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春油菜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新疆、西藏、内蒙和黑龙江等省区气温较低、无霜期较短的地区,常年种植面积约为73万hm^2。20世纪末,白菜型油菜种植面积占60%左右,其产量低、品质差(高芥酸、高硫甙)。当时的甘蓝型油菜还不能在白菜型产区正常成熟。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从20世纪90年代开展早熟甘蓝型油菜育种研究.以期用高产优质特早熟甘蓝型油菜替代白菜型油菜。  相似文献   

2.
甘蓝型双低春油菜青油14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型双低春油菜青油14号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育成的我国第一个甘蓝型双低春油菜品种青油14号,于1994年5月17日在西宁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从此结束了我国春油菜区长期引种国外优质油菜品种的历史。青油14号的育成,是继该院“七五”期间育成...  相似文献   

3.
杨振武 《作物研究》1994,8(2):47-47
棉花与油菜套种栽培技术杨振武(湖南省安乡县农业局415600)1品种选择与种植规格棉花与油菜套种的棉花品种主要有泗棉2号、湘棉15号等。油菜应选择高产、早熟或中熟偏迟的高杆品种,如杂交油菜秦油2号,双低油菜湘油13号,还有湘油10号等。棉油两熟套种,...  相似文献   

4.
四川引入国外油菜资源389份。直接利用于生产的有胜利油菜(从日本引入后定名)、农林43号。间接利用的资源,70年代以前主要是胜利油菜及其衍生种,共育成油菜新品种80个,年种植最大面积累计达1500万亩以上;70年代中期至今以引进优质资源为主,共育成常规、杂优等类油菜新品种19个,年种植最大面积累计达600万亩以上。  相似文献   

5.
该品种是用高产多抗(耐)非优质油菜品种中油821为母本和高产多抗(耐)双低晚熟品种中双2号为父本在隔离区内自然选择受粉,并结合人工接种病害鉴定和多代自交、定向选育而成。中双4号具有双低、高产、多抗(耐)、熟期适宜、适应性广等优良遗传特性,是继中双2号后的一个强抗(耐)菌核病的双低良种,克服了优质高产、抗(耐)病、早熟的突出矛盾。该品种已成为长江上、中游区重点推广双低良种,1993年推广面积达300万亩以上。  相似文献   

6.
特早熟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青杂3号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杂3号(原代号为E144)是青海省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培育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在国家春油菜区域试验早熟组中平均产量为2 340.1㎏/hm2,比对照白菜型油菜品种青油241增产39.3%;在国家春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407.5kg/hm2,比对照青油241增产45.1%.在青海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790.2kg/hm2,比对照青油241增产47.6%;在青海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989.1㎏/hm2,比对照青油241增产50.2%.青杂3号种子含油量44.27%,芥酸含量0.50%,硫甙含量29.40μmol/g.全生育期110d左右.  相似文献   

7.
甘蓝型双低油菜三系杂交种豫油4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油4号是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技术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三系”杂交种,突出表现为高产、优质、早熟、抗病等。在1993~1995年河南省油菜区试中,三年综评居第一位,平均单产2593.5kg/hm2,比同类型(双低)对照豫油2号增产26.7%,1994~1995年河南省生产试验中比秦油2号增产10.8%。抗病毒病,耐菌核病,早熟性好,全生育期231d。芥酸含量为0.241%,硫甙含量21.31μmol/g,含油量高达41.21%。  相似文献   

8.
绵油6号系绵阳市农科所于1985年用绵油26和绵油94杂交,经多代定向选择培育而成。199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至1996年,在省内的绵阳、成都、遂宁、德阳、广元等市推广,面积达7万hm2,1997年扩引到广西、安徽等省(区)。1997年绵阳市政府授予科技进步二等奖。1特征特性绵油6号属甘蓝型早熟油菜品种,全生育期220d左右。该品种长势强,叶色深绿,叶片硬健,叶柄粗短,秆青较硬。角果中粗,果壳薄。种子球形、黑色和黑褐色。株高180~200cm,株型紧凑,分枝8~10个,单株有效角果350~400个,每角17粒左右,千粒重3.5~4g…  相似文献   

9.
湘油13号     
双低油菜新品种湘油13号(原编号224-2)系湖南农学院油料研究所用国内优质油菜品种湘油11号与早熟品种湘油10号杂交选育而成.1990~1993年参加湖南省优质油菜区域试验,在三年区试中,产量居参试品种(系)第一位、1992年4月通过专家组的现场评议,1994年通过湖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苏棉9号是新洋农技站近期育成的具高产、早熟、优质、兼抗枯、黄萎病等综合优良性状的棉花新品种。自1995年定名以来,推广面积已超过80万公顷,在全国大江南北均有广泛种植,尤其在江西、河南、安徽、浙江等省种植面积较大。为了使苏棉9号在大面积上发挥较大的丰...  相似文献   

