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华隆绵羊肝片形吸虫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片形吸虫病是家畜重要的寄生虫病之一,流行于世界各地.肝片形吸虫主要寄生于家畜的胆管内,对牛、羊的危害较大,猪、马属动物、兔及一些野生植物亦可寄生,人也有被寄生的报道.患该病后不仅使家畜消瘦、贫血及营养障碍,还可导致畜产品产量减少、品质下降,严重感染时还可造成家畜的大批量死亡.为了掌握绵羊肝片形吸虫流行规律和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笔者于2008年9~11月对本县绵羊肝片形吸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肝片形吸虫病是家畜内寄生虫病,对牛、羊的危害较大,全国各地均有流行。肝片形吸虫病主要寄生于家畜的胆管内。患该病后家畜表现体质消瘦、贫血及营养障碍,继而导致畜产品产量减少、品质下降,严重感染时还可造成家畜的批量死亡。为了掌握绵羊肝片形吸虫流行规律及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笔者于2010年8~10月对本县绵羊肝片形吸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3.
肝片吸虫寄生于绵羊、山羊胆管中,不仅使家畜消瘦、贫血及营养障碍,感染严重时还可造成家畜大批量死亡。为了掌握玛沁县绵羊肝片吸虫病的感染情况,笔者于2011年7月~10月在定点屠宰场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肝片吸虫病又名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寄生于动物的肝脏和胆管中,常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本文就肝片吸虫病的流行特点、症状及防治措施进行阐述。肝片吸虫病是反刍动物,尤其是羊、牛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许多其他家畜和野生动物也可感染此病。肝片吸虫成虫常寄生于终末宿主的肝脏、胆管,幼虫和成虫引起肝和胆管的损伤,严重感染时  相似文献   

5.
正肝片形吸虫病是家畜内寄生虫病,对牛、羊的危害较大,全国各地均有流行。肝片形吸虫病主要寄生于家畜的胆管内。患该病后家畜表现体质消瘦、贫血及营养障碍,继而导致畜产品产量减少、品质下降,严重感染时还可造成家畜的批量死亡。为了掌握绵羊肝片形吸虫流行规律及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笔者于2015年11月对本县绵羊肝片形吸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 1.1粪类采集与检查随机采集江西沟、黑马河、石乃  相似文献   

6.
肝片吸虫(Fasciolahepatica)属于复殖目片形科。呈世界性分布,能广泛寄生在脊椎动物体内,但主要寄生于反刍动物体内。近几十年来,人体感染此虫的报告不断增加,且有局部爆发流行的情况,因而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1]。肝片吸虫童虫进入肝脏后,以吞食肝实质细胞和吸取肝脏中血管的血液为营养,破坏肝细胞[2]。在肝实质移行时能机械性损伤肝细胞结构。另外,肝片吸虫作为外来异物能引起免疫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并刺激这些细胞,促使它们分泌一些炎性介质,如白三烯等造成免…  相似文献   

7.
肝片形吸虫病的诊断一般都足使用虫卵检查法。肝片形吸虫最终到达胆管寄生发育成熟后,粪便中才出现虫卵,这大约在感染后经过8—12周。所以肝片形吸虫在感染初期进行粪便检查是不可能作出诊断的,特别是急性肝片形吸虫病的诊断不能使用粪检。同时,现在实施的虫卵检查法检出率很低,少量寄生时更是  相似文献   

8.
肝片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它是由寄生于黄牛、水牛、山羊、绵羊等各种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的肝片形吸虫所引起。马属动物及野生动物也可寄生,并且可寄生于人。该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的肝炎和胆管炎,并继发全身性的中毒和营养障碍,常引起幼畜的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9.
<正>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肝脏和胆管内引起的慢性或急性型肝炎、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及营养障碍等症状的疾病。1病因及流行特点羊在吃草或饮水时吞食了肝片吸虫囊蚴遭受感染,并移行到胆管寄生。该病常流行于河流、山川、地势低洼及潮湿沼泽地,特别是多雨季节流行严重。我  相似文献   

10.
牛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寄生在牛的肝脏和胆管中,导致牛肝实质炎、胆管炎和肝硬化等病变,甚至引起大批死亡的寄生虫病。文章通过分析山丹马场一场牦牛肝片吸虫的发生和感染,提出防治意见,使广大牧业承包户更多地了解牦牛肝片吸虫的感染情况,对防治今后牦牛肝片吸虫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羊(牛等其它反刍动物也可感染)的肝脏和胆管内引起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该病临床表现为慢性经过,表现为消瘦,生长缓慢,生产力下降,急性感染时导致胆管炎和肝炎,并表现为营养障碍和全身性中毒,可引起羊(其它反刍动物),尤其是幼畜大批死亡,肝片吸虫病是牛、羊的主要寄生虫病,严重威胁养羊业的发展~([1])。现将一起波尔山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经过  相似文献   

