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5个山楂品种为原料提取山楂红色素,并对色素最稳定的pH范围和受热变化及一些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糖类等食品中常见物质对山楂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个山楂品种中天宝红色素含量最高。山楂红色素在酸性条件下性能稳定;在强碱条件下,色素会发生改变。在60℃以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高温加热会使其色暗、浑浊。氧化剂和还原剂对色素有降解作用。柠檬酸、草酸对色素有明显的增色作用,而抗坏血酸能减弱色素吸光值。对于糖类和金属离子K+、Ca2+、Al3+等较为稳定,Fe3+有明显增色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紫甘蓝为试材,对紫甘蓝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以及温度、光照、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甘蓝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30%乙醇溶液提取剂,液固比25∶1mL/g,浸提温度30℃,浸提时间40min;在此条件下,紫甘蓝色素提取液的最大色价为8.4U/mL。高温和光照会降低紫甘蓝色素的稳定性,金属离子Cu2+、Fe2+、Fe3+可使其变色;紫甘蓝色素在葡萄糖、蔗糖、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溶液中比较稳定,而柠檬酸对其有增色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紫色康乃馨切花为试材,采用单因素预试验获得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后经正交实验,研究了紫色康乃馨色素最佳组合提取条件及各种外界条件对吸光度、溶液颜色、色素稳定性等的影响,以期为紫色素提取提供借鉴。结果表明:紫色康乃馨色素最佳组合提取条件为pH 2、浓度为60%的柠檬酸溶液,按1∶1500 g·mL^-1的料液比,在40℃恒温提取180 min;该色素易溶于柠檬酸和水,为水溶性色素,并在可见光区340 nm时有最大吸收峰。而碱性环境和光照环境显著影响其稳定;Cu^2+、Fe^3+离子对该色素影响较其它金属离子如Al^3+、Ca^2+、Zn^2+等更大;氧化剂对其减色作用显著;但色素耐还原性强;可溶性淀粉及还原剂对其有一定的增色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不同溶剂(乙醇、甲醇、石油醚、乙酸乙酯)对广东虫草(Cordyceps guangdongensis)子实体色素的提取效果及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广东虫草色素易溶于80%乙醇溶剂,最大吸收波长为410nm。色素的乙醇溶液分别在光照与黑暗条件下放置5d,其吸光度值分别减少22.3%和16.6%,在有光照条件与无光照条件下色素的吸光度差异显著。与室温25℃相比,在20~50℃下,色素吸光度无显著差异,在60~70℃下,差异显著,而当温度为90、100℃时,差异极显著,色素吸光度分别升高了19.8%和37.7%;强酸条件(pH为2~3),氧化还原剂H2O2,使色素褪色;碱性条件(pH为8~9),氧化还原剂Na2SO3以及部分食品添加剂(麦芽糖、柠檬酸、蔗糖)对色素有增色作用;金属离子影响色素的稳定性,其中Fe3+及Fe2+使色素发生色变。  相似文献   

5.
葡萄皮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葡萄皮渣中提取的葡萄皮色素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酸度对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对色素有明显的增色效应;低温有利于色素的贮存;长时间日照会使色素逐渐降解;金属离子Fe3+对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添加剂H2O2对色素稳定性影响很大;维生素C水溶液、蔗糖水溶液、苯甲酸钠对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紫玉兰色素,确定该色素的最佳溶剂和最大吸光度,并通过测定pH、温度、食品添加剂、氧化还原剂、金属离子和光照对色素的影响来研究其稳定性。结果表明:紫玉兰色素用65%乙醇提取效果较好。该色素对强碱、阳光不稳定,温度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不大;H2O2降低了色素的吸光度,Na2S2O3使得色素提取液变浑浊;Pb2+和Fe3+离子对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该色素有望开发成为安全、可靠、低廉的天然植物色素添加剂。  相似文献   

7.
