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介绍了木兰林管局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确立的基本原则、如何打造安全生产意识氛围、安全生产科学化的途径、劳动保护措施、营林基础设施建设对安全生产的作用以及安全生产督导检查、排查安全生产隐患对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2.
基于江西省部分地区252份问卷调查数据,以低碳生产感知、生产态度、生产满意度、生产意识及生产意愿为潜变量,利用SEM模型对农户认知进行测度,研究双碳背景下农户认知对农业碳减排意愿的影响。研究得出:(1)农户认知的4个潜变量均对农户的低碳生产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生产态度对农户低碳生产意愿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生产意识,而生产满意度和生产感知的影响较小;(2)应加强低碳农业生产宣传,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积极推广低碳农业技术,同时完善低碳生产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小麦生产中干旱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对沧州地区小麦的生产条件、生育指标、产量指标及生产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意愿,引导农户从事农业绿色生产,结合对外部性理论、农户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分析,基于对黑龙江省13市47村698个种植户的调查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农户认知对农业绿色生产意愿的影响机制,并将环境规制作为调节变量,探究环境规制对农户认知—农业绿色生产意愿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意愿仅为59%,还有很大提升空间;2)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农业面源污染危害认知和农业绿色发展前景认知均对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另外农户受教育程度、风险偏好、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培训对农业绿色生产意愿有正向影响,年龄、非农收入占比对农业绿色生产意愿有负向影响;3)激励性环境规制对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农业面源污染危害认知—农业绿色生产意愿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约束性环境规制对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农业绿色发展前景认知—农业绿色生产意愿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因此,提出加强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培训、加大绿色生产财政补贴力度、制定并实施合理的惩罚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选用莱州市1971—2013年的气温、降水量、蒸发量和日照时数等观测资料,对影响盐业生产的主要气象因子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气象因子变化对盐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因子变化对盐业生产利弊皆有。其中气温升高对盐业生产有利;而降水量增多、蒸发量及日照时数减少对盐业生产不利。准确、及时的气象服务可以为盐业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对照WTO农业规则 ,从生产形势、产品类型、经济效益、市场销售、外贸形势、国内支持等方面对河南省小麦生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河南省小麦生产的生态条件、生产技术、品质类型、成本效益等特点 ,提出了河南省小麦生产应对入世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黔南州烤烟生产自然生态条件、生产基础设施、技术经济和烟叶特征分析,讨论了黔南烤烟生产优势和制约因素,对黔南烤烟生产风险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谢展开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1):170-171
从形势发展的需要对梅州市蔬菜生产经营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蔬菜无公害生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包括大力发展多元化的蔬菜生产组织、加强无公害疏菜生产监管体系建设、加大对蔬菜标准化生产的扶持力度、营造有利于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的社会氛围等.  相似文献   

9.
