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端粒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它对维持染色体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端粒酶能够以自身的RNA序列为模板反转录合成端粒的重复DNA序列,对端粒长度的维持以及哺乳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在哺乳动物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1端粒、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1.1端粒的结构和功能1.1.1端粒的结构:端粒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  相似文献   

2.
端粒酶和细胞衰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 ,由端粒 DNA和端粒蛋白质组成。端粒DNA是富含 G的高度保守的重复核苷酸序列 ,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端粒 DNA序列均由 5′-3′,方向 (TTAGGG) n 反复串联组成 ,它参与 DNA复制 ,对维持染色体的稳定和完全复制有重要作用。正常动物细胞 DNA的端粒随着细胞分裂而缩短 ,当缩短到一定长度时细胞将停止增殖并死亡。细胞中的端粒酶在正常细胞不表达 ,只在生殖细胞、干细胞和肿瘤细胞中表达。文章介绍了细胞衰老的细胞生物学机制、端粒酶和细胞衰老的关系 ,讨论了端粒酶和克隆动物的早衰现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端粒和端粒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端粒是末端染色体 ,维持染色体的稳定。端粒酶是染色体末端转移酶 ,是合成端粒DNA的酶 ,对端粒的结构起着稳定的作用。端粒、端粒酶的研究始于 2 0世纪初期 ,但直到近几年科研人员才发现他们与肿瘤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类端粒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端粒酶在约 85 %以上的恶性肿瘤中呈阳性 ,而动物肿瘤与端粒酶的研究还是空白。文章主要介绍端粒、端粒酶的结构功能及它们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并讨论世界上首例蛋鸡 J亚群禽白血病的自然发病的病例的端粒酶 TERT表达。作者曾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酶卵白素进行免疫组化检测 ,结果在病鸡的心、肝、脾、肺、肾、气管、十二指肠、睾丸、骨髓、脑、胸腺、法氏囊等组织中发现 TERT表达呈阳性 ,说明在蛋鸡 J亚群禽白血病发生时端粒酶活性升高 ,提示端粒酶参与了该病的发生发展机制 ,并且该结果与人类肿瘤端粒酶的活性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端粒、端粒酶与动物衰老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和端粒酶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热点, 端粒封闭染色体的末端并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 端粒的缺失会引起染色体融合并导致细胞的衰老及死亡。端粒酶的活化可延长染色体末端DNA , 维持基因组的稳定。并且端粒酶活性的异常表达又会引起细胞永生化或转化成癌细胞。因此,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对于治疗肿瘤和控制细胞寿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作者综述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 及其基因和调控机理, 并在此基础之上展望了端粒酶在抑制肿瘤、抗衰老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端粒和端粒酶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端粒封闭了染色体的末端并维持了染色体的稳定性,端粒的缺失会引起染色体融合并导致细胞的衰老及死亡.端粒酶的活化可延长染色体末端DNA,维持基因组的稳定.并且端粒酶活性的异常表达又会引起细胞永生化或转化成癌细胞.因此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对于治疗肿瘤和控制细胞寿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与细胞老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展望了端粒酶在抑制肿瘤、抗衰老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端粒酶在细胞永生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细胞永生化是目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位于真核生物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端粒可以稳定染色体,而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端粒酶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因此,将外源性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基因转染至目的细胞,则可能诱导细胞发生永生化。本文从端粒、端粒酶、端粒酶在细胞永生化中的应用、端粒酶在传代细胞系中的应用、存在问题与展望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吕昆  林丹  黄英 《中国畜牧兽医》2009,36(11):99-104
端粒是真核染色体分子末端的DNA区域,是由重复的DNA序列和端粒结合蛋白形成的DNA-蛋白复合物,对于染色体的复制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端粒长度的缩短与人类疾病和衰老密切相关。同时,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SCNT)作为一种有效的无性生殖手段,越来越多的在科研和生产中得到应用。由于体细胞核移植通常采用体细胞作为核供体细胞,因而供体细胞的端粒长度、核移植后重组胚的端粒在胚胎早期是否会被修复、端粒长度是否有变化等问题,对于研究克隆动物的重编程、发育生物学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者将对端粒的结构和端粒长度的机理研究、在克隆哺乳动物中对端粒长度的探索研究,以及近几年来关于端粒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8.
正端粒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由TTAGGG 6个碱基串联重复构成[1]。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细胞端粒逐渐变短,当端粒缩短到特定长度时,引发分裂性细胞衰老,衰老的细胞逐渐变扁、变平、变大,最后停止分裂直至凋亡[2]。因此,研究人员形象地将端粒称为细胞的"分裂时钟"[3]。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物,其核心酶包含蛋白亚基和RNA元件两部  相似文献   

9.
端粒酶与细胞永生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由端粒DNA和端粒蛋白质组成。正常动物细胞DNA的端粒随着细胞分裂而缩短,当缩短到一定长度时细胞将停止增殖并死亡。端粒酶可以从端粒DNA 3′OH末端延伸端粒或合成新的端粒。本文主要介绍了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在细胞永生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植物衰老和种子劣变机理的研究一直是农业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植物衰老会对农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牧草提前衰老也会导致草地生产力下降,限制草产业的发展。由于种子劣变,全球每年约有25%的种子失去活力,导致巨额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农业的健康发展。深入揭示植物衰老特性和调控机制,不仅对于阐明植物生态适应性及种群稳定性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延缓衰老技术和调控措施的选择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在模式植物拟南芥研究中发现,染色体端粒与植物衰老以及种子活力密切相关。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重复DNA序列,由端粒DNA和结合蛋白组成。端粒结合蛋白是一组与端粒DNA结合的蛋白质,主要是帮助稳定端粒结构并保护端粒免受DNA修复系统的干扰,其次还参与了基因表达、DNA复制和染色体结构调节等许多生物学过程。端粒酶由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和端粒酶RNA(TER)两个亚单位组成,端粒酶逆转录酶亚基参与线粒体功能以及相关基因表达调控,通过对端粒酶新功能的探索,有助于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从而延缓植物的衰老进程,为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一条新的途径。近年来在植物中研究发现,端粒的动态变化与植物衰老存在相关性,植物端粒内稳态的维持机制仍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