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绵羊痘的病原体为绵羊痘病毒 ,是各种家畜痘病中最为典型和最严重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笔者采取中西结合方法共治疗绵羊痘病 2 40余例 ,治愈率 95 %。1 流行特点所有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绵羊均可感染 ,羔羊较成羊敏感 ,病死率高。本病主要流行于春季。天气寒冷和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均可诱发本病或加重病情。病羊为主要传染源。该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皮肤和黏膜的痘疤中 ,既可通过呼吸道感染 ,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而感染。污染的空气、饲料、饮水、用具、饲养管理人员、寄生虫等都可成为传播媒介。2 症状该病潜伏期…  相似文献   

2.
本病的病原体为绵羊痘病毒 ,是各种家畜痘病中最为典型和最严重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性的痘疹为特征。常在冬末春初流行 ,传播迅速 ,流行广泛发病率高 ,使病羊死亡、妊娠母羊流产及丧失生产性能 ,经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 流行特点 所有的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绵羊均可感染 ,羔羊较成羊敏感 ,病死率高。本病主要流行于春季。天气寒冷和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都可促进本病发生和加重病情。病羊是主要传染原。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皮肤和黏膜的痘疤中 ,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 ,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  相似文献   

3.
绵羊痘病,是各种家畜痘病中最为典型和最严重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皮肤和粘膜上发生特异性的痘疹为特征。常在冬末春初流行,传播迅速,流行广泛发病率高,使病羊死亡、妊娠母羊流产及丧失生产性能,经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流行特点所有的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绵羊均可感染,羔羊较成羊敏感,病死率高。本病主要流行于春季。天气寒冷和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都可促进本病发生和加重病情。病羊是主要传染原。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皮肤和粘膜的痘疤中,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粘膜侵入机体而感染。污染的空…  相似文献   

4.
绵羊痘是家畜痘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是由绵羊痘病毒所致的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在皮肤和黏膜上出现特异性的痘疹。由于本病不仅有很高的病死率,常导致孕羊流产,而且致使多数病羊丧失生产性能,因此,可使养羊业遭受到巨大的损失。本病主要流行于冬末春初,气候严寒、饲草缺乏和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都可促使发病和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5.
<正>绵羊痘病是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属家畜与家禽共患。主要特征是在全身皮肤和黏膜上出现丘疹和脓泡性痘疹。绵羊痘病在世界各地普遍发生,同时也影响养羊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对绵羊痘病的流行、发生、临床症状和防治方法行探讨分析,提出相应防治措施。1流行病学(1)本病主要是通过健康羊与病羊的直接皮肤接触经呼吸道传染。主要传染源是处在潜伏期的病羊与带毒  相似文献   

6.
绵羊痘是严重危害绵羊饲养的病毒性传染病,绵羊痘只发生于绵羊,不感染其他家畜。病羊、带毒羊为主要传染源,以皮肤、黏膜发生特异性痘疹为特征。羊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痘疮及其痂皮中,因此污染的草料及污染物经消化道和皮肤接触都可传染。该病传播快,所有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绵羊均可感染,  相似文献   

7.
<正>绵羊痘是严重危害绵羊饲养的病毒性传染病,绵羊痘只发生于绵羊,不感染其他家畜。病羊、带毒羊为主要传染源,以皮肤、黏膜发生特异性痘疹为特征。羊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痘疮及其痂皮中,因此污染的草料及污染物经消化道和皮肤接触都可传染。该病传播快,所有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绵羊均可感染,病死率高,主要流行于春秋季。由于气候冷暖异常,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常可促发并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8.
1流行病学 绵羊痘病是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性疾病。羊痘发病急,传染快,死亡率高,通常可达20%~50%。本病主要发生在冬春,雨雪、霜冻、枯草和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都可促使发病和加重病情。羔羊和老龄羊敏感,病死率也高,妊娠母羊易引起流产。本病传染源为发病羊和病愈带毒的羊,病毒随呼吸道分泌物、痘疱渗出液、脱落上皮和痂皮排出,经呼吸道和损伤的皮肤黏膜侵入。  相似文献   

9.
绵羊痘是各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它的典型病理过程是在病羊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1流行病学羊痘的流行最初是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蔓延全群。本病主要  相似文献   

10.
正绵羊痘是家畜痘病中做严重的一种。以在皮肤和粘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为特征。绵羊痘传播快,流行广泛,发病率高,妊羊易引起流产,经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病因及特点绵羊痘病原体为痘病毒科正病毒属中的绵羊痘病毒。此病毒耐冷不耐热,紫外线或直射阳光可见其直接杀死。0.5%福尔马林、3%石灰酸、0.01%碘溶液可在数分钟内将其杀死。病羊是传染源。主要通过污染的空气经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饲养管理人员、护理用具、皮毛产品、饲料、垫草和外  相似文献   

11.
一、流行特点 各年龄、性别和品种的鸡都能感染,以产蛋鸡最为严重。雏鸡最早可在6~7日龄发病.肉鸡一般在4-6周龄发病。本病秋冬季节最易流行.一般在秋季和冬初(8~10月份)发生皮肤型鸡痘较多,在冬季则以黏膜型(白喉型)鸡痘为多。病鸡脱离和碎散的痘痂是主要污染物,主要通过皮肤和黏膜伤口感染.一般不经健康皮肤和消化道感染。  相似文献   

