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适合新西兰辐射松的等温吸湿解吸模型,以新西兰辐射松板材为研究对象,经热处理温度为160,170,180,190,200和210℃,处理时间为2.0 h的热处理后,通过动态水分吸附仪研究热处理材的平衡含水率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同时选用PEK模型及6种吸湿解吸等温线模型对平衡含水率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并对其拟合效果进行评价,以确定最佳拟合模型及其参数。结果表明:在相同湿度条件下,热处理材平衡含水率最高为15.102%,低于对照材16.323%,相同处理温度的木材在相同湿度下,吸湿平衡含水率小于解吸平衡含水率;不同处理温度的木材吸湿解吸平衡含水率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PEK模型可以预测木材在吸湿和解吸过程中的含水率,其拟合度R~2在0.99以上。在6种吸湿解吸等温线模型中,GAB模型为最优拟合模型,可以预测不同环境湿度下木材的平衡含水率,其拟合度R~2在0.99以上。  相似文献   

2.
木材电热远红外线干燥内部温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健辉 《林业科学》1991,27(2):154-159
用电热远红外线干燥大量木材,发现木材内部温度高于外部温度的现象,并作了初步分析:(1)在特定条件下,木材干燥内温高于外温的快慢时间,取决于木材的含水率与厚度,厚度、含水率大者则慢,反之则快。(2)随树种材质而不同,材质致密者慢,疏松者快。(3)木材内外温差的大小,则与上述条件相反。远红外线干燥木材,主要是木材纤维素、木素和水分等强烈地吸收远红外线电磁波,其吸收率可达90%以上;辐射、吸收、再辐射、再吸收,如此循环,促进了木材含水率与干燥温度均内高外低,方向一致,达到了同步干燥目的。蒸发木材中水分1kg耗电1kwh。  相似文献   

3.
1 木材含水特性及单板干燥规律 木材中所含的水分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存在于木纤维中,称为吸附水;当木纤维吸附水达到饱和后,再多余的水就存在于细胞腔中,这种水称自由水。当吸附水刚刚达到饱和,而无自由水时,木材的含水率称为临界含水率。不同树种的临界含水率各不相同,一般都在25%~35%之间。临界含水率是影响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临界线。试验证明,当木材含水率小于临界含水率时,木材强度也随之明显变化:含水率越低,木材强度越高;反之,木材强度越低。单板干燥的目的就是通过加热方式,强制蒸发掉单板中的水分,降低…  相似文献   

4.
微波干燥木材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木材进行干燥处理,使其含水率达到一定的使用要求是保证木制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使用前都要进行干燥。当前,一般是采用热空气加热木材的传统干燥方法,这种方法,不管其热源方式如何,都是用热空气从外部加热木材,使其表面水分蒸发,形成表面和内部含水率梯度,促使水分由内向外扩散达到干燥木材的目的。若使表面蒸发速度与内部扩散速度相平衡,木材加热均匀、温湿度适当,木材就能快速干燥。因此,在干燥木材时,为抑制初期表面水分扩散,应采用高温高湿的方法增加导热系数,但因木材本身导热性能差,这种方法很难实现。1微波干…  相似文献   

5.
当木材细胞腔中的水分(自由水)、蒸发完毕,而细胞壁中的水分(吸附水)达到饱和状态时木材的含水率称为纤维饱和点。纤维饱和点是木材材性的转折点,并因树种不同和温度的改变而变化。当湿木材由室温冷至水的冰点时,木材的纤维饱和点m_f增高,导致木材膨胀。其原因是,木材细胞壁中水的蒸汽压p随着温度的降低比液态水的饱和蒸汽压p。的降低来得迅速,即p相似文献   

