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蜂业》2017,(3):42-43
<正>河西地区位于黄河以西,属于甘肃省西北部,"甘肃"正是由于河西城市"甘州"和"肃州"而得名。河西地区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 km,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为西北至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又称"河西走廊"。河西地区面积约27.5万km2,占甘肃省总面积的3/5,主要包括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和嘉峪关等5个地级市,有天祝、古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灌溉模式与种植方式对青贮玉米(Zea mays L.)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本研究在河西地区设置3个种植方式(S:青贮玉米单播;SM:青贮玉米与秣食豆(Glycine max L.Merr)混播;SL:青贮玉米与拉巴豆(Lablab purpureus L.Sweet)混播)和6种灌溉模式(W1:6叶期灌溉;W2:6叶期和12叶期灌溉;W3:6叶期和散粉期灌溉;W4:6叶期、12叶期和散粉期灌溉;W5:6叶期、散粉期和灌浆期灌溉;W6:6叶期、12叶期、散粉期和灌浆期灌溉)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SM、SL和S种植下玉米的株高、茎粗和相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但SM和SL较S显著提高了叶面积指数;SM和SL的鲜干草产量和净收益显著高于S;在灌浆期和收获期,W5和W6的株高、茎粗、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W1;W5、W6的鲜干草产量和净收益显著高于W1,W2和W3。所有处理中,SM-W5获得了最高的干草产量和净收益,是河西地区青贮玉米适宜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3.
2014年从山东省引进火龙果品种“珠龙”,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嘉峪关市、酒泉市进行日光温室栽培试验,经5年观察,该品种表现易种植,抗逆性强,极少发生病虫害,栽培管理省工省力;果形端正美观,果面光洁,品质佳,风味好,深受消费者喜爱;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定植第2年即可开花结果,第3年667m2产量3000kg,丰产稳产,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是河西走廊发展设施农业的优选果树树种。  相似文献   

4.
甘肃河西五种甘草属植物的植物学特性及药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5种甘草属植物在甘肃河西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及药用价值,以栽培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刺果甘草及黄甘草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学特性及根部甘草酸、甘草苷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肃河西地区栽培的5种甘草属植物学特性差异明显;刺果甘草主茎高、小叶数及地上部分鲜重最高,黄甘草居最低水平;甘草根长显著高于其他4个种,但根部鲜重与光果甘草、胀果甘草及刺果甘草无显著差异;甘草酸、甘草苷含量均为3年生比2年生显著增加;3年生根中甘草酸含量除刺果甘草含量最低,其他4个种均达到药典标准,而甘草苷含量则只有甘草达到药典标准。综合各农艺性状和活性成分指标,认为在甘肃河西荒漠化地区,甘草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应性,可作为甘草药材的基源植物推广种植,而刺果甘草则可作为河西地区重要的防风固沙作物。  相似文献   

5.
在河西地区通过对3个不同燕麦品种生育特性和生产性能比较,结果表明,青海444、青海白燕麦2个燕麦品种生育期均较短;青海444燕麦、青海白燕麦、加拿大无芒燕麦产草量、蛋白质含量并无太大差异,青海444燕麦、青海白燕麦、加拿大无芒燕麦3个燕麦品种在河西地区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建文 《草业科学》2006,23(6):42-45
通过对几种栽培饲草盛产期生产力水平试验,筛选出适宜河西地区高水肥条件下栽培的多年生饲草种类为松香草Silphium perfoliatum、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干草产量依次达到30 120、21 179、20 679和25 024 kg/hm2;粗蛋白产量分别达到6 174.6、5 083.4、4 756.2和2 628.0 kg/hm2,无氮浸出物达到8 478.4~11 911.4 kg/hm2。在河西地区每年刈割3茬产量最高,干草产量比刈割2茬提高7.4%~20.6%。鲁梅克斯Rumex acetosa、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高感白粉病和黑粉病,大面积栽培需要加强病害防治或更新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7.
祁连山草原的生态保护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祁连山草原的基本概况祁连山地处甘肃、青海交界处,东起乌鞘岭的松山,西到当金山口,北临河西走廊,南靠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总面积1 972.5 km2,山区海拔3 000~5 000 m,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山岭和谷地组成。受高原寒冷气候的影响,祁连山海拔4 200 m以上的高山地带终年积雪,数千条冰川为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提供了生命之水,是大小56条内陆河的源头,年径流量达72.6亿m3,是河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命脉。  相似文献   