以已经提取出的蓝靛果忍冬色素为原料,研究光、蔗糖、食盐、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对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光使色素的稳定性变差,糖、盐对色素的性质基本没有影响,该色素抗氧化性较差,抗还原性较强,Fe3+、Cu2+容易使色素褪色,Ca2+、Zn2+、Mg2+对色素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不同逆境因子对吊兰叶绿体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水分、光照条件下叶片全绿的吊兰叶中叶绿体色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在不同盐浓度和干旱胁迫下,吊兰叶中叶绿体色素的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强光照利于叶绿体色素的合成。综合3种环境因子的结果,吊兰对干旱最为敏感;NaCl其次,浓度超过200 mmol/L影响其叶绿体色素的合成;对光照的耐受范围广,要求不严格。  相似文献   

9.
分析光照、温度、pH值、气体成分、氧化还原物质和金属离子等因素对荔枝果皮酶促褐变底物(-)-表儿茶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儿茶素在光照、高温和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容易变褐;O2处理提高了褐变底物与PPO的反应能力,而CO2处理明显起减缓作用;氧化剂H2O2加速了该酶促反应,但还原剂Vc及Na2S2O5阻止底物酶促褐变;K+、Na+、Ca2+和Zn2+对(-)-表儿茶素溶液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而在Fe3+、Fe2+、Cu2+、Pb2+存在下(-)-表儿茶素不稳定。在生产上可通过合适的处理来减缓荔枝果实褐变发生,以延长货架寿命,进而提高果实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从女贞果实中提取色素,对其进行分离纯化,测定其光谱;并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女贞果实色素的稳定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女贞果实色素在20℃,pH值2,氧化剂浓度为0.01%的情况下稳定性好;同时表明pH值对其稳定性影响很小;温度达到80℃时该色素受到破坏,氧化剂(H2O2)的浓度很低时(0.01%),色素就会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11.
藿香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加平 《北方园艺》2011,(24):35-37
以75%的乙醇为提取剂,采用浸提法进行藿香色素提取,并在不同条件下对提取液进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55℃以下)和弱酸性及中性条件下较稳定;在室温、自然光下稳定;几种金属离子和几种食品添加剂对藿香色素无不良影响;氧化剂对藿香色素影响很大,但还原剂对藿香稳定性无影响.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以昆明市嵩明县杨林镇常见的2个乌饭树变种乌鸦果和大叶乌鸦果为试材,研究了相同的水肥条件下,室内外不同的环境条件中,光照和温差对其物候期、观赏特性、适应性、抗逆性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变种室内叶片、苞片和花脉的颜色均无变红现象,花期长且不能挂果,各物候期均晚于室外,都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乌鸦果的物候期室内外均早于大叶乌鸦果,其叶片、苞片和花脉的颜色更容易受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山茶花红色素的提取及其性质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蒋新龙 《园艺学报》2006,33(2):344-348
 初步探索了山茶花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理化性质, 结果表明, 用料液比1∶10 ( g/mL) 、pH 1(10%盐酸调) 的95%乙醇作提取剂, 在80℃恒温提取6 h, 提取效率较好。山茶花红色素属花色素苷类,pH值对色素影响明显, 在酸性条件下色泽具有热稳定性。光照能加快色素降解, 但与紫外光无关。金属离子Na+ 、Ca2 + 、A13 + 、Cu2 + 、Zn2 +对色泽无影响, Fe3 + 、Pb2 +有不良影响。色素的抗氧化能力较差, 耐还原性较好。蔗糖、葡葡糖和盐等添加剂对色素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褚衍亮  王娜 《北方园艺》2010,(12):44-47
该试验研究了樟树果红色素的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室内光线和紫外光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室外强光影响较大;色素适合在酸性条件下使用(pH 1~3);对热有一定的耐受性,在80℃以下稳定;大多数金属离子对色素影响较小,而Fe2+、Pb2+、Fe3+和Al3+对吸光度值和颜色影响较大;食品添加剂NaCl、蔗糖、苯甲酸钠和柠檬酸钠对色素无不良影响,但VC有明显的降色作用。樟树果红色素表现出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和还原能力,但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较强,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和还原能力均不如同浓度的VC。  相似文献   

15.
