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洞头县近年来在东屏镇后寮村实施“海岛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应用”,基地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有95%以上的农户掌握了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技术,能够在实际生产中严格按本市无公害蔬菜栽培、肥料、农药施用技术规程执行,生产出的蔬菜产品基本达到了无公害蔬菜质量的要求,基地每年可为市场提供300万公斤优质无公害蔬菜,  相似文献   

2.
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标准主要是指蔬菜产品要达到三个不超标:一是农药残留量不超标,无公害蔬菜不能含有禁用的高毒农药,其它农药残留量不超过允许标准;二是硝酸盐含量不超标,一般在432mg/kg以下;三是“三废”和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不超标。我国自1993年由农业部组织开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技术研究应用以来,各地相继出台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技术操作规  相似文献   

3.
在北方农牧交错带利用“四位一体”生态模式节能日光温室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以”四位一体”生态模式为载体,实施设施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推广以施用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为主的施肥技术,和生物、物理方式、新型高效低毒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技术,生产无公害蔬菜,节约能源,清洁环境,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4.
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应根据农业部制定的“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产品卫生质量标准”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重点抓好蔬菜生产中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安全管理措施,积极改善蔬菜生产的生态环境,大力促进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健康发展,以确保蔬菜产品达到卫生安全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5.
蔬菜施用农药会对蔬菜造成污染,影响消费者的健康。因此,应大力提倡生产“无公害”蔬菜。生产“无公害”蔬菜,要以农业防治病虫害措施为基础,优先选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手段,尽量使用高效、低毒、残效期短的农药品种。生产“无公害”蔬菜,应选用以下农药: 一、安全间隔期2天的农药:二氧苯醚菊酯(除虫精)、氯氰菊酯(兴棉宝)等。 二、安全间隔期3天的农药:巴丹、杀虫双、乙磷铝、杀草丹、氟乐灵等。  相似文献   

6.
<正> 无公害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用或少用化肥、农药,使蔬菜中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几乎为零,具有新鲜、天然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1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施肥技术 1.1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施肥原则 无公害蔬菜生产要掌握以有机  相似文献   

7.
蔬菜生产“无公害”已是大势所趋,广大菜农对此已有深刻认识。但长期以来,菜农习惯使用的甲胺磷等5种高毒、高残留农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中已明令禁用。这里介绍5种禁用农药的替代农药。  相似文献   

8.
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是蔬菜生产的发展方向。我国现阶段的“无公害”蔬菜,是指各种有害物质残留量符合国家强制标准的蔬菜,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农药残留不超标,无公害蔬菜不含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其他农药残留不超过国家允许的最高残留限量;二是硝酸盐含量不超标;三是“三废”及重金属、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不超标。  相似文献   

9.
乔稚佳  周勇 《吉林农业》2011,(20):95-95
一、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措施 (一)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是进行无公害生产的首要条件。是防止环境中有害物质污染蔬菜的关键性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水质、土壤污染,尤其要防止工业的“三废”污染,更要注意城市生活污水、废弃物、粉尘、农药、化肥、兽药、饲料添加剂等方面污染。基地附近应没有污染源。大气...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蔬菜生产中化肥、农药施用量逐年加大,造成蔬菜产品农药残留、硝酸盐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大量积累,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无公害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用或少用化肥、农药,使蔬菜中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几乎为零,具有新鲜、天然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此,蔬菜生产必须向无公害方向发展,对施用化肥、农药的种类、用量等有严格的限制。  一、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施肥技术  1.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施肥原则  无公害蔬菜生产要掌握以有机肥为主,其它肥料为辅;以多元复合肥为主,单元素肥料为辅;以施底肥为主…  相似文献   

11.
无公害蔬菜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禁用农药、肥料.农药残留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商品蔬菜。河南省宁陵县是2004年被罔家农业郫批准的“全圈第二批无公害农产品(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创建县,目前已通过国家农业部的达标验收.全县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达2.9公顷(含复播),年产量16亿千克。因此,要搞好无公害蔬菜生产,意味着广大菜农及生产基地在蔬菜栽培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无公害蔬菜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目标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或农业行业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并经产地和市场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检验合格,使用无公害产品标识销售的蔬菜产品。生产无公害蔬菜的宗旨是使蔬菜中对人体健康有毒害的物质(主要是农药残留、硝酸盐、重金属、工业“三废”等)和有害生物(病原生物和寄生虫卵),严格控制在国家或行业标准允许的范围之内。要生产出合格的无公害蔬菜,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体系作保证。一、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良好的产地环境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证。无公害蔬菜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由北京市农林局提出、市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无公害蔬菜质量标准>、<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等5项标准已在京郊生产示范点贯彻执行. 这5项标准贯穿于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构成一个“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标准体系.标准的实施,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逐步规范北京市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销售行为,市农林局将充分发挥其农业技术优势,从品种、栽培技术、化肥与农药的选择与使用等方面,进行生产全过程培训与服务;市技术监督局将发挥其管理与监督的职能,在蔬菜生产的产中、产后进行蔬菜产品质量的监督与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的市场监督,以净化市场.  相似文献   

14.
蔬菜生产“无公害”已是大势所趋,广大菜农对此已有深刻认识。但长期以来菜农习惯使用的甲胺磷等5种高毒、高残留农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中已明令禁用。使用何种农药能够达到同等防治效果?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这5种禁用农药的替代农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志 《河北农业》2004,(10):14-15
根据我国绿色食品AA制的生产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准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化肥、农药、激素)”,但这种标准的生产一般不易做到。目前我国推广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只能达到A级水平,既允许限量使用某些化肥、低毒农药和激素等,蔬菜体内的有毒残留物质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这就要求在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中要做到农药的严格控制,科学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6.
无公害蔬菜农药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介绍了农药选择的方法,并提出科学施用农药的技术,以期为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蔬菜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超量使用,造成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硝酸盐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大量积累,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推广无公害蔬菜施肥技术在蔬菜生产中意义极大。提出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施肥技术,指导菜农在蔬菜生产过程中正确使用肥料,这对避免失识、减少损失、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保障蔬菜产品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亚硝酸盐等)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范围内,人们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的蔬菜,无公害蔬菜是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安全标准和栽培技术生产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型蔬菜。在实际操作中发展无公害蔬菜,就是要采取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措施,使种植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要求。一、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措施发展无公害蔬菜,重点是把好生产基地选择与改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兴区农产品生产中,投入品一农药存在的问题,开展“无公害蔬菜基地农药连锁配送服务体系建设”,从源头保证农药质量,尝试开展所销售的农药建立农药销售追溯制度和蔬菜质量追溯制试点建设,促进了全区农产品无公害生产。  相似文献   

20.
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公害蔬菜就是清洁、鲜嫩、有毒有害的物质含量低于人体安全食用标准的蔬菜。而无公害蔬菜生产,主要是应用微生物农药代替化学农药的使用及无土栽培。发展无公害生产是目前我市蔬菜工作的重点,也是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趋势。要把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作为一项“民心工程”,从生产技术方面的工作拓展到依法行政的领域,使放心菜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