~12℃处理的GA3 和ZT含量上升, ABA含量下降, 其中( 3 ±1) ℃处理的上升和下降幅度更大, 解除休眠所需时间更短; 而(20 ±1) ℃处理在鳞茎干枯腐烂前GA3 和ZT含量下降, ABA含量上升, 更新芽不能萌发。(3) 卵叶韭更新芽休眠过程可分为预休眠、真休眠和强制休眠3个阶段, 其中预休眠阶段更新芽的GA3、ZT、ABA和IAA含量居中; 真休眠阶段更新芽的GA3 和ZT含量较低, ABA含量较高, IAA含量较高或居中; 强制休眠阶段更新芽的GA3、ZT含量达最大值, IAA含量略有增加, ABA含量降至最小值。(4) 卵叶韭更新芽休眠的解除可能主要受控于内源激素GA3、ABA的含量水平和GA3 /ABA比值, 当GA3 / IAA比值大于16.59 ±3.90时, 卵叶韭更新芽的休眠就可能完全解除, 此外ZT也对萌发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几种落叶果树H2O2含量变化与自然休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以设施栽培中常见的几种核果类果树品种和两个葡萄品种为试材, 分析了芽休眠期间 H2O2含量变化动态, 并探讨了温度、生长调节剂及化学破眠物质对H2O2含量影响的效应。结果表明: 休眠期间,不同树种( 品种) 芽内 H2O2含量存在差异, 基本趋势是晚熟品种高于早熟品种, 花芽高于叶芽, 但葡萄品种相反, 早熟的‘京秀’高于晚熟的‘巨峰’; 休眠期芽内 H2O2含量基本呈稳步上升后急剧下降的趋势,不同品种急剧下降的时间略有差别, 且与自然休眠解除的时间相吻合。低温(5 ℃) 处理显著增加了芽中 H2O2含量, 中温(10 ℃) 使 H2O2含量略有增加, 而高温(20 ℃) 却导致 H2O2含量降低。休眠前期50 mg.L-1 ABA 处理显著提高了芽中H2O2含量, 而100 mg.L-1的GA3和6-BA 处理有减少 H2O2含量的趋势, 但二者差异不明显。热带地区常用的化学破眠物质对芽 H2O2的影响因树种( 品种) 、使用时期不同而异, 硫脲、KNO3前期使用对核果类果树影响明显, CaCN2对核果类无明显效应, 但对葡萄品种作用显著。果树芽 H2O2含量的动态变化表明, H2O2可能是低温解除自然休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GA3对辽东楤木种子解除休眠中信号分子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GA3 对辽东楤木种子在变温(每天高温13~15℃ 12 h, 低温0~4℃ 12 h) 层积条件下解除休眠过程中部分信号分子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200 mg/L的GA3 丙酮溶液可以极显著促进辽东楤木种子萌发; 显著降低种子内源ABA 含量; 显著提高种子内源GA 含量、CaM含量和NADKase、质膜Ca2 + -ATPase活性, 从而说明了信号分子参与并调节了辽东 木种子休眠解除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4.
夏春华  蔡世英 《园艺学报》2004,31(3):343-346
 以安祖花(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为试材,探讨了环境条件对佛焰苞花青苷含量的影响及弱光下Ca2+ 、GA3,处理改善花朵品质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光照不足是导致花青苷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5.4 mmol·L-1 的CaCl2、1.16 mmol·L-1 的GA3,单独及复合处理均能有效地提高弱光下安祖花佛焰苞花青苷含量与花梗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通过钙调蛋白、RNA及蛋白质等的不同抑制剂处理,发现抑制剂均可抑制安祖花离体花梗CaM含量与PAL活性,讨论了Ca2+ 、GA3的可能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GA3处理对采后竹笋木质化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罗自生 《园艺学报》2005,32(3):454-457
 研究了外源GA3 浸泡处理对采后竹笋木质化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竹笋贮藏期间,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肉桂酸- 4 - 羟化酶(C4H) 和过氧化物酶( POD) 活性先增加后减少, 木质素含量和组织硬度逐渐增加, 而可食用率逐渐下降, GA3 和IAA含量逐渐减少, ABA含量先增加后减少。PAL、C4H和POD活性与ABA /GA3 的比值呈正相关。外源GA3 处理能增加内源GA3 含量, 降低ABA /GA3 的比值, 并抑制PAL、C4H和POD活性的上升, 降低木质素含量和硬度, 提高可食用率, 从而延缓竹笋木质化进程。推测外源GA3 处理可能通过降低ABA /GA3 的比值来延缓竹笋木质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GA3 等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睡莲切花的保鲜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GA3 等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睡莲切花的保鲜效应。结果表明:GA350 mg·L-1 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能增大花径,使花茎挺直和延长切花开放时间,有利于维持花枝鲜样质量,减缓花瓣pH值和膜相对透性上升的幅度,从而延长瓶插寿命。PP333 10 mg·L-1 和CCC 10 mg·L-1 处理的保鲜效应不显著。6-BA 1 mg·L-1 和NAA 1 mg·L-1 瓶插处理不适用于睡莲切花保鲜。  相似文献   

17.
 以7年生甜樱桃‘红灯’和‘早红宝石’为试材, 研究了酚类物质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在自然休眠期间的动态变化, 探讨了温度对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甜樱桃芽酚类物质在自然休眠期间持续缓慢增加, 随休眠的结束, 含量急剧下降, 不同品种之间有差异, 自然休眠结束后总酚含量降至最低。花芽中的酚类物质含量略高于叶芽, 多酚氧化酶( PPO) 、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活性差别不大; 不同需冷量的品种之间差异明显。芽中PAL活性与总酚含量的变化趋势呈正相关。而PPO活性在自然休眠期间逐渐升高。低温(5℃) 促进酚类物质的积累, 中期使其提前达到高峰并进入下降阶段, 后期加速其降低;高温(20℃) 效果相反, 变温(5℃/20℃) 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GA3 和PP333调控苹果花芽孕育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连续3 年用多效唑(PP333) 1 000 mg/L 和赤霉素(GA3) 1 000 mg/L 处理‘首红’苹果, 结果表明, PP333处理降低了芽内吲哚乙酸( IAA) 和赤霉素( GAS) 含量, 增加了玉米素核苷(ZR) 和脱落酸(ABA) 含量, 提高了ZR/ IAA、ZR/ GAS、ABA/ IAA 和ABA/ GAS 比值,从而促进了花芽形成。GA3 处理则增加了IAA、GAS 含量, 降低了ZR、ABA 含量, 降低了ZR/IAA、ZR/ GAS、ABA/ IAA 和ABA/ GAS 比值, 从而抑制了花芽形成。PP333和GA3 在花芽孕育临期内应用效果显著, 在其它时期无效。  相似文献   

19.
ABA、GA3 处理对冬枣采后果肉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100 mg·L - 1脱落酸(ABA) 和100μg·L - 1赤霉素(GA3 ) 处理对冬枣冷藏期间果肉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生成速率, 丙二醛、过氧化氢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温( 0 ±2) ℃贮藏条件下, ABA处理促进了冬枣果肉丙二醛和过氧化氢的积累, 增大了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 促进了过氧化氢酶(CAT) 和过氧化物酶( POD) 活性高峰提前出现, 多酚氧化酶( PPO) 活性的峰高增加,抗坏血酸氧化酶(AAO) 活性上升和酚类物质的快速下降, 说明果实后熟衰老被ABA处理提前, 而GA3具有延缓作用, ABA和GA3处理对活性氧代谢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