8.
《农业新技术》2004,(2):27-27
技术要点:(1)适宜5月上旬播种。(2)种植密度每667^2播种量4k左右,保苗I.5万-1.7万株/667m2。(3)肥水管理施种肥磷酸二铵10kg/667^2、尿素3kg/667m^2、钾肥1.5kg/667m^2适宜地区:该品种属高油高产型大豆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l、2积温带土壤较肥沃地区、吉林东部延边和北山市、新疆昌吉和石河子及其周边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9.
河西干旱荒漠区禾本科牧草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来自加拿大的5个禾本科牧草品种在河西走廊荒漠绿洲边缘区进行了3年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Largo、Dahurian和Haymaker 3个晶种具有干草产最高和生态适应性强的特点,在种植第2年干草产量分别为13.1t/hm2、12.8t/hm2和12.3t/hm2,但Largo干草质量相对较差.Signal和Adanac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性和抗病虫能力,且Adanac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但产草量低于Largo、Haymaker和Dahurian.品种Haymaker和Dahurian的种子产晕较高,种植第2年种子产量分别为998kg/hm2和1020kg/hm2,而Largo的种子产晕相对较低.总体评价认为,Haymaker、Dahurian、Signal和Adanac:在河西干旱荒漠区及同类地区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紫花苜蓿播种密度对草产量及其他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甘肃河西地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植中播种密度过大导致出苗率低、保苗困难等问题,本研究探索紫花苜蓿在河西地区的适宜播种密度。结果表明,在河西地区紫花苜蓿的适宜播种密度为600万粒/hm2,在此密度下草产量和单位面积蛋白质产量最高,分别为24 776.66 kg/hm2和4 924.5 kg/hm2;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紫花苜蓿呈现出返青提前而开花推迟,同期株高增加,耐旱能力下降,干物质含量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Germination tes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fresh seed of 30 ecotypes of Cenchrus ciliaris produced under uniform conditions. Untreated seeds were compared with washed and shelled seeds. The percentage germination of untreated seed varied between 0% and 48%, with an average of 16.20%. In comparison with this, the percentage germination of washed seed varied between 0% and 33%, with an average of 13.13%, and that of shelled seed varied between 10% and 81%, with an average of 46.10%. This confirms that there are substances present in the structures surrounding the caryopsis of certain ecotypes which inhibit germination. According to this, the washing treatment, which is recommen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Seed Testing Association, appears to have a slight depressing, or no, effect on the germination of fresh seed. However, distinct differences between ecotypes, for untreated as well as shelled seed, were found. For 19 of the ecotypes there was a highly significant better germination when the seed was shelled. A further four ecotypes showed a noticeable difference, although not significant, and for seven ecotypes shelling had no effect.  相似文献   

12.
苦豆子种子形态特性及发芽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进  张勇  陈叶  罗光宏  颜霞 《草地学报》2007,15(5):486-490
野生苦豆子种子硬实率高,因种皮不透水和不透气,而具有深休眠性。本研究观测了野生苦豆子种子的形态特征、种子大小、千粒重和硬实率,并对H2SO4破除种子硬实的处理浓度和时间,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聚乙二醇(PEG)处理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种子田间萌发的适宜土壤含水量和播种深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苦豆子种子长为3.865mm,宽为3.358mm,厚为2.321mm,千粒重为20.775g,硬实率达99%;破除硬实处理适宜的H2SO4浓度为65%,时间是20min;0.02%GA3对提高种子发芽速度和幼苗生长量具有显著的作用,此外PEG处理种子能显著提高幼苗的生物量;苦豆子种子田间萌发的适宜土壤含水量为8%~12%,播种的最适深度是1~3cm。  相似文献   

13.
根据种子生活力的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机理,探讨了染色温度、时间、种子处理方式对黄瑞香(Daphne giraldii Nitsche)种子胚染色效果的影响,并对不同采种时间的黄瑞香种子生活力进行了测定与比较,以筛选鉴别种子生活力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黄瑞香种子生活力检测可用如下方法:黄瑞香去除种皮,加入磷酸缓冲液配制成0.5%的TTC溶液,在45℃恒温条件下保持反应6 h,观察胚部染色状态,呈红色者为具有活力的种子,反之为失活种子。采用以上方法对不同采种时间的黄瑞香种子生活力变化情况进行初步研究,确定了当年采收的种子生活力可达到94.5%,贮藏1年和2年后,生活力分别下降了54%和72%。  相似文献   