11.
杂交双低油菜广源58继2007年通过长江中游审定后,2008年、2009年又分别通过长江上、下游审定。该品种集早熟、高产、优质、多抗于一体,深受油菜种植农户欢迎。2007年推广1.3万hm2、2008年推广3.3万hm2、2009年推广6.7万hm2。随着该品种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种子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为了确保种植户及制种农户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优质油菜,在目前主要指单低油菜和双低油菜。这种油菜我国80年代以前没有种植。现经育种家的努力育成了一批适于我国种植的品种,于80年代初期开始在生产上推广。在农业部和各级主管部门的努力下,至1992年春收优质油菜面积达53.3万多ha,占全国油菜总面积的10%,成绩是很大的。但我们也应看到不足之处:(1)除部分省市外,优质油菜发展速度不快。若与加拿大优质油菜发展速度比,则差距更大。他们从推广到实现优顾油菜化只花了15年时间(加拿大1965年开始推广单低油菜,1975年开始推广双低油菜,1977年优质油菜占全国油菜总产的55%,1979年占65%,1980年达80%,实现了优质油菜化),而我们花了13年时间才达到10%的面积。(2)优质油菜的原料大多数没有形成优质菜油和优质菜饼饲料产  相似文献   

13.
甘蓝型油菜早熟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适合湖南双季稻区冬季种植的双低早熟油菜品种,2010 ~2011年在长沙引进12个油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杂3号和青杂7号生育期最短,为195 d,比对照(杂1613)早4d,但产量较低,而G-11产量最高,达3 122.55kg,/hm2,比对照增产18.76%,生育期比对照短2d.通过对12个参试品种的综合考察,2010 - 14、早0902、G-7和G-11产量优势明显,早熟性强,适宜在湖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甘蓝型双低春油菜三系杂交种互丰010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丰010是利用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育成的甘蓝型春油菜三系杂交种,具有优质,高产,中早熟、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青海省油菜区试平均产量3766.50kg/hm^2,比对照品种青油331增产11.50%,生产试验最高产量在4026.00kg/hm^2,比对照青油331增产14.80%,比对照垦油1号增产16.10%,芥酸含量1.07%,硫甙含量25.93μmol/g,含油量45.55%,1999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周永和 《作物研究》1996,10(2):36-37
益阳地区棉油两熟制油菜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周永和(湖南省益阳市农业局,益阳,413000)棉油两熟制油菜在益阳油菜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种植面积达3025万公顷,占全市油菜面积的5362%,单产也最高,平均为12375kg/hm2。高产典型大...  相似文献   

16.
亚麻新品种黑亚14号的应用效果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丽珍 《中国麻业》2006,28(1):21-23
黑亚14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高纤、抗倒、早熟的法国亚麻品种FANY为供体,以本所育成的高产亚麻品种黑亚10号为受体通过花粉管通道DNA导入选育的亚麻新品种。黑亚14号综合了亲本品种的优异遗传基因,具有高产、优质、抗倒伏、抗病性强等优点,2003-2005年在黑龙江省累计推广面积达到lO余万hm^2,增产亚麻原茎7万t,增加经济效益2.1亿元。黑亚14号不仅适宜于黑龙江省广大地区种植,还推广到吉林、内蒙、新疆、云南等十几个省(区),示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小油菜栽培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门源是青海省的油料生产基地,以种植白菜型态性小油菜(简称小油莱)为主,种植面积24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4%。目前种植的品种主要有:“门源小油菜”、门油3、4号和浩油1、2、3、5号等。本文以门源的气候条件为背景,讨论小油菜栽培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一、小油菜的生育期与积温 小油菜性喜凉爽湿润,耐寒耐阴,属迟钝感光型作物。各生育期天数和所需热量,因品种、气候、水肥等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门源小油菜的生育期最短,所需积温也最  相似文献   

18.
湖南有26万hm~2棉花,大多处在“鱼米之乡”的洞庭湖畔,与棉花配套栽培的冬种春收作物基本上是油莱.棉油耕作制存在着季节、劳力矛盾,为了缩短棉油套作时间,夺取棉、油两季增产增收,需要寻求与棉花配套栽培最为适宜的油菜品种.为此,我们从湖南省作物研究所引进了优质、早熟、高产甘蓝型油菜新品种91-1,进行试种、示范.通过两年的大面积示范栽培,说明91-1油菜新品种适合棉油两熟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为培育适合南方双季稻区生产的早熟油菜品种,选用Altex为母本,川油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对杂交后代进行系统选育,培育出早熟、稳产、优质、成熟期熟相好、耐迟播、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早熟油菜新品种赣油105,于2020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2015—2016年度江西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和2016—2017年度江西省油...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是农业大省,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早稻种植面积约186.7万hm~2,约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6%左右,因此,早稻在我省粮食作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对我省1993~1997年参加省早稻区试的品系(组合)的产量、生育期、米质及抗性进行分析,以探求我省近几年早稻品种状况。(-)区试概况1993~1997年参试品系(组合)数及分组情况见表1。对照早熟组为湘早舢6号,中熟组(含早中熟组)为湘早舢13号,迟熟组常规稻1993~1996年为湘早税1号,1997年为湘早舢19号,杂交稻1993年为威优49,1994~1996年为威代48,1997年为威代402。(二)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