12.
德令哈地区羊肝片吸虫病调查安成文(德令哈市畜牧兽医站,817000)肝片吸虫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寄生于绵、山羊肝脏的胆管内引起的,牛、骆驼、马、猪、鹿等均有寄生,人有时也可寄生。为掌握德令哈地区羊肝片吸虫病的感染情况,我站于1996年10月对...  相似文献   

13.
肝片吸虫病又称肝蛭,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其病原体系片形科(Fasciolidae)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猪、马属动物及一些野生动物亦可寄生,但少见。人亦有被寄生的报道。本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的肝炎和胆管炎,并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牛患本病后,生产性能下降,大批患病的肝脏成为废品,因而给养牛业带来很大的损失。本人长期从事牛羊肉市场检疫,牛肝片吸虫病时有发生,2006年1—4月,共检疫出十例肝片吸虫病。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1病原体及病理变化1.1病原体在剖检胆管时,发现扁平虫体,外观呈叶片…  相似文献   

14.
正羊肝片吸虫病是由于肝片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内引起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 同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及营养障碍等症状的疾病。该病可导致羊大批死亡;慢性和隐性症状的患畜因消瘦而使体重和毛、乳产量显著下降,造成严重损失。该病在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可危害其他反刍动物及猪、马属动物,人亦可遭受感染。(一)病原肝片吸虫背腹扁平,呈树叶状。活时为棕红色,固定后为灰白色。大  相似文献   

15.
肝片吸虫,为寄生于动物肝脏胆管内的一种内寄生虫。它的寄生常造成急性或慢性胆管炎,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及营养障碍等,导致畜体瘦弱,皮毛质量降低,产奶量下降,甚至引起死亡。据调查,乾宁种畜场1960年一群500余只的藏羊,因感染肝片吸虫死亡373只;甘孜县冷达牛场的110余只绵羊,因患本病亦死亡99只。又据我所陈德明等同志1963年和1965年在炉霍等县的调查,牛肝片吸虫的感染率为63.9%,平均感染强  相似文献   

16.
肝片形吸虫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羊、鹿和骆驼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实质性肝炎和肝硬化等病变,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牛羊大批死亡,给畜牧业经济带来很大损失.毛毕吸虫病是由分体科的毛毕属的包氏毛毕吸虫寄生于鸭、鹅及野生水禽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寄生并产卵引起肠黏膜发炎,影响肠道吸收功能,严重感染时呈现消瘦、发育受阻等症状.肝片形吸虫病及包氏毛毕吸虫病均属人畜共患病,肝片形吸虫、包氏毛毕吸虫的中间宿主同属椎实螺,椎实螺有小土蜗、静水椎实螺、斯氏萝卜螺、耳萝卜螺4种,在我国分布甚广,它们生活并大量繁殖于田园、沟渠、池塘、沼泽等地.当病畜病禽排出的虫卵随粪便于水中,孵出毛蚴游于水中并钻入椎实螺体内生长发育,椎实螺受肝片形吸虫及毛毕吸虫幼虫感染,其受感染率可以反映出当地患肝片形吸虫病和毛毕吸虫病的严重程度.为此,笔者对高安市郊农村椎实螺感染肝片形吸虫、毛毕吸虫幼虫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旨为防治牛羊患肝片形吸虫病和鸭鹅患毛毕吸虫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1987年1月7日,华亭县畜牧中心举办兽医学习班,解剖一头本地14岁母驴,从胆管中检出肝片吸虫26条。肝片吸虫多寄生于反刍动物肝脏胆管中,其它动物也可感染,但较少见。此次从驴体胆管检出肝片吸虫,说明肝片吸虫在我县不仅严重危害牛、羊,而且也危害马类动物。因此,在肝片吸虫感染严重的地区,应对马类动物使用广谱驱虫新药如丙硫苯咪唑等进行驱虫。  相似文献   

18.
闫文军 《当代畜牧》2013,(30):20-21
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寄生在羊的肝脏和胆管中,导致羊肝炎、胆管炎和肝硬化等病变甚至引起死亡的寄生虫病。笔者通过分析甘肃天祝县打柴沟镇一牧场人感染肝包虫病,提出对羊肝片吸虫病的防治意见,使广大牧民更多的了解羊肝片吸虫的感染情况,对防治羊肝片吸虫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肝片形吸虫主要感染牛羊骆驼等反刍动物,虫体寄生于胆管,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以致死亡。2012年7月5日本园1只3月龄骆驼突然死亡,剖检发现肝脏寄生大量肝片吸虫。因江西地区为肝片吸虫多发地,综合流行病学和剖检结果诊断为感染肝片形吸虫致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牛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的肝管、胆管内所引起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该病会导致牛消瘦、贫血、异食、腹泻、发育不良及生产性能下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感染时可直接导致牛死亡。笔者根据病原体的属性、流行特点采用临床症状与分子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该病进行诊断。治疗此病采用氯氰碘柳胺钠+中药驱虫配伍方式对该病牛进行治疗,连用5 d;预防此病要加强饲养管理、定期驱虫、消灭中间宿主、加强养殖户的防范意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