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为进一步探寻化肥减量增效有效途径,提高化肥利用率,在滴灌玉米田开展了含矿物源黄腐酸液态氮肥减肥增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67米2随水滴施含矿物源黄腐酸液态氮肥10千克、磷酸钾铵12千克,较常规施肥玉米株高、茎粗、穗长、穗行数、百粒重、穗粒数、单穗粒重均有增加,667米2增产90千克,增产率达9.2%,667米2净收益增加203元。在滴灌玉米田施含矿物源黄腐酸液态氮肥可以达到化肥减量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和黄腐酸冲剂在大蒜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蒜农习惯施肥为对照,设置不同用量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及施用黄腐酸冲剂替代化肥试验。结果表明,在习惯施肥基础上化肥减量10%,在大蒜播种后覆土前和退母期亩施黄腐酸冲剂5kg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可在扩大示范的基础上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推荐施肥量基础上,以等量化养分缓释肥及缓释肥减量10%或20%开展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产值及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为区域性小麦化肥减量增效提供技术模式和科技支撑。结果表明,总养分减量10%或20%替代氮磷钾推荐配方施肥对小麦长势、产量构成要素影响不明显。总养分减量20%可实现化肥减量增效,每公顷净增产值738.45元,投肥与产值比为1∶5.96。总养分减量10%或20%,均能降低投入成本,提高化肥利用率,收获后耕地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高于同等氮磷钾养分单质肥配施处理,保障耕地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冬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冬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纯施和配施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可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改善经济性状,提高产量和效益;与习惯施肥相比,施用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1 800 kg/hm~2和习惯施肥量30%+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1200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9.28%、4.6%,增效13.35%、5.76%。在获得比习惯施肥更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下,纯施和配施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是马铃薯生产中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嘉有黄腐酸肥料在小麦上应用效果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嘉有黄腐酸肥料可促进小麦根系生长,提高分蘖能力,增加产量,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实现农民增收。与常规施肥相比,以增施嘉有黄腐酸微生物菌剂15 kg/亩效果最好,小麦根系长度增加0.8 cm,增幅5%,亩穗数增加3万,增幅7.04%,穗粒数增加0.9个,增幅为2.71%,亩增产42.3 kg,增产率为8.22%;土壤p H降低0.03,降幅为0.37%,有机质增加0.09 g/kg,增幅为0.66%;蛋白质含量提高1.07%、增幅为7.8%,淀粉增加2%、增幅为3.84%;脂肪含量提高0.07%、增幅为5%;农户纯收入增加44.8元/亩。同时在化肥减量10%情况下,增施黄腐酸肥料,仍然能够略有增产。从产量结果显示,嘉有黄腐酸微生物菌剂嘉有黄腐酸灭活微生物菌剂化肥减量10%后增施黄腐酸肥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惠城区种植大户与普通农户主要作物施肥情况和存在问题,为判断区域农 田施肥的合理性及调整肥料结构提供依据,探讨规模经营在化肥减量增效方面的积极作用。【方法】对惠城 区 91 户农户肥料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调查区化肥使用量在合理范围内、有机肥施用量偏 低。水稻平均产量不高,种植大户和普通农户水稻有机肥施用比例均较低,普通农户水稻化肥(N+P2O5+K2O) 施用量为 366.6 kg/hm2,N ∶ P2O5 ∶ K2O=1 ∶ 0.3 ∶ 0.7,趋于合理;种植大户化肥(N+P2O5+K2O)施用量 为 421.1 kg/hm2,种植大户水稻化肥 N ∶ P2O5 ∶ K2O=1 ∶ 0.5 ∶ 0.7,存在高氮高磷问题。甜玉米平均产量 较高,种植大户有机肥施用量高于普通农户,普通农户甜玉米化肥(N+P2O5+K2O)施用量为 627.6 kg/hm2, N:P2O5 ∶ K2O=1 ∶ 0.6 ∶ 0.8, 存 在 高 磷 问 题; 种 植 大 户 化 肥(N+P2O5+K2O) 施 用 量 为 508.1 kg/hm2, N∶P2O5 ∶ K2O=1 ∶ 0.5 ∶ 0.5,存在高磷低钾问题。蔬菜有机肥施用量种植大户高于普通农户,但仍低于推荐 施用量,普通农户蔬菜化肥(N+P2O5+K2O)施用量为 685.4 kg/hm2,N ∶ P2O5 ∶ K2O=1 ∶ 0.7 ∶ 0.7,存在高磷问题; 种植大户化肥(N+P2O5+K2O)施用量为 285.9 kg/hm2,N ∶ P2O5 ∶ K2O=1 ∶ 0.3 ∶ 0.5,存在低钾问题。种植大 户在甜玉米和蔬菜两种作物上化肥施用量分别比普通农户低 19.0% 和 58.3%。【结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 体在增施有机肥、化肥减量等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建议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化肥减量增效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小甘蓝施用腐植酸类肥料化肥减量施用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类肥料具有节本、增产、增收、节肥的效果,本肥力田块小甘蓝推荐施肥量为纯N 480 kg/hm~2、P_2O_5 207 kg/hm~2、K_2O 180 kg/hm~2,N∶P_2O_5∶K_2O=1∶0.4∶0.4,为指导峨山县小甘蓝生产提供测土施肥配方和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在化肥总养分减量8%的前提下,比较5个不同配方肥在小麦上的化肥减量增效效果。