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在几十年的业余养蜂实践中,积累一点养蜂生产经验,现在总结出来希望和广大蜂友交流。一、抓早促强1月21日开始,选晴暖天,放出幽闭的蜂王,箱中强群留2张脾,弱群留1张脾,双王群两侧各放1张半粉蜜脾。之后进行箱内外包装,饲喂1∶1糖水,1周后加入1张粉蜜...  相似文献   

2.
我过去曾在加利福尼亚为一个有1万群蜂的专业养蜂者工作。这位先生养蜂却从未动过摇蜜机,所以干脆把摇蜜机也卖了。由于他“特殊的”蜂群管理方法,这些蜂群从不自然分蜂,也没有生产过蜂蜜。但公正地讲他称得上是一位授粉和笼蜂生产的行家,  相似文献   

3.
<正>俗话说"穷养兔子富养蜂"。从我初学养蜂的时候就听说这句话,当时不明白它的真正含义,以为人穷了养兔子,富了养蜂。后来才体会到,兔子饲料放多了不但糟蹋草料,而且更吃不饱;箱中有存蜜、存粉蜂群才会正常繁殖,如果刚够吃而没有存蜜,蜂群得不到正常发展。蜂友们在一块闲谈时,有位初学养蜂的问:什么时候就能养好蜂。一位年长者对他说:到你不稀罕蜜的时候就能养好蜂了。也有人说贪心的人和吝啬的人永远也养不好蜂。这都是些经验之谈。见蜜就摇,采取"三  相似文献   

4.
我是密山市裴德镇裴德村八组的一个蜂农,今年57岁。从1970年开始养蜂,到现在已近30年了。当时我在新村,只有1箱蜂,现在已有蜂群300箱,可以说是咱们密山市本地的养蜂大户。目前我的儿子和儿媳、大女婿、小女儿和小女婿都在我的蜂场内工作,跟着我学养蜂。1981年以前,农村是集体所有制。当时乡里综合场有蜂群120多箱,分成5个蜂场,我当技术员并领导一个蜂场。1981年以后,允许单干,我退出了蜂场,自己买了38箱蜂,去东方红林区放蜂,那年因洪涝灾害亏损了7000元,不幸还得了出血热病,差点送了命。1982年我搬到东方…  相似文献   

5.
《中国蜂业》2015,(4):26-28
<正>彻底认识蜜、粉与蜂的生物学规律,我用了40年的时间。前20年,逐步认识到进巢的蜜多(外界流蜜或喂饲),泌蜡多,育虫多。1992年读《蜜蜂生物学》,开始认识到这是蜜蜂生物学规律。2000~2006年,通过学习认识到蜂与蜜粉、温度的关系。2012年总结出蜜、粉与蜂的生物学规律是蜜蜂饲养管理的基础。一、初识蜜与蜂的关系1968年,我成了下乡知青。1971年年初迫于生计,一边参加生产队劳动一边开始养蜂。当年没有渠道获得养蜂知识,对师傅的话"言听计从"。10月1日翻山越  相似文献   

6.
我开始养蜂时使的是卧式箱 ,后来又用了几套标准箱 ,在摇蜜抖蜂时总觉得卧式箱的蜜脾要比标准箱的沉些。第 2年我做了一个试验 ,取框数相同、群势相当、管理方法一致的两群蜂同时清箱后摇蜜称重 ,结果卧式箱比标准箱的多摇 1 8kg蜜。摇完蜜后立即互换蜂箱。换箱后头一次摇蜜卧式箱多出 1 6kg蜜 ,第二次又超 2 8kg蜜。分析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标准箱的继箱是后加上的 ,蜂子也是从巢箱提上去的。继箱上虽开有巢门 ,但蜜蜂出于习惯不一定都走近道 ,有不少采集蜂从巢门进出 ,通过拥挤的巢箱 ,还要通过隔王板 ,必然费时费力。这就减少…  相似文献   

7.
我们常见的盗蜂,往往是在缺蜜的季节,一群或几群蜂去别的蜂箱盗取蜂蜜,但在大流蜜期,一种蜂强迫另一种蜂吐出蜜囊里的蜜,喙对喙地吸取,这种盗蜂现象恐怕很少见吧!我的父亲是个老养蜂员,2002年夏天,他就发现了这种有趣的现象。我处是一个中西蜂,野生、家养蜂共存的地区,5月初,第一个主要蜜源植物———刺槐开花,在这之前蜜粉源缺乏。刺槐刚开花,蜂场(黑意杂交蜂)上突然出现了大量的中蜂,开箱检查,箱内并没有1只中蜂。我的父亲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这些中蜂不同于以前的盗蜂进箱盗取,而是直接骚扰采集回来的工蜂。养蜂者都知道,大流蜜期间,很大一…  相似文献   