14.
猪鸡日粮中添加葡萄籽对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熟化葡萄籽粉和葡萄籽粕开展了猪、鸡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妊娠期母猪以4%~10%的比例添加葡萄籽粕,哺乳期母猪以7%的比例添加熟化葡萄籽粉,会取得较好的繁殖性能。在猪的育肥前期以3%、后期以6%的比例添加熟化葡萄籽粉,可以取得较好的生长性能。蛋鸡日粮中添加到6%可以获得较好的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的防治燕麦(Avena sativa)散黑穗病(Ustilago avenae),筛选可行杀菌剂并测定其对病原冬孢子萌发及燕麦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水琼脂平板培养冬孢子萌发法和培养皿滤纸发芽法测定5 种杀菌剂对散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影响以及药剂拌种对燕麦种子发芽、干物质重、根系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33.5%喹啉铜悬浮剂对燕麦散黑穗病病原菌冬孢子萌发抑制率为100%,且对种子发芽、干物质积累、根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45%咪鲜胺水乳剂对燕麦散黑穗病病原菌冬孢子萌发抑制率为100%,但其拌种的燕麦种子发芽、干物质积累、根系性状均低于对照;25%嘧菌酯悬浮液、40%氟硅唑乳油、25%苯醚甲环唑乳油对燕麦散黑穗病冬孢子萌发均具有较高抑制作用,且对燕麦种子发芽、干物质积累和根系性状均无影响,其施药剂量分别为75 g·hm-2,60 g·hm-2和1000倍液。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陇中干旱区扁蓿豆种子生产的最佳种植方式,以期为该地扁蓿豆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于2017-2019年在甘肃定西设置垄沟覆膜、地膜平覆、垄沟覆秸、平作覆秸、垄沟和平作(对照)研究了扁蓿豆种子产量及构成因素。结果表明,种植前3年扁蓿豆植株绝对高度、分枝数、主根长度、光合特性、荚果数、种子数、实际种子产量和表现种子产量皆表现为垄沟覆膜>地膜平覆>平作覆秸>垄沟覆秸>垄沟>平作处理;2017年植株绝对高度、分枝数、光合特性、实际种子产量在垄沟覆膜和地膜平覆处理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018-2019年植株绝对高度、分枝数和实际种子产量在垄沟覆膜、地膜平覆、平作覆秸和垄沟覆秸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3年实际种子产量垄沟覆膜处理均表现最好,较平作处理分别提高110.4%、38.6%和20.4%,其次是地膜平覆和平作覆秸处理,较平作处理分别提高了94.6%、38.4%、15.5%和48.0%、37.1%、13.3%。考虑到种子产量、地膜成本、土壤污染以及耕作便捷程度等因素,平作覆秸处理适宜在陇中地区扁蓿豆种子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苜蓿种子的形态特点,营养组成,影响其生理变化的因素及种子产量与其他性状的关系。苜蓿为优良牧草,其种子营养价值丰富、均衡,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苜蓿种子在贮藏中的活力与贮藏温度、种子含水量及种子携带真菌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产量与每株花序数、每花序小花数,每生殖枝荚果数、每荚种子数和千粒质量呈正相关。浓度分别为0.03%的稀土、0.05%的多效唑处理能有效提高种子产量。Cd^2+,Zn^2+,Cu^2+,La^3+,Al^3+等重金属离子在较低浓度下能促进种子萌发,浓度较大时就产生严重的胁迫,离子间的交互作用明显。苜蓿种子的耐盐半致死浓度为0.6%~1.0%,阿魏酸等化感物质对种子萌发有显著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8.
化学溶液浸种对荆条种子萌发和幼苗抗旱性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既能提高荆条种子发芽率又能增强荆条幼苗抗旱性的化学溶液处理方式,研究了不同化学溶液浸种处理对荆条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GA_3,0.2%H2O2和0.1%GA_3+0.5%CaCl_2混合溶液3种方式浸种24h均能够显著提高荆条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同干旱胁迫相比,0.1%GA_3+0.5%CaCl_2混合溶液浸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荆条幼苗的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降低电解质渗透率和丙二醛含量,并进一步增加APX,CAT和POD的活性。混合溶液0.1%GA_3+0.5%CaCl_2浸种能够提高荆条种子的发芽率,同时有效提高荆条幼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9.
4种微量元素对老芒麦种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贺晓  李青丰 《草业学报》2007,16(3):88-92
本试验研究了B、Mn、Zn、Mo四种微量元素喷施对老芒麦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微量元素对老芒麦种子的质量均产生了明显影响。B和Mn的施用增加了种子的百粒重,显著提高了种子的活力。Zn的施用提高了种子的活力。B、Mn、Zn对老芒麦种子质量均有促进作用。Mo的施用对老芒麦种子质量有负面影响。施用后,种子百粒重下降,发芽特性指标表现出下降趋势,老化发芽率明显降低,表明该浓度的Mo喷施已产生了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长芒草种子适宜萌发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光照、温度以及二者之间的互作对长芒草(Stipa bungeana)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芒草种子在10~30 ℃温度范围内均能萌发,萌发最适温度为20 ℃,在光照与黑暗条件下的萌发率分别为72%与88%;2)光照显著抑制长芒草种子的萌发,且相比适宜温度条件下,光照对亚适宜温度下种子的萌发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