应用超声波辅助浸提法,用30%的乙醇在最佳工艺下提取黄秋葵黄酮溶液,研究温度、pH、氧化剂、还原剂、食品添加剂及金属离子对黄秋葵黄酮化合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秋葵黄酮溶液的耐热性好,在4~75℃条件下处理1h,总黄酮得率稳定在3.35%左右;在p H为1~3时,黄秋葵黄酮的稳定性最强;氧化剂H_2O_2对黄秋葵黄酮无明显破坏作用,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还原剂Na_2SO_3对黄秋葵黄酮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在常用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浓度范围内,苹果酸、柠檬酸对黄秋葵黄酮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白糖对黄秋葵黄酮有较好的保护作用;金属离子K~+、Na~+对黄秋葵黄酮稳定性无显著影响,Al~(3+)对其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主要对枸杞内生真菌(GQ-16-1)所生产的红棕色素的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通过组织块法、平板划线法,从中药材枸杞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产红棕色天然色素的菌株(GQ-16-1),采用固体培养,萃取,离心提取色素,采用比色法、单因子研究法初步研究色素稳定性。结果表明,该红棕色素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酸乙酯,最大吸光值出现在350nm处。该色素耐酸碱,耐高温,在p H值2~10稳定,偏碱性颜色加深,在温度20~100℃稳定。金属离子Ca~(2+)、Na~+、Cu~(2+)、Fe~(3+)、Fe~(2+)、Mg~(2+)、Ba~(2+)、K~+(只含一种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基本无影响,Al~(3+)对色素稳定性有不良影响,强氧化剂Na Cl O对其有明显增色效果,在K_2Cr O_7、Na_2Cr O_7、NaCl O、Fe Cl_3、浓H_2SO_4、浓HCl、浓HNO_3、K_2Mn O_4(只含1种氧化剂)中稳定存在。试验所发现的红棕色素稳定性良好,是对产色素菌的进一步丰富,可以为微生物天然色素特别是真菌色素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蓝莓花色素苷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不同条件下蓝莓花色素苷特征吸光值变化的研究,探讨了其在不同pH值、温度、光照、氧化剂、还原剂、食品添加剂、金属离子等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蓝莓花色素苷对酸碱度、温度、光照、氧化剂及还原剂非常敏感,对食品添加剂的稳定性较好,高浓度的葡萄糖、蔗糖、防腐剂对蓝莓花色素苷有较明显的护色作用.金属离子中Na 、K 、Zn2 、Mg2 、Ca2 、Cu2 、Fe3 对该花色素苷有不同程度的护色效果,Al3 对其稳定性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玫瑰茄花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不同pH值、温度、光照条件及金属离子对玫瑰茄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玫瑰茄花色素在pH2.98~3.46间最稳定,但耐热性耐光性差,Na^ 、Ca^2 、Mg^2 、Al^3 、Fe^3 等金属离子对该色素都有一定影响。其中以重金属离子影响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金叶榆(Ulmus pumila)叶片中黄色素的适宜提取试剂及黄色素的理化性质,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不同溶液提取黄色素的吸光度。结果表明:金叶榆叶片中黄色素的适宜提取试剂为乙醇,吸收波长为440nm。呈色反应表明黄色素中含有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物质。稳定性研究表明金叶榆的黄色素对热较稳定,80℃以下2h色素颜色变化不明显;黄色素对光不稳定,全光照处理2h后吸光度仅保持11.5%,贮存时宜避光;黄色素在弱酸、弱碱和大部分金属离子条件下稳定,还原剂、氧化剂及Al3+对色素具有不利影响。以上研究表明,金叶榆黄色素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这为充分开发利用金叶榆资源,增加其经济附加值以及开拓新的天然食品着色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重金属镉、铅胁迫对茭白DNA交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单季茭白品种蒋墅芟和双季茭白品种葑红早为试材,对Cd2+、pb2+的单一及其复合胁迫,进行有机肥和无机肥处理,测定了两茭白品种叶片中DNA的提取量以及DNA增色效应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Cd2+、Pb2+胁迫均能显著降低两茭白品种叶片中DNA提取的量及DNA增色效应的程度.不同胁迫处理方式间以复合胁迫处理下茭白叶片中DNA提取的量显著低于单一胁迫处理,复合胁迫处理时茭白叶片DNA的增色效应下降的幅度显著大于单一胁迫处理.不同肥料处理间则以无机肥处理时DNA提取的量显著低于有机肥处理;而无机肥处理时茭白叶片DNA增色效应下降的幅度显著大于有机肥处理.品种间同比均以蒋墅茭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