8.
平度蜜源植物(作物)丰富,设施农业发达,近年来大力发展蜜蜂授粉产业,实现了养蜂生产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本文根据平度养蜂实践,着重介绍了平度蜜源植物分布及花期规律,结合蜜蜂的生物学特点和繁育特性,阐述了蜂群培育与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9.
张少斌 《中国蜂业》2003,54(1):19-19
目前关于采用KF 2型塑料巢脾生产蜂房花粉 ,苏松坤等已在“蜂粮生产技术”(参见《养蜂科技》2 0 0 0年 3期 )一文中作过介绍。现经多方试生产 ,特提出采收蜂房花粉的要点 ,供参考。1、生产条件 与生产蜂花粉要求相同。即外界粉源丰富 ,可结合授粉兼收花粉。有野生植物的山区 ,要防止毒粉混入。蜂种以浆蜜高产蜂 (浙农大一号等 )或采粉力强的蜂种为好。群势在 6框蜂以上 ,有大量适龄采集蜂 ,有产卵力强的新王 ,子脾多、子圈占脾面 7成以上 (空巢房多的应调出 ) ,贮蜜充足 (缺蜜要补足 ) ,紧脾使蜂多于脾 ,空脾和贮粉脾都提出 ,组织好无病…  相似文献   

10.
在括苍山上的浙江省缙云县三溪乡后昊村 ,有一户蜂农养蜂连年丰收 ,并带动周边农民发展养蜂 ,脱贫致富。他就是缙云县蜂业技术协会理事———朱唐森技师。朱唐森夫妇1995年养蜂98箱 ,产蜜16 3t,生产王浆135kg ,产蜂蜡180kg ,成为当年缙云县养蜂生产蜜、浆、蜡高产典型。全年总收入99258元 ,纯收入61885元。近几年 ,尽管自然灾害频繁 ,他仍然取得好收成。1996年 ,朱唐森夫妇养蜂90箱 ,年收入39370元 ,净收入9980元。1997年 ,他养蜂110箱 ,年收入77855元 ,盈利30955元。在贫困…  相似文献   

11.
我场从1979年起饲养黑蜂50群,几年来深受蜂螨之害。受害蜂群抗病力降低,幼虫病、麻痺病等接踵发生,严重影响了蜂群的繁殖和产蜜。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养蜂员救蜂心切,盲目加大药量,蜂群反受其害,一次治死蜜蜂十几箱、几十箱的事常有发生。有的养蜂员在喂越冬饲料的同时治螨,造成蜜蜂中毒死亡。惨重的损失迫使我们决心治螨挽救蜂群,但由于饲养水平低,对科学治螨缺乏学习,在治螨中走了弯路。盲目、无计  相似文献   

12.
据我多年定地养蜂的实践,豫北平原地区以生产蜂蜜为主的模式,适合以卡尼鄂拉 (简称卡蜂 )为母本、意蜂为父本的杂交蜂种。根据我的养蜂记录,1978~1983年的6年中,我饲养本地意蜂40群,年群均产蜜量30kg 左右,消耗饲料15kg。1983年夏引进浚县种蜂场卡蜂纯种王1只作母本育种,与本意雄蜂杂交,次年群均产蜜量50kg,饲料消耗10kg。1984年继续用原卡蜂王育种,1985年群均产蜜量提高到60kg。由于原种遗失,1985年从其杂交后代中选优育种。1986年风调雨顺,蜜源流蜜量大,年群均产蜜1…  相似文献   

13.
我们涔南公社蜂场是1973年建立起来的,几年来,在养蜂生产上实行早繁殖、早分蜂,早采蜜,对夺取春蜜高产和全年丰收,起到了作用。一、早与迟繁殖对比1974~1976年,我场养蜂员6人,有蜂100脾左右。开始,由于我们对提早繁殖缺乏认识,1974年拖到2月中旬才起手奖励饲喂。这一年,虽然早春天气好,全场仅收春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18年对临沂市的实地调研数据,对临沂市蜜蜂养殖成本及收益进行了分析,2018年临沂市蜂农平均每群蜜蜂总收入为1062.05元,扣除成本497.06元以及意外损失174.11元,每群蜜蜂能给蜂农带来390.88元的纯收益.蜂农收入主要来源于蜂蜜及授粉,最大的养殖成本是饲料,自然灾害、病害、敌害及农药喷洒是造成蜂农意外损失的主要原因.为提高养蜂效益,应生产成熟蜜,创立名牌产品;为蜂农提供授粉技术培训,发展蜜蜂授粉服务;合作社集中采购白糖等蜜蜂饲料来降低养殖成本;加强管理,防范意外损害.  相似文献   