结果表明,小麦施用配方肥,其增产增效效果不一,但可以降低其单位产量化肥养分投入量,化肥减量效果良好。比较5个配方肥,施用40%康来福复合肥的增产增效、化肥减量效果最佳,其较常规施肥增产4.6%,增效544元·hm-2,化肥减量幅度达12.2%。建议可将40%康来福复合肥作为本地区小麦主要配方肥品种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水稻生产中进行有机无机肥的配施试验,探索有机肥可替代化肥的比例,以及施用部分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水稻生长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测土配方施肥(每667 m~2施纯N 21kg、P_2O_5 4 kg、K_2O 5 kg)相比,在每667 m~2施用有机肥150 kg的基础上,最多可减少30%的化肥施用量,其中化肥减量10%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化肥减量20%处理的收益最佳、产投比相对较高,化肥减少量高于30%会造成水稻减产。施用部分有机肥替代化肥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针对当前太仓白蒜施肥量大、施肥次数多、肥料利用率不高等生产现状,进行5种不同的肥料运筹模式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模式对蒜薹和鳞茎产量的影响,筛选出2个化肥减量增效最优技术模式。结果表明,处理2基肥一次性亩施用缓释肥(19∶10∶18)120 kg减肥增效显著,蒜薹单重增加4.2%,鳞茎单重提高24.4%,折合亩产量增加10.8%,同时实现化肥减量21.7%;处理3缓释肥(19∶10∶18)80 kg(基肥)+尿素10 kg(腊肥)+尿素10 kg(返青肥)+高钾肥(15∶5∶25)20 kg(蒜薹肥)处理促进蒜薹单重增加4.2%,鳞茎单重增加24.1%,折合亩产量增加15.9%,化肥投入量减少22.8%。2个最优技术模式同时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在淮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开展露地西瓜化肥减量试验,以研究对西瓜产量及品质等的影响。试验表明在长年重茬瓜菜田土壤肥力上,增施有机肥,化肥减量是可行的,化肥减量处理区西瓜最终在单瓜重、每亩产量上,均好于常规施肥处理区及不施肥处理区,证明化肥用量可减量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设施番茄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番茄生长氮素利用情况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设置6种不同施肥模式,以设施番茄为研究对象,从番茄产量、氮素农学利用效率、氮素实际利用率、氮素生理效率、番茄品质五个方面考察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氮素利用和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无论是秋冬茬还是冬春茬,减施氮肥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番茄的产量、氮素农学利用效率以及氮素利用率,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番茄中的硝酸盐含量,其中60%的常规氮肥施用+秸秆方式能够极显著提高番茄的产量、氮素农学利用效率以及氮素利用率,并能极显著降低番茄中的硝酸盐含量;但4种减施氮肥方式并不能够有效提高番茄氮素生理效率。【结论】证实60%的常规氮肥施用+秸秆为最优化施肥模式,效果最佳,适合在该蔬菜生产基地的设施菜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连续施用商品有机肥对耕地质量及蔬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连续3茬蔬菜种植试验,研究无肥、纯化肥、化肥配施不同量有机肥对耕地质量及各蔬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商品有机肥可导致砷、铅、铬在蔬菜地表层土壤中积累,且积累量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用商品有机肥能降低碱性土壤的pH值,有利于作物正常生长;施用化肥配商品有机肥不仅能显著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还能显著增加包心菜、小青菜和玉米的产量,且随商品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表明肥料投入与土壤肥力和蔬菜产量呈正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设施辣椒最适施氮量,为减少化肥投入,提供种子依据。【方法】采用“2+x”试验设计方案,以常规施肥和优化施肥为基础,进行氮肥总量控制研究,分析氮肥对设施辣椒生长、产量、经济效益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优化氮区辣椒生长发育综合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均高于其它处理,产量为4 560.23 kg/667 m2,纯收入11 211.17元/ 667 m2,产投比60.19。经线性模拟分析,辣椒产量和用氮量存在显著相关性,当纯氮施用量为25.9 kg/667m2时,产量达到最大值4 586.3 kg/667 m2。优化施肥处理的氮肥贡献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吸收利用率最大,分别为49.56%、150.67 kg/kg、21.7%,且利用效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规律,氮肥偏生产力随氮肥用量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结论】适量水平的氮肥能促进辣椒正常生长发育、获得高产、高收益,发挥氮肥的最佳效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甘蔗田间试验对减量施肥及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的增产和增收的效应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甘蔗的高效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农民常规施肥量的基础上减少45%肥料及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均明显提高肥料利用率,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减量施肥的产量达到97.54t/hm^2,增产6.99%,利润增加8574元/hm^2;有机一无机配合施用的蔗茎产量达到115.29t/hm^2,增产26.46%,利润增加13709元/hm^2。  相似文献   

16.
