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漯单六号是漯河农科所新育成的高产高赖氨酸(高于普通品种30%以上)玉米杂交种。1996年在本所玉米新品种产量比较试验中,平均亩产535kg,比对照豫玉12号增产12.3%,居参试品种之首;1997~1998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区试,全省两年20点次汇总...  相似文献   

2.
陇春22号(MY94—9)是甘肃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和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于1994年从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于1995年进行性状观察和产量鉴定试验,1996-1999年参加甘肃省水地春小麦预试、区试,2000~2003年生产试验和示范种植,2004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审定。  相似文献   

3.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垦鉴玉9号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科研所于1995年以自育系红系75为母本、外引系杂C54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单交种。1996~1997年所内鉴定试验表现突出,1998年在黑龙江垦区适应地区内进行异地鉴定试验和小面积示范;2000~2001年参加黑龙江省农垦总局联合区域试验;2002~2003年参加黑龙江省农垦总局联合生产试验。2004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通过并命名为垦鉴玉9号。  相似文献   

4.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豫玉27号是洛阳农科所1993年以自选自交系"独321"为母本,外引选系"53选3"为父本组配的玉米单交种.1994~1995年在本所进行品种比较试验,1996~1998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套种组区试、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豫玉27号是一个超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中熟优良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玉米新品种晋单58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晋单58号玉米新品种是由我所玉米育种课题组于2001年以133-1为母本、太411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05~2007年参加山西省玉米早熟组区试,2008年4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晋审玉-2008004)。  相似文献   

6.
大天一号系罗平县大天种子公司于2000年用自育自交系0466作母本与0518作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黄玉米单交种。2003年至2004年参加曲靖市玉米区域试验A组,2年平均每公顷产9441.0kg,比对照会单4号每公顷增产1686.0kg,增21.7%。在11个参试品种中产量排在第2位。2004年至2005年参加云南省青贮饲料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2年生物学产量平均每公顷产46033.5kg,  相似文献   

7.
新麦11号系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2001年10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001~2002年度国家黄淮南片高肥春水组区试试验中表现突出居第2位,成为农业部重点示范、河南省重点推广品种。1高产1998~2000年参加河南省区试,1998~1999年度12个点汇总,各  相似文献   

8.
信息快递     
国家玉米重点示范新品种浚 单  1 8  浚单 1 8是河南省浚县农科所选育的竖叶、高产、多抗、稳产、广适、优质玉米杂交种。 2 0 0 2年通过河南、河北两省审定 ,2 0 0 3年通过国家审定。被农业部列为 2 0 0 2年国家玉米重点示范新品种和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 产量表现该品种于 1 998年参加河南省预试 ,平均比对照增产 32 % ,居 2 6个参试品种第 1位 ,增产 1 9.8%~ 48% ;1 999年参加河南省区试 ,平均每公顷9373.5kg ,比对照增产 7.3% ,居试验第 1位 ;2 0 0 0年参加河南省区试 ,比对照种安玉 5号增产9.8% ,仍居试验首位。 2 0 …  相似文献   

9.
中豆26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1989年用油87?22为母本与郑州长叶7有性杂交,按系谱法选育而成。1992年引入安徽省宿县试种。1997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认定。 1 产量表现 1994~1995年参加安徽省淮北片大豆区试,平均亩产167.45kg,比对照中豆19号增产8.7%。1996年参加安徽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9.2kg,比对照中豆19号增产14.8%。1999年引入安徽省临泉县农技推广中心试种,平均亩产213kg,居4个品种试验之首,比对照豫豆16号亩增产27kg,增产率为14.78%。  相似文献   

10.
高产优质夏大豆新品种——苏豆4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豆4号”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大豆研究室育成。1984年配制杂交组合“中豆24”ד苏系5号”,1988年采用综合选择法选择优良单株,1989年对决选的单株进行株行种植,其中1个株行表现优良,被定名为“88-m21”,1990~1991年种植鉴定圃,1992~1994年参加多点试验,1995~1997年参加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为2 459.7 kg/hm2,列参试品种第二位;1998年参加淮南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 616 kg/hm2,列参试品种第一位;1999年3月由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