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发病情况: 民和县总堡乡养猪户李某饲养的23头育肥猪(大小不等),先后全部发病,有14头猪出现皮肤破溃,5头猪食欲减退,1头死亡,畜主急来求诊。2 临床症状: 患病猪头部、眼圈、颊部、腹部和四肢等处出现红褐色斑点,痒感剧烈,在食槽、墙壁等处摩擦.有的出现破溃结痂,有的皮肤出现皱褶、龟裂,患部被毛脱落。3 实验室诊断: 将患病猪在病健交界处用钝刀刮取皮屑(刮至微出血为止),再将刮下的皮屑放于载玻片上,用10% 氢氧化钠溶液滴于病料上,置显微镜下检查,可发现圆形、背部隆起,长约0.25-0.35mm,…  相似文献   

2.
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各种哺乳动物和禽类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据文献记载:绵羊和鹿的坏死杆菌多侵害蹄部,俗称腐蹄病;马多侵害四肢下部及系部;猪的坏死杆菌病有四种类型:即坏死性口炎、坏死性鼻炎、坏死性胃肠炎和坏死性皮炎。2004年在某猪场的肥猪中发现了耳、蹄、皮肤均受侵害的坏死性病变。根据临床症状及细菌学检验结果,诊断为猪的皮肤型坏死杆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校杆菌引起的各种哺乳动物和禽类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临床上表现为组织死亡,多见于皮肤.皮下组织和消化道粘膜。有的在内脏形成转移性坏死处。猪的坏死杆菌病常因发生部位不同,名称也各有差异。猪传染性坏死性皮炎多见于仔猪和育肥猪。成年公母猪很少发生。1临床症状猪传染性坏死性皮炎病的初期,在坏死都出现无效无痛的肿胀物、呈乳白色、界线明显,待1一2天被清。创面有多星的创液,呈灰黄色和棕黑色、恶臭,但不形成脓对。随着病程延长迅速向四周和纵深力面发展,创面放整齐.发病部位主要在面部、颈部、腹部、尾…  相似文献   

4.
猪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感染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慢性细菌病,感染猪可出现皮肤、皮下组织、消化道粘膜坏死等症状。猪坏死杆菌病临床上分为坏死性皮炎、坏死性口炎、坏死性鼻炎和坏死性肠炎4种。本文主要介绍了猪感染坏死杆菌的临床表现,并提出具体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即预防本病必须加强猪场的管理与消毒,对猪坏死杆菌病的治疗建议根据具体的发病类型,采用局部配合全身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5.
1猪坏死杆菌病 1.1根据临床症状分为四类 1.1.1猪坏死性皮炎 经常发生的部位为耳、尾、颈、胸、臀、腰、乳房等。其具体表现为:尾巴呈干性坏死皮炎,皮肤干枯,进而由尾尖至尾根.逐渐坏死脱落。其他部位:病初病灶较小,初微肿.为突起小型疹有可剥离的痂皮,被毛脱落,创口发炎,溃疡面积达铜钱至拳头大小;流出黄白色稀薄恶臭的脓液.重者深层至肌肉和骨骼。  相似文献   

6.
坏死杆菌病主要是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一种创伤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皮肤、粘膜的坏死性炎症与溃疡。猪的坏死杆菌病临床上以坏死性皮炎最为常见,当地群众称之为“旋疮”。本病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和粘膜而感染,呈散发或地方流行性发生,多发生于多雨,潮湿及炎热的季节。笔者近年来根据有经验的畜主介绍,结合自己实践,采用蒲公英—石灰治疗猪坏死性皮炎,取得了满意效果。1临床症状坏死性皮炎多发生于猪颈部、体侧和臀部的皮肤,也有的在耳根或四肢等处。初期创口很小,附有少量脓汁或有干痂,触诊硬固肿胀无热无痛,随后干痂组织坏死…  相似文献   

