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菊花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近年来随着集约化种植水平的提高,菊花病虫害越来越制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便于菊农及时发现和诊断菊花病虫害发生情况,本文对目前菊花病虫害发生特点进行了梳理分析,同时提出了通过优化栽培措施,结合物理和生物防治手段,辅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等构建菊花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以期为菊花产业的绿色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桉树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林木树种之一,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也逐渐成为制约桉树林业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然而当前主要用于桉树病虫害防治的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手段并不能兼顾各方平衡,因而探索绿色高效的桉树病虫害防治手段已然成为当前相关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表明,营林措施可以有效林木病虫害发生概率并有助于提高林木生长质量和种植产量,从而推进相关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总结当前桉树林营造中的主要病虫害,并结合营林措施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实际应用研究,阐明营林措施在桉树病虫害防治中的意义,为桉树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探索研究华南地区沙律蔬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方法】本文结合沙律蔬菜基地的建设实践,分析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及沙律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参照我国绿色食品生产管理的有关行业标准来开展研究。【结果】提出了合适的地点选择、合理的品种布局、科学的肥水管理、病虫害的绿色综合治理以及适时采收、及时销售等沙律蔬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尤其是对沙律蔬菜的病虫害防控制定了一系列绿色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结论】本项目的研究为华南地区沙律蔬菜的高效绿色栽培提供技术参考,对促进我国南方沙律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高原特色农业成为迪庆州农牧民增收、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病虫害预测预报、绿色防控是保护产业发展的前提。为进一步提高迪庆州高原特色经济作物病虫测报技术分析的能力,在充分调查高原农作物产业发展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病虫害发生主要影响因素与原因后,提出建立科学的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绿色防控系统等高原特色经济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蔬菜产业的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年限不断增加,各类蔬菜病虫害发生也呈明显加重趋势,番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晚疫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烟粉虱、棉铃虫等。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站通过积极探索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建立了以农业、生态、物理、生物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防治为主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控害减灾,并进一步探究了番茄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减缓番茄病虫害发生,提高番茄种植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油菜是我县乃至我省高海拔地区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是我县中上部地区农民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但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油菜病虫害日趋增加、严重。油菜病虫害严重阻碍着本县油菜产业的发展。为提高油菜产量和产品质量,本文重点论述油菜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发展规律及综合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林永勤 《河南农业》2019,(19):34-34
韭菜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威胁韭菜产业的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目前,河南省韭菜生产中发生较为普遍的病虫害主要有韭蛆、蓟马、葱须鳞蛾、灰霉病和疫病等。为有效控制韭菜病虫害,确保韭菜生产与质量安全,实现韭菜绿色生产,笔者根据近年来的调查与试验,就韭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提出以下管理意见,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泽泻是常用大宗中药材,病虫害是影响其优质高产高效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已有研究对泽泻白斑病、莲缢管蚜、福寿螺、莲纹夜蛾和银纹夜蛾等常见的病虫害的病原、虫源、为害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等进行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展望,以期为泽泻病虫害防治及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促进泽泻产业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9.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粮食生产安全,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要求做到优质、高效,绿色安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指在保障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生物的、物理的、农业的、化学的等措施,在确保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优先采取环境友好型、技术保障型措施来控制水稻病虫害危害的行为。本文主要针对我县水稻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总结探讨,供广大水稻种植者和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菊花病虫害防治化学农药减施替代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菊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菊花病虫害严重制约着菊花的产量和质量,传统化学防控手段存在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等弊端,化学农药防治减量替代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发展可持续农业的必然趋势,对菊花高产、优质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菊花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基础上,从农业防控技术、物理防控技术和生物防控技术3个方面对近年来我国菊花病虫害化学农药防治减量替代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菊花的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生态茶园常见病虫害及其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方法】以勐海县为例,结合当前茶园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现状,提出可行性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措施;【结果】茶园病虫害防治中,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有助于减轻农业污染,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为茶农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促进茶园生态化发展;【结论】生态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极大的解决了传统防治技术弊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显著,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摸清北京地区经济作物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情况,通过调研,结合各区实际情况,介绍了目前北京地区经济作物产业的植保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植保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以期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经济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水生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总结浙江省近年来水生蔬菜的产业发展现状、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浙江蔬菜产业规划总体要求和发展水生蔬菜的资源等优势条件,提出稳定面积,优化布局,改进育苗技术,提高良种覆盖率,推广优良品种和高效种植模式,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升品质,发展贮藏加工,延长产业链,实现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发展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棉花生长过程中会发生病虫害,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制约棉花产业的发展,加强对棉花病虫害防治研究工作至关重要,通过总结棉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统防统治,以期为提升棉花综合防控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菊花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为促进菊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营养土配制、移栽、浇水、施肥、摘心与留株、剥芽与除蕾、立支柱、松土除草、宿根保存、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介绍了菊花盆栽技术。  相似文献   

16.
对江苏沿海农区水稻产业现状、近年来病虫害发生情况、化学农药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综合目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出控制沿海农区水稻有害生物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7.
怀菊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怀菊花具有清肝明目、疏风清热等功效,是温县大宗中药材之一,用途广泛,种植面积较大,市场前景好。但是近年来,温县怀菊花生产上存在不规范用药、农药残留超标、生产与需求脱节等问题,限制了怀菊花产业的发展。因此,根据生产需要,笔者制定怀菊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供大家参考。一、播种技术(一)选种与留种选择怀菊花1号、怀菊花2号等优良品种,在头年菊花采收前,选择品种纯正、朵大质好、健壮无病的植株做好记号,待采花完毕,  相似文献   

18.
正在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栽培过程中,通过示范推广抗病优良新品种原种、一二级种,配方施肥、合理密植、高垄双行栽培、规范种植、综合防治病虫害等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使其成为地方的主导特色产业,有力的促进了马铃薯产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一、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栽培的必要性首先马铃薯实现绿色高产高效栽培以后,产量大幅度上升,由于品质有保障,经济效益显著。其次,实施马铃薯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方城县以实施花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基地项目为契机,积极探索和应用花生绿色高质高效集成技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使花生增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了良种良法到田,农机农艺相融合,绿色高质高效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俱佳,花生新品种覆盖率和绿色高质高效新技术集成应用率均达到9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率达70%以上,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达89%以上。经上级主管部门验收测产:项目区平均单产达433.4 kg/亩,比全县平均产量(383 kg/亩)增产50.4 kg/亩,增产率为13.16%。从示范效果、取得的效益等方面总结了花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效,并对采取的创新措施和经验启示进行了充分阐述,以期为方城县花生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枸杞病虫害是影响枸杞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枸杞根腐病是最主要的病害。在枸杞生产中,化学防治技术在病虫害防治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绿色防治技术也得以快速发展,防治技术的发展与病害发生机理的研究以及杀虫剂、杀菌剂的发展息息相关。本文针对甘肃省景电灌区枸杞根腐病防治存在的问题,结合枸杞根腐病发生规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枸杞根腐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