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啶虫脒、吡虫啉、烯啶虫胺和吡蚜酮等杀虫剂对大豆蚜虫的毒力和防治效果,采用浸渍法进行了4种杀虫剂对大豆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种杀虫剂对大豆蚜虫都有较高的毒力,以啶虫脒对大豆蚜虫的毒力最高,LC50为7.026μg/g,其余3种杀虫剂的毒力大小依次为吡虫啉、烯啶虫胺、吡蚜酮,LC50分别为9.484、15.247和43.734μg/g,对大豆蚜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六种杀虫剂对四种蚜虫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以2.5%功夫乳油对麦长管蚜的毒力,5%来福灵对苹果黄蚜的毒力,2.5%敌杀死对枸杞蚜虫、刺槐蚜的力为最高;四种蚜虫中以枸杞蚜虫对四种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苹果黄蚜对氧化乐果的敏感性,刺槐蚜对敌敌畏的敏感性为最低,根据试验结果指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9种常用杀虫剂对蔬菜蚜虫的毒力,筛选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方法]采用琼脂保湿浸叶法,测定9种杀虫剂对江苏里下河地区蚜虫的室内毒力。[结果]高效氯氰菊酯对蚜虫的毒力最高,其48 h致死中浓度(LC50)值为0.077 9 mg/L;阿维菌素、毒死蜱、甲维盐和吡虫啉次之,LC50值分别为0.204 5、0.434 5、0.948 9和1.090 3 mg/L;9种杀虫剂对蚜虫的毒力大小依次为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毒死蜱、甲维盐、吡虫啉、印楝素、吡蚜酮、多杀菌素、噻嗪酮。[结论]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毒死蜱、甲维盐和吡虫啉可作为田间蚜虫防治的首选化学药剂,而印楝素和多杀菌素可作为田间蚜虫防治效果较好的生物药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宁夏地区枸杞蚜虫田间种群对生产中大量、普遍使用的4种类型6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枸杞蚜虫抗性治理和田间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浸虫浸叶法,测定银川(园林场、镇北堡、南梁)、中宁(舟塔、大战场、新堡)、固原(黑城、三营)三大枸杞主产区8个地区枸杞蚜虫田间种群,对有机磷类的毒死蜱和三唑磷、氨基甲酸酯类的丁硫克百威、拟除虫菊酯类的高效氯氰菊酯、新烟碱类的吡虫啉和啶虫脒6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采自8个地区的枸杞蚜虫种群均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极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达2 539.7~31 916.0;对吡虫啉产生高-极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达48.2~388.3;对啶虫脒产生中-极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达27.2~274.9;除镇北堡枸杞蚜虫种群对丁硫克百威抗性倍数为1.5,表现为敏感外,其他地区枸杞蚜虫种群均对丁硫克百威、毒死蜱、三唑磷产生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达6.9~104.0。【结论】宁夏三大枸杞主产区枸杞蚜虫对6种常用杀虫剂的总体抗性水平表现为固原地区中宁地区银川地区。8个地区应停止使用已产生高-极高水平抗性的药剂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减少已产生中等水平抗性药剂的使用次数,敏感-低水平抗性药剂可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5.
3种植物源杀虫剂防治蚜虫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有效防治蚜虫危害,减轻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科学防治和可持续发展。[方法]用神雨、神麻和百麻3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各种蚜虫进行室内杀虫效果试验,并以氧化乐果和喷可杀2种化学农药做杀蚜效果对比。[结果]3种植物源杀虫剂能够达到与化学农药相当的防治效果。其中,神雨对槐蚜、菊花蚜、桃大粉蚜、禾蚜和麦蚜等蚜虫的杀虫效果尤其显著。[结论]神雨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BtA高效生物杀虫剂(1000倍液)防治同翅目蚜虫,1d后虫口减退率达88.8%,到了第7d,防治效果达95.6%,与1000倍液的乐果乳剂相似,杀虫速率比乐果高20个百分点.通过蚜虫田间种群动态模拟,得到方程y=a+bx-cx2,可指导田间防治蚜虫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杀虫剂对草莓蚜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等5种杀虫剂防治草莓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下,20%啶虫脒可溶粉剂、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和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对草莓蚜虫的的防治效果均较好,药后7 d防效达95%以上,可用于草莓蚜虫的防治。其中,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和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使用时应注意对蜜蜂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全纯人工营养液饲养蚜虫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蚜虫高度特化的取食习性和平衡营养的需求,本文报道了一种较为理想的全纯营养液配方(由氨基酸、维生素、糖、盐类及微量元素等构成)和优化的人工饲养蚜虫技术体系。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蚜虫生理代谢、测定杀虫剂效果和探讨作物抗蚜生理生化机理等奠定了实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新烟碱类杀虫剂主要包括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近年来在蚜虫防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长期大量、频繁地使用此类杀虫剂,导致多种蚜虫对它们产生了抗药性。