对新疆小麦生产的现状,对农户小麦生产的直接经济效益的构成进行系统分析,认为提高新疆小麦生产的直接经济效益在于采取提高单产、降低成本、优质优价和扩大生产规模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退耕还林工程是典型的农业生态经济联合生产,通过对陕北退耕区典型农户的案例分析,考察了安塞县和米脂县典型退耕区的农业联合生产水平,并对导致联合生产水平差异的原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农业联合生产的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产品特性、耕地规模、环境条件对联合生产水平影响不明显;政策制度,农户的个人素质、风险偏好态度等对联合生产水平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天津农业科学》2020,(1):28-33
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粮食生产主体的生产效率,是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对生产效率理论的产生发展、生产效率的测算方法、粮食生产主体的生产效率、宏观微观方面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等进行归纳总结。在相关粮食生产效率的研究成果中,多数学者关注于中国宏观粮食生产总量的生产效率测算,较少针对特定粮食主产省份的效率研究,具体到更小区域范围的研究更少;对于除农户外其他粮食生产主体效率的研究较少,且不同生产主体之间比较少;对影响因素进行归类的较少。今后的研究重点应侧重于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具体到市、县级地区,做更细致的分析,具体分析不同地区的具体生产情况;增加对新型粮食生产主体的分析和不同生产主体之间对比研究;同时对影响因素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张忠妹  张兆同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6015-6018
基于对浙江省嘉湖、浙西2大蚕桑主产区的实地调研,对198户蚕农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①浙江省蚕农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较低,蚕桑生产风险高,政府对蚕桑产业重视程度下降;②目前浙江省蚕农生产组织模式有小规模分散生产模式和合作社生产模式2类,参与合作社的蚕农在蚕桑生产条件、蚕茧销售、抵御蚕桑生产风险均具有优势。基于上述调查分析,从政府、蚕农两方面提出稳定浙江省蚕桑生产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玉米生产档案的建立具有必要性。在对玉米生产工作进行探索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玉米生产档案的分类方法、收集内容、收集时间、保存期限以及管理方式,以期找到玉米生产档案建设、管理与实际工作利用的最佳集合,对玉米生产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西安市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的调查,从生产技术、行政管理、宣传教育、市场销售等方面对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提出了推进标准化生产、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健全质量追溯体系、加强农资安全监管、确保优质优价、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等切实可行地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粮食生产周期波动的实证分析入手,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提出粮食生产波动周期的划分,各周期粮食生产波动情况及其特点,认为播种面积增减是粮食生产波动之基、生产成本升降是粮食生产波动之本、市场价格涨落是粮食生产波动之源、对农业予少取多是粮食生产波动之根,并由此得出抑制粮食生产周期的思路:提高抑制粮食生产周期的认识、千方百计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护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财政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健全粮食市场体系和完善粮食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小麦生产日益向专业性方面转变,各类弱筋、粉质、强筋、中筋小麦向各适宜地区发展。豫北地区是生产强筋小麦的适宜区域。但随着小麦生产新技术、新品种的不断普及应用,搞好小麦田间生产技术管理对全年夏粮生产至关重要,对确保粮食安全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气象灾害是影响济宁市兖州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对农业生产的生产环节、生产活动和农业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为缓解气象灾害对兖州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应结合兖州区当地工业生产建设现状,加强缓解管理制度的完善,同时加强对农业生产行为的管理,以促进兖州区农业生产的稳定进行。分析气象灾害对兖州区农业生产的影响,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建设规划和工业生产管理措施,并提出完善的应对策略,以促使兖州区农业生产的稳定进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对赣南脐橙生产的高效管理,提升赣南脐橙生产的决策支持水平,研发基于物联网的关键生境信息获取与融合的赣南脐橙智慧生产决策系统,对脐橙生产关键参数数据进行获取与融合处理,从而更好地支持脐橙种植生产。该决策系统包括环境实时监测、农田片区管理、生产机械设备管理和专家体统等功能模块,实现了对脐橙智慧生产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稻生产地域分布广,生产环境与条件因素差异大,农户年度水稻生产规模、生产投入、生产环境与条件及国家的水稻政策也发生着不同的变化。2015年,对湖南、浙江、黑龙江三省的1 540农户进行了调研,比较了不同年度间各生产因素的变动差异,研究水稻生产环境与条件因子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更好地发现水稻生产内在的影响性质与影响程度。通过比较发现: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动特征;水稻产量与是否种植超级稻品种、水稻生产环境、水稻生产条件等各因素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影响水稻产量因素中,在P0.01水平下,稻农对水稻品种的满意度、农民是否种植超级稻品种、农民对水稻政策与措施的满意度3因素与水稻产量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在P0.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目前藏民族饮食习惯变化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青稞生产新品种缺乏、对青稞生产重视程度不够,青课总产低、人口基数大,对青稞的需求量大的分析,认识到当前青稞生产的危险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应加大对青稞生产的投入,稳定青稞播种面积,提高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建立激励农民种植青稞的机制,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和藏族群众的培训,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来保证青稞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