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2012年4~5月在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对繁殖期鹭科鸟类种类、数量、巢位情况、觅食生境类型调查数据,运用生态位理论,对5种鹭科鸟类的生态位分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漳江口地区繁殖的鹭科鸟类数量共计有2 439只,其中白鹭为该地区的优势种,数量1 422只,占到所有鹭科鸟类的58.29%;鹭科鸟类的巢位表现出明显的水平分布规律和对红树树种的选择性,通过错开繁殖的高峰期,利用不同的食物资源,在不同的时间段觅食以及在不同的生境觅食4个方式,对食物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使不同鹭科鸟类都能够占据-定的繁殖空间.红树林的结构决定了鹭科鸟类的巢位空间分布.生境类型的多样性为鹭科鸟类提供了多样的食物来源,为生态位分离提供了保障.不同鹭科鸟类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减弱了种间的竞争,提高了鸟类群落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黄嘴白鹭在葫芦岛地区栖息的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德启 《野生动物》2002,23(2):28-29
前 言 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为鹤形目,鹭科,白鹭属鸟类。曾经是中国南部沿海常见的夏候鸟,但因为环境破坏和人为干扰,致使种群数量日趋减少,近来已变得非常稀少。据1990年和1992年国际水禽研究局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1992年在中国见到143只,在东南亚见到448只,总计591只。由于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目前已被列入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ICBP)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亦被中国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国家 11级保护动物。笔者于2001年夏季在葫芦岛地区调查,…  相似文献   

3.
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又名篦鹭、琵琶嘴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隶属于鹤形目鹮科。目前,野生种群数量2500~3000只,主要在东北、内蒙、西北一带繁殖,长江下游到广东、台湾一带越冬。因嘴长直、扁阔似琵琶,故而得名。栖息于沼泽地、河滩、苇塘等处。涉水啄食小鱼、虾、软体动物及蛙类、昆虫等。筑巢于近水高树上或芦苇丛中,每窝产卵2~4枚,白色无斑或钝端有稀疏斑点。雌雄轮流孵卵约25天,雏鸟留巢期约40天。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青海湖的蛋岛、鸬鹚岛、海心山、三块石、布哈河口等鸟类栖息地的鸟类种群数量监测,甘子河乡、沙岛东、克土、小泊湖、湖东种羊场、倒淌河镇元者、青海湖农场、哈尔盖乡、快尔玛乡、生格乡等地进行普氏原羚种群数量监测。目前,普氏原羚种群数量为702—845只。11月份种群数量比8月份增加22只,仅增长4.21个百分点;5个鸟类...  相似文献   

5.
笔者于2006年4月15日~5月5日,在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采用路线法和定点观测法对春季迁徙水禽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水禽35种,隶属于7目9科,总数量15 257只。鸭类最多,达9 898只,其次是雁类,为4 913只,其他还有大天鹅10只,鹭类56只,鹤类34只,鸥类72只,鹬类25只,鸊鷉类15只,凤头麦鸡200只,鸬鹚33只,骨顶鸡1只。统计的游禽共为14 869只,占总数量的97.46%;涉禽共为388只,只占总数量的2.54%。此外,对保护区鸟类资源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朱鹮为极濒危级鸟类,自1989年北京动物园人工孵化出第一只雏鸟开始,科学工作经过不断研究,使得朱鹮人工饲养繁殖技术日臻完善。尤其是陕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自1990年建立朱鹮人工种群后,种群数量平均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截止2002年8月,种群数量已达到196只。  相似文献   

7.
上海动物园近年来重视珍稀鸟类繁殖的研究,1987年繁殖了一批珍禽有东方白鹳5只、鹈鹕15只、白琵鹭19只、白鹮8只、鸸鹋20只、美洲驼5只、白腹锦鸡15只、疣鼻天鹅及黑天鹅等,这些鸟类都属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或为进口鸟类。繁殖季节饲养人员为鸟类繁殖创造条件,为亲鸟调整饲料、选择配偶,设置人工  相似文献   

8.
1中白鹭 近几年的夏季,我们在东港市的前阳镇发现了一个鹭类的集中繁殖地。在鹭群中发现有一种与过去所见不同的鹭科种类的鸟在当地筑巢繁殖,经拍照后查阅资料,确认是中白鹭,并为东北地区鸟类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9.
嫩江高峰林区2008年度鸟类环志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在黑龙江省嫩江县高峰林场开展了鸟类环志研究工作,共环志鸟类97种16 549只,其中春季81种8 334只,秋季69种8 215只,隶属11目31科。春季以红胁蓝尾鸲、黄雀、燕雀、小鹀、黄眉鹀、栗鹀等6种为迁徙鸟类的优势种,累计5 346只,占春季环志数量的64.1%;秋季以白腰朱顶雀、燕雀等2种为迁徙鸟类的优势种,累计4310只,占秋季环志数量的52.5%。  相似文献   

10.
繁殖期中鹭类混合群体的协调与维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鸟类的群栖现象较为普遍,通常由一种或几种亲缘关系较近的种类,长期地或在一定的季节里,汇集成同种或异种混合群体,在一定的区域里栖息、觅食、营巢和繁殖。鹭类是喜群栖的典型鸟类,在一定的季节内,常由一种或多种不同的鹭类,集合为成百上千个体的大群。在同一栖息地内生活。鹭类混合群栖的现象已报道的较多,(寿振黄,1939,李永新等,1963;李小惠等。1973)。常见种类组成有:白鹭(Egretia garzetta)、池鹭(Ardeola bacchus)、牛背鹭(Bub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