7.
腐蹄病是偶蹄兽趾间皮肤化脓坏死性炎症。该病临床上多见于乳牛,猪较罕见。1 临床症状 患猪站立不稳,两后蹄趾间皮肤及蹄底破损处流黄色水样液,蹄匣松动,触诊疼痛反射敏感。前蹄底及蹄趾间皮肤明显肿胀,两趾外展,经穿刺,黄色脓汁很快渗出。口腔、乳房以及心率、心音等其它检查未见异常。2 实验室检查 从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交界处采集病料制片,经复红———美蓝染色,镜检见有不均匀的淡蓝色长丝状或细长杆状的坏死梭杆菌。3 治疗 改善圈舍环境,将病猪移至质地柔软、环境安静的地方进行治疗。治疗时,用青霉素和普鲁卡因对…  相似文献   

8.
野猪(或特种野猪)锁喉疯病,又称猪肿脖子瘟、猪巴氏杆菌病。常呈散发性发生。该病较为明显的症状是体温升高至41℃,畏寒、不食、不愿走动,耳根、颈部、腹部等皮肤出现紫红斑,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叫声嘶哑,口鼻处流出白色泡沫液体,有时混有  相似文献   

9.
杨成 《猪业科学》2024,41(3):65-67
<正>引言猪坏死杆菌病是一种在多种哺乳动物和禽类中广泛流传的疾病,致病菌为坏死梭杆菌(Fusobacterium necrophorum)。该病的主要侵染部位是受到损伤的皮肤组织、口腔和消化道黏膜处,该病一般为慢性感染,病情严重时感染组织部位会发生坏死,甚至可在体内脏器官处出现坏死病灶。猪坏死杆菌病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我国一些常见养殖动物如猪、牛、羊、鹿中均有发病报道,其中猪坏死杆菌病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0.
猪坏死性皮炎是猪坏死杆菌病的一种多见的临床病型(此外还有坏死性口炎、坏死性鼻炎和坏死性肠炎等病型),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创伤性传染病。常表现为皮肤、粘膜的坏死性炎症变化,也有的在内脏形成转移性坏死灶。当病理过程全身化时,常以脓毒败血症的形式使患猪死亡。本病常散发或呈地方性流行,病程虽取慢性经过,但传染性较强。病初症状不明显,严重时出现食欲减退或不食、  相似文献   

11.
猪巴氏杆菌病,又叫猪肺疫、猪出血性败血症、肿脖瘟、锁喉风,是由猪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中、小猪在春、秋两季更易发生。若防治措施不当,死亡率很高,有时可达95%以上。 一、临床症状 患猪表现干性痛咳,咳出脓粘液,往往带有血丝,体温升高到41℃~42℃,可视粘膜充血,咽喉部红肿,继而呼吸困难,常呈犬坐姿势;后期废食、下痢,耳后、颈部、腹部、四肢的内侧等处皮肤出现红色斑点,指压不褪色。多数发病2~7日后,因心跳加快、不能站立而窒息死亡。 二、预防措施 1.坚持自养自繁的…  相似文献   

12.
1996年6月,在某猪场发现了耳、蹄、皮肤均受侵害的坏死性病变。根据临诊症状及细菌学检验结果,诊断为猪的皮肤型坏死杆菌病。现介绍如下。1流行情况该猪场的饲养管理条件较差。猪舍里的粪尿淤积很深。成猪和仔猪的四肢,长期在污秽的粪水中浸渍,同时长期缺乏青饲...  相似文献   

13.
随着集约化养猪业的快速发展 ,猪坏死杆菌病也频频发生 ,给养猪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猪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皮肤、皮下组织和消化道黏膜坏死为特征。1 流行特点及传播途径坏死杆菌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和家禽 ,病原菌在多种动物消化道内共生。本病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多发生于阴雨连绵、潮湿及炎热季节。舍内卫生条件不好、营养不良等因素可引起本病发生。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猪的皮肤常受伤或被蚊虫叮咬而传染。2 临床症状2 .1 坏死性皮炎仔猪和架子猪发生于颈部、体侧、臀部皮肤、耳根、尾、乳房等部位皮…  相似文献   