12.
<正>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疫病,危害极为严重,可造成羊死亡、流产等。羊痘病毒是亲上皮病毒,大量存在于病畜皮肤和黏膜的丘疹、脓疮及鼻黏膜分泌物内。羊痘主要临床特征为病羊皮肤和黏膜上出现痘疹、水疱疹,在无毛或少毛的部位如眼唇等出现丘疹及红斑。羊痘病可分为绵羊痘病和山羊痘病,绵羊痘病比山羊痘病发病快速。自然条件下,绵羊痘和山羊痘不发生交叉感染,即绵羊痘病毒只感染绵羊,山羊痘病毒只感染山羊。随着养羊业的快速及规模化发  相似文献   

13.
绵羊痘是各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可见到典型的斑疹、丘诊、水泡、脓疱和结痂等病理过程.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感染,病毒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皮毛产品和外寄生虫等都可成为传播的媒介.本病的发生曾给我县畜牧业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及时预防本病能有效的减少绵羊因瘦弱而引起冬春死亡.  相似文献   

14.
<正>绵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全身皮肤和黏膜上出现典型的痘疹为特征。病羊体温升高,发现不及时、处理不当,可造成较高的死亡率。绵羊痘是严重影响肉羊产业发展的一种动物疫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临床实践,本人提出了一整套综合防治措施。1流行病学羊痘最初是羊群中的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蔓延全群。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病毒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饲  相似文献   

15.
李琰 《兽医导刊》2016,(2):139-139
绵羊痘是各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由山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引起,其特征是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可见到典型的斑疹、丘疹、水疱、脓疱和结痂等病理过程。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感染。饲养管理人员、护理用具、皮毛、饲料、垫草和外寄生虫等都可成为传播的媒介。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绵羊都有易感性,以细毛羊最为易感,羔羊比成年羊易感,病死率亦高。妊娠母羊易引起流产,因此在产羔前流行羊痘,可招致很大损失。本病多发生于冬末春初,气候严寒、饲草缺乏和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都可促使发病和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16.
<正>山羊痘俗称羊天花病,是由痘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热性动物传染病。临床表现以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殊的丘疹和疱疹为主要特征。1病原及其流行。病原为双股DNA痘病毒,多为砖形,亦有卵圆形者。自然情况下该病毒不会感染绵羊和其它家畜。传染源主要是病羊和带毒羊,病毒主要存在于痘疱之中,可通过呼吸道感染。山羊痘是各种家畜痘病中最为严重和难以治疗的畜禽传染病之一,呈地  相似文献   

17.
羊痘是由于羊痘病毒导致的一种急性、热性以及高传染性病毒病,本病只感染羊。临床特征表现为在皮肤、黏膜等处出现痘疹。一般条件下,绵羊痘只能感染绵羊,山羊痘只能感染山羊,且山羊痘要比绵羊痘发病缓慢、较轻。  相似文献   

18.
羊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典型的病程,病羊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羊痘中以绵羊痘较常见,山羊痘很少发生。绵羊痘又名绵羊"天花",是各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以无毛或少毛部位皮肤、黏膜发生痘疹为特征。典型绵羊痘病程一般初为红斑、丘疹,后变为水疱、脓疱,最后干结成痂、脱落而痊愈。  相似文献   

19.
<正> 绵羊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绵羊接触性传染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皮肤或黏膜发生痘疹为主要特征,本病呈区域型或散发型流行。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该病108例,治愈103例,治愈率达95.3%以上。1 临床症状患羊精神沉郁,饮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少或停止,体温升高达40.5℃~42℃,流浆液性或黏性鼻液,结膜潮红:1~2天后病羊全身出现疱疹,尤其是头部、尾部、欣部、乳房部最为明显。疱疹突出于皮肤表面,呈块状,触之发热发烧,较坚硬。此时病羊呼吸加快达40~50次/分钟,  相似文献   

20.
绵羊痘又名绵羊天花,是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以无毛或少毛部位的皮肤、黏膜发生痘疹为特征.典型绵羊痘一般初为红疹、丘疹,后变为水疱、脓疱,最后结成痂,脱落而痊愈. 1病原 绵羊痘病毒分类上属于痘病毒科、山羊病毒属.病毒核酸类型为DNA,病毒粒子呈砖形或椭圆形.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皮肤、黏膜的丘疹、细胞以及痘皮内,病羊的分泌物内也含有病毒,发热期血液内也有病毒存在.病毒可于绵羊、山羊、犊牛等睾丸细胞和肾细胞以及幼仓鼠肾细胞内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病毒也可经绒毛尿囊膜途径接种于发育的鸡胚内增殖.通常可于增殖细胞内产生包涵体.本病毒对直射阳光、高热较为敏感,碱性消毒药及常用的消毒剂均有效,2%石碳酸15min可灭活病毒,但耐干燥,干燥的痘痂皮中病毒可存活6~8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