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阜阳市棉花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阜阳市常年植棉 1 0万公顷 ,占安徽省棉田面积的 1 /4,经过多年的发展 ,在良种繁供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 ,为提高棉花生产整体水平奠定了基础。1良种繁供体系建设现状1 .1推广了综合性状较好的新品种 :棉花品种经过了 5次更新 ,当家品种趋于稳定 ,生产上推广了一些高产、优质、抗病、早熟新品种。当前以杂交棉和抗虫棉为主 ,品种有中棉所 2 9、中棉所 41、国抗棉 1号、保铃棉 32 B、皖棉 1 3等。1 .2初步建立了良繁体系 :1 995年阜阳市政府成立了良种棉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通过多年工作 ,良种繁育已经初具规模 ,1 997年就生产棉花…  相似文献   

2.
抗虫棉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使棉花产量、植棉效益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广大棉农对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的特性还不是十分了解,大多仍然采用传统的栽培技术,生产上常造成棉花后期早衰、减产。因此了解抗虫棉早衰的表现和导致抗虫棉早衰的原因及控制措施,以充分发挥抗虫棉的优良种性,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水稻新品种示范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种审定是推广的基础,示范是促使良种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实施水稻新品种的展示示范项目,以点带面,加快良种推广应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达到保障市场供应,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必须以主攻单产为核心,加强新品种选育和推广,提高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应加强种子产业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良种的主导作用,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新优品种的推广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的"科研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农户"的模式转化为"科研单位+公司+农户"和"公司+农户"的推广模式。新模式加速了新品种的应用进程,但也出现了许多不利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问题,主要原因一是科研单位急于出成果,二是品种审定把关不严.三是企业为了营利有意夸大宣传新品种,四是农民选种盲目从“新”,造成生产上品种多、乱、杂。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杂交抗虫棉新品种鄂杂棉18(原广棉02)在东台地区种植的适应性、丰产性,为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依据.2006年作者在东台市五烈镇进行了杂交抗虫棉新品种鄂杂棉18高产栽培示范,现将示范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过去种植非抗虫棉的常规技术 ,基本适用于抗虫棉。但由于抗虫棉品种的特性与非抗虫棉有差异 ,种植时需对非抗虫棉的常规技术加以改进 :实行“一提高”、“五改进”,良种良法配套 ,每公顷可节省农药 60 0元、用工 1 95个 ,每公顷产量增加 1 5 0kg以上 ,可增收 375 0~ 60 0 0元。1选用纯度高的良种 ,打好丰产基础表现好的常规抗虫棉 :中棉所 37、 45、 41 ,鲁棉研 1 6、 1 7、 1 8,冀 668,新棉 33B等 ;杂交抗虫棉有鲁棉研 1 5、中棉所 38、中棉所 2 9等。当前纯度高的品种数量较少、混杂退化品种占多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人低价购来用于榨…  相似文献   

8.
朱玉国  邹琴  石钰 《中国棉花》2002,29(3):30-31
1997年以来,我站承担美国岱字抗虫棉与国家863转基因抗虫棉试验与示范繁殖.2000年用历年区域试验与1999年生产试验中表现优良的几个品种(系)开展生产试验,对其早熟性、丰产性、品质特性等性状进行比较鉴定,以筛选出优质、高产、高效的转Bt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系),为棉花新品种(系)的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杂交抗虫棉超高产生产最佳技术途径 ,自 1 999年以来 ,我们开展了杂交抗虫棉株型改造栽培配套技术的研究 ,目前经在大面积示范取得了每公顷产子棉 4960 kg,每公顷产皮棉过1 870 kg的生产效果。其产量水平较常规生产分别增 1 6.8%、 1 5 .4%。综合效益平均每公顷增加31 2 3.2元。1合理选择良种 ,做到适期早播近年来的生产实践表明 ,适宜本地种植的抗虫棉新品种主要有中棉所 2 9、国抗 2 2、鲁研棉 1 5、南抗三号、中棉所 39、33B等品种。东台市农科所的品试结果分析表明 ,最适宜苏北沿海栽培的高产稳产早熟新品种 ,主要有中棉所 2 9…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互助县立足冷凉气候特点和得天独厚的隔离条件,在做好当家品种提纯复壮工作的同时,继续加大名、特、优新品种引育推广,把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制种和优良新品种推广作为一项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几年的努力,互助县已成为全省最大的杂交油菜、马铃薯良种供应基地。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来 ,广华监狱在棉花生产上不断探索、推广“三改一降”技术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具体内容及效果分析所谓“三改一降”,即改常规棉为杂交棉、杂交抗虫棉 ;改小钵育苗为大钵育苗 ;改四行种植为三行种植 ;降低种植密度。1 .1改常规棉为杂交棉、杂交抗虫棉。广华监狱历年来坚持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在五年时间里即完成了常规抗病棉、常规抗虫棉、杂交棉、杂交抗虫棉 4种类型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种植。引进常规抗病棉是基于解决当时老棉田“两病”严重的突出问题 ,引进常规抗虫棉是针对棉铃虫、红铃虫的…  相似文献   