本文就不同种类的蚜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现状、发展趋势、产生机理及综合治理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蚜虫是常见的蔬菜害虫之一,以寄生在蔬菜叶部,吸取汁液为生,对作物生长和损害具有长期性、周期性、反复性的特点,蚜虫的产生和爆发为种植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由于农户的防治意识不够,防护措施错误,可能会导致蚜虫大面积爆发,再加之长时间使用杀虫剂导致蔬菜蚜虫抗药性不断增加,加大防治难度。基于此,文章主要从蔬菜蚜虫抗药性现状入手,总结当前蚜虫抗药性种类,并给出具体抗性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州烟草蚜虫有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烟草蚜虫的为害,不仅使被害烟株生长迟缓、叶片薄,影响产量和品质,而且还传播烟草病毒病,给烟草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本文从几种杀虫剂对蚜虫的防效入手,分析了使用杀虫剂对烤烟产量、中上等烟的比率,进而对烤烟内在化学成分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几种药剂防治草莓蚜虫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莓蚜虫乃是本地常年发乍的主要害虫,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为此,笔者于2002年7月对几种杀虫剂防治草莓蚜虫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旨在筛选出有效药剂,以实现草莓的卫生优质生产。  相似文献   

13.
段渝萍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4):168-168,172
选用几种杀虫剂,进行蚊母蚜虫防治控害试验,结果表明:金吡5000倍液、金蚧杀1000倍液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师宝君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7):102-103
对7种杀虫剂防治甘蓝蚜虫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种制剂对甘蓝蚜虫均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药后1d防效为70.62%~84.80%,药后7d、14d防效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几种杀虫剂对哈尔滨地区小菜蛾和蚜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选用了哈尔滨地区蔬菜田上常用的几种药剂对小菜蛾和蚜虫的毒力测定.旨在了解本地区的小菜蛾和蚜虫对常用几种杀虫剂敏感度下降的程度,为生产上预防和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大豆与早熟马铃薯间作防治大豆蚜虫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出安全有效地防控大豆蚜虫的方法,试验共设6个处理,各处理不喷施任何杀虫剂,研究了不同间作比例对大豆蚜虫数量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与早熟马铃薯以8:8比例间作对大豆蚜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且增产14.2%,其产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17.
走出新疆植棉区棉田蚜虫防治误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玉国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0):82-82,112
1 走出“以益控害”单一生物防治为主的误区 新疆植棉区在多年棉田蚜虫防治中,由于当时所能利用的防蚜药剂种类少、有效时间短、毒性大,逐步以依靠蚜虫天敌“以害养益、以益控害”的生物防治为主、,由于棉田天敌种群数量发展时显滞后,蚜虫“超前”危害,导致棉花减产。  相似文献   

18.
以竹炭生产副产物——竹焦油为原料,对大豆和棉花蚜虫进行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0%竹焦油乳油,60%竹焦油钠盐可溶液剂和60%竹焦油钾盐可溶液剂对大豆蚜虫药后7d防效均达到90%以上,与对照药剂差异不显著;50%竹焦油乳渍、60%竹焦油乳油、60%竹焦油钠盐可溶液剂、80%竹焦油钾盐可溶液剂,对棉花蚜虫最高防效均在50%左右,总体防效低于对照药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田间试验表明竹焦油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杀虫剂,对大豆蚜虫具有较强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室内花卉蚜虫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花卉蚜虫的防治,像宾馆、饭店的大厅、阳台等人居环境,花株数量不多,主要采取“蚜虫无公害防治法”,既防治了蚜虫,又不对环境、空气造成污染,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防治辣椒蚜虫效果较好的杀虫剂,采用浸叶法,通过室内生物测定明确了噻嗪酮、多杀菌素、吡蚜酮、印楝素、吡虫啉、甲维盐、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等8种杀虫剂对江苏里下河地区辣椒蚜虫(桃蚜)的毒力,并通过田间试验监测其防效和持效性。结果表明,8种杀虫剂毒力大小表现为噻嗪酮多杀菌素吡蚜酮印楝素吡虫啉甲维盐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田间试验中,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药后1 d防效达90%以上,15 d维持在95%左右,阿维菌素、印楝素和多杀菌素作用速度慢,但3 d后防效迅速提高至90%左右,15 d防效仍高达80%左右。结合本文结果和生产实际,笔者建议本区域蚜虫危害时优先使用多杀菌素、印楝素和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而在蚜虫大爆发时将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作为补充药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