在重庆地区种植蔬菜多年的基地进行田间试验,探讨有机肥钾与化肥钾以不同比例配合施用对叶类蔬菜产量、品质、钾素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钾与化肥钾配合较无钾肥处理极显著提高两个试验点莴笋和白菜产量,增幅为11.6%~17.4%和10.9%~15.4%,均以高量(50%)有机肥钾处理(MH+KL)增产作用最大;有机肥钾与化肥钾配合较常规施钾提高莴笋和白菜产量,但增产作用不显著。有机肥钾与化肥钾配合较不施钾处理显著增加莴笋叶维生素C含量、降低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白菜维生素C、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大,莴笋叶、茎和白菜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4.8%~5.4%、4.9%~11.1%和15.5%~30.0%,以MH+KL处理作用最大。有机肥钾与化肥钾配合使莴笋和白菜钾素吸收量显著增加,均以MH+KL处理即有机肥50%配合化肥钾50%莴笋钾素利用效率最高。综合叶类蔬菜产量、品质和钾素利用效率,以MH+KL处的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17.
以早熟荔枝白糖罂为试材,常规种植措施为对照,集成了疏植、化肥有机替代、配方施肥、闭合环割、适时灌溉等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作为处理,测定3年产量,计算施肥量、成本、总收入和纯利润。结果表明,在化肥施用量减少64.1%条件下,除试验第2年纯利润略低于对照外,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处理第3、4年产量、肥耗、纯利润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试验3年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处理产量、纯利润平均值分别比对照高22.0%、23.4%,肥耗低71.1%。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八步区逐年控制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发展绿肥种植,推 广秸杆还田技术,增施有机肥,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展集成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八步 区2018 年7 月-12 月进行了水稻秸杆还田化肥减量增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秸杆还田,能 提高产量,再结合减少化肥使用量,水稻产量最高,效益最好。处理3 在植株性状表现、产量、效 益等方面均表现最好,因此初步推荐处理3 的化肥用量为八步区水稻生产化肥的最使佳用量。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施用黑老虎、时科两种微生物有机肥,对化肥进行减量,与常规施肥进行对比,发现: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10%、减量20%,结球生菜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施肥;在结球生菜生长中期,施用生物有机肥结球生菜的展开幅度明显好于常规施肥;在结球生菜采收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10%,时科微生物有机肥和黑老虎微生物有机肥的结球生菜单果重分别为0.54g和0.80g,相比与常规施肥,提高了31.7%和95.1%。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20%,时科微生物有机肥和黑老虎微生物有机肥的结球生菜单果重分别为0.49g和0.61g,相比与常规施肥,提高了19.5%和48.7%。  相似文献   

20.
当归专用肥配方筛选及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当归专用肥配方及最佳施肥量,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对8个专用肥配方与常规施肥对当归成药期根部形态特征及根产量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归专用肥最优配方为B1和B4,各处理中,配方B1和B4对当归成药期根部形态特征芦头径、主身径和根长的形成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提高当归产量,分别较常规施肥平均增产18.09%和16.82%。当归的芦头径、主身径随着配方B1和B4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施肥量对根长影响不大,适宜的施肥量可有效提高当归阿魏酸质量分数,较常规施肥提高0.058%和0.075%,可有效提高氮、磷的利用率。配方B1和B4适宜施肥量为900~1 050kg/hm2,在1 050kg/hm2施肥量条件下,配方B1产值及纯收益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