12.
该文对贵糖蔗区1998年甘蔗品种改良工作作了总结,根据贵糖蔗区的实际情况,在不同地区试种不同新品种,为1999年大力推广一批新品种打下了基础。同时培训了一大批甘蔗农务生产技术骨干,提出贵糖蔗区推广应用的新良种种性,为1999年推广新良种种植面积3340公顷以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密度和氮肥对抗虫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随着一批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成功和推广 ,使我国棉铃虫连年暴发危害的势头得到了最经济有效的扼制 ,增产作用及综合效益显著。但是由于转基因抗虫棉自身生育特点与普通常规棉差异较大 ,所以抗虫棉的栽培不能完全套用常规棉的技术。本试验以双价抗虫棉 s GK32 1为试材 ,对密度与氮肥效应进行了组合研究 ,以期完善转基因抗虫棉良种良法配套技术。1材料和方法试验地前茬棉花 ,土壤肥力中等 ,播前一周旋施二铵 375 kg· hm-2 。 4月 8~ 9日人工开沟带水点播 ,喷施除草剂后覆膜。供试棉花品种 s GK32 1 ,宽窄行配置 ( 80 cm + 4 0 cm)…  相似文献   

14.
徐从辉 《江西棉花》2006,28(2):33-33
优质高产杂交抗虫棉科棉3号由江苏省科腾棉业有限责任公司育成,2003年3月通过江西省审定,德安县2005年种植面积达2khm^2,是一个能使棉农和棉花加工企业同时增收的双赢优良棉花杂交种。  相似文献   

15.
3月 6月日 ,湖北宜城市棉花总公司飞出喜讯 :今年全市棉花面积已由去年的 60 0 0公顷增至6667公顷 ,其中 ,中棉所 2 9杂交抗虫棉已经达到50 % ,这是该公司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与棉农合种良种样板田带来的新变化。棉农普遍增加收入 ,每公顷纯收入高于其它品种 2 2 50元以上。如何让广大棉农都能认识、理解、推广抗虫棉呢 ?3月初 ,公司党委 5名成员带头用行动实践“三个代表”,每人到朱市镇杨河村选定0 .67公顷试验田 ,形成 3.33公顷抗虫棉示范基地 ,分别与 30户棉农合种样板田 ,“做给棉农看 ,引着棉农干 ,举灯引路带一片”。他们不仅…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的创新离不开新品种的选育、推广。新品种是农作物增产、农业增收的内因。介绍了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了新品种推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提高优良品种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旭 《茶叶通讯》2006,33(4):24-26
良种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茶树良种是实现茶叶优质、高产、高效的最根本途径,茶叶科技工作者历来重视茶树新品种的选育与繁殖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8.
刘素娟 《中国棉花》2001,28(6):40-40
抗虫棉 DP99B品种是美国孟山都公司与岱字棉公司合作培育而成的转基因高产优质抗虫棉新品种。 1 998年引入我省 ,1 999年 1 2月经农业部批准在河北省进行商业化生产 ,2 0 0 0年 4月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2 0 0 1年该品种将成为河北省棉花生产主栽品种。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DP99B株型紧凑 ,叶片较小 ,结铃性强且集中 ,生产管理上要防早衰 ,重施花铃肥 ,补施盖顶肥 ,良种配良法 ,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1播前整地选择枯黄萎病发病较轻区 ,播前洇地造墒 ,深耕细耙 ,达到土地平坦、细碎 ,上虚下实。2适时播种一般掌握在 5cm…  相似文献   

19.
和许多蔗糖产区一样,近年来,宜州市也掀起了甘蔗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热潮。全市上下都在努力把高产高糖新良种的推广作为振兴宜州市糖业的一项重要措施抓紧抓好。宜州市现有甘蔗面积18000公顷,其中新台糖系列等新品种约6700公顷,占甘蔗总面积的37%。这些甘蔗良种在当地推广始终是没有试验数据的,推广有些盲目性,笔者就这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抗虫棉R93—4在枝江试种初报①陈国兵湖北省枝江县棉花公司443200枝江地处长江中游,棉铃虫在我县棉区猖獗为害,致使治虫投资逐年加大,用工逐渐增多,严重的影响了当地棉花生产发展。近几年,关于抗虫棉在北方棉区试种及推广的报道较多,而南方试种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