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了解青海湖北岸草地矿物元素的分布格局,在青海湖北岸选择不同草地类型的7个试验样地,采集各样地主要优势种和伴生种植物,通过矿物元素含量分析测试,总结出青海湖北岸草地矿物元素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格局,为草地矿物元素对于草地演替响应分析,以及草地矿物元素蓄积分异行为研究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青海湖北岸退化与封育草地中矿物元素特征,在青海湖北岸选择不同草地类型的7个试验样地,采集各样地主要优势种和伴生种植物,进行矿物元素含量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青海湖北岸退化草地中矿物元素具有蓄积分异性,是草地矿物元素对于草地演替的响应,既是草地退化的结果,也是草地退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矿质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为明确其在退化草地植物中发生的变化,选择青海湖北岸同类型退化草地和围栏封育草地为试验样地,通过对各类型草地植物中钾、钙、镁等矿质元素的对比分析,阐述退化草地和封育草地植物中矿质元素特征,揭示草地退化与其中矿质元素营养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退化草地与封育草地上植物和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具有明显差异,退化草地较封育草地上植物和土壤中矿质元素营养具有蓄积增加的趋势,这是草地退化的结果,是退化草地"加速"退化的原因,是生物矿质元素营养的一种"饥饿效应",也是生物对环境变化的一种"应急"响应。随着海拔高度的逐渐增加,青海湖北岸自南向北退化草地植物中矿质元素营养蓄积具有逐渐增大的特征,因为海拔低处的自然环境更有利于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青海湖北岸草地中矿物元素特征,在青海湖北岸选择不同草地类型的5个试验样地,采集各样地主要优势种和伴生种植物,通过矿物元素含量分析测试,总结出青海湖北岸草地矿物元素具有特征谱、垂直带状谱、与株高负相关和指示性等4个特征,为草地矿物元素特征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释高寒草地植物中矿物元素蓄积分异性发生机理,采用盆栽垂穗披碱草和青海冷地早熟禾等高寒草地植物,通过遮阴和增温等处理,试验样品的采集分析,结果表明:遮阴组和增温的对照组草地植物中矿物元素具有蓄积分异性,高寒草地植物体内矿物元素营养的蓄积增加是草地植物对生长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而生物矿物元素饥饿效应可能是生物矿物元素蓄积分异行为发生的内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释高寒草地植物中矿物元素蓄积增加的机理,通过盆栽垂穗披碱草在干旱和水胁迫影响试验处理,试验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和水胁迫影响下盆栽垂穗披碱草中矿物元素均具有蓄积增加的趋势,且Cu、Cr、Cd等微量元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是其对干旱或水胁迫等环境变化的适应与响应,也是矿物元素饥饿效应假说理论的再检验,而生物矿物元素饥饿效应是矿物元素蓄积分异行为发生的内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释高寒草地植物中矿物元素的蓄积性,以盆栽垂穗披碱草中定期喷施矿物元素液体混合肥为试验,并进行样品采集与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喷施矿物元素液体混合肥,能有效增加盆栽垂穗披碱草中所施的各种矿物元素营养(P0.05),而使盆栽土壤中矿物元素含量降低较小(P0.05),即定期喷施矿物元素液体混合肥的盆栽垂穗披碱草,由于饥饿效应而使相应矿物元素营养蓄积增加,也就是说饥饿效应是驱使矿物元素营养蓄积增加的内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8.
选择青海湖北岸退化草地和围栏封育草地为试验样地,通过调查各类型草地及典型植物中钠、锶、锂等矿质元素的含量和植物株高。结果表明:各试验样地退化与封育草地的植被和土壤中钠、锶、锂等矿质元素含量具有差异性。河边滩地、那仁火车站和烂泥湾退化草地植被中钠分别为418.9,370.4和330.3mg/kg,而土壤中则分别为212.8,406.7和593.6mg/kg,锶分别为78.03,239.6和245.3mg/kg,而土壤中则分别为181.9,333.9和187.2mg/kg。退化草地较封育草地植物中钠、锶、锂等均具有蓄积性,且与植物的株高具负相关关系。同一植物种在不同样地钠、锶、锂等矿质元素含量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随着海拔高度增加,同一植物钠元素含量显著降低,而锶、锂元素含量却在增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退化、封育草地中植物形态与铜、锌、铁、锰等微量元素特征,选择青海湖北岸退化草地为试验样地,以围栏封育草地为对照,通过各类型草地样方调查以及典型植物中铜、锌、铁、锰等微量元素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退化草地较封育草地植物中铜、锌、铁、锰等微量元素的含量高,且与植物株高、盖度和地上生物量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如:烂泥湾退化草地、封育草地植被中Cu分别为10.480和7.275 mg/kg,而土壤中Cu分别为13.99 和24.19 mg/kg,植物株高则为13.3和17.3 cm;退化草地中植物株高与Cu、Zn之间相关系数为-0.987 3和-0.986 6。退化草地植物中微量元素营养含量的蓄积性既是草地退化的结果,又是退化草地再退化的原因之一,也是其对外界环境变化的一种“应急”响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目前我国草地退化问题,系统总结了草地退化的含义与特征,分析了国内外草地退化的研究现状。从退化草地群落特征,生物多样性,种群分布格局,群落种间关系,群落稳定性等方面对我国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刻总结。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遥感手段获取流域内的草地空间分布及变化信息,结合Markov模型和动态变化度对草地状况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13年青海湖流域草地状况良好,未退化草地占草地总面积44.68%。未退化草甸是流域内的优势草地类别,主要分布在流域中部及环湖流域西南部,动态变化度为-0.49%,时空变化稳定。2000~2013年期间流域内未变化草地占草地面积53.56%,主要分布在流域中部。草地发生退化面积略大于恢复面积,总体呈退化趋势。在近13a内草地状况变化经历了幅度较小的退化、恢复、退化的过程。草地恢复主要分布在青海湖西北及北部地区,草地发生退化主要分布在流域西北地区。  相似文献   