6.
为揭示环境湿度变化引起的木材含水率非均匀性分布对胶合木构件内部湿应力的影响规律,从材料层面测试了变湿度条件下290个国产杉木木材的平衡含水率,以及横纹径向和横纹弦向干缩性、湿胀性、水分扩散系数、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物理力学性能参数,并从理论层面利用有限元模拟分析周期性变湿度条件下层板厚度对杉木胶合木湿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Nelson方程能够较好地拟合变湿度中杉木的平衡含水率;杉木横纹径向干缩和湿胀性均小于横纹弦向,横纹径向水分扩散系数、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均高于横纹弦向,这决定于横纹径向排列的木射线以及管胞径面壁上大量纹孔导致的实质物质减少的微观构造;减小层板厚度有助于降低胶合木湿应力,当层板厚度由40 mm降至20 mm时,构件内部最大湿应力降低19.32%,但其最大值仍高于木材横纹抗拉强度,湿应力的降低程度不足以避免构件的横纹开裂;木结构工程设计和应用中必须考虑其他有效的方法减小湿应力以避免木材横纹开裂。  相似文献   

7.
木材受力会蠕变变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蠕变变形往往受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双重影响。而精确控制试件含水率一直是研究难点。通过对试件包裹耐高温薄膜(PVDC)并采用带湿度附件的DMA精准控制试件含水率,在宽温度范围内对宽含水率范围的桦木(Betula pendula)进行了横纹拉伸蠕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桦木横纹拉伸蠕变的瞬时柔量和蠕变柔量均随着温度和含水率的变大而增大,在高温高含水率条件下与低温低含水率条件下有数量级之差。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含水率水平组合下,桦木横纹拉伸蠕变存在突增的现象,这一现象与玻璃化转变温度有关。温度和含水率对于桦木横纹拉伸蠕变起着一种复杂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更加高效广泛地利用樟子松材,对不同初含水率(IMC)的木材进行高温干燥试验。探究相同厚度下不同初含水率木材高温干燥能耗。并依据非稳态扩散理论,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探讨不同初含水率对水分径向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含水率越高,扩散系数越大,在纤维饱和点附近达到最大值。当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时,水分扩散系数随着初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而当木材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上时,其扩散系数基本保持恒定。樟子松材高温干燥过程中,干燥时间越长,能耗越大;不同初含水率试件干燥结束时的能耗不同,初含水率越高,高温干燥过程用时越长,能耗越大。木材干燥过程中依据含水率的差异进行分级干燥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木材中水份的数量称为木材含水量,以木材重量的百分率计算之。木材的含水量如按绝干重量为基数测定,称为绝对含水率;若按木材原始重量为基数测定,称为相对含水率。相对含水率所得的数值均小于100%。而绝对含水率,每因木材含有过多的水份时,所得的数值可大于100%,甚至于达到200%以上,其计算公式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温过热蒸汽处理木材的吸湿解吸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日本柳杉为试材,经温度为140,160,180℃,相对湿度为0,60%,100%过热蒸汽处理后,考察并分析其在不同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的吸湿解吸特性和吸湿滞后现象.结果表明:高温过热蒸汽处理木材的水分吸着等温线的类型没有发生变化;吸湿、解吸过程中,在同一环境湿度下,高温高湿处理后木材的水分吸着量低于低温处理后木材的水分吸着量;水分吸着量随处理木材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增高呈减少趋势;处理前后的木材均有吸湿滞后现象;高温高湿处理后木材的吸湿滞后现象比低温条件处理木材的吸湿滞后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木材窑干过程中的数据采集系统。与传统的在线采集系统相比较,该系统可以准确地实时在线采集到木材窑干过程中的空气温度、湿度和木材的含水率,并且解决了多路信号在进入系统时会引起的干扰问题。经过多方面的分析与比较,该系统选择了热电阻PT1000作为温度测量传感器,用测湿片测量窑内的平衡含水率来确定湿度,木材的含水率则用电阻法进行分段测量。在此之上,该系统完成了软硬件的设计,并使用了一系列的抗干扰措施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木材干燥 第2讲 锯材干燥基准的分析和选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炼百 《林产工业》2002,29(3):48-50
干燥基准是木材人工干燥过程中调节干燥介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程序表,为干燥过程调节的依据。干燥基准是木材干燥工艺的核心,对木材干燥质量的优劣和干燥速度的快慢有决定性的影响。1 干燥基准的种类 干燥基准的种类主要有含水率基准(含波动和半波动基准)、时间基准和连续升温基准三种。1.1 含水率基准 根据木材的含水率阶段控制介质的温、湿度参数。这是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基准。通常随着木材含水率的降低,分阶段地升高介质的温度,降低介质的湿度。但干燥硬阔叶树材厚板或方材时,由于板材中心的水分很难向外排除,故周期式地升高…  相似文献   