14.
2000年11月初,河北省临漳县某养猪场的育肥猪112头突然发生以发热、皮肤紫红、气喘、高度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半月的时间内,累计发病62头,死亡23头。曾用青霉素治疗,未见明显效果,采病料经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喘气病并发弓形虫病。1临床症状该猪场约有60%的猪表现为慢性干咳,而精神、食欲无多大变化,从11月初开始部分猪的病情突然变化,出现气喘,很快呈现腹式呼吸。体温40.5℃~41.5℃,精神沉郁,采食量锐减直至食欲废绝。鼻端、耳尖、腹下和四肢皮肤出现紫红斑,部分病猪背部毛孔出血,耳壳边…  相似文献   

15.
湟源某养猪场出现一头以皮肤下坏死,表皮结干痂,全身皮肤呈“盔甲”状的病猪,经细菌学检查,诊断为葡萄球菌感染。1 病史及临床症状该养猪场饲养管理差,疫病较多。饲养员介绍,该猪一个月前皮肤经常有大“汗”(渗出物),但吃食正常,所以未引起重视,以后逐渐从颈部出现干痂。临床检查发现干痂下为弥漫性坏死,渗出液较多,坏死部有肉芽组织增生,整个干痂从颈部一直延伸到臀部,状似“盔甲”。采取病健交接部病料,进行细菌学检查。2 细菌学检查2.1 染色培养病料直接抹片,革兰氏染色,出现大量的革兰氏阳性葡萄串状球菌。普…  相似文献   

16.
猪丹毒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的急性、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丹毒杆菌抵抗力较强,病尸深埋土壤中可存活240天。丹毒杆菌病为人畜共患病。 临床症状:病菌感染后,一般3~7天发病,急性败血型潜伏期仅1天。表现高热42~43℃,皮肤发红或出现紫斑块,指压褪色。亚急性型患猪胸、背、臀部皮肤出现界限明显,突出皮肤表面,大小不等的长方形、方形、菱形、圆形疹块。慢性有的表现为关节部位肿大、  相似文献   

17.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近年来,本病在许多地区都有发生和报道,且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2002年7月,我镇先后有几个猪场发生了本病,并因误诊为弓形体、流感、猪肺疫等病,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失,后经我站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采取一系列治疗措施后,病情基本得到了控制。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1.1某猪场饲养母猪80头,自繁自养。最初有1头断奶母猪发病,病初体温升高至41℃左右,精神萎顿,喜卧,食欲废绝,皮肤发红,后期皮肤黄染,喘气。以后逐渐蔓延整场,有的母猪体温正常,但皮肤发红或苍白…  相似文献   

18.
猪痘是由痘病毒科猪痘病毒属猪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仔猪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皮肤和某些部位的粘膜发生痘疹。发病过程中呈现规律病变,典型病例为痘疹,初为丘疹、次变为水疱、后变成脓疱、脓疱干结成痂、痂脱落后痊愈。笔者曾在临床中遇到两例恶性猪痘病,现将诊疗情况小结如下:1发病情况及症状1.1病例11999年6月26日,我县肖岭村肖某饲养的2头断奶仔猪发病求诊。临诊可见:病猪精神不振,伏卧于潮湿的舍内垫料上,体温分别为39.5℃和38.3℃。颈背部,躯干两侧,前肢、后腿上可见多量的脓疱疹…  相似文献   

19.
猪坏死杆菌病是猪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的细菌病,各种年龄及品种的猪对本病都有易感性,其特征表现为皮肤、黏膜的坏死性炎症和溃疡形成。猪较常见的病型为坏死性皮炎,其次是坏死性口炎和坏死性鼻炎。  相似文献   

20.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诊断附红细胞体的诊断主要依据五个方面:临床症状、血液学变化,直接查找病原,间接试验,人工感染切除脾脏的猪。1.1临床症状诊断可用来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是:贫血,对外界反应迟钝,发热高达40℃或更高。耳廓边缘及尾尖及四肢末端发绀,温度低于正常,皮肤变态反应。个别猪只出现黄疸,排血尿或酱油色尿。在临诊中,应注意与链球菌病、弓形体病、猪瘟、猪副伤寒等进行鉴别诊断。1.2血液学变化发热期间采集的血液在血膜上会出现明显微凝血。以血色正常,红细胞正常为特征的溶血性贫血是本病的证据之一。当血红蛋白生成量低于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