12.
刚察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刚察县位于青海湖北岸,农牧业主导产业是天然草地畜牧业,主要养殖畜种是白藏羊和牦牛,长期的牲畜数量扩展,造成天然草地的严重退化,随着国家加大高寒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环青海湖地区被国家列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自然生态保护区,刚察县属于该保护区域的核心部分,被列入重点生态保护治理范围,《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  相似文献   

13.
正天然草原是维护环青海湖地区草地生态平衡的自然屏障,是草地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天然草原上的生物量决定草原的产出能力和维护草地生态环境的能力。生物量是草地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认识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青海湖北岸草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隅、青海省东北部,地势高寒、干旱少雨、太阳辐射强烈、气温日差较大。监测青海湖北岸草原地上生物量的动态趋势对于研究青海湖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青海湖草地生态系统的现状和形成原因,文章分析了目前关于青海湖草地生态的环境研究状况。青海湖流域草地现状:气候变化和草地利用不当造成草地退化导致草地产量下降,家畜可食牧草减少,鼠虫害严重,土壤蓄水能力降低,水土流失严重和草地沙化等。  相似文献   

15.
青海湖北岸山地干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黎明 《草业科学》2010,27(1):20-24
通过对青海湖北岸山地干草原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可将青海湖北岸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草地、弃耕地、山坡草地和零星分布芨芨草的草地划分为4种群落类型:芨芨草+早熟禾Poasp.群落、早熟禾+垂穗披碱草Elymusnutans群落、艹洽草Koeleria cristatum+西北针茅Stipakrylovii群落和西北针茅+垂穗披碱草群落。植物多样性指数变化为:Shannon-Wei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变化的大小顺序是滩地山坡草地弃耕地芨芨草草地,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的大小顺序为山坡草地弃耕地滩地芨芨草草地,丰富度指数大小顺序为滩地弃耕地山坡草地芨芨草草地。生境条件的差异导致了物种多样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以植被覆盖度作为草地退化的遥感监测指标,基于2001-2020年天山新疆段MODIS NDVI和气象遥感资料,采用像元二分模型、草地退化指数、冷/热点分析、变异系数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草地退化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 2001-2020年平均草地退化面积占总面积的34.04%,草地退化指数为1.67,处于轻度退化水平。2)空间上,轻度退化草地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主要集中分布在天山西部和中段山区,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草地面积较小且不集中,95%以上的区域草地植被覆盖度变异系数小于0.2,总体上覆盖度的年际波动小,变化相对稳定。3) 2001-2020年草地植被覆盖度受气候因子驱动的区域占总面积的44.23%,主要分布在天山西部和东部,受非气候因子驱动的区域占总面积的55.77%,在山区和南北两侧地势较平缓的区域均有分布,说明非气候因子在天山新疆段草地的变化中起到主导作用。该研究结论可为当地草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对草地资源的科学管理,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青海湖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优良牧草丧失竞争能力、更新能力而逐渐降低,毒杂草比例增加,天然草地质量下降、利用率降低,大面积草地退化,影响到  相似文献   

18.
1自然概况 调查地系青海湖以北那仁草原上的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该场是农业部确定的国家级重点种畜场,是国家重点牧草种子建设项目“中旱生禾本科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其气候、地理、草地资源状况等在青海湖以北地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地处青海湖北岸,  相似文献   

19.
海北州位于青海湖北岸,境内天然草地资源丰富,草原总面积264.8万hm2,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232.8万hm2,草原畜牧业已成为海北州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海北州草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和沙化,草原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草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加之畜牧业基础设...  相似文献   

20.
不同利用程度高寒干旱草地碳储量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凡  祁彪  温飞  张德罡  吴红  张力 《草业学报》2011,20(4):11-18
本研究对处于青海湖北部不同退化梯度草地的土壤碳储量以及植被的根系生物碳储量变化进行了研究。调查草地样本包括7个样地和4个土层,样地依次分别为严重退化草场、重度退化草场、中度退化草场、轻度退化草场、正常草场、封育3年草场和人工草场,土层分别为0~10,10~20,20~30与30~40 cm 4个土层。结果表明,在不同退化梯度上,土壤碳储量随着退化程度的减轻依次增大,总体上各样地之间的变化趋势为,在5-7月为轻度退化草地>无退化草地>中度退化草地>重度退化草地>人工草地草地>封育草地>严重退化草地;在8-10月为无退化草地>轻度退化草地>中度退化草地>重度退化草地>封育草地>人工草地>严重退化草地,严重退化草地土壤碳储量最低,其次为封育草地;封育草地和人工草地的碳储量显著的低于轻度退化和无退化草地(P<0.05),但在封育草地和人工草地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不同的土层,土壤碳储量从上至下依次降低,且各层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不同的月份,各土层深度的土壤碳储量,总体上均表现为5-6月份降低,6-10月份呈递增的变化趋势,而且不同退化草地都表现出了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