13.
四种阔叶材吸液性及线膨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大多数研究者把木材当作有限膨胀、多孔凝胶体来研究~[5]。干燥木材浸在水中吸收水分的能力,称为木材的吸水性。而木材吸收化学药液的性能,称为木材吸收药液性,简称吸液性。当干燥木材吸水时,开始产生热(膨胀热),并且体积和直线尺寸增大,此种现象叫做膨胀。湿胀的发生是由于分子间吸引力减小的缘故~[1]。通常物体膨胀,可借重量变化、体积增大、膨胀放热、力学性质的变化以及膨胀压力来  相似文献   

14.
以樟子松木材为对象,使用动态水分吸附仪,借助GAB模型分析微波处理对樟子松试材的等温吸湿特性影响。结果表明,GAB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樟子松微波处理材的等温吸湿特性,微波处理没有改变木材等温吸湿曲线线型;微波处理后樟子松木材平衡含水率下降,单层分子饱和吸附量和有效比表面积降低,表明微波处理可以降低樟子松木材的吸湿性能。在低初含水率或高微波功率密度条件下,木材平衡含水率变化量较大,且早材的平衡含水率降幅大于晚材,说明微波处理对早材细胞壁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在汽车木质零件生产中,为了合理地确定木材干燥终含水率和干缩余量,以满足车箱装配对木质零件公差的要求,提出了测定十堰地区木材平衡含水率这一课题。一、材料和方法试材选自经过充分气干且无缺陷的汽车材,树种为红松、云杉、落叶松、柞木、水曲柳共五种,其中云杉经南京林学院木材学教研室鉴评。每块试材截成长为二米的板材各一段,两段对应编号,一段用于测定平衡含水率值,另一段进窑干燥后则用于测定吸收滞  相似文献   

16.
木材吸湿机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材是一种多孔性、吸湿性和各向异性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水分影响着木材多方面的性质。文中从木材组分的角度综述了木材对水分的吸湿机理,介绍了木材对水分吸附的基本理论,解释了木材吸湿滞后现象的基本原因;在上述基础上评述了降低木材吸湿性的基本方法及其实现原因,还分析了机理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测试方法的不统一,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以窑干处理后的鞋木和格木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恒温恒湿箱和室温环境下进行养生处理,研究养生期间木材内部含水率、应变和应力的波动情况。结果表明:养生处理可有效降低木材内含水率梯度和内部应力,且恒温恒湿箱养生处理的时间(6 d)显著短于室温养生处理时间(22 d);养生处理过程中,木材内部含水率由芯层高、表层低的非稳态逐渐趋于平衡,木材表层的塑化结壳经吸湿润胀,由拉伸应变转换为压缩应变,当表层含水率达到最大值时,出现最大压缩应变及压应力;芯层含水率随着含水率梯度的减小,逐步趋于平衡。室温环境下对木材进行养生处理的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在木材加工技术中,木材干燥理论包括木材平衡含水率理论、木材传热理论、木材水分扩散理论以及木材干燥应力与应变理论。以上几大理论涉及到木材的干燥处理、加工、维护以及强度设计。木材干燥理论在木材加工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木材板料在堆放过程中会出现开裂、变形甚至腐朽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用火燃烧木材的一头,另一头会吱吱地向外冒水。只要不是绝干材都会出现这种现象。这说明木材中含有一定的水分。水材的开裂、变形、腐朽就是和这些水分有着密切的关系。木材中的水分有三种:一种是呈游离状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木材在高温干燥中的水分扩散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苗平  顾炼百 《林业科学》2002,38(2):103-107
对马尾松木材在高温干燥过程中的水分非稳态扩散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当含水率高于纤维饱和点时 ,水分扩散系数随含水率的降低而增加 ;当含水率低于纤维饱和点时 ,水分扩散系数随含水率的下降而减少。马尾松木材的径向扩散系数大于弦向扩散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和相对湿度的降低 ,木材的横向水分扩散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