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南宁大旅游圈中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与条件优势,文章介绍了保护区的旅游资源特点,分析了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有利及不利因素,并就此对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内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潜力大.采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就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具体对策,旨在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开发、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论广西大明山的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论述了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形成条件 ,分类描述了大明山主要的景观资源。对生态旅游资源及开发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 ,提出了建设“自然公园”的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形成条件,分类描述了大明山主要的景观资源.对生态旅游资源及开发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建设"自然公园"的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条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海西大旅游圈中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区位优势,特别是动植物资源、森林资源与自然景观资源原生价值高,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与条件优势,但也存在与周边景点竞争、生态系统脆弱性、生态旅游开发相对滞后等不利因素,因此,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区域旅游联合发展机制、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加强旅游要素整合等措施实施,促进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菁菁 《热带林业》2008,36(4):35-36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全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文化景观和良好的区位优势为生态旅游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文章介绍了保护区旅游资源特点,剖析了保护区开发旅游中面临的问题,并就此对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SWOT分析的辉河保护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SWOT分析法,对辉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条件的优势、弱势和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进行分析,表明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优势明显,但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机遇和挑战并存。据此提出辉河自然保护区旅游产品的开发对策:重视民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建立民族生态博物馆;提高旅游者环境保护意识,开展科学普及旅游;突出保护区资源的异质性,开展草原腹地探险旅游等,以此促进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SWOT分析法,分别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对策构想,旨在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开发、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位于兰州市西北部的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具备丰厚的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多方位多层次的调查,在获取该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完备材料的前提下,对其生态旅游资源作了分类描述;在作单项评价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连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据此提出了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鸡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提出了在该地区开发森林生态旅游的必要性以及必须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特征对生态旅游项目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景宁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根据望东垟高山湿地省级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现状,采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开展生态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宽阔水省级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适于开展森林生态旅游。针对该保护区旅游资源特点,明确了在保护区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指导思想,进而提出森林生态旅游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兰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依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对保护区的各类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认为,保护区及其周边有丰富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生态旅游质量等级综合评分值为40.49分,达到一级标准,具有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良好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佛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对野生动物活动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坪自然保护区草坪—黑龙潭—大城壕属保护区实验区,是保护区境内最主要生态旅游线路。通过2004年至2010年对该区域入区人员的统计和日常巡护及定期监测中收集的野生动物活动数据分析,研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对野生动物活动的影响,探索了保护区生态旅游方向,使之既能实现一定的旅游收入,又对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5.
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可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增加保护区的经济收入,但也会对保护区的生态平衡和动植物资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处理好自然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对国内外开展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行科学规划,完善管理制度和监测体系,以达到不破坏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对辽宁6个森林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将其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分为保护区特征、自然景观价值、科研教育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4个方向和14个评价因子,进一步确定各因子的权重,从而建立其评价模型.在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对位于辽宁省范围之内的6个森林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综合价值最高的是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评价得分为82.14分,其他依次分别为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0.44分)、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8.13分)、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5.52分)、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3.6分)、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2.83分).  相似文献   

17.
工布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省级工布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林芝地区,保护区总面积21558.16km^2,是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原始天然林生态系统。具有物种资源丰富,珍稀濒危种多,旅游资源丰富等特点。分析了保护区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今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生物多样性丰富、气候资源独特、民族风情浓郁、水城风光优美等旅游资源特征.通过对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详细论述了保护区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确定了生态旅游的发展目标,将保护区的实验区区划为游览区、景观生态保育区和服务区3个功能区,并分别详细阐述了每个功能区的具体规划.  相似文献   

19.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优势,对其进行生态旅游开发设计。遵循一定原则,根据保护区内不同地段的资源环境特征和保护要求,划分为4个功能区,即核心保护区、生态工程示范区、实验区、游憩密集区,设计一条候鸟观赏游专线。并进行生态旅游项目设计。  相似文献   

20.
自然保护区资源利用问题一直是阻碍保护区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寻求能兼顾发展和保护双重目标的资源利用方式,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至关重要。以藏东南工布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利用为调查对象,通过对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分类与利用形式的分析,提出保护区资源的分类管理和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实施资源保护;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业;走社区共管的发展道路等藏东南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