15.
为租蜂授粉补充几点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在伊犁地区农四师各个团场已有了良好的开端。近几年 ,该师六十五、六十六团及园林单位都不同数量地租赁了蜂群给果树授粉。可喜的是 ,今年已有近20个团级场采取了蜜蜂为大田油菜、油葵授粉这一农业增产措施。如六十三团、六十四团就租赁了2000箱蜜蜂 ,七十三团租赁了1500箱。一些有主要蜜源的团场 ,对蜂农都给了些优惠待遇。这种农业生产新观念 ,改变了我地养蜂业单靠蜂产品为主要收入的经济结构 ,但蜜蜂授粉方兴未艾 ,有不少工作还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和加强。作为养蜂者…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召开养蜂会議浙江省農業廳、供銷社在塘棲联合召开了养蜂会議。会議分析了浙江省养蜂的歷史情况,自1914年引進意大利蜂种,采用新法飼养,在1933年的統計僅有蜂場39个、养蜂7,606箱(其中意蜂1,798箱),年產蜂蜜1,400担,平均每箱產蜜18.5斤。1957年全省約有意种蜂4万箱,本國蜂2万  相似文献   

17.
宋章辉 《蜜蜂杂志》2005,25(10):22-22
我身边大多数蜂友是定地养蜂,有少数是小转地或大转地的,这些蜂场转地是为了采蜜,很少是为了提高越冬蜂成活率而转地的。笔者的几次经历说明,为了提高越冬蜂成活率,转地很有必要。1995年以前,我地秋繁时主要蜜粉源有水稻、黄麻、楠树、蓼花,其中楠树、黄麻流蜜较好,每年越冬蜂成活率在30%左右;1997年到现在,我地秋繁时主要蜜粉源有水稻、棉花、少量楠树、蓼花,现在所有的蜜粉源几乎都没有大流蜜。培育越冬蜂时粉源充足,只要喂糖(蜜),培育的越冬适龄蜂很好,但是培育越冬蜂后又多了一个枇杷蜜粉源,在晴朗的日子里,枇杷、蓼花十分吸引蜜蜂去采…  相似文献   

18.
<正>陕北地区定地结合小转地养蜂模式,是本地区专业技术人员与蜂农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的一套管理技术,供本区域养蜂者采用,尤其是初养蜂者能少走弯路。一、育王计划及品种组配模式陕北地区定地养蜂以每年换一次蜂王的居多。养蜂生产提倡使用新蜂王,根据养蜂生产实践:每年6月上旬与9月中上旬培育2次蜂王较为适宜。秋季换新王对来年春繁和防止分蜂热的提早产生有益,养蜂人应改变观念,逐步培养1年2次换王的习惯。陕北地区定地结合小转地养蜂以生产蜂蜜和授粉为主要目标,本地区四季分明,冬季气候寒冷,在品种选择上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1.意大利蜂为主体模式对于以繁殖销售蜂群或授粉为主要目的的,应以意大利蜂为母本进行杂交,能够保持较好群势,不易发生分蜂,“中蜜一号”是不错的选择。中蜜一号是以意大利蜂与卡尼鄂拉蜜蜂作为选育品种进行培育的高产蜜型蜂种,适合陕北地区饲养,具有抗螨力强、蜂王产卵力强、能维持大群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庭院养蜂,投资少,见效快,是家庭致富的好门路。本人1984年开始业余养蜂,开春买意蜂2箱,当年即收回成本。我的两箱蜂年年发展壮大,现在已有10群蜂。蜜蜂深受果园、瓜园、菜园的欢迎,不用人工授粉,提高了座果率。在我们这个地  相似文献   

20.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永康乡的候学义,刻苦钻研养蜂科学知识,采用继箱养蜂,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平均每箱蜂纯利润达142.08元。1983年初,侯学义买了40箱蜜蜂,全部改用继箱饲养强群,采取强群越冬、强群繁殖、强群取蜜的措施,彻底改变了过去养蜂收入不高,无利可图的局面。三年来,他共取蜜20610斤,生产蜂王浆55.83斤,蜂蜡221斤,纯收入为14085.44元。85年虽然气候异常,蜂蜜的价格又低,但他还是取得了好收成。这一年共收蜜10065斤,生产蜂王浆26.84斤,蜂蜡23斤,每箱蜂的平均纯收入150.1元。他深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